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财务自由?

di低调


这几年财务自由的几个机会?1、2017年,拼命做多XRP、ETH等可以杠杆的除BTC外的币种,然后再疯狂参与ICO,基本上见识到很多人10万干到1000万的,最牛逼的一个是一个大学生,从7W干到了9000万,然后再18年1月份ETH1万的时候退圈了;2、2018年,在4.8刀做多EOS20倍,到EOS28.7刀平仓,然后开空到EOS1.7刀,基本上收益有10000倍,如果一直梭哈下去的话;3、2018年参与挖矿交易所的创世挖矿,只挖矿不参与二级,并且干完创世就得跑,不然矿难活埋的概率太大,基本上创世挖矿都有个3-5倍的收入,当时挖矿交易所有上百家,一路复投下去,收益自己算下;4、2019年百倍开多平台币,BNB收益7倍左右,HT收益8倍左右,OKB收益6倍左右,MX收益300多倍,BIKI收益100多倍,BTMX收益27倍等等,基本上都不是同时涨的,如果你切换的好,收益非常可观;5、参加IEO的抢购,多号申购本金小利润大,币安前几期几万挣个十几二十万,Huobi前两期17倍收益,OKEX前两期27倍收益,本金小利润高,基本上只要有本事,也算是上了一堂好课,告诉大家了一件事情,读书真的改变命运,就算在币圈读过书的“技术宅”分分钟抢个IEO让你眼红,关键币圈抢购是真的多啊6、BSV一波从46刀在4天的时间拉到250刀,这个BSV最高价直到这几天才打破,据悉很多人在这一波中百倍开多了BSV,有人500刀30分钟内挣了100多万,然后爆仓结束归零,(一波人被奥本聪恶心到,然后一路空BSV,最后死了,这一批是空BSV的先烈)7、一波共振,从VDS开始到VAS结束,VDS的100倍,FDS的9倍,然后各路XDS的好多倍,最后CXC的8倍,然后到VAS的50%,彻底结束了共振热度,不过有热度流动性强的只有VDS了,这也是使得很多人财富自由了吧;8、最近的这一波减半行情,6倍的BSV,3倍多的ETC,4倍多的DASH,其他翻倍的BCH,翻倍的ZEC,数不胜数,基本上最近的一波暴富自由的人都是由BSV出来的,每天波动最大的也是BSV,这一波能财富自由的也只能是BSV了;

所以这一波到底有多少人错过了行情呢,其实都参与了,但是结果不同,有些人运气好足够贪婪并且足够的幸运,才得以财富自由,毕竟只要踏错了一步,那就满盘皆输了。


更多的通往财务自由的方法,可以关注我;


通往财务自由之路


三级跳助你实现财务自由——愿景,行动,给予

刚毕业的时候,因为没有考虑买房买车这些问题,每个月靠自己的工资就可以生活的很小资,不用担心每个月的信用卡账单,没有银行的余额提醒服务,在我的印象里,自己没怎么缺过钱,每个月工资定时发放,平常只要没什么大项的支出,都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工作了两年多,自己甚至还有了一大笔结余。

今年三月份,我结婚了。婚前和先生自己凑钱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没有靠家里资助。原本以为房贷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是因为我的工作变动,工资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所以房贷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除了节流之外,我一直在思考开源的方式。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克丽丝特尔的《会赚钱的妈妈》这本书。

克丽丝特尔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是从她创办MoneySavingMom.com开始的,但是在这之前,这位母亲也曾尝试过其他许多种开源的方式,最终通过创办网站,利用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教妈妈们省钱,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

《会赚钱的妈妈》是克丽丝特尔总结了自己在走向财务自由的路上积累的经验,写给所有想要改变家庭财务状况的女性,鼓励女性通过分析自己,利用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实现财务自由的一本书。

那么,“学会赚钱”,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一、创建愿景,剖析自己

“会赚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对于想要真的有一番成就的妈妈们,仅仅知道自己要赚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具体的列出自己的目标,然后分析自己,具有什么样的天赋、才华和能力。

