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员工的口头禅:做管理当领导的有什么呀?出了公司大门你啥也不是。你怎么看?

职场三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一个观点:领导成就别人,而员工成就自己。一个领导之所以能够尤其职场成就,少不了其个人思维、胸怀、与能力的支撑,这种支撑其成为领导的因素,不仅决定着其职场的成功,对于其社会成功一样具有决定性作用。

领导与员工之间是有差异的,而且是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存在于公司,走出公司的门,一样存在。

我们来解读一下部分员工这种非理性的观点。

1.员工这种观点是狭隘的,非常片面。

A.员工觉得领导在公司能管到我,但是离开公司就拿我没办法。

客观上来说,这种理解有道理。因为领导与自己的上下级关系仅仅适用于所在单位。只要不在单位,两者是平等的社会关系,谁也管不到谁。

但是,这种“谁能管到谁”的幼稚思维是及其狭隘的,它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领导与自己在公司内部的差异对比维度与在社会上的差异对比维度是不同的。在公司内部,很明显的,是基于职级差异的对比;而在社会上则不能用这个维度来进行对比,要用社会地位、个人财富、社会责任或者影响力等来进行对比。

所以,用一个标准在两个不同环境中进行狭隘的对比是幼稚和荒唐的。

B.之所以狭隘,还在于,员工仅将自己与领导的差异锁定在职级不同上。

且不管是在公司还是走出公司,两个个体之间的对比因为环境、事项和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维度,怎能用一个简单的职级差异来遮蔽其他的差异呢?

如果是基于生理角度,对比谁高谁矮、谁胖谁瘦、谁帅谁丑,这个和职级无关,仅仅是生理状态的比较;如果是对比知识层次的高低,或者学历的高低,可能要从专业、毕业学校、学习成绩、资质资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如果是财富积累的多少,要从个人存款或者资产的数额来进行对比。

仅仅停留于职级差异,显然非常不合理。

2.员工的这种观点也是非常表面的。

A.局限于表面,看不到差异

很多人至注重表面的不同而不思考表面不同背后的区别;或者只看到表面相同,而看不到表面雷同背后的区别。

在公司里,你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但是看到的这种差异是表面的,表面背后决定差异的根本因素并没有看到;走出公司,就以为彼此没有差别,那是基于两个基于彼此不相关的生命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比较。

在公园里,你看到一个陌生人,敢对他说:“你啥也不是”?如果把这个陌生人换成你的领导,不在公司的时候,你敢保证他“啥也不是”?你怎么知道他“啥也不是”?别人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影响你怎么知道?

就凭这句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观点,就说明持有这种观点的员工啥也不是。

B.思维浅薄、高看自己

一些员工觉得自己在公司里忍气吞声,但是到了社会上,自己就不用看领导的脸色,所以领导啥也不是。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的”阿Q“心理。

你觉得到社会上不用看领导脸色,领导就啥也不是?且不说这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在公司的时候,你以为领导愿意搭理你?在公司,他搭理你是因为职责所在,在社会呢?个人为自己的事务忙碌,谁还把你当回事?

不把领导的批评教育或者工作指导当成一种帮助,而当成仇敌一样,甚至觉得领导啥也不是。这样的员工真的太把自己当回事,太高看自己了。

3.持有这种观点的员工心态是有问题的。

这种员工一般自私、小气而且情绪化,在职场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发展,到社会上也一样没有成就。

A.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作为领导,既然能够成为你的上司,一定有其长处,一定有你达不到或者做不到的能力。要想成就,应该多看待别人的长处,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

持有片面观点的员工不但看不到这种差距,反而嫉妒、憎恶甚至恶作剧。

不承认别人的优点,就是对自己进步设置的最大障碍。

B.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除了要看到别人有什么比你强以外,还要能够看到自己哪里比别人差。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问题,积极改正、不断完善,才能够不断进步。在职场如此,在社会也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而只嫉妒或者憎恶别人的长处,这种人真的是一无是处。所以说,持有题主所陈述观点的员工无论心态、思维还是个人发展都有问题。

