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小米制造了香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IPO,对此大家怎么看?

浮云视界


小米是不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IPO呢?小米当然让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但是小米也创造了港交所最大的变化,不管是上市金额还是首个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小米是港交所创新的表现。

一、小米股价下跌超过50%,很多投资者被套牢

2018年经济不景气,很多公司都是流血上市,相关在2018年是全球募集资金最多的证券市场。

因为流血上市,所以很多企业股价都破发了,小米价格跌得非常离谱。上市发行价是17港币,峰值到了22.2港币,但在现在股价只有10块,低值到了9.5港元,较峰值锁水超过了50%,所以这就导致了很多投资机构和散户被套牢了。


二、小米创造了港交所多个第一

小米上市时是港交所的头牌,创造了多个第一。

1、香港首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当时阿里巴巴想要这个身份,未果,现在给了小米,否则阿里巴巴当时就在香港上市了。

2、全球第三大科技IPO公司。小米IPO发行价17元港币,估值543亿美元,是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仅次于阿里巴巴和Facebook。

3、散户规模最大的IPO。共有超10万散户认购小米,认购了10.3亿股。

你认为小米上市是港交所的失败吗?


毛琳Michael


这是一则对小米极有伤害力的标题党事件,犹如3年前“杨元庆是合格CEO吗?“一文对杨元庆的伤害。

还好,这则”小米制造香港有史以来最失败IPO“这个标题的文章如今已搜索不到。相关讨论却在继续,小米股票下挫很多,有早期投资者忙着卖股票,这些是事实。

最乐观时,小米估值达1000亿美元,目前却在300亿美元。试想,如果一家企业市值超过100亿美元,肯定不少媒体争相庆贺,那是不多得的独角兽企业呢。为什么放在小米身上,却赢来那么多的嘲讽呢?
小米之前太高调了,不管是风口论、参与者、社群经济,还是互联网生态等,小米是这些理论的始作俑者。关键是上市时,雷军在小米上市时信誓旦旦地说:要让第一批买股票的人翻倍,现在确是腰斩。在格力产生新董事长的现场,董明珠又冷不伶仃抛出:不知道小米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在我看来,小米这是遭到了严重的舆论危机。就像我们身处熊市,稍有不利消息,都会被扩大被扩散,放在正常时间,早期投资者减持,一两家媒体的负面报道,都不会成为问题。这次小米的危机却不一样,股价低迷,前期又吐槽过华为手机,之前又夸下海口。

感觉小米这是被抓着七寸猛力挨打呢。

1、有高调必有低潮;凡高调者,必有高调的代价;

2、凡伤害对手,必会被反伤害,得意只一时。

3、一次危机,二次危机……企业发展是持续不断的危机,没有一时能以松懈。

4、善待媒体,善待他人,最终是要善待合作伙伴,善待消费者、投资者,哪个环节都不能有持续的伤害。


财经作家邱恒明


最近小米公司的问题比较引人关注,主要原因就在于小米股价的腰折,从万千期待的独角兽公司,成为一只股票价格节节下挫,目前这半的局面,很多人都在追问小米公司到底怎么了?甚至还用夺人眼球的标题,认为小米公司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IPO。其实这个问题要客观理智的看。


第一,香港股市遵从的是价值投资。新股上市破发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很多国内的交易者由于思维的定势,认为小米的股价会定位多么高,其实在香港上市,小米的股价是由价值投资者决定的,人们对于小米公司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出现一定的波动,甚至跌破发行价是非常正常的。

第二,香港市场目前处于熊市阶段,这是跟全球大环境是相关的,在经济低迷的时期,小米公司选择在这个时机上市,股价缺少了环境的支撑和配合,跟随整体经济形势下挫,也属于合情合理的走法。至于说股票价格折半,应该仅仅是暂时现象。

第三,小米公司自身的定位在不断的转型之中。小米很容易让人想起来,就是一个手机公司,股票投资者对于小米公司的定位还没有那么清晰,而小米公司向人工智能战略转变还在进行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需要进一步的厘清和完善,一旦小米公司成功的完成战略转型,相信市场投资者会给小米公司一个清晰的定位,那时候小米公司的股价应该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综上,股价波动代表着市场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看法,但并不能由此就断定上市公司的兴与衰,还是要看上市公司自身的质地和发展前景,在这一方面小米公司不存在大的问题。


