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曾拜侯耀文为师傅,侯耀文的相声水平如何?和郭德纲相比,高低如何?

李伯宇690


如果说郭德纲是千里马,那侯耀文就是伯乐。

老相声迷们都知道,侯耀文的相声水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级别,他在相声界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师承派系都得到了整个相声界的认可和尊敬。可是和郭德纲相比,还真应该好好分析分析。

2000年左右,相声艺术正在以歌曲和小品为主的流行文化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着。年轻人追求时尚与风格,年长的人又要考虑经济收益,所以当时很大一批相声演员都改行了,坚持下来的只有极少数,侯耀文就是其中一个。侯耀文在相声发展最艰难的时候不忘初心,与其搭档石富宽先生共同携手致力于发扬和传承相声事业的工作,这一点值得我们钦佩。

那个时候有一个晚会节目名叫《同一首歌》,能受邀参加晚会的都是流行歌手,比如容祖儿、张学友等。偶然的一次机会,侯耀文和石富宽受邀参加这个晚会,没想到最不被看好的相声节目却在侯和石的表演下获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当时候耀文、石富宽组合一度风靡全国,成为了相声表演家的佼佼者。代表作有《口吐莲花》,《京九演义》等。



侯耀文算是接过他父亲侯宝林的事业,将相声艺术传承了下来,为相声续上了珍贵的生命。

如果说郭德纲是千里马,那侯耀文就是伯乐。没有侯耀文的慧眼识珠,郭德纲的成就或许会不如现在,德云社的发展也许更加困难。当年郭德纲还比较青涩,只在一些天台、茶楼和小剧场表演,自从跟了侯耀文之后,他就有机会上大剧院表演,再加上侯耀文的指点,很快他就获得了非常丰富的舞台掌控力和表演经验。



也许是巧妙的缘分吧,侯耀文和石富宽这对金牌搭档的徒弟——郭德纲、于谦,也成为了时下相声界的皇帝、皇后。代表作品《白事会》、《我要反三俗》、《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等。


侯耀文将相声发展交到了郭德纲的手里,郭德纲没有令他失望,一路坎坷走来,打造了国内最大的相声社团——德云社,并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年轻相声演员,把专场开到了国外,甚至欧洲。这放到十几年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成绩。

论对相声事业呢贡献,侯耀文和郭德纲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但若是论水平,可能郭德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老侯家的人到现在基本都脱离了相声行业,也只有侯震一人算是圈内人了。偌大的相声名门,一个艺术家族慢慢就会被世人遗忘。

个人见解,如有异议请评论区文明交流。


闻香识电影


首先要纠正题主一个词,侯耀文是郭德纲的师父,不是师傅;在相声界把师父写成师傅的话是很忌讳的一件事,也只有外行才会这么写,个中缘由不细说了,想了解的可以自行百度。

侯耀文是郭德纲正式举行仪式拜的师父,按理说在郭德纲拜师时,相声技艺上已经非常成熟,侯耀文并教不了他多少东西;再加上现在郭德纲火遍全球,会有很多人认为郭德纲的水平比师父还要高,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从表演风格上来说,侯耀文身上有一股霸气凛然的劲头,无论是穿西装还是穿大褂,显得正派阳刚,再加上嗓门高,声音纯厚,处处给人一种强大的气场,这一点在相声演员中非常少见。郭德纲的表演风格可以归结为痞气,这源于他打小的生存环境以及在创业过程中遭受的种种待遇,也算是一种生存方式吧;在舞台上郭德纲也擅于模仿小人物,和自己独特的个人经历和形象融为一体,非常接地气,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从相声的基本功方面来说,侯耀文得到侯宝林大师的真传,从小耳濡目染学到的东西肯定比郭德纲在茶馆学到的更为扎实、具体和系统。就拿贯口来说,郭德纲的贯口一直被同行诟病,节奏感不好,气口把握的不好,听起来又爆又脆,但是感觉累;而侯耀文的贯口则不紧不慢,张弛有度,在同行中间得到极高的评价。


从相声作品方面来说,侯耀文既能够表演新相声,也能够表演传统相声,其创作的新相声《京九演义》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另外还有《糖醋活鱼》《小眼看世界》《侯氏发声法》《侯大明白》等都具有很高的水准。在传统相声方面,侯耀文和石富宽改编的《口吐莲花》被称为解放后最经典的版本,直到现在依然被后辈们模仿和学习;另外《八扇屏》《黄鹤楼》《扒马褂》等传统节目,侯耀文的表演也都有独特的闪光点。

从掌握的传统曲艺来说,郭德纲和侯耀文各有千秋,郭德纲在他的书《过的刚好》里曾透露,师徒二人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而戏曲是切磋的最多的。侯耀文曾唱过一段弦子书,郭德纲接不上来,侯耀文就像小孩一样,楼上楼下的喊“郭德纲也有不会的”,此后一本正经的将这段弦子书的词写下来,手把手教给郭德纲;这也是侯耀文唯一传授给郭德纲的技艺。


