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陂镇中国梅菜多少历史?

矮陂梅菜之乡


“梅菜”,主要产地在广东的梅州地区和惠州地区。其中,惠州矮陂镇是种植的梅菜原产地和主要种植地。 



传说,在矮陂镇土桥村,这个村里的老百姓都姓卢,500年前从江西迁来定居的。

有户卢家娶了个年轻的媳妇名叫“洪梅”。她勤劳善良、孝敬老人。这个村都是胶泥土地,种水稻可以但是种菜难,所以一到插秧季节,村里人就没有菜吃。为了这事,阿梅经常都要走几十里回娘家拿菜回来给公婆吃。

村外有条小河,河上有一座独木桥。有一天,有一位阿婆要过河,因为独木桥太窄了,老人家不敢过。



阿梅说:“来!阿婆!我背你过去!”于是,阿梅便趟着齐腰深的水,把阿婆背到了河对面。

到了对岸以后,这位阿婆从口袋里掏出两粒菜种对阿梅说:“这菜猪不吃,牛也不糟踏,稻子收割后你就把它种上,到了明年春天,你就用足盐把它腌好,插秧时就不会没菜吃了。”

阿梅接过菜种,就回去洗衣服了,一回头,河上突然出现了一座土桥,阿婆已经不见了,原来是观世音菩萨显灵哩!



从此,这个村就叫做“土桥村”,种的菜就叫“梅菜”,村里面还建了一座寺庙供奉观世音菩萨,寺里还有一口钟是明崇祯年间铸造的,当地人说梅菜就是铸钟之前开始种的。

据惠阳志记载,明朝后期开始生产制作梅菜,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

有古诗描述称:“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

1995年,惠州获全国首批百家特产之乡——“中国梅菜之乡”称号。



后梅菜又被上京朝贡,成为了宫廷食品,所以又称“贡菜”,至今北京各饭店仍保留“梅菜扣肉”粤菜食谱。

据说“梅菜扣肉”也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北宋时期,苏东坡居惠州时,叫他的厨师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深受欢迎,一时成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