我们不否认,在社会上个别员工混的不比领导差。但是普遍意义上来说,做领导的基本都不错。这是因为,员工和领导之间存在一些本质性的差异。

1.员工与领导之间存在能力结构上的不同

通常我们都以能力大小来比较员工之间的差异。但是,不同层级之间的员工,其能力的构成也是不同的。

普通员工需要的是一定的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而作为管理者的领导,则更注重于基础能力之上的领导力、战略理解力、判断力、决策力和跨界协同能力。这要求领导在思辨能力、认知深度和视野格局方面要超过自己的下属。

同时,在面对问题、困难和挑战的时候,领导具有更为坚韧的性格和承受力,即使员工慌张、不踏实,领导还是要能够顶得住。所以,领导在个人心理上具有更大的韧性和承受力。

而更为深入的洞察力与更能担当的韧性,使得领导更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不仅是职场的,还有走出公司以后的社会问题。

2.领导和员工之间的资源积累不同

作为领导,其职业圈子层级要比员工高,其社会职业和行业圈子也要比普通员工大。基于此,其职场和行业人脉积累要比一般员工丰富的多。一个担任多年领导的职场人,总能够在公司内部和社会上都有一帮能够说得上话、办的了事的人。

而借助职场的不同与个人社会圈子影响的不同,领导不仅在公司内部比一般员工有更高的财富收入,即使在社会上,其财富积累机会也要多不少。

无论人脉积累还是财富积累,领导都不是一般员工可以比的。你觉得走出公司他啥也不是?或者和你相比,他啥也不是?应该说,即使走出公司,领导也比你具有更好的成功基础。

3.领导与员工之间的社会影响力不同

作为领导,因为其职务级别的原因,即使在公司,其对外接触的机会也要比你多。在职场圈子,其融入高级别圈子的条件要比你好,其进入高级别圈子的机会比你大。也正是如此,其获取发展的机会要比你多。

作为不同级别的职场人,即使在了社会上,他的口碑和影响力也不会很差。
有些人拿一些个别的例子来反驳,比如一些领导到下属的部门应聘什么的。一方面这种现象极为个别,另一方面很多这样的提法纯属无中生有,根本不能代表普遍现象。

总体上来说,领导的能力结构、社会资源积累和发展机遇等方面都与一般员工差别很大,这是急于社会角度说的。所以,走出公司,领导一样不差。

最后,我陈述一下关于题主问题的几个个人观点。

1.一些人将工作中的不满上升为狭隘的个人情绪,非常小气。

一些员工在工作中对领导不满,不能够积极理性的来对待和判断,而是片面将其上升为情绪发泄。无视别人的长处与优点,片面抹黑,将他人说的一无是处。

尤其在涉及到领导个人评价或者与领导有关的工作的时候,通通都变成其个人情绪发泄的通道。

就如题主陈述的观点一样,表面是说领导啥都不是,实际背后是个人狭隘情绪的发泄而已。

眼中有什么,你就可能收获什么。眼中只有不满和敌视,最终只能一无所获。

2.不注重自我成长,专盯紧他人问题,思想落后。

一些人,表面上追求高薪、追求升职。但是他又不想通过正规渠道来努力,将自己的失败和不如意的责任转嫁给别人。自己没有加薪怨领导,自己没有升职也怨领导。岂不知,你自己整天忙碌于这些苟且之事,谁能够扶起一个不争气的空壳子!

这样的员工,忘记自己到公司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和工作都是为了自己职业发展的目的而努力,将职场当成战场,满脑子都是些你争我斗的垃圾思维,最后将自己成长的机会丧失殆尽!

