初学行书,到底该不该临《圣教序》?

太平洋的风4


当然应该了,初中再不临摹最好的书法,以后连接触最优秀的书法文化的机会和氛围都没有了,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普及书法知识文化却是有必要,起码分得清写的什么叫好什么叫烂。年少时,记性好,有时间接受熏陶,成年了谁还有心情有时间?


我的时代


集圣教序是行书经典法帖,但不太适合初学。一是刻本,点画笔法的起承转合不易辨别;二是集字作品,多选自王羲之墨迹传本,不如大王的一些信扎更适合初学,三是集圣教序虽是经典法帖,但笔法、字法经过怀仁大师的精工细作,虽然将大王的行书更趋规整性规范化,感觉上是王羲之行书的标准字体,但其实初学行书很难理解,尤其不利于理解王羲之的笔法精神。

其实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尤其书法,技法上并不高深、玄妙,如果初学者能够对书法的笔法有了基本认识,尤其对王羲之的笔法有了基本理解,加上不断的临帖,比较、反复,多看、多悟、多实践,临圣教序完全可以。


如石书艺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

《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集王圣教序碑刻立于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高三五零、宽一零八、厚二十八厘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

此碑为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额刻七佛像。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后移西安碑林。集王圣教序记,较雁塔褚遂良正书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皇太子笺答、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怀仁集王羲之书,历廿五年乃成。

《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完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征,用明人王世贞的话来说,是“备尽八法之妙”,成为王字的一个大宝库。此碑于宋以后中断,传世以未断宋拓本为佳,字迹稍肥,笔锋使转处莹丝可见。

王羲之笔法精绝,笔势遒劲,字里行间流露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韵致,确是后世学书者难以达到的境界。我们临习此帖,先应在反复读帖的过程中去领悟王字的法度,落笔之际,则应锤炼用笔工夫,在骨力上要能够体味其“峻骨”“峻整”,特别要细参唐摹本《兰亭》,一下笔即要有筋、骨、血、脉、肉,其点画出入之迹要合乎笔势,由用笔而生字形,也就是说,从用笔的意态取势,着眼于点画、部首以及结构部件占领的空间位置,逐个将字临像、临熟,逐渐写出王字清朗俊逸、恬静洒脱的风神来。同时,必须明白,王羲之之所以能成功,一方面是他对书法技法的把握、运用已精熟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寄情山林、恬淡儒雅的秉性,使他在挥运之际从未宥于法度,或者说在追求书法天趣的过程中,其技法从未受到法度的束缚。这对于一般的学书者来说,颇有启迪意义。因此,我们在刻苦钻研、学习王字技法之际,能凝神静气、放松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有分寸地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度”,也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须视自身情况加以解决的。

其次,“若断还连,如斜反正”,灵动变化的篇章构成,也是王羲之书法的重要特征。集字而成的《圣教序》,其章法布势已作了很大的调节,但终因不是一气写成的,故此间稍有缺憾,即某些字势连贯不够,行气不足。对此,我们可多多注意上下笔势的连贯,并参考如《兰亭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王字法帖,从中感悟、体味王书谋篇布局的要妙,就自然能窥得王字的真谛,进而把握王字整体风格。

初学是否应该临摹《圣教序》呢?我认为主要是看个人是否喜欢。我的建议是,再决定临摹前,应做到多看、多想,甄选喜欢的字形,喜欢作为练习书法的原动力,如果您确实喜欢《圣教序》的风格,那么我建议就算是初学行书,也可以从临习《圣教序》开始!

