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泰禾金尊府:偽造購房合同,違法更名銷售,誰給的“勇氣”!

2018年6月末,有人匿名舉報思源地產與泰禾太原金尊府合作,以短期提升銷售業績為由,遊說公司員工大量低價購房,通過低首付與5萬元購房特惠,三個月後進行二次銷售,並無條件進行合同更名。但據瞭解,部分員工為滿足公司短期內部壓力被迫購買房屋,簽訂的合同、手續、印章等均為項目單方偽造,並不能成為購房合同的合法證明。

思源地產拋出無條件退款"定心丸",泰禾稱"並無約定"

通過內部員工錄音瞭解到,思源地產與泰禾太原金尊府合作負責代理銷售該樓盤,遊說內部員工購房,承諾可收取低首付(總價10%),並在付款三個月後,由案場銷售將員工購買的房屋進行二次銷售,並無條件進行合同更名。眾所周知,將房產轉為金融理財投資形式,且涉及的更名操作、二次銷售行為,是明確的違規行為。為何思源地產與泰禾太原金尊府鋌而走險,進行行業內的暗箱操作,其理由有待進一步瞭解。

更令員工絕望的是,思源地產方面表示如員工付款3個月後,該房屋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完成銷售,無條件退還已付款項的說法,只是思源地產的口頭承諾,並未體現在合同中,而泰禾一方否認退款約定,足以可見向員工許諾3個月後無條件退款,只是思源地產單方面為員工買下房屋的"定心丸"。

有證據爆出"電商款"問題,正式合同背後的"服務費"

電商款是一種以購房為名義,實則為變相所鎖籌的一種收取購房價外款的行為。除此之外,很多開發商以電商款為名義,明升暗降房屋價格甚至以私牟利私吞公司財產,損傷客戶利益。因此國家早有明確法規,嚴禁各大開發商,通過任何形式收取價外款,發現則必嚴懲不貸。泰禾地產為吸引員工購房,提出減免5萬元購房特惠,但需支付2萬元"價外款"作為服務費。此款不屬於購房款,員工與第三方簽署協議。在正式商品房買賣合同中,不會體現此費用。

基於多重優惠與公司內部高層遊說,思源員工在2018年6月向泰禾太原金尊府支付了房屋應付款項。

泰禾思源裡應外合,後續事件發酵"價外款"害人

2018年9月,按照當時約定,泰禾集團需要將員工購買房屋進行再次銷售或滿足員工退款的請求,但當員工向思源提出退款意向時,思源卻以房屋已有意向購買客戶短期內即可成交為由,故意拖延員工要求,甚至在後期員工持續追問下以合同中明確不可退款為理由迫使員工妥協接受。

通過知情人瞭解到,泰禾太原金尊府項目營銷相關負責人對於可給予退款一事,拒不承認當初口頭協議,並多次強調以合同約定為準。但多數員工都表示對合同裡的細節內容並不瞭解,合同簽訂前沒有人與之確認合同內容,甚至是合同上的本人簽字、手印、名章等皆屬於偽造。雖然項目營銷總承認合同更名的約定,但拒絕立即退款請求。

律師:錄音+價外款協議+偽造合同證明,證據確鑿,泰禾金樽府項目或將面臨訴訟與嚴格制裁

據悉,因無法忍受思源與泰禾地產的聯手欺詐行為,已有人聯合律師,準備發起訟訴。同時,記者詳細收聽了舉報人提供的錄音材料。

錄音文件中,思源駐該項目負責人以及泰禾相關營銷負責人明確表示,因銷售目標過大,銷售任務無法完成,總部集團要求完成目標才予以退款。意味著應退款房源其實變相在幫助泰禾金尊府以及思源地產衝抵泰禾集團營銷任務,用自己員工的血汗錢扣押8個月之久,居然是為了完成他們的營銷任務!同時思源項目負責人也承認合同上的簽字印章等均屬於私刻假籤,偽造購房人簽署合同事實存在。如此行徑,實在令人髮指。

思源泰禾"紅白臉"戲法狼狽為奸,員工個個都是"小白羊"

知情人透露,思源與泰禾兩個老牌的房地產企業,均多次在房地產行業的灰色地帶遊走。兩個企業用低首付,可更名,可退款的名義遊說員工購房,為求從中謀取非正當盈利,方式十分老道。事情發酵之後,思源員工曾多次驅車到外省的泰禾太原金尊府瞭解情況,但泰禾駐該項目的營銷總監態度令人不解,李姓負責人更是口出狂言表示"反正現在就是不能退款,不怕報道,有能耐找泰禾集團!"等一系列耍無賴、不尊重人的行為。

隨後思源地產方面立即聯繫購房者,唱著"白臉"來"安撫"員工,表示會協商開發商會解決此事,不要節外生枝。同時用之前同樣的手段質問員工,你到底是要錢還是出氣?言外之意如繼續聲張則不給退款!據知情人透露過去的8個月,思源地產均以此方式解決此事,但事情遲遲未果。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8個多月,該解決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泰禾方面依然以自己何時完成營銷任務何時才有可能退款,具體還是要看泰禾集團財務為由進行推責,員工的預付款就這樣被泰禾集團牢牢握在手裡。讓人不解的是,兩個發展多年的大公司大集團,為何要在國家調控房價的節骨眼上,鑽法律空白來坑害員工利益,負責人更是誇下"不懼怕報道,有能耐找泰禾集團"的豪言壯語?如此這般,值得深思。

提醒:買房需謹慎,提防虛假承諾

在這裡,我們提醒各位的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購買房產都要在雙方掌握合同並且所有條款都列在合同裡才可以進行交易,員工在不明白合同條款的情況下"被"簽字蓋章,泰禾集團和思源地產都已經涉嫌違法犯罪。拿著所謂的"合同"當令箭,概不退回思源員工款項更是在違法的道路上一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