小散李大鹏


小米确实现在股价下跌得非常厉害,但是要说小米就是最失败的IPO,那么那些被停牌的又情何以堪啊。

小米在香港上市以后,还是有非常多的支持者,很多人是相信小米的未来能够创造辉煌的成绩的。在18年2月7日,小米的年会上,雷军就明确了一个目标,就是“继续狠抓品质与创新,未来10个季度内,重回国内市场第一”。当然,这能不能实现我们不去讨论,很可能实现不了。

但是,这给了很多投资人信心,以至于在小米上市后,很快就攀升到了22港元的位置。

现在小米的股价跌落到9.81港元,这并不是一个单一因素引起的,这是很多的综合原因造成的。并不是说是由于小米不被广大投资者看好了,所以才持续下跌得。

小米下跌了55.81%,这个数据缺失很吓人,但是,其他港股又如何呢?我们用互联网的巨头腾讯来做对比吧。相信不可能有投资者对腾讯失去信心。

腾讯在今年2-4月,价格还在400多港元,最高的时候达到了475.46港元,但是到年底的时候,就已经跌到了251.34港元,当前的股价是337.2港元,最大的跌幅达到了47.1%。

就连腾讯都跌成这样了,小米跌成这样,那也不奇怪。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这是由于全球金融都进入了寒冬,港股是在5月份左右开始持续性的下跌的,原因是什么?中美贸易摩擦。要知道,港股受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在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以后,大量的投资人害怕在其中受到较大的牵连,撤出了资金。也就造成了港股的下跌。

当然,这还不算完。12月19日的时候,美联储宣布加息,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美联储的这次加息直接影响到了全球的经济。美股是首先开始下跌的,包括微软、苹果、亚马逊等等的科技公司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破万亿市值的苹果直接蒸发了一个阿里巴巴。而港股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因此,小米虽然不算是港股最好的IPO,但是要说最差,还是有失偏颇的。我相信,只要有机会,小米的股价还是能够回升起来的。


会技术的葛大爷


2018年香港IPO募资是全球第一,其中70%的上市公司是内地企业,也就是说小米在2018年赴港上市只是众多内地企业中的一家,而2018年新股上市中有七成是破发的,并不只有小米集团的股价破发了,在大环境不好时期,香港恒生指数进入熊市阶段,大部分股票走势不好可以理解。

小米当时上市还是很引人关注的,当时互联网两马都认购了小米的股票,而且小米登陆港交所还创造了多项记录。

1,香港第一家“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2,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3,全球散户规模最大的IPO。

记得当时雷军把发行价定在17港元,那时期港股正面临着大回调行情,市场也是不看好这个价格,上市前股价就经历了破发行情,从17港元跌到了16.6港元,在庆功宴上雷军当时说要让首日买入小米股票的投资者赚一倍,而那时期也有投行纷纷看好小米股价,导致首日破发后就迎来了连续上涨行情,最高时期小米股价也达到了22.20港元,此后才开启持续下跌,时至今日和雷军当时说要让投资者翻倍的承诺已经相差甚远。

那小米股价为什么出现这种持续下跌?从高价到低价跌幅超过了50%,可以说受到两点因素影响。

1,全球股市下跌。

在去年1月份香港恒生指数从33484点开始下跌进入了熊市阶段,时至今日还处在下行周期,小米上市时间赶上当时指数大跌时期,从大环境来看,投资者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可以说上市节点并不好。

2,业务模式不被资本认可

三季度业绩不错,营收508亿元,同比增长49.1%,净利润28.9亿,同比增长17.3%。

但是成长性不被市场看好,随后很多机构分析就下调小米集团评级,导致股价接连下挫。

小米也不算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IPO,只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股价进入长期阴跌的局面。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感谢您的阅读!

雷军怒怼后的第7天,小米市值跌了134亿港元。

如果说对雷军的看法:质朴、憨厚的脸,怎么都觉得这是一个容易受人欺负的老实人。所以,雷军的这一次红米发布会的指名道姓,怒怼、都没有让我们觉得他失去了风范,反而觉得他是受了委屈,都为雷军鸣不平。实际上,雷军的怒,何尝和股市蒸发数千亿没有关系呢?所以,我们说雷军的这一次发怒,其实也间接的是一次“救市”。

我们知道在发怒后,小米股票似乎不涨反跌,2019年1月17日,市值为2321.68亿港元,而在1月11日,市值为2455.16亿港元!怒怼一个星期后,市值跌了134亿港元!