克丽丝特尔教我们界定正确的财务自由的概念,是有格局又符合自己的利益同时风险可控的一种状态,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耗尽自己所有时间达到快速致富的状态,在有了正确的界定之后,我们来分析自己,擅长什么,有什么技能是与其他人比起来更有竞争力的。

书中讲到了贝珊妮的故事。贝珊妮利用自己的厨艺天赋,帮助周围不会做饭的单身朋友准备一周的伙食,达到了双赢,不仅自己赚到了钱,朋友们也因此节省了外出就餐的餐费。

二、行动起来,不断成长

“即使你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但如果只是坐在原地,也会被别人碾过。”

对于这句话,我自己有非常深切的体会。做学生的时候,每个学期的开始,总是在一个崭新的本子上写下这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并且有详细的学习计划,但是由于自己的惰性,这些目标总是被搁浅,计划也只是一纸空谈,到了学期末真正检测自己的时候,许多平常认真努力,坚持执行的同学总是比自己成绩好。

赚钱,也是一样,哪怕我们有再好的思路,再完美的计划,这些都不够,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用现实的脚步去实现梦想。

艾米从妈妈和奶奶那里学会缝纫,在她长大之后,发展了这项创造性天赋,不仅为自己的孩子,在她技巧成熟之后甚至为家人朋友缝些东西,她逐渐把这个发展成自己的事业,成为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作为一个女性,艾米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背后有其他人看不到的牺牲,还有她的孩子,她的家人做出的贡献。

三、学会给予,慷慨生活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文豪高尔基与克丽丝特尔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给予别人,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

克丽丝特尔主张,我们并不只为消费而生,而有更多的使命,我们必须学会成为时间、价值观和金钱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回馈。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捐赠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回馈方式。

萨里塔作为Sonlight 课程的创始人,在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功之后,她尝试着用自己的事业改变整个世界,萨里塔每年都将公司利润的50%捐赠给慈善组织。用这种方式,她不仅为他人带去福利,而且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更富成效。

读完《会赚钱的妈妈》,我不仅对“财务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自己将要走的路,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爱吃肉的璐


30岁了,我是从事编辑工作,工资8000,在二三线城市里太普通。上二休二,晚上工作白天在家,时间多。想着搞个副业,现在做手机淘客,一天一两百,多的时候三百多 佛系兼职,还挺有安全感的。一起努力向实现财务自由努力吧


Eunice155


生活在现代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获得了财务自由,才能更好地获得思想自由,心灵的自由。当然,一切都是相对的,有的人获得财务自由后就去犯错误。还有许多明星获得财务自由后去吸毒,这些人都是钱多了后把控不住自己造成的。对于正常的人来说还要有自己的爱好,财务自由后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怎样才能获得财务自由,笔者从事了几十年的财富管理工作,做为一名职业金融工作者我还有点话语权。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获取财富自由都是抓住财富机遇的结果。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大量的人获得了财富自由,每个获得财富自由人都是抓住财富机遇的结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摆地摊的和跑运输的人成了万元户,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抓住财富机遇的人,他们成了当时获得财富自由的人群。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鼓所有的人下海经商,当时下海经商成功的人成为了改革开放后第二批获得财富自由的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创业者成了第三批抓住财富机遇的人,他们也获得了财富自由。

第四批是2000年后住房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第四次的财富机遇,地产商,拆迁户,投资买房的人,都抓住了第四次财富机遇,他们也获得了财富自由。

第五次是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次让上市公司的大小股东,股市的投资者都抓住了财富机遇,笔者当时在股市的投资回报超过了35倍,这一次又让一大批人获得了财富自由。

获得财富自由最重要的是抓住财富机遇。春节之前笔者多次在头条写文章告诉大家,2019年股市又一次迎来了巨大的财富机遇,抓住了你就能获得财富自由。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p.s. 有很多人问加头条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么加入圈子?

