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是健康“报警器”,有这三个症状,说明身体出问题了

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一旦脚出现一些异常的表现,很可能是我们的身体敲响了“警钟”。

1

脚干裂、蜕皮不仅仅是天气惹的祸

1.天气干燥

很多人一到秋冬,皮肤就会变得特别干,低温会使毛细血管收缩,对皮肤供氧和滋养的功能减弱,易引起皮肤干裂。

建议:洗澡时最好选择有滋养成分的沐浴露,并及时涂抹润肤乳,平时也要保持脚的干爽。

注意:秋冬季应特别注意足部的防寒保暖,经常用温热水泡洗,以免发生冻疮而加剧手足皲裂。

2.缺维生素

维生素A能调节表皮及角质层新陈代谢;维生素E能增强皮肤保湿、弹性,改善肌肤对日照等的抵抗力,因此这两种元素的缺乏易导致脚干裂。

建议: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饮水,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预防脚裂的发生。

3.真菌感染

脚受到真菌感染时,也会出现脚裂,这类人群的脚裂往往伴有皮肤瘙痒、水泡等。

建议:外擦一些抗菌型的药,若较为严重,需及时就医。

注意:糖尿病患者,脚一有感染或发炎症状要赶紧就医,以免引发并发症,例如蜂窝性组织炎。

2

脚冰冷,可能是血管问题

1.血循环障碍

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贫血、心脏衰弱的人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易手脚冰凉。

建议:适当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可用40℃的热水,浸泡20分钟左右至全身发热。

2.血脉不通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血脉不通的现象。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会影响肝脉,导致肝脉受寒,肝脏的造血功能就会降低,肾脏阳气就会不足,从而引起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

建议:多吃些温补的食物,如人参茶、姜母鸭等;注意保暖,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3.疾病因素

甲减患者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出现异常,致使手脚冰凉。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引起手脚冰凉、肢体畏寒的症状。

此外,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过分敏感、平时过度操心、时常心神不安的人也是手足寒症的高发人群。

3

脚指甲变厚发黄,要引起重视

1.真菌感染

指甲变厚首先考虑灰指甲,又称甲癣,是由于真菌传染到趾甲所致。

建议: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注意局部卫生,保持足部干燥通气,也可在医生的建议下通过服药的方式治疗。

2.内科疾病

黄而鲜明,提示病轻,病程短;暗黄提示病重,病程长。黄甲可见于肝胆疾病、溶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肾病综合症、胡萝卜素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