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为何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大都活不过40岁?

银狐至深


对于明朝皇帝来说,其实这个群体的平均年龄也不算太小。在明代的16个皇帝中,朱元璋最长寿,活到了71岁,他优秀的儿子明成祖朱棣,这位英文名字叫Judy的大兄弟活到了65岁。

明朝两位创造不上朝历史记录的皇帝,嘉靖和万历,分别活到了60岁和58,虽然有十个皇帝没有活过40岁,但是他们的平均年龄依然达到了42岁,这已经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了。

有一个悲催的现实,要告诉大家,咱们中国历朝历代几百位皇帝中,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区区的39.2岁。所以说明朝的皇帝也不算太短命,至少在他们的努力下,他们跑赢了大盘。别忘了在明朝皇帝中还存在了一个极大的变数,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在靖难之战中死了没有?

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建文帝逃出生天,只要活过40岁,他又能够成功的为大明皇帝队获得一分,将大明皇帝的平均年龄,拉上去一岁。还有就是武宗皇帝的死,也存在一些疑问,一个身体健壮,能够上阵杀敌,并且杀死一名敌军的皇帝,怎么就因为一次落水而隔屁了呢?这里面会不会有阴谋呢?

以明武宗朱厚照的身体,如果躲过了这个劫,会不会又是一个长寿的皇帝呢?不过就算他能够长寿,这并不能掩盖大明朝绝大多数皇帝都没有活过40岁这个现实。皇帝天天锦衣玉食,吃好穿绝,为什么却不能长命百岁呢?

皇帝固然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各种物质条件都是最好的。读书的时候,他的老师都是全国高考前三名的选手,长大之后又没有买房压力,普天下的小姑娘都想倒贴皇帝。可是殊不知,要坐稳龙椅,皇帝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古往今来,哪怕就是最顶级的昏君,没有一个想成为亡国之主,个个都想成为后世传颂的尧舜之君。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处理国事上,绝对不会太随意。由于中国庞大的体量,这就决定了,他们每天接触到的公务,数量是十分巨大的。

在明朝以前有宰相,他们会为皇帝分担相当多的责任。可是朱元璋这个劳模,废除了宰相制度,虽然后来建立了内阁。但是内阁从它的实质上说,就是一个秘书班子,最终的抉择还得靠皇帝本人作出。所以说皇帝身上的担子并不轻,他们的压力也很重。

不仅如此,皇帝并不是能够为所欲为,他们经常要面对文官集团的攻讦。在明朝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骗廷杖,这些文官们在朝堂上diss皇帝,他们所用的语言极为刁钻。

在批评皇帝时,各种恶心的说法,各种让人受不了的言辞,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决口一发不可收拾,朝皇帝涌来。那些个人修养比较好的皇帝,会隐忍,那些比较年轻,没有经验的皇帝则不然,谁敢触逆鳞,打你屁股没商量。

这些因为所谓的直言敢谏而被打屁股的大臣,再挨了一顿板子之后,很快就会声名鹊起,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可是对于皇帝们来说,天天被自己的手下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骂,会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各种压力,一旦得不到释放,就会影响天子的身体,从而出现早夭。


历史评说


要说明朝的辉煌,光从国祚的延续时间上就能看出来,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并且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前后诞生了十六位皇帝。可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是,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大多都寿命偏短。这是为何?

有人说是因为明朝的朝廷编制不合理,皇帝是被累死的。在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这样朱元璋亲理政务,一度力不从心。没有了丞相来辅助,皇帝自然事事亲为,这还不把人给累死呀。但是没过多久,朱元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来就成立了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慢慢的,内阁也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构。可以说有了这个机构,皇帝也轻松了不少,所以说明朝皇帝短命,被累死一说应该不成立。

历代皇帝中,除了朱元璋跟朱棣活了6、70岁,自此之后大都活不过40。其实我觉得问题出在朱棣身上。首先我们可以排除的是朱元璋有家族遗传病史,不然的话朱棣也不可能活到64岁。朱棣早年一直为保卫明朝边境而打仗,甚至自己最后还是死在征讨的路上,极有可能朱棣在生前就患有心脑血管之类的疾病,而结合朱棣动不动就生气来看,心梗和脑血栓的患病率应该是比较高的。而通过国外的研究调查表明,拥有此类病症的人往往死亡率偏高,高出正常人三倍以上。