答:我现在只在圈子里回答粉丝的提问,加入皓脉投融资联盟,

为你解决投资难题和融资难题。为个人解决投资赚钱的问题,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资本运作和产业升级问题,建立企业融资平台。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点击这篇文章的下方“所属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点击到我的首页,在导航条中最后一个是:圈子,点击加入即可。加入后,你每天可以在“我的书架“查看更新,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我都将免费为您解答。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本人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合适的答案。

我认为所谓的财富自由,就是你买东西不用看价格,把鲍鱼当豆腐吃。如果你要达到这个标准,可能就需要自己创业成功,或者是在相当大的公司做到相当高的职务。如果你做到上述两条,也许你的财富自由了。

但同时不幸的是,只要你做到了上述两条,你对企业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又大了。你本人创业成功了,你财富自由了,但是当初和你一起打江山的兄弟👬还没有财富自由,还在为买房的首付而发愁呢。于是,你又需要不断地干下去,把企业越做越大。然后呢,你财富自由了,却没有了人生的自由。

我想,马云说他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把阿里吧吧做得这么大。这在矫情之余也许更是他的心声吧。

同样,做到了大企业的高管,一样要不断地做下去,才能维持既得。除了🌹💰随性一点外,也许也谈不上自由吧。

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victor908


要达到财务自由,一般人需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积累。从0到100万非常难,从100万到1000万很容易。赚得第1桶金非常重要,那是你财富增值的基础。无论是主业还是副业,都要尽心尽力,不断提升自己。可花可不花的钱不要花,可赚可不赚的钱一定要赚。目的只有一个,积累第1桶金。有了第1桶金就等于有了鸡,有了鸡才能下蛋。

第二阶段,增值规划。等你赚得第1桶金之后,就要考虑如何通过理财的方式,将你的第1桶金升值。最有效的一条路,就是股票或基金(其他投资这里掠过),一定要长期打算,不要为一时的得失影响情绪,从长期来看,收益一定是增长的。如果你没有投资的知识,就采用指数基金定投的方式(巴菲特推荐),例如沪深300、上证50、中证红利、300价值、500低波动等。然后就享受复利的力量,用时间来赚钱,例如:初始100万,年化13%,20年后,财富可达到1152万。

第三阶段,财富保障。通过意外险,车险,重疾险等保险,来保障自己的财富,不要因为一次事件,搞得倾家荡产。通过保险,可以有效抵御因意外产生的巨款支出。

第四阶段,财务自由。所谓财务自由,一般认为是被动收入大于日常支出,自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所以财务自由跟钱多钱少没有直接关系。只要遵循这个原则,直接来衡量自己的财务自由定义吧。有的人被动收入一个月10000元无法实现财务自由,有的人被动收入5000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

最后,一句话,小钱靠挣大钱靠命。无论你有多少原始积累。或者没有原始积累。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来获得财富。否则永远不会有第1桶金。即使有第1桶金也会坐吃山空。加油吧。


张大树v


先解释下财务自由的含义:就是持有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并且产生的现金流大于你的日常支出。

很多人会认为手里的现金就是资产,其实不然,假如你手里现在有1万现金,100年后它还是1万,它是不会自己变多的,也就是无法产生现金流。

01 什么是资产?

从前有个农夫养了一只鹅,每天早上都可以吃到一个鹅蛋,一天,他照常去拿鹅蛋却意外发现了一枚金蛋,他不敢相信,跑去找金匠验正,金匠说这枚蛋确实是纯金打造的,于是农夫高兴的把蛋拿到市场上卖了。

从那以后,那只鹅每天都会下一个金蛋,农夫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但农夫想要更多的金蛋换取更大的财富,可鹅每天只会下一个蛋,怎么办呢?于是农夫想,鹅的肚子里一定有更多的金蛋。

于是他就把鹅的肚子切开,却发现鹅的肚子里根本没有金子,和其它的鹅没什么不同。

后来,那个农夫失去了每天一个金蛋的收入,从此他变得一天比一天穷。

在这个故事中:金蛋就是我们手里的现金,而下金蛋的鹅就是我们的资产,我们拥有了会下金蛋的资产,也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所以,想要财务自由,就需要拥有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这部分资产可以叫做被动收入或睡后收入,就是说不上班也有收益,躺着也有钱赚,而且是持续不断的钱。

例如投资收入、出租房屋所得的租金、入股分红所得资金等等。当你每个月被动收入远远大于日常开支的时候,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啦。

从此,不用工作,单靠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但是,我们要知道实现财务自由的前提:

需要持有足够多、并且长期现金流收益好的资产。

02 攒多少资产才够财务自由?