当然,这其实和怒怼没有关系,那么小米市值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波动呢?!其实,我觉得并不是因为股东对于小米不信任,而是很多但是购买小米股票的人,本心存套现逃离的心思。

所以,市值缩水一半主因是:小米股东套现离开。这是让小米市值大跌的原因之一。

当然,为什么被称为最糟糕的IPO,其实还是因为它从上市的610亿美元跌至了300亿美元,这个数字比较庞大,对此分析人士给它冠上了这个名头。

但是,我觉得这和小米的经营没有什么关系,小米一直在稳扎稳打,从最初的手机市场,到扩展到生态链系统,小米的发展还是有迹可循,雷军也是积极探索未来之路,不过从最开始,很多市场对它估值过高,这才让它出现了上市半年缩水严重。所以,这里并不能责怪小米,我们也相信小米能够在恢复到正常市值的时候,不要初心,方得始终!


LeoGo科技


小米在香港上市的情况,到现在为止的确是不太乐观。从16块6毛钱开盘,很快最高上涨到了21块以上,然后就开启了无止境的下跌过程。其实在小米上市之前,就小米公司的估值,社会的观点,专家的观点和小米公司自身的观点之间有比较大的差距。这让雷军不得不在上市之前就不断调低对自己的估值。而上市之后对小米公司的估值又进行了第二轮的市场的评估。

我认为一家科技公司有对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更高的估值要求,这并不是什么错的事情。而错在哪里呢?我想指出不断的有人想要去打压小米,这就是一个问题。像这个问题本身就构成了对小米的打压。现在借各种说法来打压小米的情况比较多。我相信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小米手机的价格在中国手机品牌当中是最低的。我相信有人不太愿意看到他卖手机的价格。这似乎是影响了消费升级。而我想说的是,消费的回归是谁也不可阻挡的趋势。

第二是在中国手机市场中,现在可以明显排位的有这几家,华为,oppo,vivo,努比亚,联想,小米。华为就不用说了,努比亚的背后是中兴通讯,联想的背后是联想集团,欧普的vivo手机老板都是段永平。而段总是美国人。这似乎是告诉我们雷军是中国人,是一个草根。相信这也是为什么雷军在今天这个时间点选择了反击。雷军从来没有什么更多的反击,而在红米上市会上对友商发起反击,这可能是雷军的发布会上从没见过的事情。

就作者的观点来看,雷军的小米手机,就算在消费不振,小米手机的低端人群的总量是很大的。所以小米挽救自己的行动是正确的。只要能挺过2019年,那么小米公司的股票也会走出底部。苹果公司的股票是刚刚才开始下跌,尽管已经下跌了35%,但是似乎还没有到头。因为苹果公司现在在挽救销量继续下降的中国市场。而苹果的销售努力是降价降到和华为手机一个价格。而实际上华为手机的价格也是够贵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小米手机的确是站在了一个让别人很难过的位置上面。但是不怕我们支持雷军。


大舟财经观


花钱的本事决定了IPO的成败!

阿里在美上市IPO,全球所有顶尖投行都削尖脑袋想分一杯羹,给马云融了250亿美元,差不多1500多亿人民币,就是相信马云会把钱花出去。

小米在港IPO上市,才融了50亿美元,也就320多亿人民币,雷军就要拿走99亿,剩下的都不知道怎么花,怎能让投资者有信心?

IPO融资想当于给汽车办加油卡,跑得越远投资者越开心,说明企业能快速做大。

京东早于阿里在美IPO,刘强东融到钱第一时间是拿走几十亿人民币工资,去迎娶奶茶妹妹,说明融资是有很强的目的,最后命犯桃花,不被所有投资者看好,股价也受很大的影响。

马云拿到250亿美元融资后,不是想着个人,而是想着投资,250亿美元一年花光,还要向外资银行货款100亿美元才够花。

世界投资者见到马云花钱能力这么厉害,纷纷给马云送钱,认为他是投资者的天使。

马云用250亿美元投资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才有今天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移动金融平台,才能市值破2万亿人民币。

刘强东只会为自己服务,不会投资看不见的未来科技,整天就会在自营,物流,学生妹上打转转,现在没人愿投资他了。

小米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黑科技,在今年5G商业化市场上没有存在感,没法推出小米5G手机,也就不被投资者看好。

