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张爱玲晚年时常被“虱子”困扰,是身体折磨还是心理折磨?


文·段宏刚

说起虱子,老一辈人都有深恶痛绝的印象,这玩意是名副其实的寄生虫,寄生在人、畜身上,靠吸血为生,不但让人身体奇痒无比,而且还能传染很多疾病,是影响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

虱子的产生,与个人的卫生状况有很大关系。

当虱子出现在一位名人身上,所带来的轰动,足以颠覆我们的认知。

出身于名门,位居“民国四大才女”之列的张爱玲(1920年——1995年),在生命的最后10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跟虱子的缠斗上,无处不在的虱子,在她身体和心理上肆意啃噬,她痛过,反抗过,也绝望过。终于,在身心疲惫的1995年9月初的早晨,她被命运掐住了咽喉,告别了世俗生活的痛苦,长眠在洛杉矶寓所里,只留下“张爱玲”三个字,还有那些曾经让她名满文坛的著作,让世人惦记着一代才女曾经的人生传奇。

张爱玲(1920年——1995年)

张爱玲的离世,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人们议论最多的,无非就是她的晚年生活里,时常要承受虱子的困扰,这对一名出生于名门,爱干净、爱漂亮的大家闺秀来说,似乎是很不体面的事。

虱子对于张爱玲来说,就像水对于火,饥饿对于富翁,地球的南极对于北极,两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但这样的玩笑却开在了她的身上,让人们有无数个理由怀疑这是老天在跟她恶作剧,抑或是有意惩罚她。

她究竟做错了什么?老天要如此作践这样美丽的女人。

只能从她的人生轨迹寻找答案了。比起出身,四大才女中没有人比张爱玲更幸福了。

1920年9月19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外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祖父是晚清名臣兼学者张佩纶,父亲张志沂是典型的阔少,母亲黄素琼是一名曾留学欧洲的新式女性。降生在这样一个相当显赫的家族,张爱玲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她从不会为金钱烦恼,可以更早更好幼承家学,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张爱玲

不幸的是,她的父亲张志沂是一名花花公子,染上了那个年代的公子哥能染上的所有恶习,跟她的母亲黄素琼经常发生冲突,导致两人的婚姻总是充满了火药味,最终分崩离析。

自童年有记忆时起,张爱玲就会看到父母亲经常在一起争吵,他们的争吵升级后,会变成拳脚相向,让家里如同战场。虽然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但对童年的张爱玲来说,谈不上有幸福可言。

由于父亲屡教不改,母亲终于心灰意冷,在1930年某个秋天,两人协议离婚,孩子的抚养权留给了父亲,母亲远走欧洲,10岁的张爱玲只能跟随父亲生活。

关于父爱和母爱是什么?幸福家庭又是什么样子?张爱玲恐怕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回答好这些问题。她的童年的不幸,似乎把以后的日子都给传染了。

该上学还得上学,该读书还得读书,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困惑,张爱玲只能通过刻苦学习来转移,所以,她早在4岁就进入私塾,到8岁时,已经认识了较多汉字,她就开始拼命地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文学作品,同时学习了绘画、钢琴和英文,她梦想着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自强自立,将来能更好地征服生活,征服自己想要的生活。

张爱玲

每个热爱阅读的人,把阅读数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都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张爱玲同样不例外,书读得多了,她总是沉浸在书中的故事情节里,放飞自己的思绪,用书中人物的命运,对照自己的命运,时不时发出顾影自怜的叹息。

11岁那一年,张爱玲从私塾转到玛利亚女校学习,从此,真正踏入了写作,只要心中有想法,有感觉,她就用散文、小说,或古体诗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渐渐地,她的写作越来越顺手,相继在校刊上发表了几个豆腐块文章。对别人来说,发表这些文章不值一提,但对一名处在豆蔻年华,热爱写作的少女来说,这些铅字足以点燃她的文学梦,足以让她从文字中得到温暖。

张爱玲真正在文坛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在1939年,这一年她19岁。7月份她收到了伦敦大学的入学通知单,但此时的欧洲,深陷二战的泥潭难以自拔,不安全因素太多,因此,张爱玲只能就近选读于香港大学。

入学不久,张爱玲写作了一篇散文《天才梦》,投稿给上海《西风》杂志,很快被发表,这篇文章成为她公开发行的处女作,以细腻唯美,充满智慧的文笔,吐露了她对自己19年来的生命感悟。

胡兰成与张爱玲

19岁对一名女孩来说,正处于无牵无挂、自得其乐的花季,然而,张爱玲却在文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如同一个饱经风霜的人。

文章最后一句话写道: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可以看出,张爱玲是一个喜欢享受孤独,又害怕孤独的人,在孤独中,她一步步向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内部挖掘,早就看透了生命本相,虽然她只有19岁。

在她眼里,人生或生命是华美的、优雅的、高贵的旗袍,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时刻要忍受各种烦恼,烦恼像虱子一样无处不在。

