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祖坟被乡亲们挖了两次,为什么还给乡亲们磕头?

醉爱谈历史


与其说姚启圣是给乡亲们磕头,倒不如说是他是在给自己的过去磕头赎罪,不如说他在给康熙和周培公磕头,姚启圣情愿祖坟被挖,也要坚持帮康熙收复台湾,是因为他想不负周培公临终前的推荐,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康熙失望。



为什么说姚启圣是在给自己的过去赎罪呢?

正如康熙所言,姚启圣之罪不在其行,而在其心。

姚启圣心中有太多的恨,愤世嫉俗,藐视朝廷官员,讥讽皇亲国戚,情愿在荒郊野外喂马,也不愿入朝做官,为朝廷效力。

在姚启圣未被康熙正是任用之前,他的心声的确如康熙所说,他认为满人就是蛮夷草寇,根本配不上汉人的孔孟之道,配不上汉人的黄河长江,满人的骏马弯刀只能逞一时之雄,远比不上汉人的五千年文化底蕴。

康熙能如此评价姚启圣,说明康熙是个满汉文化的全才,换句话说也是个很好的伯乐,能够发现满汉之中的人才,从伍次友和明珠,到周培公和图海都是显示了康熙任人唯贤的慧眼,真眼识英才。

而姚启圣正是被这一番话所触动,从而答应入朝为官,为大清效力,而她也深知此行必会受到汉人的冷嘲热讽,就算祖坟被挖两次也是心甘情愿坚持帮康熙收复台湾,不负周培公之举,在海边一跪也是告慰周培公的在天之灵。

为什么说此跪也是给康熙的呢?

康熙选择重新启用姚启圣,其实是有悖祖训的,因为先帝有旨,永不录用姚启圣为官,但康熙为了姚启圣烧毁了圣旨。



先帝有旨:姚启圣之人,孤傲自许,放浪形骸,忤逆有司,践踏律法,着剥夺官职,发往边疆从军,永不录用,钦此。

康熙当着姚启圣的面跪拜先帝,请求重新将其启用,如要怪罪只怪罪康熙一人,与姚启圣无关,这一句句独揽罪责的话更是深深的打动了姚启圣的内心,其心中的受宠若惊,万分感激。 更让姚启圣内心滴血的是康熙竟然为了他把先帝的圣旨亲手烧掉,并下严旨谁在提及此事,斩立决。 并且任命其为福建总督,收台的一切平台战略都归姚启圣一人指挥,这让在朝为官多年的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好生嫉妒。



姚启圣走马上任之后虽然祖坟被挖,但是也无怨无悔,这是因为他心中只有三个念想,

其一,为了祭奠周培公的在天之灵,

其二,为了不负康熙烧先帝爷圣旨之心,

其三,也是了台湾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有安居乐业的长久生活。 别说是磕头,就算是抛头颅,血溅台湾海峡也难报康熙之恩典。

我是追溯历史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我认为,姚启胜此举是为了平台做准备。


康熙为了他烧了父亲的圣旨,说如果祖宗要降罪就降罪康熙一人,康熙是个文武全才的帝王,他认为姚启圣这样的人要收心,中原的文化人有一个说法,士为知己者死,康熙违被父亲的意愿,大胆起用他,封他当大官,用他收台。

而姚启胜面对这样可心的老板,虽九死而不悔,所以他被乡亲们挖了两次祖坟,他不怪罪乡亲们,反而给乡亲们磕头,也是想化解相信乡亲们,对清朝八骑兵的不好行为的怨恨。这和康熙对待他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为了收服老百姓的民心,而做了委屈自己的举动。各位老铁们,你们认为我说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