华为不一样,已经开发5G手机,左进行推广前的商业化运行,很快就能向市场推出。

5G手机不同于4G手机,不是谁都会做的,只有华为,高通才拥有大量的核心专利技术,已经形成了技术垄断,可以拥有市场定价权。

小米根本没有5G技术专利,也就只能将命交给别人,用性价比去换市场,要看别人眼色。

人就是很奇柽的东西,越会花钱的人越有人追,比如亚马逊贝佐斯,十几年亏了几百亿美元去投资黑科技,投资者还是不停给他融资,就是相信他的花钱能力。

前几年亚马逊云研发成功,现在获得了50%以上市场,云计算一年就赚了180亿美元,让投资者获得了丰厚回报,市值破八千亿美元。

反观刘强东只知贝佐斯皮毛不知内里,根本不懂什么未来科技方向,京东市值才越来越低。

雷军如果无法将融到钱投到5G技术专利争夺上,就无法获得与华为高通互相用专利技术交换,也就无法制衡对方。


光芒万丈34957


最近小米引人关注主要是两个事情,第一是雷军在红米发布会上怼华为荣耀,并发表了宣言“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第二个事情就是小米股价的下跌。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目前小米股价腰斩,对投资人账面损失很大,这也说明,做投资不一定要进入一级市场,在二级市场同样可以有机会以低于发行价格购买股票,投资是一件不能着急的事情,你若有足够的耐心,那么终将有机会。

从小米的角度而言,上市的时间点是非常正确的,那个时候行情还没到现在的地步,上市时市场给的估值较高,上市不久就是高峰,随后股价走跌,目前已经跌去了一半,如果现在上市,融到的资金会大幅缩水,所以,融资的时间点是很关键的,选择在股市行情好的时候进行融资,会获得估值溢价。

小米股价下跌的原因是什么?有两点:大盘的走跌,行业的萎缩

第一、大盘的走跌:最近半年股市行情走跌,小米随行就市也正常。

第二、行业的萎缩,这个才是自身最危险的因素,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是负增长,行业负增长,作为行业的五强之一,业绩增长的压力自然很大,另外四强是苹果、华为、OPPO、vivo,每一个实力都很强,甚至比小米强,在行业下滑的行情中,市场份额的争夺会比以往激烈得多,企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就是做存量争夺。

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如果要是说小米是港股历史上最失败的IPO,我不知道参照标准是谁?因为港股股价腰斩的股票太多了。一天下跌80%的也有,比如今日下面这只股票,一天下跌80%。

主做股权设计、股权激励,业余爱好搏击

咨询合作请私信


壹号股权


小米在上市之前,风风光光,各种爆料,各种推算估值,有指千亿美元,也有给出2000亿美元估值的消息,总之,关于小米上市各种传闻,让小米在聚光灯下,吸晴无数。

遗憾的是,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当晚雷军表示,要让当天购买小米股票的投资者赚一倍(雷军翻倍言论被大量传播,搜索相关结果高达70万条),可能受这个消息刺激,在随后几个工作日上涨并创下新高至22.2港元,对应市值5570亿港元。但截至1月17日,小米市值为2321亿港元。不仅跌破发行价,相比之前高位,市值缩水超过3000亿港元,跌幅58.31%。对比此前雷军翻倍言论,如今状况令人嘘唏。



全球智能手机下跌,可以查看各种权威报告,智能手机红利已成为过去,小米未来之路,需要树立起投资者信心。就目前来看,物联网被小米视为手机以外的核心战略,并在5年内拿出100亿来支持AIoT发展。但在我看来,小米对物联网的思路有点窄,主要方向是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如果把智能家居视为物联网,那么小米的格局我不看好,很难支撑。

尽管小米培育了近百家生态链企业生产各种智能硬件,但智能硬件,大多数没有技术壁垒。例如智能音箱,阿里出货量领先小米,百度智能音箱追赶速度迅猛,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再来看小米AI语音助手,小米表示激活设备高达1亿,百度立马声称激活设备突破2亿,足足比高出小米1亿台。

行业竞争壁垒不高,这是智能硬件面临的现实问题,假如小米核心战略聚焦在此,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股价在资本市场波动,也是受到当前环境所致,随市场下跌,在这里期待雷军能为市场带来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