人的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作为员工,要心中有阳光,积极乐观、勤奋努力,才能够形成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够有好的职场发展路径。否则,只沉湎于与领导或者其他同事之间的狗撕猫咬,不会有真正好的出路。

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在意的不应当是走出公司领导“啥也不是”,而是自己走出公司到底能够有什么资本去拼搏与发展。

更多职场观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指尖视野”。
本文由@指尖视野原创,禁止转载或抄袭。

指尖视野


有些主管在公司觉得自己是主管,滥用职权,尤其遇到自己看着不爽的人就会给穿小鞋,各种套路…以前我们公司有一个员工下班后把他的上面几个主管拿刀捅了,由于公司比较大,都不认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当时就是一死俩伤!

所以说不管怎么样,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没地的农民伯伯


一般来说,员工口中的这类领导都是靠关系上去的,没有真本事,还老自以为是砖家在人家干活的时候指指点点,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其实一句话都没说对,啥也不懂。我们公司就有这样的领导,我跟那个家伙吵了好几次架了,明狗屁不懂,自己都错的离谱了,还非要当自己是砖家,天天找麻烦,后来我找他的顶头上司告了一状,现在我们老死不相往来,公司里碰到了也就当没看到。


天空146819502


老实说黑雪君初入职场时就曾这样想过,对是想过,但并没有对着任何人把话说出来。那时我刚大学毕业,其实就是个职场菜鸟。在车间里经过了近两个月的实习,我去了集团公司山东区域做了一名销售代表。为什么选择做销售呢?当然是因为销售赚的多啊,可是我却忽略了一个大问题,销售系统的复杂性。

不抽烟有可能被视为不合群,不喝酒可能等同你不会搞交际。有些人溜须拍马,特能殷勤来事,而有的人笑里藏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可以说做销售那阵子让我对人性有了极其深刻的体会。而我也从一个象牙塔里的理想青年逐步成长为合格的职场人。

记得当时自己的领导是一个特别粗鲁的人,不知道他天然如此,还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而故意为之,总之一言不合就开骂。只要你哪一点工作不到位,他一定会给你来个少则十分钟多则半小时的电话批斗会。

那个月已经入冬,由于经销商销售不理想,我晚上隔三差五就得挨骂。大家可以想想:出租屋里一人形单影只,窗外寒风凛冽,你举着电话被训斥半个小时,这是一种什么苦逼状态。

反正整个人内心里既压抑又烦躁,既不安又苦恼。这时候心里就会涌现出题主说的这个想法:有什么了不起的,出了公司你啥也不是。

现在回想起来,这更多算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吐槽,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郁结。捱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后,我迎来了转机,改为负责商超大客户的销售,而随后那一年业绩也非常优秀。那个曾经的领导见到我也变得笑脸相迎了。

其实对于员工有这种想法非常正常,它大概基于三种可能:

1、受气了,发牢骚吐槽。这个应该是最常见的原因。身处职场,员工就得被领导管,自己那点做得不到位,挨批也正常。员工不服,或者郁闷时候,有这样的想法和说辞主要就是吐槽一下。

2、职场老油条,阿Q胜利法。有些职场老人,一直在混工作,工作做得马马虎虎,对于领导草草应付,连批评也听得有抗体了。背后提起领导,张口就来,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此以求自我精神安慰。

3、有野心的员工。当年,项羽看到秦皇仪仗,脱口就是,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些员工也大体如此,因为他们有很大的野心,希望赶上甚至超越领导。

而之于领导,如果你听到员工有这样的说辞该怎样处理呢?黑雪君认为态度上,别太当回事;工作上听其言观其行;工作外远离疯言疯语。

态度上别太当回事

其实某种意义上,题主说的这种说辞也不错。领导的很多权力皆来源于公司这个平台,领导离开了公司或者下班后就不要再老拿着自己是领导的身份去说三道四。

工作上听其言观其行

对于员工主要看员工的工作业绩如何。即便员工总是说如此的口头禅,但只要他每次都能把工作做好,说明他还是个好员工。领导应该胸怀宽广一点,容忍这样的小毛病,并加以引导和帮扶,给予他有更大的成长。如此员工应该对你充满感激。

