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居然和商紂王是親戚,孔子其實不姓“孔”

孔子其實不姓孔。“孔子”這個稱呼裡的“孔”是他的氏,表示其貴族身份;“子”是一種尊稱。“孔子”的身份,《史記*孔子世家》稱“先宋人”,也就是說孔子是宋國貴族後裔。宋國是西周初期三監之亂後成王所封的一個諸侯國,宋國的始封君是殷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殷商帝室“子”姓,所以微子啟也是“子”姓,作為宋國貴族後裔的孔子也是“子”姓。

孔子的父親一般稱之為“叔梁紇”,子姓的叔梁紇名“紇”,字“叔梁”,作為宋國貴族的叔梁紇其先世木金父因避宋國內亂而流亡至魯,叔梁紇曾經任職魯國郰邑大夫。不要以為孔子是教育家、思想家,其父叔梁紇就是文弱的謙謙君子,其實正相反,叔梁紇是個力大無比的大力士。《左傳*襄公十年》記載一段故事:春秋時期,晉國與楚國抗衡爭霸,晉悼公欲聯吳抗楚,但是位於吳國以北的偪陽國很礙事,於是晉國打算攻下偪陽,把它作為送給宋國向戌的封邑。於是晉國聯合魯、宋、衛、曹等國聯軍討伐偪陽。偪陽在山東棗莊嶧縣一帶,《左傳》說偪陽“城小而固”,所以剛開始晉國的中軍將荀罃覺得攻下來也是勝之不武。沒想到的是偪陽雖小,實難攻破。

在僵持中,魯國孟氏家臣秦堇父帶著人力輜重持援。這時偪陽城門打開城門,諸侯聯軍趁機也衝了進去。這時偪陽內城閘門放下,已經衝入內城的諸侯聯軍被堵在城裡。這時“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魯國的郰邑大夫叔梁紇雙手托起閘門,讓被堵在城裡的諸侯聯軍撤出。這位力託閘門的大力士、郰邑大夫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

大力士叔梁紇有個心病,就是沒有一個看得過眼的兒子,這個問題一直到他年老都沒有解決掉。《孔子家語》上說,叔梁紇有九女而無子。其實叔梁紇有一個兒子,是妾室所出,叫“孟皮”,但孟皮生來有缺陷,“有足病”。於是不甘心的叔梁紇又求婚於顏氏,希望能再娶顏氏女為自己生個兒子。顏氏有三個女兒,顏父跟自己的三個女兒講明情況,說這位郰大夫,父祖為“士”,也就是說,雖為貴族卻地位等級不高,只是“士”的級別,但是“先聖王之裔”,身份的起點還是很高的,“先聖王”指的就是開創商朝的商湯。“姓”表示來自於同一血緣關係的集團,叔梁紇從血緣上說是商朝帝室子姓後裔,雖然時間上遠了點。孔子子姓,從血緣上說一樣是先聖王裔,商湯之後。顏父又說了叔梁紇本人,身長十尺,武力絕倫,但就是“年長性嚴”,年齡大了點、性格嚴恪了點。顯然顏父比較中意叔梁紇。三個女兒中兩個都不中意,只有最小的女兒顏徵在同意了,前提並不是看中了叔梁紇,是“從父所制”,願意聽從父親的安排。

《史記》說“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這裡所說“野合”不一定指的是在野外發生那什麼的行為。野合,可能指的是雙方之間的結合並不完全按照當時的正式禮儀規定,不合乎當時的禮制,只是以簡單私下的形式成為配偶。也就是說這種結合可能不是正式的,但又是被當時社會所承認和允許的。《周禮》中有“媒氏”的官職。媒氏不是我們現在俗稱的“媒人”,媒氏的職責不少,責任很重。大體說來,媒氏掌管民眾婚姻,適齡男女都要登記,再娶再嫁的也要登記。禁止把生前沒有夫妻名分的男女遷葬在一起,禁止夭折的男子再行嫁娶。還要聽斷男女淫泆引起的爭訟,把觸犯刑律的交給司法部門處置。在媒氏眾多的職責中有這樣的一條“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意思就是,在仲春二月,令男女成婚。這個時候如果有私奔的也不加禁止。這就說明,按照當時的社會禮法來說,或是從國家制度來說,男女婚配比較寬鬆,私奔不是罪,也不是錯。有這樣的規定就有其社會性的根源,可能是國家為了增加人口,或是其它原因等。綜上所述,叔梁紇和顏徵在的野合而生孔子只是指沒有按照嚴格的禮儀規定而結合生下孩子。

說完了孔子“子”姓的問題再來說說他的“氏”,為什麼叔梁紇和孔子父子二人是“子”姓“孔”氏。這個問題要追溯到孔子的六世祖宋國大司馬“孔父嘉”。孔父嘉字“孔父”名“嘉”,是輔佐宋繆公、宋殤公的賢臣。宋國的統序傳承在宋宣公時出了問題,宣公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太子與夷,而是在臨終時把君位傳給了弟弟宋繆公。宋繆公又在他臨終時把君位還給了哥哥宣公的兒子與夷而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公子馮,於是宋國因此而發生內亂。太宰華父督想殺宋殤公與夷而立公子馮,於是大司馬孔父嘉成為障礙。孔父嘉這個人很賢德,“孔父正色而立於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於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孔父嘉正色站在朝堂上,就沒人敢過去殺害他的君主,這就叫作“義形於色”。因此華父督要先殺孔父嘉再殺宋殤公。

孔父嘉被殺後,他的兒子木金父逃出宋國而奔於魯,其後人以先祖父孔父嘉的字為氏,即以“孔”為氏,此後在魯國的這一支孔父嘉後裔都以“孔”為氏,所以叔梁紇和孔子都是“子”姓“孔”氏。

子姓孔氏的孔子,在魯國為官,曾經官至大司寇。“大司寇”是司法之官,“掌建邦之三典”,負責建立和頒行治理天下的三法以輔佐國君罰有過,防止叛亂。孔子當世的諸侯國國君曾經紛紛向孔子問政,比如《論語》裡就寫過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五十六歲那年由大司寇行攝相事,執掌魯國邦政。之後孔子周遊列國一直到六十八歲才被迎回魯國,七十三歲時卒於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