从临场反应能力方面来说,郭德纲肯定无人能及,但是侯耀文也不差。有一则关于侯耀文演出的小故事在坊间流传,足以说明侯耀文的现挂能力。大意是侯耀文和石富宽应邀参加《同一首歌》的演出,接的是张学友的场,而张学友在台上又唱又跳的,那气氛是热烈的不得了,一般人根本接不了。侯耀文和石富宽上台以后只要稀稀拉拉的掌声,侯耀文上场鞠躬以后就把领带给解下来了,擦话筒上和地上的水,可能是前面演出时有人喝水撒地上的,然后边擦边说“敢情张学友是傣族歌手”,石富宽搭一句“怎么呢?”,侯耀文答“在台上玩泼水节了”,台下立马哄堂大笑;此后,侯耀文将已经登台亮相过的歌手挨个调侃一遍,顺便学唱几句,全场反应非常好,最后掌声雷动的下台了。换成死板的相声演员,最后不是被轰下来就是得死台上。

从做人的格局上来说,侯耀文比郭德纲要大的多。以侯耀文当时的身份和地位,能够力排众议将郭德纲收归门下,这种气度就不是一般人有的;这是一个真正为了相声什么都可以做的人。郭德纲如果能有他师父一样的气度,那差不多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了。


侯耀文错就错在生错了时代,如果他晚生二十年,赶上传统相声复兴的大好时代,那现在郭德纲拥有的一切他都可以拥有!


相声演义


一、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是各取所需。

(1)做为相声“嫡系亲传”的侯耀文,当初与石富宽在铁路文工团“专业”说相声期间,其“说学逗唱”功力也是有不俗表现。并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段子,得到过广大观众认可。



(2)随着小品的走红,也让候大师压力山大,似乎有“候郎才尽”感觉。和姜昆(做了央视正大综艺主持人)、冯巩们、这些大师一样,一面埋怨相声后继无人,没有好作品等。一面“高官得做”,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一面“不务正业”,义无反顾的遛到小品阵营跑起了龙套。这些人就是死后也都熬到“表演艺术家”

(3)郭德纲当初在相声界也只是个“打酱油”的吧。要资没资、论辈没辈。你们这些著名大师、大爷、艺术家不是不说相声来吗?那么我还说,所以就搞了个“民间”相声小剧场。名望逐步从“无名小卒”上到“非著名相声演员”。其表演风格也随着互联网蹿红。



(4)相声界有个陋习(你们怎么认为我管不着,反正作者个人认为是陋习)。无论你的造诣再高,年龄再大,跟这个人学没学过相声,都要拜师才能“入门”。更奇葩的是还有一位八十多岁快死的“老艺术家”,被人架着到死去多年的大师的坟前拜师。相声界把传统敬业精神忘的一干二净。倒是把这个“师承”继承并发展了。令人啼笑皆非。

(5)“师出无名”也一直困扰着郭德纲。拜师这一关同样是躲不过去的。以前被人遗弃,好在红了找个名师拜一下已经不是个事了。不是说我老郭上不了台面吗?反过来,这回轮到他挑师傅了。自然选择了这个“嫡传正宗”的侯耀文。这样咸鱼不仅仅是翻身了。

(6)自从对于小品乐此不疲的候三爷来说,和姜昆、冯巩一样观众“望穿秋水”,再也看不到有任何相声新段子。而候大师倒是徒子徒孙,桃李满天下,别说拜师了,拜干爹的他也有收的,多有“成就感”啊。

(7)对于郭德纲的拜师侯耀文,当然是在蹭侯耀文的热度。而我认为倒是侯耀文也在蹭郭德纲的热度。怎么这样说呢?侯耀文收的徒弟不少,能拿出手的没见几个,以至于没把自己炒热,甚至马上都快“凉菜”了。这个时候郭德纲来拜,对于“侯精”的耀文师傅也是正中下怀。正所谓各取所需。




二、侯耀文相声水平,就我个人喜好来看还是值得肯定的。相声的四门功课也是炉火纯青,在相声很火的时候,也可以列为一流水平。


三、

(1)侯耀文与郭德纲没有可比性。从辈分来说无论真假,毕竟一个是师傅一个是徒弟。侯耀文既没教过郭德纲又没一起切磋过相声。从“地位”来说一个是台面的,一个是“市井”的。

(2)要说一定要比,就我个人感觉还是喜欢侯耀文的相声,至少到现在我还能记住几段,郭德纲的我还真没记住,不知道“郭粉”们能记住哪段。我说的郭德纲粉丝要喷了,从赵本山身上你可以想象的到,那个时候比郭德纲热多了,就是这位“大神”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3)所以说艺术表现形式只是一个“流”而已,最终都有走下“神坛”的时候。喜欢就多看两眼,不喜欢就不看或少看,你有你喜欢哪个演员的权利,我也有我不喜欢的理由。没必要绑架别人意志,盲目崇拜,人云亦云。



