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CS75,一个被哈弗H6甩开的千年老二?

刚刚过去的2019年,长安CS75取得了一定成绩,自长安CS75 PLUS上市之后,销量一路压着博越打。

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长安CS75 PLUS连续四个月超越吉利博越,其中9、10、11、12月销量逆势反超一票自主SUV,当年风光无限的吉利博越,被长安CS75车系吊起来打。但即便是能够吊打吉利博越的长安CS75,也远远算不上成功,在追赶老大哥哈弗H6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过去几个月长安CS75车系坐稳老二位置,但必须要了解的是在中国SUV市场,即便是超越吉利博越的长安CS75车系,也不能算得上成功,原因有二。

其一:CS75成功的历史并不长,目前仅仅只有四个月,销量表现也与哈弗H6还有着巨大的差距,以刚刚过去的12月份销量来说,销冠哈弗H6夺得41800台单月销量,排名第二的长安CS75销量仅仅为28620台,超万台差距在车市下行通道中想要缩小差距已经非常困难,超越更是无从谈起,虽然说跑赢了单月销量为22096台的吉利博越,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中国SUV市场呈现极度变态的分化情况,领跑中国SUV市场的哈弗H6销量是任何一台SUV都不能超越的存在,其他自主SUV参与到大混战中,无论战况如何都不能搅扰哈弗H6的强势布局。

其二:千年老一“亘古不变”,“千年老二”轮流上位。

在追赶哈弗H6这条路上,曾有无数台车被消费者誉为“千年老二”,当年的传祺GS4、宝骏560,后来凭低价紧追哈弗H6不放的宝骏510,回首看2019年车市,当年这些被誉为“有望超越哈弗H6”的黑马,消失在销量排行榜中,即便是当下仍然能上榜的吉利博越,也与哈弗H6有着几近50%的销量差距,境况让人唏嘘。

长安CS75车系“老二位置”是否能够长久下去,仍然是个未知数,毕竟2020年淘汰赛加速,产品上行阻力继续增大,未形成品牌效应的长安CS75车系,短期成绩不足以支撑长线销量,仍需客观观望,长安不可盲目自信。

过去一年,标杆哈弗H6完成36.5万台新车销量,作为后来者长安CS75车系累计销量则达到18.8万台,博越则完成18.6万台新车销量,销量差距不言而喻,想要追赶哈弗H6,博越带上CS75也仅仅能与哈弗H6打成平手,实力悬殊巨大。

事实上,在造SUV这件事上,长安尚未形成专业化体系,一方面原因是长安SUV体系刚刚布局完成,形成CS35、CS55、CS75产品体系,市场布局初步捋顺,亟待市场长期考验,另一方面原因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长安CS75机油门事件影响品牌认可度,在重塑品牌认可度这件事儿上,长安还需要负重前行。

其实从根本上分析,在SUV专业品牌形象上长安还有很大成长空间,从博越的失败上我们能够找到端倪。

曾经光鲜亮丽的博越一度被不少人誉为“中国最美SUV”,但随着竞品的逐步追赶,博越由于综合实力欠缺的产品问题,市场销量步步下滑,不仅仅被哈弗H6越甩越远,甚至被后来者CS75甩出一头差距。

可以看得出来,非专业型SUV企业对于造SUV这件事儿,既无法掌握市场精髓,又无法精准把控消费动态,博越的失败在于技术不够成熟以及吉利本身用力过猛,仅仅以动力系统来说,老款1.8T、2.0L动力系统不仅仅油耗高同样存在动力弱的问题,为了克服三大件的问题,吉利装备上了1.5T全新三缸发动机,虽然改善了问题,但三缸终究无法在短期被普罗大众接受。

老款发动机技术落后,新款发动机用力过猛上三缸机,消费者岂能接受?

无论是博越还是长安CS75,它们都在负重前行,毕竟当下中国SUV市场仍然为开放市场,用户包容度较高,在消费口袋真正扎紧之前,CS75还未真正受到市场检验,想要稳定销量基盘,长安SUV需要构建更为出色的产品表现力。

可预见性的是,由CS75以及CS75 PLUS组成的长安CS75车系,将会在2020年遇到更强上行阻力,一方面哈弗H6继续领跑市场向其施压,另一方面大众SUV迅速发力占据10-15万级SUV市场,譬如说捷达VS7将会频繁发力,这对于长安CS75车系来说压力不小,核心产品力再提升迫在眉睫。

在SUV专业化程度上,长安SUV形象并不深入人心,在中国乘用车消费者向着品牌专业化靠拢的今天,如何打造成功SUV形象,将会直接关系到销量基础高低,但这需要用时间来证明,长安SUV短期内塑造品牌形象将会收获甚微。

能否强化产品吸引力以及品牌高度,直接决定长安CS75明年好不好过。

的确,长安CS75在过去一年用还算说得过去的品牌、产品实力反超吉利博越,但想要真正做到哈弗H6一般“永恒式”的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在SUV品类市场,做一个被哈弗H6远远甩开的“千年老二”也不丢人,丢人的是“千年老二”位置不永恒。

譬如说吉利博越,当年叫嚣频频的“最美SUV”,消费口袋稍稍收缩销量便迅速滑落,“伪黑马”终究成为沧海一粟,难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