" 通过投资股票资产,每年从退休金中提取不超过 4.2% 的金额用来支付生活所需,那到自己去世,退休金都花不完的。因为股票资产自己会增值。"——威廉.班根

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威廉.班根在 1994 年提出的理论: 4.2% 法则,简称4%法则。

通过4%法则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

财务自由所需最少资产量=家庭年度开支/4%

例如,你一年的开销需要 10 万,那你的财务自由最少资产量就需要:10/4%=250 万。如果把这 250 万投资到指数基金上,就可以满足生活开销,实现财务自由。

那么,这么一大笔钱要怎么攒?

书籍【不上班也有钱】的作者曾婉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按照4%法则,只定投了十年的指数基金,就实现了33岁财务自由和丈夫环游世界的梦想。

这本书的作者来自台湾,10 年前她还是一名大学生,跟男友第一次去泰国穷游,就有了环游世界的梦想,但是,如果等到 60 岁退休再去环游世界,可能很多地方都去不了,很多苦都吃不了。

所以作者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 40 岁之前退休,实现财务自由,环游全世界。

当时作者通过4%法则计算出自己需要 3000 万台币,也就是约 650 万人民币,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去环游全世界。所以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作者和他的老公,就立下了 "10 年内退休 " 的计划。

目标,就是在 10 年内,通过定投指数基金,积累下价值 650 万人民币的指数基金资产。之后每年从指数基金中提取不超过 4% 的钱用来生活,环游世界!

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主要有三点:节流、开源、依靠基金分红建立被动收入来源,这里的被动收入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下金蛋的鹅。

一、节流

(1)减少生活开支。

以前作者是从来不记账的,她觉得只有家庭主妇才会那样做,可是后来她发现,为了尽可能的节约开支,必须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所以记账是必须的,那要怎么来实施呢?

首先,你要为自己每月的生活费设定一个金额,控制自己的支出不会超过这个金额,在每月月底复盘月账单,区分这些开支那些是自己想要那些是必要的。

在书中,很多人眼中的 " 必要 ",对作者来说只是 " 想要 ",是可以省下的。

比如说婚礼,作者跟老公结婚的时候,不买婚戒、不拍婚纱照、没有喜宴。蜜月旅行是徒步穿越西雅图附近的雷尼尔山 10 天之旅,只花了几百元。

甚至很长时间里,作者跟老公是共用一部手机的(在十几年前),这些都是为了节省不必要的支出。

在消费时还要给消费,贴上 " 生命标签 "。

什么是“生命标签”?就是计算一下你一小时的生命价值多少钱。

例如,你税后的月收入是 5000 元,一个月要工作 22 天,每天 24 小时,那么一小时价值 10 元左右。

在消费前,你给这笔消费贴上生命标签,看看值不值。

比如说一杯星巴克咖啡=3 小时生命,一部新 iphone 手机=1000 小时生命,问问自己这些真的值么?

另外,有研究表明信用卡是可以刺激人类的消费能力的,所以自制力差的朋友们还是不要使用信用卡咯,避免刺激自己买不需要的东西。

其实上班族如果保持跟学生时代差不多的消费,第一年就可以存下 70% 以上的收入,甚至是 80-90% 的收入。

(2)减少必要开支。

家庭开支最大的就是房租和房贷、伙食费、交通费。如果要尽早实现定投的目标,最快的方法就是把这 3 大项支出减少到最低。

当时作者跟老公住在美国,在最便宜的学生公寓里边租房,一个月租金只要 400 美金。

房子非常小,每次炒菜,油烟都会充满整个屋子,天花板上的烟雾报警器响个不停,后来实在受不了了,才搬去 900 美元一个月的学生公寓。

在住的屋子附近可以租地种菜,于是两人就自己种菜吃,两人当时也没有车,日常的交通就靠自行车+公交车,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不仅省了车钱、油钱、停车费、维修费,顺便还能健身。

