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得志的李鸿章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封疆大吏的?

李鸿章是晚清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也是极具争议的一个历史人物。关于少年得志的李鸿章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封疆大吏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李鸿章


李鸿章良好的出身和个人努力是重要的先决条件

李鸿章出生在一个世代耕读的家庭中,祖父李殿华虽然没有做官,但却是一个醉心科举的读书人,而且至少可以算个中农家庭(家里有几十亩地),科举不顺之后在家开馆教学培养子孙。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虽然在清朝历史上没有他儿子名气大,但是大器晚成的他通过科举考中进士,而且在京城六部当中任职,妥妥的京官一名。由此也可以看出李鸿章是妥妥的“官二代”,这一家庭出身和“官二代”身份也使他可以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并为他通过科举之道来开启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李鸿章的成功决不仅仅是凭借他“官二代”的身份,而是扎扎实实靠个人努力取得的。道光二十年(1840年)17岁的李鸿章考取秀才,三年后李鸿章被庐州府学选拔为优贡(即优秀学生)推荐入京城的国子监(这个优贡是很难得的,三年选一次,每个省只有几名)。选为优贡的第二年即1845年,李鸿章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考中84名举人;同年参加乙丙科会试落榜,两年后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会试中进士列二甲第十三名。考中当年只有24岁,比他父亲中进士的时候年轻13岁,比他老师曾国藩中进士年轻三岁且少考一次。由此足见李鸿章个人的努力。

年轻时的李鸿章


家庭良好的关系网铺就了李鸿章日后事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李家虽然不是豪门贵族,但是李文安、李鸿章父子却因科举等因素经营出了一个良好的关系网。

首先李文安中进士的1838年戊戌科,出了不少后来影响清朝政坛甚至中国历史的厉害人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曾国藩。李文安和他们同年考取进士,当时这种关系就叫同年,李鸿章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他们的年家子从而得到这些长辈的教育和照顾。其次李文安长期在京中六部任职,为人忠厚正直有长者之风,政声卓著。因而结交了一批在朝中为官的士大夫阶层。李鸿章初到京城,就被父亲带着结识了这些人物,为日后李鸿章进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最后李鸿章本人参与的乡试和会试两科中也是人才济济,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些人很多都成为李鸿章后来在政坛的得力助手和支持者。看看这些人的名字你就知道李鸿章的同年有多牛:郭嵩焘、沈葆桢、沈桂芬、张之万、马新贻。

良好的家庭出身,加上李鸿章个人的好学上进,再辅之以李氏父子经营的良好关系网。即使没有后来风云际会的历史机遇,李鸿章也大概率可能以清贵的科举仕途走上封疆大吏或者封侯拜相的光辉前途。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历史机遇是李鸿章平步青云的重要契机

可以说,不仅仅是李鸿章,包括曾国藩为代表的湘系集团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集团都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历史机遇才能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深深影响了晚清政坛。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清政府的常备军根本无法抵抗太平军的进攻,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汹涌之势,当时的咸丰皇帝不得不允许大清朝的官员到地方自办团练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许多朝代面对无法遏制的起义叛乱时,也经常采用这种方式来应对。典型的就是东汉末年东汉朝廷无法扑灭黄巾军起义时也采用了类似的办法,而后来的东汉末年直至三国的割据军阀也大都源于这些自办团练性质的武装。李鸿章父子回乡自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大体上讲败多胜少,但是李鸿章在战火中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尤其是统兵能力。而且李鸿章还在筹办图练和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了解和结识了日后许多他的支持者和助手,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淮军骨干。

曾国藩的教育和扶持是李鸿章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正如刚才所说,太平天国的机遇不是只针对李鸿章个人的 ,李鸿章能够抓住这个机遇脱颖而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老师曾国藩。

李鸿章第一次会试落榜后,就以年家子的身份拜入曾国藩的名下学习,和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人一起被成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在回乡自办团练五年后,李鸿章的团练部队基本被太平军打光打散,1859年无奈的李只好进入老师曾国藩的湘军幕府。而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是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湘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李鸿章进入曾国藩的幕府后,他的老师曾国藩又和当年教育指导李鸿章参加科举考试一般,悉心调教李鸿章的统兵作战和为官之道,从而使李鸿章日益成熟。

