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来说就是电子毒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老百姓拾荒者


我有一个领导在一天午饭的时候给我讲了他孩子的事,他的儿子是个高一男生,聪慧开朗,学习成绩一直名利前茅,中考成绩还是全班第一。但是后来这个男生的成绩一再下滑,父母着急了,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便找到了他儿子的班主任询问原因,老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告诉他们孩子还经常旷课。

父母又气又纳闷,经过细心观察,他们发现儿子的行踪越来越诡秘,常常很晚才回家,还经常找借口向家里要钱,父亲决定跟踪儿子弄个明白。

这一天男孩拿着刚要来的钱,离开家的时候,父亲就悄悄的跟在他的身后,当他看见儿子走进了一间网吧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儿子迷上了网络,他整天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了。父亲冲进网吧,将逃学的儿子揪回家中,他本想打儿子一顿,但还是忍住气愤与孩子促膝长谈,告诫他作为一名高中生,不能整天泡在网吧打游戏,从而荒废学业,面对父亲的谆谆教诲,儿子哭了,并保证再也不去网吧玩游戏了。

儿子又重新正常的学习了,父母十分高兴,然而没过几天男孩又偷偷的钻进了网吧,因为那些网络游戏早已像鸦片一样,沁入到了他的内心,使他不能自拔,而且这次更严重,男孩发展到深夜不归宿的地步。他爸将他狠狠的揍了一顿,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儿子的态度更加强硬,他说:“爸,我已经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了,就这样破罐子破摔了,你最好别管我,也别烦我,你和我妈再管我,我就失踪,让你们永远找不着我。”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不知所措了,一来怕孩子真的离家出走,有个什么闪失,后果极其严重。在父母的话已经不管用的时候,只能从侧面去引导孩子矫正自己的观念,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日后生活的好与坏都是自己规划的结果,而青少年这个时候正是关键所在,你无论以后做什么事情,最终还需要自己的真才实学,而这些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得来的。当一个青少年染上网游的恶习时,一定要设法切断他与其的往来,可以私下找网吧的老板交谈,让孩子不能进入此类场所,控制他的日常开支,让他想而不能去,从思想上引导他游戏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好处。使他正确的认识学业才是自己的唯一,如果荒废学业,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犯罪!


萧笙墨香


之所以说“网络游戏就是电子毒品”,其深层次的含义则是表明了网络游戏和现实中的毒品类似,对于亲少年的成瘾性、破坏性都较强,

“游戏成瘾”不仅仅是荼毒了广大青少年的罪魁祸首,有许多成年人同样也深陷网瘾问题之中,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无法控制自己玩游戏的网瘾,属于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问题。

其实早在2017年的11月份,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中,就将“游戏障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游戏成瘾,首次列入了精神与行为障碍范畴内。

Gaming disorder 的意思就是游戏障碍——因为游戏而导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问题。

游戏又为什么会令人成瘾呢?

大多数游戏的画面效果绚丽,会给青少年造成强烈的感官刺激。

加上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兴奋、快感、成就感等刺激,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在内的多种“快乐激素”。


而当由游戏所带来的这种快感散去之后,大脑由于缺乏了快乐激素,就会使人变得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这时候就必须依靠再次玩游戏来获得快感——这就是俗称的“犯瘾了”。


有一些家长常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一旦离开了网络游戏,就会变得十分颓废。模样看上去和旧社会抽鸦片的那些人一样。其实,游戏与毒品同样是对大脑造成刺激,犯瘾之后所呈现的表现也十分相似!

网瘾对于人的健康会造成躯体和精神的双重破坏:

1.躯体方面,由于长期成瘾将导致在犯瘾之后变得失眠、生活失调。生活中处处都想着玩游戏,变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2.精神方面,网络游戏对大脑的兴奋中枢造成刺激,长此以往会令人的情绪失调。可能会导致易怒、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并对人体的认知功能带来一定的障碍。

青少年比起成年人更容易网络游戏成瘾

因为青少年的认知功能相对于已经长大的成年人而言,构建还不完善。处于叛逆年纪的孩子也常常不服从父母的管教,更容易沉迷于电脑游戏之中,继而引发成瘾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网络游戏成瘾的巨大危害。广大的家长群体更要密切重视孩子的成瘾隐患,不要任其发展为严重的网瘾问题!


华佑说瘾


有人说,糖果对青少年来说就是毒品,多少青少年因为糖果把牙齿弄得乱七八糟。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国家是不是应该禁止生产糖果?

有人说,麻将对成年人来说就是毒品。多少成年人因为打麻将输的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国家是不是应该禁止生产麻将机?