(3)找价值观接近的另一半

作者的老公比作者还 " 抠 "。

蜜月之旅是两个人商量后的结果,只花了几百元,徒步穿越雷尼尔山,两个人都觉得穿越冰川、踏过溪流、风餐露宿,是一生中难忘的回忆。

二、开源

(1)努力工作

要想比别人提早 30 年退休,就要比别人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加薪。

(2)寻找其他被动收入来源

作者的老公在业余还创立了自己的旅行博客,每个月靠接广告可以获得一定的广告费(在十几年前,博客还比较流行),增加了被动收入。

你也可以寻找下自己的其他被动收入来源,让自己的收入更多一点,前提是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哦~

三. 定投

(1)定投指数。

选择被低估的指数基金进行长期定投,在刚开始的时候基金的分红金额会很少,但只要坚持定投,慢慢的这些分红金额就能抵得上一部分的生活费啦。

直到最后生活费全部由基金分红承担,财务自由也就实现了。

(2)在股息率最高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

用这种投资方式的话,指数基金就不用卖出了。

在书中,作者预计会持有指数基金 30 年以上,不赚取指数基金的买卖差价,也就是在股息率高的时候买入,然后坚持持有。

因为基金的分红金额不受股价涨跌的影响,所以用这种方法,可以建立稳定的分红收益。

作者家庭中 99% 的钱都放在指数基金中,其中有一次遇到股灾,一晚上 10 万美元就不见了,把作者两口子吓得够呛。

后来就有经验了,再遇到股灾,就把电视关掉,饭照吃,觉照睡。

再后来发现,股灾的时候往往是最好的投资机会,因为这个时候很多指数基金股息率是很高的。

如果我们不打算长期持有,只是为了让钱不被贬值,或者想存点自己的储蓄的话,也可以采用低买高卖的方式。

在指数被低估的时候买入,高估时卖出,也就是越跌越买,大涨了就卖出持有份额的十分之一,分批卖出,指数基金的最短的持有时间为3-5年,所以在这个时间内还是要坚持定投的。

而且定投的钱也要是你三年内都不会用到的,避免在基金大跌的时候用钱被迫卖出。

好啦,《不上班 也有钱》的作者实现财务自由的方法已经讲完啦,你可能觉得作者这样“虐待”自己实在太不可思议,但我想告诉你:如果起点被简单化了,那么结果必定是复杂的。

作者在起点时,因为对自己和家庭严格要求,所以他们33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开始环游世界。

我们不需要完全依照作者的做法,可以善待自己一点,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进行理财,让未来的自己轻松一点~


金融小课堂


今年教师节的时候,马云发表了一篇公开信,表示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马云在公开信中说道:“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再说了,世界那么大,趁我还年轻,很多事想试试,万一实现了呢?!”

除去那许许多多的阴谋论,今年54岁的马云在经历了阿里19年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十几亿人的生活轨迹之后,卸下一身光环,回归热爱的教育事业。

54岁的马云不再为了家人的温饱而奔波,更不必为了下一代的教育资金而焦头烂额,只要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就好了。

这就是财务自由之后带来的人生自由。

《会赚钱的妈妈》的作者克丽丝特尔·潘恩克丽丝特尔·潘恩在2007年创立了MoneySavingMom.com博客,月均读者量达到了两百万,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博客之一,她还著有《纽约时报》畅销书《告别生存模式》。

克丽丝特尔·潘恩的博客不仅让她摆脱了紧迫的生存境况,她还因此找到了一生热爱的写作事业,合理安排工作让她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她的博客在赚取收入的同时,也鼓励了很多女性找到自我独立生存的途径。

《纽约时报》畅销书《平台》作者迈克尔·海厄特曾这样评价《会赚钱的妈妈》:“我们有些人觉得自己被困在财务状况中,不知道怎样前进。幸亏克丽斯特尔·潘恩的这本新书,《会赚钱的妈妈》揭示了怎样爬出这个陷阱,使我们能够用自己的财富造福他人。”

《会赚钱的妈妈》告诉我们金钱买不来幸福,人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教授我们用正确的方式获得财务自由,并改变生活方式,让我们慷慨给予,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1


走向财务自由

演说家安东尼·罗宾斯曾说:“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钱,生活中的坎坷就能烟消云散。那完全是胡扯,赚得更多本身并不能让人自由。但是,认为更大的财务自由和对财务状况的掌握,不能为你和他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去扩大、分享和创造价值,也同样荒谬。”