后来李鸿章组建淮军的过程中,曾国藩不仅尽心保举(淮军初成后李就保举为江苏巡抚),同时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淮军初建时,曾国藩慷慨的拨出8个营(其中包括两个亲兵营和悍将程学启的开字营)给李鸿章,要知道当时组建的淮军一共才13个营。如果不是这份师生感情估计曾国藩不会如此大方。

淮军


把握住援救上海的机遇是李鸿章步入巅峰的关键一步

成功总是要给有准备的人,李鸿章父子的早期经营加上回乡自办团练的经验,还有身为安徽人,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终于让李鸿章得到了一个天赐良机。

1860年,太平军二次击破江南大营,清政府在江南的机动部队只剩下曾国藩的湘军,江南的士绅地主纷纷逃往上海,他们害怕太平军攻打上海,于是自发组织起来向曾国藩求救,而且富裕的江南士绅出了血本,提供了丰厚的军饷。

曾国藩颇为意动,但是统领湘军主力的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一心要攻占天京拿下首功,对单独带兵援救上海根本没有兴趣。曾国藩手下的另一名将陈士杰也推辞了这一任务。而李鸿章则欣然接受了组建新军援救上海的任务。当然这里也有两个因素很关键,一是酝酿组建新军的时候,李鸿章父子的团练旧部可以迅速召集,而且当时这些旧部中的骨干分子也积极联络湘军;二是当时上海的士绅地主们推举的代表钱鼎铭与李鸿章关系良好(钱李二人的父亲都和曾国藩是同年考取的进士)。最后是左宗棠当时也刚刚组建楚军,曾国藩打算让他领兵到江西安徽作战,后来又安排左宗棠进军浙江,其中可能也有些许偏向李鸿章吧,毕竟李鸿章是自己的学生不是吗?

就这样,组建新军援救上海的差事就落到了李鸿章的头上,表面上看上海已经是被太平军包围的孤岛,援救上海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好差事。但是李鸿章显然从中看到了机遇:

一是上海在当时的地位已经非常重要,江南士绅齐聚于此,为保住他们的财产和身家性命,这些人愿意出血本。从而也就能使援救上海的新军获得丰厚的军饷和物资。事实也证明李鸿章进入上海稳住阵脚后,立即获得了这些士绅的大力支持,淮军也立刻从“花子军”变得财大气粗起来,不仅部队迅速扩编,而且也购置了大量武器装备,战斗力大幅提升,李鸿章也借此在清军和清廷中有了更高的地位。二是上海有众多洋人居住,这里也有着许多洋人的产业,可以说是他们在华利益的所在之地。而且当时的外国列强已经开始转变态度,逐步加强介入。同样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外国列强不仅组建洋枪队参战,同时不少外国军官进入淮军,从而提升了淮军的军事水平。

借由这次援救上海的契机,李鸿章不仅成功组建了淮军,而且利用江南士绅提供的财物,和外国列强的帮助,使得他的淮军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具近代化水平,洋枪洋炮最多,战斗力最强的武装力量。这也是日后李鸿章在晚清政坛的最大资本,也是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清政府的国防军的主体。

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风格使得他深得清廷的器重

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清廷已经不可能忽视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等人的实力和威望,对他们的加官进爵也是必然的。因而以他们为首的湘系、淮系势力就开始深深影响晚清政坛,当时的封疆大吏大多数都出自这两个势力。

但是在这些人中李鸿章又是最受重用的,究其原因应该是李鸿章经世致用和实用主义的处事风格。虽然曾国藩名望最大,可以说是再造河山,但也正因如此,他深受清廷的忌惮和提防,而曾国藩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战后就开始有意识的隐退。再加上曾国藩一生爱“名”,爱惜羽毛的曾不可能会为了清廷损害自己的名声,因此他就不适合作为当时清政府的支柱。而左宗棠也一样,他的士大夫情节使得他也不是很受清廷喜欢。而李鸿章的灵活和实用主义的风格,使得他备受慈禧的宠信。

勇于任事、精于政事、擅长外交、能够背锅同时又是太清国防军主体——淮军的创始人和领袖,这些特质综合在一起,李鸿章想不被重用都不可能。

综上所述:良好的出身和关系网、对机遇的把握再加上自身的努力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使得李鸿章成为晚清重臣。其实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所有取得成功的人士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