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步枪是如何实现抛壳的?

鲈鱼之与大蟹


不仅仅是在自动步枪内,在任何自动枪械内基本上都有两个组件第一个叫做Extractor(抓弹钩),第二个叫做Ejector(弹出器),咱们也叫退壳挺。在子弹上膛的时候抓弹钩就已经抓住了子弹的边缘,枪机后座的时候这个抓弹钩就可以顺势将子弹从枪镗内抽出,到了一定部位的时候弹壳的另外一端碰到Ejector,由于杠杆作用这枚弹壳就被弹了出来。

抓弹钩之所以能抓弹壳主要是因为本身有弹性,可以在上弹的时候由于前面的斜面而弹起,退弹的时候保持不动。下面这个图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这种弹簧的设计:

目前世界上至少80%的自动枪械都是这样设计的。另外的设计就有点五花八门了。例如FN2000。

FN2000的抛壳方式是先将弹壳收集到弹壳管道里面,当里面有六颗弹壳后最早发射的弹壳就会从前面的开口被顶出来。这样的设计优点就是弹壳不横飞不会打到射手的脸,左右手拿都可以。缺点就是机械结构相对复杂统一出现额外的故障。


再有的就是P90这样的枪械

弹壳有专门的通道,直接向下抛出,当然了退壳挺的位置自然是靠上了。


还有就是G11这样的枪了,你能看到它掉弹壳吗?


对了,前几天提到了印度装备的TR-21战略步枪是吧,这张图。

话说枪有两种……一种是枪,一种是印度选的枪。你猜这枪是怎么抛壳的?

不仅打脸,还硌牙啊。



相信大家能看懂了吧?


军武数据库


自动步枪,之所以被称之为自动,就是因为能实现自动装填、击发、抛壳等一系列动作,这就叫全自动,还有一种叫半自动,就是扣动一次扳机只能打一发子弹,装填是自动的,击发是手动的,这种实现一半自动的,就是半自动。还有一种是栓动步枪,装填手动,击发手动,比如98K。

全自动武器之父---马克沁

提到自动步枪,就不得不提全自动武器的出现。全世界第一个全自动武器就是马克沁机枪,他的发明者是美国人马克沁,一个玩电灯的,发明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可以全自动射击的武器。这挺机枪,改变了人类战争的环境,为后来的全自动武器提供了基础。

马克沁机枪出现前,步枪都是单发手动射击。马克沁在进行射击的时候,步枪的后坐力将马克沁的肩膀撞的红肿。而马克沁想的是,如何将后坐力利用到枪上,做到不浪费。

马克沁机枪采用的就是管退式原理,管退式就是第一种自动射击的原理。子弹发射后,后坐力推动枪管后坐,带动枪机等其他零件完成自动循环。整个后坐的过程中,枪管和枪机并不分开,等到复进的时候,枪管才和枪机分开,弹出弹壳。枪管先复进到位,然后枪机复进,这个过程将下一发子弹推入枪管,随后完成击发。

导气式原理

导气式原理是现在自动步枪运用最多的一个方式,导气式,就是将高压气体引导过来,活塞推动,带动枪机后坐,完成自动过程。带动枪机这一过程,就是带动枪机开锁,弹出弹壳。

抓壳钩和弹壳挺

后坐的时候,抓壳钩将弹壳抽出来,等抽到弹壳挺的位置时,将弹壳弹出。这个时候,枪机已经开锁,直接就弹了出来。抓壳钩,就是一个钩子,用来抓弹壳。弹壳的底部,其实是有一圈沟槽的,就是方便抓住弹壳。其实别管哪种自动方式,实现自动都是利用后坐,只不过,马克沁机枪的管退式是枪管后坐,而导气式是枪机后坐,能把弹壳弹出来,最根本的就是这个抛壳机构,抓壳钩和弹壳挺,没了这两个,别说全自动,栓动都不能实现。