工作外远离疯言疯语

工作之外生活上不要深陷那些疯言疯语而去自寻烦恼。下班了就把工作上的事情留在公司,带着好心情回到家里,享受生活中的快乐与美好。

总之无论你是员工还是领导别太自大,也别太执拗。生活是自己的,无论别人说什么,只有你最清楚你该怎样活,你如何才能活得轻松愉快。

希望以上分析和建议能回答你的疑惑。

欢迎关注@黑色的雪聊职场。黑雪君十年世界500强经验,公司人事经理。每天和你探讨不一样的职场人生,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样的学习感悟。

黑色的雪聊职场


唉!这样的事情我还真的经历过。

大约二十多年前吧,一位叔叔对我说了这样的话,我当时就蒙了,怎么我觉得管理千头万绪,这么难,自己完全掌握不了其中的要点,他怎么就说得那么轻松呢!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想,除了尊重他的意见,谈不上有什么看法。


老猫里奥


不成熟的表现,你的工作是在大门内,不是大门外!

是口快了一下,能解决啥问题,传到领导耳朵里,对你会有好感!

现在这年头拼的是实力,用嘴表达不感觉到累吗?

你可以在大门内没能力,大门混得很开也行!人出了门真啥也不是?至少还是比你强,收入比你多,消费也比你有底气!

我以前一个同事,工作很踏实,领导换了几任,对他的态度有好有坏的,但人从没怨言,反而是领导感觉不安。那同事拆迁户,房子好几套,至所以工作,受人管,用他话讲,不至于生活无聊,领导怎么对待,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成,想想领导也不易,人这觉悟,出了门能一样,不干活也有房租收,那些所谓的口头禅会从人家口里出吗?

领导水平怎么样,那是他的事,做为下属干好份内事,努力提高自个,整些实在的,无用的废话,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过时二叔


咋眼一看,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是啊,在公司里,你是管理者,你是领导,我作为公司的员工要被你们管束;但出了公司,你们在公司的权力丧失殆尽,你能管得了我吗?你什么都不是。”但自己琢磨一下,一些员工的这些口头禅的背后,都是对管理者和领导的不满:老子总有你管不着的地方,走出公司,你管管我试试!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决定自己命运的场所多数都是公司。

其实一些员工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有一点没有搞清楚。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场所,就是公司,往大的说,叫组织。决定自己命运的场所,也是在公司里里。出了公司大门是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在公司大门里面,一个人是什么,因为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工资、职位、能力,都是在公司大门里造就的,决定一个人工资高低、职位高低的、培训机会的,都发生在公司“大门”里面。大门外面的事儿,管理者和领导,即便管不着你,但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只要在公司里面能控制一个人的命运就足够了。走出公司大门“是什么”,又有何妨呢?从另一方面说,难倒说“你们出来大门什么都不是”的那些人,出了公司大门就什么都是了?所以,说“管理者和领导出了大门什么都不是”这一句话毫无意义,充其量有点“贬低别人、自我安慰”的味道。

二、走出公司,“啥也不是”的背后。

返回来,我们说一个事实。管理者和领导走出公司,真的啥都不是吗?不一定。一个人能够在公司担任管理者的角色,能够当领导,一定有他们的个人优势,这些优势可能在于技术(包括管理技术),可能在于管理理念,可能在于管理方法和工具,可能在于商业智慧,可能在于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归纳(案例)。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圈子是“管理者圈子”或“领导圈子”,或者叫人脉资源。在资本分类里,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而这些管理者和领导,走出公司大门,就会进入自己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状态。举几个例子:他们的社会资本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让自己的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他们的经济资本可以让他们出入高档场所受人尊敬,他们的文化资本可以让自己受求于各种圈子,怎么能说他们什么都不是呢?反过来想想,那些说“他们走出公司大门什么都不是”的员工能有什么呢?孩子上学进不了好学校,高档场所支付不起,自己没什么本事也不会有人有求于你。

我不想贬低任何人,瞧不起任何人,只是,我们唯一尊重自己的做法就是让自己不断拥有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