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朱棣一脉的寿命如此之短的真正原因。


8090看看


确实,细数大明王朝的皇帝,大家会发现,明朝的皇帝除了极个别人确实活得比较久一点外,绝大多数的皇帝都是短命皇帝。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历史上公认的看法有以下两点。

一、朱元璋为了集中皇权、稳固皇权,废除了丞相制,致使明朝皇帝的工作量大多都比较大,换句话说,明朝的短命皇帝很多都是累死的。

这一点确实有事实依据,比如朱元璋在世时,平均每天要工作近18个小时左右,其他皇帝,纵使顽劣,一般工作量也不小,长期如此,是个人都受不了,所以明朝皇帝不好当啊。


二、明朝皇帝多喜食丹药。

古代科技不发达,大家不知道丹药的构成,但是经过现代医学检验,古代丹药大多含有硫坤化合物,长期服用就相当于是在服用慢性毒药。长期如此,能活得长久反而才是怪事。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朱元璋的基因不好,导致明朝皇帝大多身体不好,所以短命。

表面看起来,这个理由好像也算成立,但是却经不起推敲,比如说,为什么同一个皇帝的儿子,一个当皇帝,一个做藩王,做潘王的就一定比做皇帝的活得久?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说老朱家基因不好,显然有失偏颇。


数学那些事儿


明朝皇帝是很奇特的皇帝群,因为他们有很多特殊的癖好或事件,不仅对自己,甚至对国家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明朝历经16帝,9位皇帝不到40岁,他们短命都是一个原因。

当然也有例外,朱棣儿子朱高炽47岁。再比如万历皇帝在位48年,活了58岁。万历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为什么明朝皇帝大都短命呢?

一、玩死

小孩子爱玩、贪玩,没轻没重的,没日没夜的。可以。可是明朝有位皇帝,都三十一了,还是童心未泯,玩心太重,最终把自己的命,都玩进去了。

这位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朱厚照极为聪明,却偏偏贪玩。幻想自己是个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整日与虎、豹做伴,甚至隐藏家世,自降身份,真的跑去沙场打仗,还打赢了蒙古小王子。

后来宁王谋反,他又御驾亲征,结果被王阳明抢了功,他还一脸不高兴。

这都是他运气好,如果一不小心,马革裹尸,那他的寿命更短喽。

回京路上,在清江浦,又起玩心,想扮渔夫,结果落水,落下隐疾,回京后复发,吐血而亡。年仅31。


如果朱厚照没有那么大的玩心,不会游泳的他,也就不必涉险,最后丢了命。

古语道玩物丧志,有时候玩物会丧命,皇帝玩物可能丧国!

三十多岁,还是任性贪玩。在其位谋其政,皇帝不关心国计民生,只想“玩”,你的自律在哪里?

二、作死

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最适合明朝皇帝。

明穆宗朱载坖(jì),沉湎女色,长期服用媚药。整日留恋花粉之中,以至于身体各项机能下降,不能理朝,只能卧床。

在寝宫中,茶杯、龙床到处都有带颜色的图案设计,时时都在提醒他干点实事。

这种情况下,朱载坖的身体终于承受不了每日的暴风骤雨,实现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誓言。

皇帝后宫三千粉黛,可没有一个皇帝似朱载坖这般,依依不舍,终于付出爱的代价。

《红楼梦》的贾瑞就是一个鲜活的朱载坖在世。钱挥霍无度是变穷,有些东西挥霍无度就是丧命。

时刻自律,严于律己,只有及时改掉一些坏习惯,才能真正的健康快乐。

三、毒死

明朝有两位皇帝,就是被自己毒死的。

泰昌皇帝朱常洛,他的父亲就是罢工皇帝万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来的很不容易,几经考验、历尽艰辛。可是朱常洛登基一个月,就驾崩了。只活了38岁。

究其原因,就是纵欲过度,服侍药物。把身体掏空了。

据《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一个月的登基时间,除掉生病的几天之外,夜夜笙歌。美人是毒药吗?这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

病重的朱常洛又吃了“仙丹”红丸,结果暴毙。

朱常洛是在“色”与“仙”的双重加持下,驾鹤西去。

还有一位皇帝,是喝了“仙药”,下了黄泉。爱当木匠的天启皇帝,落水受惊,久治未愈,开始把“仙药”当成水,顿顿“仙药”不离口,结果身体每况愈下,全身浮肿,22岁就撒手人寰。

