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紅解讀|祁門工夫紅茶,古法中追求“工匠精神”

以前一直對紅茶並不太感冒

也不太明白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

直到後來喝到了謝師傅親制的祁門工夫紅茶

才發現獨特的“祁門香”和醇厚之味

果然名不虛傳

向來不在乎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

更多的是在乎自己是否喝的舒服

色香味上能否給自己帶來愉悅感

那這款茶就定為好茶。

而當遇到謝師傅的祁門工夫紅茶

其動人之處,除了非遺傳承人的名頭,

還有其驚豔的口感。

謝師傅手作祁門工夫紅茶,

外形條索,緊細勻整,

鋒苗秀麗,色澤烏潤。

沸水直下,匿藏在茶葉中的雋永祁門香,

一股腦的激盪開來,

從你的鼻尖勾動你的味蕾,

還未飲,就已然被俘獲。

啜之,似花似蜜似果的祁門香與甘醇交相輝映,

在舌面輕輕地淌過,

整個人無比的熨帖,

好喝的直教人渾身打個激靈。

入口香醇,馥郁持久,

如咬開一口甜果,汁水迸出。

隨之而來的是甘鮮滿口,

呼吸之間,有類似新鮮蜜糖的香味,

更蘊含著蘭花香溢滿唇齒,餘韻不絕。

湯色紅豔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紅亮。

耐沖泡,七八泡之後,餘韻猶存。

謝師傅全名謝永中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祁門紅茶製作技藝傳承人

是祁紅髮源地祁門縣公認的製茶大師。

作為土生土長的祁門人

自19歲開始便開始學習製茶,

如今已66歲的他,在製茶的道路上已近50年,

他的雙手褶皺裡,早已深深融入了祁門香。

毫不誇張的說

謝師傅儼然已經成了祁門紅茶“標籤式人物”

經他手製作出來的工夫紅茶

皆是傳統工藝下的佳作

耗時久、韻味足、口感醇厚、香味獨特

還比較耐泡。

精製祁門工夫紅茶的工藝,

經過百餘年演進,

最終固定為17道古法工序,

分級、萎凋、揉捻、發酵、乾燥、

毛篩、切斷、抖篩、分篩、撩篩、

風選、緊門、套篩、揀剔、拼和、

補火與裝箱,

這17道工序缺一不可,

順序也不可顛倒,

正因如此,茶廠的分工極細,

每人負責專攻幾道工序,

但即使這樣,

沒有2-3年的功夫都很難熟練掌握,

而謝永中是掌握全部17道工序的製茶師。

“成為專業製茶師只需要三年,

但成為製茶大師,卻需要一生。”

這是謝永中剛入茶廠時師傅對他的教導。

他深知,讓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並不是一句空話,

耍滑偷懶使不得,要追隨前人的足跡,

注重製茶的每一個細節,

這,或許就是茶之道

隨著當今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

祁門紅茶的機械化生產

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普及。

但“倔強”的謝師傅始終堅信,

一個有溫度、有品質的高端工夫紅茶

還得靠傳統的、精細考究的手工製作

才能保證它優秀的品質。

“自然賦予每一片原葉的內質都不盡相同,

如何根據原葉的品質來製作紅茶,

這需要製茶人根據經驗來掌控和拿捏,

而不是把所有的原葉都倒進一部機器裡

用同一個規格程序就能生產揀剔出來的。”

所以,雖年逾花甲,

謝師傅每年還是會堅持親制一批手製高端紅茶,

不僅是為了祁門工夫紅茶傳統工藝的延續,

也是為了喜愛傳統工夫紅茶的茶友們

能喝上一杯地道的、純手工製作的健康好茶!

如何在分享好茶的同時

傳承技藝和“匠人精神”?

謝永中的女婿白雪峰找到了一條路,

祁門工夫茶產量有限,

以謝永中的精力,

一年僅能產出數百斤,

所以唯有定位高端,

並將品牌與產品人格化才是出路。

“在大的品類裡建立頭部品牌,

我希望謝茶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

白雪峰說。

區別於傳統的賣茶方式,

白雪峰以自己對商業的理解,

用互聯網思維開始運營

“謝永中”祁門紅茶非遺大師茶品牌。

他建立了忠實的茶粉社群,

在“開始吧”平臺進行眾籌,

獲得了40多萬元資金,

品牌也藉此收穫了一批忠實粉絲,

非遺傳承有了新的商業模式。

白雪峰說,

跟各種綠茶在眼下紛紛“搶鮮上市”不同,

由於祁門工夫紅茶製作技藝繁瑣,

想喝到今年的新茶,

還得等到7、8月份才行,

不過很多茶友一早就在網上下了訂單,

耐心地等待著一杯謝師傅今年親制的新茶。

前不久,“謝永中”祁門紅茶非遺大師茶

也因其穩定高端的品質,

吸引了著名投資人閻焱和

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的關注和項目合作考察。

古老的工藝在新時代正譜出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