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 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樓市冰封期,地主家還有沒有餘糧?

一邊是,疫情當前房企“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的各種現象和擔憂。

另一邊是,警惕房產“藉機哭窮”的各種聲音。

那麼房企這一波操作,到底是真慘,還是哭窮?

No.1

現狀:疫情下房地產的難

2020年,對於全國房企而言都是不同尋常的一年。

疫情不斷髮酵,房企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售樓處關停、項目工地全部停工,各城市商品房銷量普遍下滑。

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3月23日,今年已有98條房企宣佈破產。

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此外,數據顯示,今年房地產行業的到期債務約在1.46萬億,其中7月份是到期高峰,達到1490萬億。

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近百家房產倒閉,債務又那麼多,房產企業具體處於什麼狀態?

有人說,雖然房企藉助自建APP、小程序、視頻、VR技術等酷炫黑科技營銷“自救”。但99%的房企依然沒能掙扎出泥潭,而恆大屬於那1%。

在這波直播浪潮中,恆大無疑是各房企羨慕的對象。

數據顯示,恆大2月網上累計認購99141套,優惠後房屋總價值1026.7億,月合約銷售額增108%至447億元,位居行業第一,是十大房企中唯一正增長的地產。

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作為首家玩直播的房企,恆大踩準了市場節奏,效果的確不錯。

然而,恆大整體效益並不樂觀。

恆大公告稱,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全年度錄得核心業務淨利潤及淨利潤有所下降.

其中,恆大2019年核心淨利潤約408億元,同比下降約48%,淨利潤約335億元,同比下降約50%。

即使龍頭企業,在這波疫情中也難免損兵折將。

3月17日,萬科發佈報告稱,其2019年度營收3678.9億元,淨利潤38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3.6%和15.1%。銷售金額6308.4億元,淨負債率33.9%。

雖然其業績在增長,但銷售與淨利增速已達近幾年最低,這被市場解讀作“經營績效不及預期”。

業績公佈之後,萬科A(25.75 +3.41%,診股)H股股價大幅跳水,至今跌幅均超10%。

萬科總裁祝九勝表示,在銷售方面,2-3月的銷售金額同比減少了5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房產企業“巨無霸”國家電網,也在3月22日宣佈:“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

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很多人是既蒙圈又好奇,怎麼?電網還搞房地產?也有人表示,沒點副業怎麼賺錢?哪有錢搞電網?

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其實,國家電網並非只做電網,旗下的房地產業務由魯能集團運作,核心業務為地產、能源兩大板塊。

2011年,剝離火電業務後,國資委增補魯能集團為21家主營業務為房地產的企業之一。

在業內看來,魯能土儲規模龐大,資源雄厚,雖不屬於頭部房企,但一直是潛在的“巨無霸”。

魯能集團曾經一度位列房地產百強第5位,然而近些年來,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2017年,魯能集團銷售規模達到800億元,此後便再沒披露過全年銷售金額。

有國資背景的房產都這樣了,中小房產企業更別說了。

從名單上看,破產的大部分都是小型房企。

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由於融資渠道狹窄,很多小房企想要資金週轉,只能通過民間高利貸,最後債務越滾越大、負債越來越高,資不抵債只能宣告破產。

當然,因為資金鍊斷裂導致破產的也有一些知名房企。

比如:全國500強銀億集團、五洲國際、新光集團、中弘控股等。

此外,諸多房企傳出“裁員”“降薪”“撤區”等消息,雖然有的企業回應說是結構優化,但一個個信號讓房產行業陷入無比焦慮的狀態。

No.2

措施:房企自救政府外援

為了順利“過冬”,房企加大了融資力度,百億規模並不少見。

3月18日,榮盛發展(7.54 +2.31%,診股)發行不超過120億元債券。3月4日,泰禾集團(5.10 +1.80%,診股)也發公告表示發行不超過120億元公司債券。

此外,發行大額中期票據的上市房企不在少數。3月17日,廣州越秀集團3宗中期票據被交易商協會接受並獲准註冊,金額合計88億元。

從融資用途看,部分上市公司發行的是“疫情防控債”。

此外,為了應付即將到期的債務,房企們還不得不拼命拿地。

畢竟,現金流意味著生存,意味著發展,意味著一切。

近期廣州、成都、南寧、寧波等多個城市的土拍大戰,競爭異常激烈,很多土地的溢價率都在30%以上,甚至刷新了以前的地王價。

此外,為了讓企業活下去,各地政府也做出一系列應對措施。

2月至今已有超50個省市在供給側和需求端,出臺了房地產扶持政策。

如2月17日,濰坊出臺了相關措施,從土地出讓的角度給了濰坊當地房企多重優惠,以支持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

3月23日,武漢出臺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降低預售標準,放鬆預售資金監管等。

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此外,同一天長春也出臺多個政策。

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各地調控政策已累計550次,創政策調控新紀錄。

No.3

警惕:真慘還是假哭?

看到這裡,不一樣的觀點就出來了,表示要警惕房地產“藉機哭窮”,弄清楚其到底是真慘,還是假哭?

或許,房產企業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慘。

為何?

如果要比慘,馬蜂窩、蘇寧、OYO、新潮、圓通等等的優(cai)化(yuan)力度都不比房企小,商業、零售、物流等,哪個領域的壓力又比房地產小。

客觀地說,房地產在中國,依然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行業。

地產依然算錢多的,很少地產開發出身的人受得了掐著賺錢的日子。

難的只是現金流緊張的中小企業,但對於大多數TOP50的公司來說,完全還沒有到差錢到“生死存亡”的時候。

況且,如今資金政策整體偏寬鬆。2月份,已經有超過30家房企發佈債券融資計劃,尚無未通過反饋。

而且還有部分涉房企業拿到了“疫情防控債券”(審批短、低利率、評級要求基本在AAA)。

撐不住了?房企1.46億債務到期,今年來已有百家房企破產

也是由此,不少房企正在做準備,等待危情之下的政策紅利,可能帶給行業的格局改變。

此外,智聯招聘最新的“春季求職競爭週報”表示,復工到第四周,房地產行業的人才需求環比增速達24.42%,超過20%的平均值。

與之高度相關的中介服務、家居/室內設計/裝飾裝潢行業需求環比增速分別達40.81%、39.06%。

如果真的活不下去,房地產業不會有那麼多招聘需求。

所以,任何問題,要像馬克思說的,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

隨著疫情蔓延,不可否認,負債率高的房企,如今日子不好過。

但百家房企破產屬正常現象,是房企市場大洗牌,加速優勝劣汰的政策表現而已。

房價並不會大規模的下降,不會影響房地產市場。更不要想當然以為,以後房價就真的“房價如蔥”了。

畢竟,2020年穩字當頭,房住不炒,是住建部定的主基調。

世界加油!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優質內容推薦

  • 4.9南充8宗地土拍看這篇就夠了!附地塊位置和周邊樓盤樓面地價
  • 「一週樓市」投資25億元建設天水奧特萊斯小鎮
  • 小道消息:31日土拍報名結果出爐?28家房企爭奪經開區地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