我认为书法没有难易之分,只有风格不同。在确定临习后,应考虑如何延续临习的动力,只有保持临习动力,才能够避免半途而废。那么如何保持动力那?结合本人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设定目标:各个阶段的目标是不同的,我刚开始学习书法时的目标是每天保证临习一个字,并且能够将这一个字写到与贴相似写到自己满意。当然因为初学那是的眼力不够,不个能做到字与贴完全一致,但是这不重要,随着临习数量的增加,眼力也会不断的进步。

第二:临习度的把握:我们现在流行的书法古贴基本都是流传了百年前年的传世之作,在临习时不可能达到原贴的高度,所以我们不要钻牛角尖,当我们临帖到掌握帖子70%—80%时,应该变化一下视角,临习其他古贴,在停止一段时间后在回头继续临习,一般情况下对帖子的掌握会进一步提升,当然要到100%很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达到90%已经可以达到当今专家的水平。

第三:学会临习:很多人在联系书法时,总是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写得多就会进步快。但是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建议在临习时首先要保证尽可能的贴近原贴的字,其次能够做到每写完一个字都对比原贴寻找问题与不足,总结问题后在进行下一次书写,这样不断的对比、修改才能尽快的掌握一个字的书写。所以不要盲目追求数量,要精写!

第四:多展示:展示也分几个阶段主要分为:单字、段落、整篇最后是创作。无论你是初学还是已有小成都可以进行展示。初学时临习了一个字让自己非常满意,这是你就可以拍照发到朋友圈展示,听取朋友的建议并接受他们的赞美,赞美、表扬是很好的动力催化剂。以此类推在不同时期的展示必定会得到大家的赞赏。

第五:“脸皮厚”:哈哈虽然“脸皮厚”这个词大家常用在贬义,但是作为学习书法的人真的应该具备这项技能。“脸皮厚”了以后你能够做到多提问多发作品多让高手点评,无论言语是否尖锐你都能保持好的心态,不断吸收营养。举个例子我们群有一个大神每天都在群视频里写字,但是谁一开始有事高手呢?他回忆说曾经在群里写字,经常被批评的体无完肤,但是他不断的坚持从批评中生存,这样坚持几年后他说他很感谢当时批评他的那些人,是他们给了他学习的动力。当然了大部分情况你在各种环境发布作品得到的鼓励、夸奖还是最多的。所以为了我们的进步请把脸皮练的厚厚的,哈哈!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喜欢《圣教序》那请你拿起笔,不断的设立目标、不断的激励自己、不断的展示自己、不断的改正自己,很快你也会成为我们心目中的书法高手!


糖豆书法学写字


我个人认为,王羲之《圣教序》不是说非学不可,肯定也有人不学的。但是《圣教序》里集中了很多行书的笔法和结构布局技巧,是其他帖中很难学到的,因此建议初学行书的朋友,都来学一学!举例说明:


1、空际摆宕,彩练当空

这种技法,是把一个字的线条连续快速地抖动出来,犹如一条红丝带,连绵不绝,层层叠叠,很静态的字,一下子满盘皆活。如《晋 · 王羲之 · 集王字圣教序》“常”字:


2、逆势反转,柳暗花明

这种技法,是笔锋行到“水穷之处”,突然逆势反转,迂回盘旋,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如《晋 · 王羲之 · 集王字圣教序》“波”字:


3、点画借用,妙趣横生

这种技法,常常将一个字当中的某两个部件的笔画,相互借用,省略其中一笔,使得另一笔“以一当二”,妙趣横生。如《晋 · 王羲之 · 集王字圣教序》“丽”字:


4、左右升沉,错落有致

将左右结构的汉字,左右两个部件,一升一降,错位排开,增添活泼趣味。如《晋 · 王羲之 · 集王字圣教序》“行”字:


瞧,这四种是在平时读帖的时候发现并总结的,你会发现《圣教序》中有很多这种技巧。在后世书法家当中也会应用这些,但大部分源头是王羲之《圣教序》。

所以,有《圣教序》这么一部优秀的范本、行书技法之集大成者,干嘛要放弃不学呢?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初学行书,学临《圣教序》,是必须的。临学《圣教序》不得其笔法,两年三年,甚至五到十年的时间不会有很大的收获。要想在一年左右,甚至几个月内,事半功倍,见效明显,达到以假乱真之目的,必须带着书法的笔法和书法的汉字结体法则,去学习临写《圣教序》,并能闲熟地运用到学习《圣教序》碑帖中去,寻其道,得其法,为出《圣教序》帖创作书法作品,打下书法法度的基础。