军武文斋


自动枪械可以看作是以火药动力的发动机,其工作介质是火药,子弹相当于活塞,弹壳相当于气缸,不过是一次性的。如果做一下变形设计,做出个内燃机枪械也是可能的,只是把发动机排出的高压废气用作射出子弹的动力。具体做法是在传统气缸做出个排气分歧管,此管就是枪膛,该枪膛只有推入子弹,然后封闭和弹匣和气缸的通道,等待扳机扣动,打开气缸的分歧管通道,高压废气即可推动子弹出膛。此时相当于两个活塞产生运动,一个是内燃机的活塞,一个是子弹。可以通过分配机构均衡排气管和枪膛废气的体量,射击时通过枪膛的废气多,而到活塞的废气只足够维持发动机怠速运转即可。这种枪械没有弹壳,弹匣只有弹头。缺点就是发动机要一直启动,随时等待扳机击发。



沧海神猿


可以从机械设计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一个圆柱被紧密结合在一个圆筒里,如何把它抽出来扔掉。

首先要能抓住这个圆柱体——弹壳。所以弹壳都设计了一圈底缘,有突出的,也有槽型的。枪机上的抽壳勾就卡在这个底缘上,完成抽出的动作。

枪机通常是前后动作,抽出壳后,需要一个力让弹壳离开枪机。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在弹壳与枪机一起向后运动时,一个硬物撞弹壳一下,因为在偏心方向,弹壳就同时完成了脱离枪机和侧向运动,飞走了。这个硬玩意固定在机匣上,叫抛壳挺。温柔一点的可以在枪机侧面实现一个弹簧结构,弹壳到达抛壳窗口,弹簧把弹壳弹出去。

抽壳勾,抛壳挺,抛壳弹簧之类的东西,都是承担温度,摩擦,冲击的零件,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寿命较短。因此一般做成分立结构,可以更换。比如m60机枪,因为使用全威力弹药且追求轻型化,零件平均损坏间隔是1600发左右。


味冷


一般抛壳的话分两步

抓壳钩Extractor,是这么个玩意,作用是抓住弹壳的底缘。把刚射玩的弹壳从膛里拉出来。

当然光拉出来还不行,还得抛出去。所以得用上另一个玩意,抛壳挺Ejector

这玩意在枪机后退的时候是会顶出来的,然后和右边的抽壳钩对弹壳底形成一个力矩,好让弹壳从右侧被弹飞。


疯狗的轻武


抓壳钩与抛壳挺。上膛时抓壳钩抓住弹壳底缘,后座时抓住空壳后退,壳底碰到抛壳挺,空壳从抛壳窗翻转抛出。仔细观察打过的空弹壳,你会发现壳底正中有个凹坑,那是撞针击发底火留下的,很明显;但是壳底靠近外圈的部位还有个不明显的小凹坑,这就是抛壳挺留下的痕迹。再仔细观察,底缘处也有点小损伤,那就是抓壳钩留下的痕迹。


蜀山大侠3


当子弹发射药被点燃,弹头向前飞出枪管,火药燃气通过导气管向后推动枪机(有的是通过弹壳后坐力推开滚柱)开锁,弹壳后坐力推动枪机向后运动,枪机上的抽壳钩扣住弹壳底部的沟槽或突缘,同时施加向内的弹力。当弹壳后座经过机匣上的抛壳挺,弹壳底一侧猛烈撞在抛壳挺的凸起上,和另一侧抽壳钩施加的弹力合起来将弹壳使劲向膛外拧转弹出,完成抽壳。


傲翔鹰


弹药在药室燃烧产生高压,把弹头推出枪管的同时,后坐力把枪机和弹壳后推,弹壳退至抛壳窗(机匣开口处),弹壳被气压顶出,同时弹匣中下一发弹上膛。


大海187665712


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句两句说不完。子弹发射后,利用火药燃气后坐,抛壳挺和抽壳勾相互配合,完成抛壳


君在前哨2019


火药推动活塞使枪击后座,抛壳钩钩住弹壳底的钩槽拉出弹壳,弹壳撞击到抛壳梃后,旋转着从抛壳口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