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顶嘴」了,居然是好事?

图文 | 网络

编辑 | 小T(TOPKID_CN)


孩子顶嘴常常令父母苦恼和难堪。

有一次,小T在商场里遇到一对父子,空调温度有点低,爸爸就从包里拿出了一件外套,准备给孩子套上:

「来,把衣服穿上。」

「不,不穿,我热。」

「穿吧,这里冷。」

「我不是小孩子了,冷不冷我自己知道!再说你自己怎么不穿啊!」

爸爸有点生气:「不穿也得穿!我说一句,你现在顶三句!反了你了是吧!」

父子俩僵持了好一阵,孩子才撅着嘴不情愿地穿上外套。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四五岁之后,越来越喜欢顶嘴,吃不吃蔬菜、能不能出去玩、什么时候做作业......你说他一句,他有十句等在那里,每一件小事都能引起一次亲子战争。

面对孩子这样的「顶撞」,家长很容易气不打一处出来,甚至冲孩子动手,然后唉声叹气:「真是伤透心,辛辛苦苦把孩子养这么大,为什么他会顶撞我们呢?」

一般孩子在2岁左右就会开始顶嘴了,他们也许还不能很准确的表达,但是可能会不断重复「不,我就不」这类的话。

稍微长大一点,他们可能学会用「你才……」来回复成年人,比如跟孩子说「你太闹了」,孩子可能会回一句「你才太闹了」。

而当孩子可以用完整句子的时候,他们会问「为什么」「凭什么」这种问题,甚至开始批评父母的有些决定和做法。

「父母教,须敬听」,在我们文化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讲究孝顺、顺从,顶嘴往往是一种不听话的表现。

搜狐母婴做过一项调查,「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超过75%的父母选择了「顶嘴」。

我们习惯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当他反抗时,让我们顿时觉得失去了权威,也丢了面子,甚至觉得这次不把孩子震住,以后就更加难以教育。

简单来说,父母都不喜欢这种失控的感觉。

我们总觉得,孩子做得不对,我们批评他,他就应该表示出应有的态度乖乖地认错:

妈妈,你批评得对,我错了,下回不会这样了。

好像只有这样才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孩子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

可我们忽略了,再小的孩子他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有自尊心的。

再温和的批评和指责都是一种攻击,都在说:你不好,你做错了。

「质疑精神」「批判思维」如今已经越来越稀有。孩子们从小就被要求敬畏各种权威。

从家庭到社会,从标准答案到参考范文,我们一直在倡导的就是整齐划一。

可就像庄子所说的,「欲立之,则先破之」

一个会顶嘴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敢于为自己辩解的孩子,一个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挑战固有思维状态的孩子。

不如。给予孩子一些尊重。在孩子的看法有道理的情况下,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在孩子说错了跑偏了的时候,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哪里没有考虑到

每一次的争吵和顶嘴,其实都是一次让父母与孩子增进了解的机会。

不是只有无条件服从才是爱,一家人能各抒己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更是爱。

德国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两岁至五岁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一直跟踪观察到青年期。

结果发现,在儿童期有反抗倾向的人中,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

而儿童期没有反抗倾向的人中,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74%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相比顶嘴的孩子,那些不敢表达内心的感受的孩子,才是最让父母操心和担忧的。

孩子顶嘴并不完全是坏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反而是件好事。

▌ 顶嘴的孩子更勇敢

作为家长你要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孩子爱说「不」,是因为孩子突然发现,这个简单的字居然可以拒绝大人的指示。

而他也正在通过这种方式来尝试挑战、碰撞权威的大人世界。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很勇敢、具有实践精神的孩子。

明知道顶嘴会惹父母不高兴,受到惩罚。但是,孩子还是选择顶嘴,说明他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十分具有勇气,这样的孩子往往都不惧权威,显得更具勇气和担当。

▌ 顶嘴的孩子更有主见

顶嘴的孩子不盲从不跟风,有自己主见,当孩子不再一味地同意父母的观点,这就代表着他自我意识的觉醒。

甚至,他们不惜用「顶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这并不代表孩子真的想与父母作对,他只是在为自己做解释,在表达自己的态度。

▌ 顶嘴的孩子更聪明

因为顶嘴也是需要孩子开动脑筋的,要组织语言、运用词汇,还要进行一定的逻辑思考。

从刚开始的「不」慢慢到后来的「为什么」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进步。

有人说:「中国父母最难能可贵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自己怎么想。」

想让孩子听我们怎么说,我们先要学会听孩子说,即使是顶嘴。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和想法,父母很重视,他们也有权利讨论不同意见。

当然了,允许孩子顶嘴,并不是说允许他无礼、放肆,还是要教孩子好好说话。

举个例子,当孩子顶嘴时,态度十分恶劣,你可以说:「你要不要换个方式,和妈妈好好说话。」

总的来说,父母的引导,应该是温和的,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只有这样,才会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父母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孩子顶嘴这件事的时候,家庭中会多不少讲道理的人情味和彼此逗趣的欢乐。

父母可以试着这样做。

① 耐心听他解释,鼓励孩子把话说完

一个在家里也不能表达自己的孩子是很可怜的,也是很可悲的。

父母不妨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听听他的想法,鼓励他把话说完。

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重视和尊重,也就更容易跟父母达成共识。

② 以身作则,一家人都好好说话

有句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句话在「顶嘴」这件事儿上同样适用。

很多爱顶嘴的孩子,父母的说话方式也往往是「爱抬杠」型的。

③ 减少矛盾,给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

父母往往比其他人要更了解孩子,在有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适当给孩子一些空间,往往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顶嘴的行为,也能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比如:

孩子不想穿父母指定的衣服,那父母可以拿出出几套来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

当孩子拒绝洗澡时,可以换一种说法,跟孩子说我们去玩水……

都可以让孩子放松下来,减少家里的矛盾。


④ 谨慎妥协,拒绝孩子用顶嘴讨价还价

有一则新闻,16岁男孩因为糖尿病去世了。

本来病情是可以控制住的,但是因为男孩觉得打胰岛素太麻烦。

每次父母要求他按时打针,他就会跟父母顶嘴,认为自己不打针没有问题。

最后父母拗不过孩子,竟然同意孩子停药。

日常生活中,我们极少会遇到这类情况。

但孩子思维不成熟,用顶嘴的方式试探父母底线的行为却极为常见。

非原则性问题,可以跟孩子好好商量,但原则性问题,父母则需要有一个坚定的态度。

让孩子知道,胡闹要承担后果,顶嘴耍赖是没有用的。

我们不鼓励孩子们无礼的顶嘴,但是我们的目的也从来不是打击孩子,让孩子委屈的度过童年,而是坚定的跟孩子站在一起,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的更稳。

当孩子顶嘴时,不妨把要发作的脾气,换成他所渴求的爱与尊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