三、员工仍需改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说句心里话,有些员工的价值观是需要完善或改善的。那种看不惯“管理者和领导”的员工应该仔细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自己做不了管理者或者领导,为什么自己“瞧不起”管理者和领导。为什么自己在人生最重要的场合里(公司)充当不起重要角色?每天嚼那些没有意义的舌头,说那些没有意义的话,除了让自己心理有所安慰之外,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决定命运的就是公司里面,一个人不在这个公司里提升自己,反而说公司外面的情景,那不是自己对自己的命运无所谓嘛。面对现实,是一个人醉应该拥有的价值观,一个普示性的价值观,一个朴素的价值观。人,往往就输在对社会的认知上。前一段时间还答了一个关于三观的题。这些员工可以问问自己:我的三观是什么。

小结:事实上,一个人在某个区域“什么都不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个区域,他掌控者你。题主在题目中说到的那句话,改成“如果进入我家,我比你还厉害,因为那是我家”,岂不是更加解恨?但是没用啊!你在你家说了算,有什么意义呢?能涨工资还是提升职位?而且,那些管理者和领导也未必去你家,去了你也会恭恭敬敬给上杯茶。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或许才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和多多实践的问题。其实,那些管理者和领导,出了公司大门,也都很厉害。想想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耕然夫


小王是公司里资深的老员工,呆公司里七八年了,既无大过也无大功,按理说他也算是与老板出生入死一起打江山的,论资排辈轮也应该轮到个部门经理了,可事不如人意,每次部门领导辞职老板都会安排其他人做小王的上司,偏偏不提拔小王,这让小王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事情出在小王的口头禅上,因为他喜欢时不时的把"领导做管理有啥大不了的,出了门谁还认得他"挂在嘴边,这话传到领导面前自然就有了小王不服管的印象。

其实这话本没有错,别说领导,就是马云,马化腾,只要你不在阿里,腾讯,与你我确实也没什么瓜葛,更别提你说点什么"他们不过尔耳"之类的大话了,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这些传言对他们不会有一丁点影响。但是你别忘了,人都是喜欢听好话,喜欢谦虚的人的,你的口头禅如果不幸被别人理解为你不服管或者你对领导鄙夷轻视的话,那还真埋怨不了他人。不是吗?小王始终得不到提拔或许就有这一方面的原因。有这种口头禅习惯的朋友往轻点说是不拘小节,往大了说就是情商堪忧了。

职场是个小江湖,你可以没有朋友,但不能有敌人是你能否在公司混得开的一个因素,所以那种把"领导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出了门啥也不是"这种态度写在脸上甚至说出来的职场人士无意当中给自己添了个暗处的敌人,这样一来,被暗箭伤着也就在所难免了。


职场诸葛2019


一些员工的口头禅:做管理当领导的有什么呀?出了公司大门你啥也不是。你怎么看?

如果是某些行政机关、国有企业的人员工这么说自己的领导,到可以理解。毕竟,一些所谓的领导,除了会“当官”之外,确实啥也不是。如果离开现在的单位或岗位,可能真的是走投无路。

但是,如果是民营企业,真的说这话有点过了,很过了。因为,民营企业虽然也因为碍于面子,为了处理某些方面的关系,也放进了一些无能的人。但是,这些人大多被安排在不重要的岗位,等于给他们发了份工资,以减少企业的外部压力。真正重要的岗位、尤其是总经理等,却是能力很强的。不然,就很难获得效益。

事实也是,现在企业最时兴的就是职业经理人。对职业经理人来说,绝大多数都是双向选择,亦即企业老板需要、职业经理人愿意。如果只有老板需要,职业经理人不愿意,同样达不成协议。就算勉强答应,也很快就会跳槽。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板怎么可能将那些出了单位门就啥也不是的人。显然,这是员工自己想想的,是对领导有意见的想法。最好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不然,自己的饭碗保不住。除非自己可以把担子挑起来。不过,能挑这个担子的员工,就不是普通员工了。


谭浩俊


这句看似轻飘飘、牛哄哄的口头禅背后隐藏的东西,对职场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巨大的!不要说“这不就是一句口头禅嘛”,会对整天念叨这种口头禅的人带来很多看不见的影响。甚至会毁掉这个职场人的!