嘉靖帝虽然活得久,六十而亡,却也是晚年痴迷仙道,不断服用丹药,最终中毒太深。

题外话:雍正也是吃“仙丹”而薨。

皇帝不思进取,不谙正道,只为自己之私,追求享乐,结果误入歧途,不得归还,做了短命鬼。

“仙丹”也好,“仙药”也罢,这些东西已经让皇帝上了瘾,他们不能及时戒掉,终究毁了自己。

多一点自律,规则的生活,或许他们真的能活得久一点。

三、累死

明孝宗朱祐樘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皇帝。他的勤政爱民,仁德贤良,绝对在古代皇帝中排前三。

正是朱祐樘的夜以继日,一心匡扶,才将积贫积弱的明朝,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中。

《明史》记载: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朱祐樘将全部精力与心血都用在了治国上,最终一扫明朝各种毒瘤,成就“弘治中兴”。却累垮了他的身体,35岁而终。

没有规划合理的工作时间与工作安排,同样是缺乏自律的表现。

让我想起了现代偶尔出现的一种现象。猝死的加班人员。

结语

明朝历经16帝,除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元璋70岁,是明朝最长寿的皇帝。9位皇帝没有迈过40岁的门槛。

除崇祯的“君王死社稷”之外,有些属于正常的伤老病死,可是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己不好的生活或工作习惯而导致的。

皇帝因至尊无上,即使任性妄为,又无人能制约加纠正。长此以往,这种缺乏自律的恶习,终于使出了惩戒手段,夺走了他们的性命。

自律,自省,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传统、好习惯。与其说天道酬勤,不如说天酬自律者。


黑白历史说


不疯魔不成活

明朝有16个皇帝,超过五十八岁的只有四个,排名第五的朱高炽,仅活48岁。高寿的四个皇帝,分别为太祖朱洪武、成祖朱棣、世宗嘉靖以及神宗万历

这四个皇帝为什么能高寿,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对群臣狠、毒、辣

朱洪武杀百官跟杀鸡一样,洪武一朝各级官员人头滚滚;成祖朱棣也不多让,为监察百官,不仅重开锦衣卫还建设性的创造了东厂。这两人对百官最狠,所以活的最久,朱洪武活了71,朱棣活了65

嘉靖呢,很有祖先风采,继位之初就搞出个大礼仪事件,廷杖百官,两三年事件内,打死打残数百人;万历稍弱了些,隐忍十年后,也是冲冠而起,出头椽子张居正,这个大明第一首辅,楞是让万历掘坟鞭尸……

朱高炽对百官仁义,不过作为老朱孙子大朱儿子,有两代人震慑,他排名第五活48岁

除去这五个,我们在看看排名第六的朱见深

朱见深对群臣仁义,按理说他也活不了多大。但他父亲是个狠角色,1449年,朱祁镇借助也先之刀拉着文武百官去死,主动清君侧。可惜,朱祁镇自己也陷进去了,而且后来一改狠毒绝形象,玩什么雍容大度……这就导致儿子朱见深也就活了41岁,可尽管如此,朱见深依然排名第六

除去这些狠的以及他们的福荫,像什么玩豹房的正德、玩木头的天启等,狠不过群臣,都活的一个比一个小……


灵石蕴珠宝


明朝皇帝的寿命,普遍不长。根据统计,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二岁,而根据估计,明朝人的平均寿命大约为四十五岁。即,明朝皇帝可能连普通人的寿命都达不到。在明朝诸多皇帝中,寿命超过四十者仅有五人: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世宗朱厚熜和明神宗朱翊钧;若按照虚岁来算,明宪宗朱见深去世之时刚刚到四十岁。除以上五人(或六人)外,其余皇帝皆在三十多岁便去世。

明朝皇帝的短寿,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明朝的国祚。由于皇帝寿命普遍较低,故而在其生前难以对继承人进行有效的教育,这造成新皇帝往往不学无术,宠信宦官,宦官专权由此而起;而由于皇帝本人的素质本身不高,则更无法对后代进行教育。如此恶性循环一直持续,使得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中二百多年处于贫弱时期;而明朝的社会矛盾,也是历朝历代最为尖锐的。

明朝皇帝为何寿命如此之低?能够解释的,不外乎以下因素:遗传,沉迷酒色炼丹和缺少锻炼。

遗传,因当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朱元璋本人的寿命是很长的,太子朱标虽然早死,但根据史实分析,朱标之死主并不是因为遗传,而是自身因素。朱标之子朱允炆由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故无从得知其死亡年龄,但朱允炆的次子朱文圭则活了五十一岁,可知朱标一系因当是没有遗传性短寿的。如此可确定,明朝皇帝的短寿遗传源头并不在朱元璋。朱棣本人也活了将近七十岁,自然源头也不在他;朱棣之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寿命都不短——尤其是朱高煦,若不是因为非自然原因,可能活的更久。因此,明朝皇室短命的源头也不在朱棣。从朱瞻基开始,明朝皇帝很少有活过四十岁者,朱瞻基和自己的两个儿子,朱祁镇与朱祁钰,都是三十多岁便驾鹤西去。

