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这里是帝国坟场,得罪了这个强大的帝国,照样虽远必诛

阿富汗,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由于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是沟通东西方的战略要地,因此自古以来便是许多帝国想要征服和控制的地方。

近代以来,许多强大的“帝国”都企图征服这里,英国、苏联、美国……,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因此,阿富汗被赋予了“帝国坟场”的称号。

难道就没有国家征服过阿富汗吗?答案是否定的!在中国古代,大唐帝国就曾攻打过阿富汗,那么结局是怎样的呢?可能许多人都想不到。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其巅峰时期在世界的影响力丝毫不弱于如今的美国和曾经的英、苏等国,甚至还犹过之。那么唐朝为什么会和有“帝国坟场”之称的阿富汗产生纠葛呢?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安西军和小勃律国了。

安西军是大唐帝国最精锐的一支铁军,是唐朝在西域历次军事行动的主要执行者,曾经创造了无数光辉的历史,因此被称为“大唐的荣耀”。

小勃律国位于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和阿富汗北部地区,是帕米尔高原上较强大的国家之一。唐太宗时期,小勃律国开始向唐朝进贡,然而到了唐玄宗时期,小勃律国却终止了朝贡,不再臣服唐朝了。

小勃律国的这一行为自然引起了唐玄宗的不满,于是便下令安西副节度使高仙芝领一万精锐前去征讨。高仙芝率军从龟兹出发,走了整整一百多天才翻越葱岭,才到达特勒满川。

到达达特勒满川后,安西军要想继续前进,就必须攻克连云堡(阿富汗东北)。然而连云堡建在山峰之上,东南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北部有喷赤河为屏障,易守难攻,这也是小勃律国和敢唐朝叫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攻克连云堡,高仙芝兵行险招,乘着夜色率军强渡水流湍急的喷赤河,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对于此战的胜利,高仙芝曾感叹:如果渡河未半,贼人击之,我军必败。由此可见,安西军当时渡过喷赤河是多么的困难和危险。

攻克连云堡后,安西军又翻越海拔4800米的坦驹岭,杀入小勃律国王城,将国王和公主俘虏,随后便将其押回了长安听候唐玄宗的发落。这场战争历时一百多天,堪称远征的典范,为了杀敌,安西军翻雪山、过大河,真正践行了四个字:虽远必诛!

此战之后,安西军又在葱岭以西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破九国胡,威震西陲,从而实现了唐朝对吐火罗(阿富汗北部)地区的真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