那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

美国著名的演说家、事业女性克丽丝特尔·潘恩在她所著的《会赚钱的妈妈》中提出,财务自由财务自由不是快速致富、高强度工作、不是牺牲和家人、爱人相处的时间、无止境的赚钱,而是利用技巧和天赋在可控风险的情况下,将知识和目前可利用的资源变成可以赚钱的点子,且符合自己和家人的长远利益,同时能够慷慨解囊帮助他人,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想要往财务自由进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并将这件你热爱的事情变得可以盈利。

每个人都有擅长和喜欢做的事情。亚伯拉罕·马斯洛曾说:“我们并非无事可做。我们有能力,有天赋,有方向,有任务,有使命。”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为什么要在发展事业和选择工作的时候,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喜爱和热情可以让你即使在收入微薄的情况下,也能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即使再苦再累,也能乐在其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有些人一下子想不到自己有啥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其实可以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想着自己在哪些方面曾经被别人认为是专家啦,或者小时候有哪些一直在做的事情。比如我有个闺蜜,她小时候喜欢做手工、捏橡皮泥,长大了虽然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开了个淘宝店,专门照着别人的样子,给别人捏栩栩如生的泥像,一个泥像根据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有些能卖出将近一千的价格。这泥像不仅能增加收入,她每次捏泥像的时候也全神贯注、乐在其中。


2

准备行动

做事行动力必然重要,但是事前的规划准备也是必不可少。准备工作可以如下:

(1)要确定你做的事情是否是成功的商业构想

啥叫成功的商业构想?就是以赚钱为最终目的(虽然可能暂时赚不了钱或者收入微薄),让人扬长避短并能给人带来满足感,而不是疲惫不堪。

(2) 这5个问题你知道吗?

·是否对该商业构想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动力

·确定是目标客户:下手要准,不同的客户群体需求是不同的

·是否能够负担起创业成本(不要借债创业):在增加开支之前也要先增加你的收入

·事先是否做足调查:要学习哪些知识,也可以询问周围的朋友

·是否愿意接受失败:成功青睐那些愿意不断尝试的人

(3)确定使命

作者克丽丝特尔·潘恩在《会赚钱的妈妈》中写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将会去往哪里,热情、激情和决心也就排不上用场。”

也许你现在已经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商业构想了,那请问能否用两句话解释清楚你在干什么呢?乍听之下非常形式主义,但是当你更加确定了自己的使命,你将会拥有更加明确的目标。

比如这本《会赚钱的妈妈》的使命就是 :“鼓励女性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方法增加收、扩大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保持乐趣。”

(4)确定具体如何做

制定具体的话,要清楚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确定自己的经营方式,是线上还是实体店,是直营还是加盟?

第二个是你的事业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让你的事业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第三个是你的商业目标是什么?比如近期目标、规模、销售量、收入和一周工作时长等等,都是你要考虑的因素。


3

行动起来吧

美国幽默作家威尔·罗杰斯曾说过:“即使你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但如果只是坐在原地,也会被别人碾过。”

只要有些许职场经验的人都会了解一个很实在且很重要的事实:idea其实是不值钱的,头脑风暴可以有成千山万的idea出现,但是只有能让idea真正落地的人才是最牛逼的。

当我们有了比较完美的商业构想和具体方案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勇敢迈出第一步!

开始自己事业的时候,特别是一开始,最难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时间管理,在《会赚钱的妈妈》也介绍了一些时间管理法:

(1)为某个时间设置时间设:比如写邮件多少时间、专门写作多少时间或是统一处理微信信息等;

(2)学会拒绝:也许经常会有人来找你帮忙,但你要学会拒绝;

(3)不要想着一次做好所有的事情,一次做好一件事情,坚持一个行动项目,做好了再搞下一个

《迈向成功的7个步骤》的作者罗里·瓦登在接受《纽约时报》的克里斯·罗克托的采访时,说到拖延症说的一句话:“成功从来不曾被拥有;它是租来的,并且第二天就会到期。”

所以要想不断获得成功,就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在《会赚钱的妈妈》中作者也提到了一些可以提升自我的方法:

(1)阅读:读商业类或者领导类的书籍,以此获得力量

(2)找到一位人生导师:寻求鼓励和意见

(3)采纳直言:接受真相和反对的声音

(4)接受专业的训练:在专业领域内接受指导

(5)参加会议和研讨会:结识新人,互相学习,建立联系

其实在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见各种困难和失败,甚至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每天都会质疑自己能否成功。

《会赚钱的妈妈》作者克丽丝特尔·潘恩鼓励大家走出舒适区,哪怕只是一小步也值得鼓励。她还介绍了一个有效的抵制恐惧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最坏能坏到哪里去?”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曾经在给儿子约翰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我坚信着上帝能够赏罚分明,我的钱是上帝给我的,而我一直能够赚到钱,这是因为上帝知道我会将钱返还给社会,造福我的同胞们。”

《会赚钱的妈妈》的作者认为,如果我们赚钱只是为了赚到更多的钱,拥有更多物质上的消费,那我们赚再多的钱也是不够的。

当我们将赚钱的动力更多地放在影响、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会将你从无尽的流量和金钱物质诱惑中解救出来。

当我们不再为账单和孩子们的奶粉钱、教育费而发愁的时候,我们不仅收获了财务上的自由,还拥有了人生自由。

什么样的人生自由呢?我想应该是,做着自己喜欢事情的人生,有时间休息而不是筋疲力尽的人生,可以用心陪伴所爱之人的人生以及能够慷慨给予收获精神满足的人生。


鱼悦在读书



正荣


首先要说明的是,什么是真正的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是指你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你的日常开支。也就是说,只是依靠所拥有的资产所带来的回报,就能足够维持超过平均的生活水准,才是真正是的财务自由。

如果你每月的开支是五千元,如你无需劳心劳力工作所赚来的被动收入的话能获得五千零一元,那你就已经达到财务自由了。本例中的这五千元被称为“临界点”。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只要不发生什么重大的灾难,你就可以不用干活也能生活下去。当然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也可以继续干下去,或者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为生活所迫地做那些你不乐意却又无可奈何要做的事。

从财务自由方面来说,资产就是你不用工作就能把钱放到你口袋里的东西(资产产生被动收入),而负债则是从你的口袋里把钱拿走的东西。因此,你的私家车就不再是普通意义上所说的资产。你自住的房子也不能算资产,只有能用于出租盈利的物业才是资产(而且它还必须完全归你所有,每月产生的收入必须抵消了你交纳的物业税等费用之后后还有盈余)。为何你自己住的房子不是资产?因为你还要为它负担抵押贷款以及因此产生的贷款利息,即使还清了抵押贷款和贷款利息,你仍然要承担房屋的维护、物业税等项目开支。

下面各项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标准原则:

创造资产

减少负债

管理日常开支

财务自由跟你是否年轻或有多少钱无关。如果你能从本职工作以外的途径赚到足够你日常开销的钱,你就已经财务自由了。年龄可能跟财务自由无关,假设你现年25岁,每月开支5000块钱,你的资产每月产生5001块钱的被动收入,你就财务自由了,你可以选择你想做的事情,而不必担心下一顿吃什么或者住哪里。假设你现年50岁,月入百万,但每月开销超过百万,那你仍然没能达到财务自由,你仍然不得不继续月入百万地这么维持下去。

在欧美,有经济学家认为,财务自由仅仅适用于少量人口,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试图达成财务自由,那么该系统将不可避免地崩溃。该理论认为财务自由所依赖的被动收入,来源于其他人的主动收入。这和产生婴儿潮退休问题的原因基本相似,其中关于当占人口大多数的战后婴儿潮一代陆续开始领取退休金时,社会保障体系被预言将会崩溃。

最后,回到问题本身,其实看懂了什么是真正的财务自由,其实也就是自然而然会明白怎样才能实现财务自由——积累资产达到资产所带来的回报超过你的支出即可。

在这儿,要特别强调一下,自身本身也能是资产,而且是质量最佳的资产,那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投资自己的大脑和健康,不断学习,多看书,把自己变成一个最有价值的、他人无法剥夺的资产……

总之,财务自由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渴望达到的状态,努力加油吧!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