由此,可以断定,明朝皇帝短寿的基因应当是从明仁宗的张皇后身上继承而来。

当然,生活不规律亦是造成此现象的因素。明朝皇帝似乎都有一些奇特的爱好,比如炼丹,明宪宗,明世宗都有这个爱好,但奇特的是,这两位炼丹皇帝的寿命在明朝十六帝中算比较高的,尤其是明世宗,他是明朝第三长寿的皇帝,似乎在明朝皇帝寿命这个方面,炼丹并不能成为一个负面因素。再比如明光宗朱常洛沉迷女色,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诱因。但总体来看,沉迷酒色和炼丹,并不能解释明朝皇帝寿命为何短。

缺少锻炼,则可算得上是明朝皇帝短命的重要原因。与清朝皇帝从小学习骑射,且定期围猎不同,明朝皇帝几乎不从事任何体育运动,甚至一辈子连宫门都很少出,以万历皇帝为例,他只有在京郊祭祀之时才勉强“动一动”,其余时刻都被困于宫禁之中。这也是明朝皇帝的普遍现象。众所周知,运动有益于健康,其不仅在生理上直为健康直接带来益处,更有益于调节人的心情,使人精神舒畅,以心理健康进一步促进身体健康。明朝皇帝一生在宫中,锻炼不足,且所见每日相同,容易造成抑郁和心情不畅,由此加重身体的不健康。

因此,根据合理推测,遗传,饮食习惯和长期缺乏运动这三种因素综合,导致了明朝皇帝的普遍短命,其中起主导性作用的是遗传因素。


庭州行者


明朝一共十六个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父子,余下的皇帝中很少有活过40岁的,打江山的活的岁数不小,做江山的倒是没活多大岁数,按理说皇帝锦衣玉食不愁吃喝的为什么英年早逝呢?

明朝这些皇帝中活的岁数最大,最长寿的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生于1328年直到1398面去世,整整活了70岁,70岁按照现在也不算是太大,但他却是明朝皇帝中的长寿王,第二个是朱元璋的皇四子朱棣活了六十五岁,朱元璋朱棣都算是开国的皇帝,应该说是压力更大,风险更大,而余下的皇帝只是坐拥江山,那他们为什么都不长寿呢?

要揭开这个秘密,其实也不难,大家注意看太祖朱元璋活到了70周岁,成祖朱棣六十五岁,在这16个皇帝中,不超过40岁的高达10个,这说明朱家有遗传疾病,这种病即使成年男人都不长寿,其实这种疾病在太祖皇帝朱元璋身上就有,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当中,在他的晚年,太子朱标,皇二子,皇三子接二连三的去世均没有超过40岁,而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唯一获得长寿的就是皇十七子宁王朱权,他和朱元璋一样,都是活了70周岁,其他的无一超过70。



为什么朱家的男人会如此的命短?这说明在朱元璋的基因就已经有一种遗传病,他的四子明成祖朱棣,虽然活着了65岁,但是他当皇帝的时候仅仅42岁,在此后的22年的时间里,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他的4个儿子和5个女儿均是他在当燕王的时候生的,有人说这个遗传病来自于朱棣的正妻徐皇后,徐皇后也就是开国元勋徐达的女儿,我觉得其实这是不对的,不能让徐皇后背这个黑锅,因为这种遗传病从朱元璋那里就已经显现出来。


朱元璋潜心培养的太子朱标,衣食无忧,尽享荣华富贵,但却身体不好,仅仅活了37岁,朱元璋的晚年是不幸的,每三年就死一个儿子,这让他很是哀伤,历史上记载他的父母和大哥死于瘟疫,所以都过早的过世,至于这个遗传病,从父母那里是无从查起,但是从朱元璋的后代中就可以初见端倪。


有人说明朝的皇帝贪恋酒色,一味的追求长生不老药,所以致使身体都不长寿,我觉得这也是不对的,哪个王朝的皇帝不这样,吃喝嫖赌抽的乾隆皇帝还获了89岁高龄呢,朱家的子孙集体英年早逝,难道都是贪恋酒色,吃喝嫖赌抽吗?综上所述得出一个结论,朱家有遗传病,而从朱元璋那一代,就已经有了这种遗传基因,不长寿并不是以后众多皇帝贪恋酒色的结果。