李行子


行书是最适合日常书写的一种字体,比楷书的书写速度要快,比草书要工整更易辨认,而且字形流畅飘逸,实属日常书写必备字体。但是其实也有缺点,没有楷书那么对字形以及控笔那么严格要求,同时也没有草书那么奔放表达自我,属于中间的一种字体。但是呢,谁让它方便呢,所以我基本上都是推荐初学者先学行书的字形,再去学习楷书的控笔以及间架结构,同时如果想要有所表达自我就去学习草书。

首先说一下行书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也适用于楷书

1.选笔不用太纠结,字写得好不好看主要还是和写的那只手有关,和笔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要我推荐笔的话我觉得钢笔还有正常的水性笔都可以像英雄616,329(我的日常使用钢笔)还有一些金笔(有钱就去买),不推荐铅笔,长刀研以及秀丽笔来练字。

2.如果是用钢笔,我推荐直接买一瓶派克的墨水(非碳素)大概三四十块钱,非常好用,基本上买一瓶够用好久好久了。

3.关于纸张,我买过很多那种练字的格子本子,可以使用,但是那种格子本子适合出水量大和笔尖较粗的笔来写,用我的329根本写不了。还可以直接用a4纸或者其他白纸就行,只要不洇墨一切都好说。

4.关于辅助工具,像一些软软的垫板之类的,我觉得可以用,但是不要过于依赖就行。

5.关于字帖的选择,我建议是你喜欢谁的就买谁的,我反正是直接推荐田英章的硬笔行书字帖。

6.关于审美以及江湖体的问题,我建议首先提高自己的审美,练行书的过程中肯定有人会说你的是江湖体或者什么的,没必要理他,练好自己的就行。


豫M快乐王


大家好!

应该!

有书法基础的练习行书,临《圣教序》是再合适不过的。字多,同一个字呈现各异,字字不同,惟妙惟肖,对于初学行书者帮助提高水平很大。

初临时不得要领,没有感觉,找不到技巧,有形没神,这个阶段坚持临《圣教序》是不二法门。对于行书而言二王为其代表,王羲之的《圣教序》集书法精华,堪称典范,临《圣教序》当然是初学行书者的首选。有了临《圣教序》的基本功,再练习《兰亭集序》就找到感觉了。书法大家的斤两往往体现在细微的变化上,对于在书法道路上艰难跋涉的书法爱好者,夯实基础,严谨有序,俯下腰身才能熟能生巧,步步登高。

图片选自网上,如有不便,联系删除。谢谢!


菩萨亦喜欢实在的人


不管是初学还是老书家,如果学习行书,巜圣教序》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整个学书过程。

一、“取法乎上”,魏晋时期作为中国书法的第一汪源头活水,是我们学书人取法的第一选择。历史发展到今天,魏晋书法早已经是书法史上的巅峰,至今仍让我们的后人顶礼膜拜,而王羲之做为“书圣”,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尤其是行草书方面成就最为突出,况且“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也是出自老王之手,因此学王義之的字是首选。

二、王羲之的真迹到现在为止一件也没有找到,《圣教序》是流传下来的王字最多的一块碑,里面集中了王羲之书法中的经典范字,给我们学书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从中既能窥到王羲之的笔法、字法,还能学到他的章法。所以不管你是初学还是老书家,《圣教序》终其一生都可以临写。


慕容長乐



富玉先生


我认为初学行书用圣教序是最好的入门学习材料,不过并不是说一上来便拉着原帖开始临摹,最好可以有一些笔画练习的教材,先开始练习笔画,底子打好之后再进入临摹,毕竟圣教序的行书也是比较符合我们当代人审美的行书,还有临帖不是抄帖,需用心的逐字临习,有问题不得法就要回头审视,改进,力求基本上没有大的出入,不可还没有习满三四分就开始胡描乱涂,先求同,后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