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梭烟雨:赵括,毁于缺乏梯队培养的“准将才”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是阏与之战力挫秦军名将胡阳的猛人。阏与之战是廉颇、乐乘等牛人认为必败之战,愣是被赵奢出其不意打赢了,还留下“两军相逢勇者胜”的佳话。

胡阳是什么人?《史记》记载“三十三年,客卿胡阳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魏入南阳以和破芒卯於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这是动辄消灭三晋大军15万、10万的牛人。阏与之战败于赵奢后,胡阳从史料中“消失”了。

赵括博览群书,能言善辩,即使是名将赵奢“辩论”起来也不是对手。但赵奢认为赵括不可以为将,“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其实赵括是不错的“军事理论家”,按照今天的标准评个教授或者“研究员”没有问题,只是严重缺乏实战经验而且对战争缺乏敬畏之心,领兵作战必然失败。

赵国如果成立军事学校,让赵括担任(总)教官应该不错。可惜的是赵括竟然未经一战却被推上“三军司命”的主帅位置,不仅赵军主力丧于长平,而且自己中箭而死,还被作为“反面教员”诟病数千年。

赵国缺乏“人才梯队培养计划”,这就导致赵奢死后廉颇已老、李牧尚未成长起来,只能用“将二代”赵括。既然要用“将二代”,就应该让这些“少将军”参加一系列军事行动积累军事经验,如同秦国的蒙骜、蒙武、蒙恬家族与王翦、王贲家族。如果长平之战一开始就把赵括配给廉颇做助手,让他知晓战争的残酷性并积累军事经验,用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满腔热情协助老将廉颇,也就可以弥补赵括军事经验严重匮乏的“短板”。

有人说韩信、卫青、霍去病、李靖不是没有多少军事经验也成为不世名将吗?但这些“不世名将”本就凤毛麟角,谁能保证“你”就是那位幸运者?信毕竟在项羽账下参加过多年战争,知道军事斗争的残酷性与普通士兵如何才能激发战斗力。卫青指挥大军前也多次有指挥小兵团作战经验,甚至多次独领一军与匈奴作战;霍去病则是千年难有的“奇人”,备受汉武帝宠爱,给予精兵良将让他执行奇袭任务,也是跟随卫青历练后才独领一军。李靖则是连超级猛人韩擒虎都赞不绝口,认为在自己之上,甚至作为部将追随李世民、李道宗积累战争经验。赵括出身将门,得到哪位名将名臣的肯定?

与这些军事猛人相比,赵括其实是不幸的,他唯一的光环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被指责纸上谈兵,那是因为没有人给他“军事实战”的机会。如果赵括象韩信那样在军中历练多年,或者象卫青、霍去病那样先指挥一系列小规模作战积累经验,或者象李靖那样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而且作为大将副手参与大规模战事积累经验,谁能说赵括不会成为韩信、卫青、霍去病、李靖那样的名将?

赵国缺乏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坑了赵括,也坑了赵国。韩非子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基层历练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