有人说,电脑对白领来说就是毒品。有电脑才有网络,有网络就有网瘾。电脑辐射害人不浅,整天坐在电脑前的白领不是廋骨嶙峋就是脑满肠肥,身体弱的跟难民一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国家是不是应该禁止生产电脑?

好吧,其实我的意思是不能因噎废食。网络游戏只是游戏,它就在那里,真正决定一切的是青少年的自制力,还有家长的管控力。没有网络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就不淘气、不打架、不偷钱、不犯错了?现在很多家长忙于生活,对管孩子没耐心也没有技巧,发生后果了就甩锅给外部因素。

当然我不是说游戏就完全无公害,只是说内因外因夹杂,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方。没有约束,任何东西泛滥了都有可能成为电子毒品。而没有管教,即便禁绝了游戏,孩子也不一定能成大器。

【夜雨忧笛,80后,体坛电竞主编。二十年的行业观察者、见证者,专业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立场。欢迎同步关注我的历史账号:荆人夜雨。】


夜雨忧笛


因为教育差异、成长环境的不同、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的悬殊,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在不同阶层和族群的人形成共识很难。但在游戏里,人们实现了阶层、族群和代际的和解。

用游戏消除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和认知差异,这是人们喜欢游戏的原因。它摆脱了社会和身份符号,带给不同的人们愉悦和放松感。这是一种负能量,还是正能量? 很难说吧。

那些在游戏里沉迷不能自拔的学生们,青年们也在游戏里找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东西——参与社交和协作的快乐,与他人平等的感觉,以及“赢”的那股爽劲。说到这里,又要提到教育了。

对我们来说,家长和老师从小就营造了“多考一分就把几百人甩在后面”的竞争氛围,灌输“他赢你就输”的思维。在学校,素质教育倡导那么多年了,可也极少有需要协作完成的功课和项目,竞争环境越紧张压抑,社交需求也就越被漠视。

而“平等感”也是很多人很缺少的东西。今天的父母和老师,比起20多年前的父母和老师,在尊重小孩的独立人格和精神需求上,做的如何,说的也不尽是老师,还有家长。

加上担心社会更多元复杂,对小孩限制反而比过去更多。父母焦虑,学校也怕承担责任。同学聚会、放学打球这样的社交活动,哪怕是周日的空闲时间,老师和父母联合扼杀起来。

然后,学生们就缺乏社交,没有平等,但是科技发展总是有好处的。因为他们现在多了一部手机,他们只能用手机来满足社交需求和成就感。现实的社交空间更狭窄,他们就转移了战场,在媒体网站灌水,在微博加入EXX和TFgirl的粉丝团,然后发现了有趣的游戏。

但游戏没能摆脱被家长、老师和社会“正义之士”声泪俱下口诛笔伐的命运;它仍然被批评者视为“电子毒品”。

三十年来,让人们“上瘾”的东西,从武侠小说和单机电子游戏,升级到了网络游戏,再升级到了社交类的手机游戏,青少年的消费也跟着升级了。但唯独没升级的,是所谓“正义之士”的脑子。


追风少年王春天


这个问题是从古到今一直就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特性。只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今是网络时代其网游就是最主体的表现形式之一。 对于络游的认识,因人而异,有的用于创业,有的用于消遣,大部分确沉迷。

对于从网游中有想法的可以鼓励其发展。

对于消遣的可以打发下时间和放松或放空下自己的心情这也未从不可,人总有几个属于自己放松和调节的方式。

对于沉迷,也就是今天的主题电子毒品的性质了。这种情况主要是从网游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自信。像这种情况要多以引导,培养其它的爱好兴趣来慢慢从网游中走出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淡泊之言


什么人最容易沉迷于网络?

什么人最容易沾染上这种电子毒品?

容易沉迷于网络的人通常都是那种家庭鼓励少,得到的社会认可极低的人,与其说是电子毒品毒害了现在的青少年,不如果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毒害了现在的青少年!

改革开放前我们的不良少年吸鸦片,我们的父辈不良少年就是赌博喝酒,我们这代人就玩玩游戏,按社会危害程度来说,我们远不如他们呢。不良青年从来都存在,那不是鸦片扑克电子产品的问题,那压根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好吗?亏得能帅锅给这些东西!


家庭教育懂得多鼓励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孩子,一个孩子如果背负的压力太大,在他碰到可以让他沉迷的东西便会无法自拔。就算他少年时不玩游戏,那他成年了也会去pc!!!


HipHop潮图会馆


大惊小怪罢了。很多人说贪官会亡国。事实上贪官都是有能力的人。好和坏是相当的。时代在变化,没有绝对。孩子玩游戏,没有出去惹是生非,这也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