不同意见

自然评论区见

文明点评,辱骂必还


有一种责任


1.郭德纲虽然从小就开始学习相声,而且启蒙恩师和授业恩师,也是相声名家,但是没有正式摆知,就属于没有师承关系,在相声行当内属于海青,也就是业余演员或票友。侯跃文收其为徒,就是为了提携他,给了郭德纲一个名正言顺的师承关系。

2.至于说,侯跃文的相声水平,应该说在说学逗唱,四门功课上,郭德纲还没有一项超越师父的。因为不得不说,侯跃文确实做到了4项全能,而且难得的是,有一个关系密切的大师级的捧哏长期搭档,使他的艺术表现长期处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准之上。

3.不得不说,侯门三代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侯宝林使相声在破四旧的年代,活下来了;侯跃文,在电视相声占主要地位的时候,使相声得到发展;当电视相声逐渐走到死胡同的时候,郭德纲站出来了,使相声回到了剧场。


三箭一雕230


首先侯耀文相声水平绝对是大师级,或许郭老师说过,三个说相声的在一起熬死另外两个你就是大师,这句话没错,可是当时的侯耀文也是火变大江南北,其次方面郭德纲就是一个民间普普通通说相声的小人物,当初收郭德纲为徒时所有人都跟拒绝,可是唯独侯耀文能看出郭德纲大有作为,果不其然相声还是郭老师拯救了,就这一点足以说明侯耀文的眼光是独一无二,就这一点当初百般阻扰郭老师所有曲子人水平都短浅,眼光瑕疵,虽说收郭老师为徒仅仅是给他家谱,可是另外不难发现,无论如何没有侯耀文当初的决定,或许也没有郭德纲今天,说相声分水平那是目光短浅,相声真正的含义让大家发自内心的快乐,所以能让相声走到今天,侯耀文曾经一届大师又造就了现如今相声这一门非物质化资产。


偷渡客7


我对侯耀文的相声看的不多,《小眼看世界》还有和石富宽郭德纲于谦的《红花绿叶》几个而已,还有就是他和赵丽蓉黄宏的小品,其余的印象不深

郭德纲和侯耀文学的东西不算太多,算是带艺投师,德云社举办过纪念侯耀文的专场,挑选的段子也是我说的那几段

在我看来,郭德纲的水平说高于侯耀文的,并且不是青出于蓝,而是博采众长

郭德纲曾经在《欢乐喜剧人》里说过,他说过的相声,单口,对口放一起,是所有相声演员的三倍,这个数据是网友搜集,真实性不好考证,但郭德纲曾经作品确实多,并且不乏精品

徒不如师,子不如父并不是什么好事,郭德纲算是赶上了相声没落的时候,收集资料不像以前那样,过去只能是口传心授,也没个录音,很多老艺人拿手的其实也就那么多,不是能力不行,条件所限

技要卖,脸朝外,艺人的本事就在那放着,藏着掖着不算能耐,侯耀文再同时期的相声演员里也算不上顶尖的那一批,郭德纲却是当代相声演员里的独一份

强爷胜祖,有这样一个徒弟,侯耀文应该很欣慰,至于谁高谁低,看你爱听谁了


正大光明匾后头


郭德纲怎么能比呢?郭德纲是民间艺人。



潘龙江红尘情歌创作人


我小时候一直不明白,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那么厉害,而唐僧什么也不会,连吃饭都得徒弟弄饭辙,整个一废物,那他到底能教徒弟什么?后来长大了有点明白了,其实能给的就一名分,拜了师你就不再是妖怪了,而是和尚,是僧人,所以不管是仙界,还是佛界,都不能在找茬收拾你了,因为甭管你以前是干嘛的,至少现在你已经有编了。


电竞之王1


单说相声的可乐程度,别说侯耀文,哪位知名相声艺人也比不了郭德纲,因为他没顾忌,而且真下了功夫、敢说敢做、没工资、没约束、纯站在观众角度考虑;

那他这水平的没有吗?还真不是,在天津的小园子里,这种非主流的相声演员还真不少,只是他们没有郭德纲那么强烈的成功欲望,他们输在运营、管理、培养、操作等技艺以外的环节;

所以,郭德纲在相声领域,应该是目前为止的一个奇迹,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没有人比他强;

当然了,你非说刘宝瑞的单口怎么样啦!马三立的冷逗如何如何啦!侯宝林的唱多好多好啦!我只能说都对,确实都不错,但是知名度、支持率、德云社的火爆程度,确实前无古人。


拉步拉卡卡


哇!终于开始了。骂姜昆,损主流,撵走合伙人,打压出走徒弟。不过是要唯我独尊。只有侯耀文是压在头上的五行山,穿在腰间的遮羞布,真的不敢搬,不敢扯。好了,现在自觉羽翼已满,不再遮羞喽,德云公关终于出来带节奏搬倒候耀文了。静看下一步纲丝的表演,应该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