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主动让贤陈赓宋时轮,被彭德怀回绝后,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随着抗美援朝战事的推进,中央军委相继派新锐兵团入朝参战。

宋时轮率9兵团和陈赓率3兵团入朝参战后,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邓华,主动向司令员彭德怀提出:由陈赓出任第一副司令员,宋时轮出任第二副司令员,他自己则改任第三副司令员兼第13兵团司令员。

邓华的考虑是认真而郑重的。他深知陈赓是黄埔一期生,是军内老资格,在部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曾率领过陈(赓)谢(富治)大军独当一面、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而宋时轮同样也是老资格,他是黄埔五期生,早在红军时期,即担任军职干部,解放战争初期即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邓华以为,排名这两位“老资格”之后,是应该的,也是合适的。

不过,对于邓华的建议,彭德怀经过慎重考虑后,予以回绝。尽管陈赓是彭德怀的老部下,关系也很好,但彭德怀有他更深一层的考虑:邓华入朝作战即是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且志愿军最早入朝作战的骨干力量也是他的13兵团。经过半年的作战,邓华对敌情、我情、战场环境等方方面面都非常熟悉,对作战指挥也很有一套,可以说他已经成了彭德怀不可或缺的主要助手。一向不轻易表扬人的彭德怀,对邓华曾这样评价:“知识丰富, 很有头脑, 考虑问题有眼光, 也比较周到”,“邓华作战勇敢, 细心, 出了好主意, 是个好帮手”。

显然,在彭德怀以为,战争年代人事安排固然需要考虑资历经历,但更主要的还是看战争的实际需要和情况。

邓华见彭德怀没有同意他的建议,便于5月15日以他个人的名义,直接向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并毛泽东主席发了电报,再次提出主动让贤。

听说邓华向中央军委再次提出主动让贤的事后,5月27日,彭德怀亲自拟稿向毛泽东主席发电,电文写道:“惟便于联系各野战军,志司似应增加陈赓为第二副司令员,宋时轮为第三副司令员”。这就是说,邓华第一副司令员的排名不变。6月1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彭德怀建议。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非常赞同彭德怀的意见。

尽管邓华依然是第一副司令员,但他一直对陈赓非常尊重。

“即使是在照相时,如果人多的话就让陈赓挨着彭德怀,邓华则站在陈赓一边。如果只有他们三个人照,就主动站在彭德怀左边,留出右边的位置给陈赓。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右边为大”。

邓华主动让贤,充分体现了他谦虚低调,不重名利的共产党人的本色。而彭德怀坚持邓华担任第一副司令员,充分体现了他坚持从战争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人的原则。两个人的做法都非常令人敬佩,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1952年4月,彭德怀因病回国治疗,之后即留在国内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他的推荐下,邓华于6月就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全面主持志愿军工作。1954年9月,彭德怀辞去在志愿军中的职务,邓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主要参考资料:《邓华将军在朝鲜战场》《邓华将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