或者说,生命的所有风光,都抵挡不了任何卑劣行为的玷污。每个穿梭于世俗生活中的红男绿女,固然长着姣好的容貌,华丽的外表,但无法根除人性的顽疾,每个人灵魂中都蛰伏着许多看似微不足道,却生命力顽强的“虱子”,它们贪婪地、不露声色地蚕食着真性情,生命和灵魂会如同落花一样凋零。

这句话是打开张爱玲心理状态的钥匙。她人生中的所有喜怒哀乐,似乎都能从这句话中窥探到蛛丝马迹。

张爱玲作品

3年后,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迫使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不得不辍学,但由于处女作一炮打响而带来的甜头,让张爱玲切切实实爱上了写作,即刻把写作看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写作带给她的快乐是任何事也比不了的。

紧接着,1943年3月,张爱玲发表了4万字的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也是她的小说处女作,此小说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坛的地位,从此,她被冠上了上海滩才女的美名。

之后,张爱玲走上了井喷式的创作高峰,她一生中重要的几部小说,《金锁记》创作于1943年,《倾城之恋》创作于1943年,《红玫瑰与白玫瑰》创作于1944年,这些分量十足的小说,为她带来了许多鲜花和掌声。

因为这些中篇小说的接连发表,让张爱玲获得了一定声誉后,她看到了自己可以成为著名作家的种种可能。

于是,在1944年5月某天,张爱玲说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是她说给一个劝告她的作家朋友听的。

为了尽快成名,张爱玲在这些年疯狂写稿、投稿,但她投稿时,从不考虑刊物的政治倾向问题,哪怕是跟日军和汪伪政权有关系的刊物,她仍然会在上面发表自己的小说。

张爱玲(左)与李香兰(右)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张爱玲有些自私的做法,当然会引起其他作家的不满。

但此时此刻的张爱玲,心里只想着成名和赚钱,哪有心思考虑什么家国情怀。她的父亲自染上很多恶习后,把家里的财产几乎败光了,她需要自力更生,需要用名气换来金钱,继而维持自己的贵族生活,谁让她出生在一个名门呢?她舍不得奢华的贵族生活给她带来的充实的满足感。

因为勤奋写作,张爱玲在这个时候也收获了爱情。

向她射来丘比特之箭的是作家胡兰成(1906年——1981年),他们从相识到相恋再到结婚,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也许是双方缺乏足够了解,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两年时间便土崩瓦解。

面对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张爱玲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悲痛欲绝,反而更激发了她文学的野心和成名的欲望。

但现实是残酷的!

1949年以后,张爱玲蓦然发现,身为一名作家不关心政治是多么愚蠢的事,她终于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大上海已经没有了她的容身之地,从1955年开始,她只好漂洋过海,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活。

张爱玲与赖雅

在异国他乡,张爱玲认识了年长自己29岁的美国作家赖雅(1891年——1967年),赖雅阅历丰富,知识渊博,谈吐幽默,一下子点燃了她内心的渴望,他们几乎是一见钟情的。仅仅认识5个月后,他们就于1956年8月中旬,在纽约一个教堂完婚,这一年,张爱玲36岁,赖雅65岁。这段婚姻一直维持到赖雅于1967年去世为止。

这11年里,从张爱玲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们完全是相亲相爱的,张爱玲身处异国他乡,需要一个精神的港湾,赖雅则步入了老年,身体每况愈下,需要一个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来获得心理安慰,他们各有所需,理所当然地成为彼此的依靠。

晚年的赖雅,各种疾病缠身,中风、骨折、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疾病接踵而来,终于在1967年秋季向病魔妥协。赖雅去世后,张爱玲又一次成为孤家寡人,再加上进入了中年心理期,她的写作一度面临枯竭的境地。

60、70年代的美国社会,早已进入了现代化,而此时此刻的张爱玲,为了照顾赖雅,疲于奔命,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再加上她的个性使然,导致她没有时间去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封闭,无法以美国生活作为素材,来突破自己的文学创作,这为她今后的文学生命埋下了极大隐患。

张爱玲(中)

张爱玲的小说能被读者记住的,如,《金锁记》创作于1943年,《倾城之恋》创作于1943年,《红玫瑰与白玫瑰》创作于1944年,《色戒》创作于1950年,《半生缘》创作于1951年,这些作品都完成于前半生。在去美国以后的日子,她离开了哺育过她的文学土壤后,导致她的文学生命如同她的心理一样,总是充满了飘摇不定。

为了拯救自己的文学,张爱玲曾经尝试过创作电影剧本,但收效甚微,她的生命里,再也看不到以前的那些鲜花和掌声了。

所以,她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高冷,越来越封闭,逐渐患上了心理疾病,并不断产生幻觉。她看到自己的生命如烟花,释放了耀眼的光华后,迅速消失在黑暗的寂静中。

在生命的最后10年,张爱玲的心病越来越严重,她老是怀疑自己的身上和居所里有许多虱子爬在幽暗的角落,时不时爬出来咬她一口,让她心烦意乱。于是,她不断喷洒杀虫剂,不断换洗衣服和被褥,不断搬家,仍然无法根除这个痛苦。

终于在1995年9月1日,她在洛杉矶西木区的寓所里告别了痛苦,应验了她在《天才梦》里说过的那句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