佳宁谈历史


看了大家的什么工作压力大猝死论、乱食丹药作死论、不够狠毒论等等,看起来头头是道,但其实并无依据多为“侃侃之论”。


实则,为家族遗传病所引起,而源头在于朱棣及其正妻徐皇后(徐达之女)身上

如果我们看过明朝皇帝的寿命表便不难发现,最为长寿的便是朱元璋享年是71岁,其次便是朱棣享年64岁。而自朱棣后,明朝皇帝基本没有多少活过40岁的,甚至明熹宗朱由检仅仅只活了23岁。

这并不是因为明朝的医疗条件不行,因为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明朝许多的臣子都很高寿,五十、六十的数不甚数,七十八十的也大有人在,所以究其原因只能从皇帝们的自身出发。


翻阅史籍后,像素发现明朝的皇帝自朱棣后大多身体孱弱,如成化帝30岁时便如70岁的老人一般。所以根据这一点,像素当时怀疑老朱家有家族遗传病史。

但,查阅资料后,又发现,其实除了朱棣一脉,其它皇室血脉大多长寿,活得七老八十的大有人在。

那么,问题还是只能回归到朱棣这一脉身上来。

突破点便在朱棣与其妻徐皇后身上,朱棣仅有三子(一子早夭未计),对比起朱元璋与其它藩王的众多子女十分的单薄,且朱棣后,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厚照等明朝皇帝无不子嗣单薄甚至无子,并且大多身体孱弱。那么便可以证明朱棣身体确实有问题,并传给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们。

当然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毕竟朱棣还是活了64岁。

这个时候朱棣的正妻徐皇后引起了我的注意,从徐皇后之父徐达的暴病而亡开始再到徐皇后40多岁也随着病逝,而后其子朱高炽48岁无疾骤崩、其孙朱瞻基37岁亡、曾孙朱祁镇37岁……也就是说徐皇后将自己的隐疾传给了朱高炽,而朱高炽传给了后世之君,

综上所述,关于题主所问的明朝皇帝为何大多活不过40岁,其根源还是在于朱棣与徐皇后身上。由于血统原因,他们自己身上的隐疾遗传给了大明的后世之君。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自朱棣后明朝皇帝大多身体孱弱且不长寿。


像素说


明朝的皇帝寿命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明朝的皇帝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大多数寿命都不长,这也是明朝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明朝长寿皇帝,除了开国的朱元璋加朱棣之外,后面几乎很少碰到寿命比较长的,这确实令人感到很奇怪。

很多历史研究把他们寿命短归到好色和服食仙丹这些问题上,这恐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有很多皇帝并不好这一口,照样寿命很短。所以这个寿命恐怕只能从基因上去看了,基因上来讲朱元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活到了71岁,而他的儿子朱棣也活到了65岁。不过在朱棣之后的皇帝寿命就出现了下滑,恐怕问题就出在朱棣的皇后身上了。

朱棣的皇后是徐达的女儿,徐皇后本生活的也并不长,而徐达本身也是在壮年的时候就患疾病而死,所以他们家的基因可能真的有点问题,连带着拖累了大明皇朝。几乎在朱棣之后的皇帝,没有几个能够超过39岁,一般三十八三十九也是人生的一道大关,只要超过去了,活到五六十岁都没有问题,万历皇帝和嘉靖皇帝就活得比较长寿。

说起基因这个问题,在唐朝也有这么回事,唐朝的皇帝有几个活着比较长,可谓是对大唐的长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这主要是来自于武则天的基因,因为武则天的母亲再加上她都活到了80多岁,这在七十古稀的年代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基因这个东西可不是什么迷信,它是有着科学依据的,有的家庭确实就是非常的长寿,这不得不服。明朝皇帝寿命都不怎么长,恐怕也就是和基因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明朝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位皇帝的寿命超过40岁之外还有四位皇帝也超过了40岁,分别是哪四位呢,接下来一一介绍。

排名第三的是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生于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是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7年1月在位)享年60岁。

排名第四的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享年58岁。

排名第五的是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号洪熙。享年48岁。

排名第六的是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年号成化,享年41岁。

以上几位就是明朝寿命超过40岁的皇帝。从上面的表格我们也可以看出,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42岁。这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古代已经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