一、顺着这个逻辑走:即使领导出了公司大门确实啥也不是,但至少在公司里是领导呀!你呢?无论在公司里、在大门外,好像无论在里在外更是啥也不是!

所以,这句口头禅说出来之后,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看懂了、看透了。而其实呢?难道说这句话的这位员工,您出了公司大门之后,比你的领导更牛?实力更强?

领导至少在公司里有领导的职位、领导的待遇呢!即使他到了社会上连个屁都不是!至少也比很多人强吧!

所以,这种口头禅还是别说了!说出来之后想干什么?想证明什么?想让别人对你形成什么印象、评价?对自己有半毛钱好处吗?.......

别怪老鬼说话难听,说出这样的“口头禅”,只能体现自己喜欢“泛酸”!其他的,没意义!

二、说这种口头禅的人其实没有认真思考过:听众对自己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或许会有几个认同者,但更为严重的是下面的情况:

喜欢说这种口头禅的,一般实力、水平、业绩都一般般!

被找理由说自己因为看不惯公司,所以没有尽力。如果找这种理由,更说明缺乏职业精神!老鬼把这个观点就放在这里!懒得和某些人辩论,爱接纳不接纳!随便!吃过亏的自己心里有数!

说这种口头禅的,一般在公司给其他人的整体感受就是负面情绪很多、日常喜欢发牢骚的!这也几乎是规律!

因此,说这种口头禅的职场人说出此类评价领导的话之后,听众、听到此言论的人的感受......很微妙的。绝对不是深深的认同。顶多和你打哈哈、勉强回应一下。

除了个别几个人呼应之外,其他多数人几乎都会不置可否或者尽快岔开话题的!

因此,当这些说出此类口头禅的人有吐槽时,他给人的印象好不到哪儿去!

可怜的是,这类人还觉着自己挺牛、挺解气,觉着自己是在说别人不敢说的心声......

三、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话一定会传到领导那里去!

别以为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自己身边的那些都是自己人、朋友,不要认为这些话不会传到领导耳朵里。好事儿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为什么会传出去、从哪里传出去的,您也别去追求,弄不清的。但一定会传出去。

对自己能有半毛钱的好处才叫见了鬼了!

别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说:管他呢,反正我也没想着升官发财......这种话说出来,呵呵......

四、这种话变成了口头禅之后,意识、潜意识都会受到影响,这一定会影响、感染自己与领导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

一个人一旦潜意识中就习惯性的瞧不起、看不上领导。自己的日常表现中一定会带出来!而且有时候自己明明感觉自己做的很好,但也会流露出来的。大家都不是最优秀的演员哦!

况且渗入骨子里、植入潜意识的思想,自己是掩饰不住的!别以为 领导都是吃干饭的!他们能感觉到的!

五、或许您面对的领导确实不是个玩意儿,确实很差劲。但既然是这个样子了,说他干什么?

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本来就是一个最基础的职场规则了。像这种带有挖苦性质的口头禅,更是对自己极端不利的毛病。

如果这个领导确实非常差劲、素质低下、趾高气扬、蛮不讲理......那就更没必要为这种人浪费时间、精力了!可以想办法超过他或者和他平级。也可以考虑离开这个部门。甚至考虑辞职走人。都没问题,全在个人的选择。

但只要现在还在这种领导手下当差,那就闭上自己的嘴巴为好。否则,这种口头禅传到领导那里,更难办!对自己没一丁点好处的。


当我们身处基层岗位,处于积累实力、寻求发展阶段,要学会适当的权衡、舍得,让自己的实力、能力、业绩、资源、人脉等等强大了,我们才有能力去做一些更任性一点、胆子大一点的事情。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

以上供参考吧,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示。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