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的良诸古国属于历史上记载的什么朝代?

海天149455528


良渚遗址所代表的良渚文化,距今大约5300年到4500年,分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

良渚遗址有城垣,有宫殿,有村落,有墓葬群,出土了很多精美而有特点的玉器、陶器、石器,还有大型水利工程,陶器上有类似文字的符号。国家文物局的论证是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从良渚遗址的年代看,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即龙山时代后期到新砦文化时期。这个时期是原始的大型聚落出现的时期,或者已经有了初期的城邑。《左传》上说的“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进入王朝时期,是邦国林立的纷争时期。

良渚的时期应该有众多的独立部落并存竞争的古国时期,考古上称之为“龙山时代”。古籍则称之为“万邦”,也就是《尚书*尧典》里说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时候还到不了国家的水平,只能说是邦国时代,小国寡民。

邦国时代之后是王国时代,就是上古三代夏、商、周,然后进入帝国时代从秦汉到明清。知道了这个发展顺序也就能知道良渚文化所处的时期了。


沅汰


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80年代,人们发现良渚遗址,并出土了一些陶器和石器,人们一直把良渚文化认为是新石器文化的一个遗址,也就是为什么那是历史教材中它与河姆渡文化并列排放的原因。到70、80年代在人们在良渚遗址以及周边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玉琮、玉璧等,随后又发现了祭坛、宫殿。2007年,考古学家又在宫殿区四周发现了城墙。宫殿、城墙的发现,可以确定良渚文化是有相当文明程度的城邦制国家,称之为良渚文明、良渚古国都不为过。

良渚文化不是一个孤例,它发现的玉琮、玉璧在后来的商朝遗址、三星堆遗址都有类似的风格的文化。考古发现良渚文化灭亡于4500年前左右的大洪水,良渚人不等不向地势高的地方迁徙,可能去了南方成为越、苗的祖先,也可能去了北方发展为夏、商、周。有意思的是,世界上很多文明都记载了那次大洪水,在良渚遗址发现了11道水坝,说明那时的良渚人治水能力是很强。他们会不会就是治水的鲧、禹的祖先,也未可知。

良渚遗址发现对夏朝最大的冲击就是,现在发现的良渚遗址与夏早期的二里头遗址规模接近,甚至更大,发现的文物特别是玉器也比二里头要多。宫殿、城墙比二里头的宫殿、城墙更清晰。二里头是不是就是夏都斟鄩,疑问更大了。可能是二里头处于河洛地区,历史文化叠落严重,不少遗迹被破坏了;也有可能是经过远古的大洪水,文明出现了一些倒退。

(二里头的青铜酒器)


冲击时评


所谓“朝代”是后人作的历史划分,“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国家。目前有传承记载的朝代,我们知道最早的是夏,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


而良渚文化的时间是距今是5300-4500年,也就是公元前3280年-公元前2482年。夏,或夏朝,现在是不是一个朝代学术界还有争议。那么比“夏”还要早的良渚文化究竟算不算朝代必然存在争议。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这种说法主要依旧,是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学术界和官方的明确的认可,所以现在更多的还是泛泛的称为“良渚文化”或“良渚时期”。由于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也找不出确切的相关记载。


不像夏商周等朝代,都是有实实在在的当时的考古资料来进行朝代命名的。而“良渚”这个名字也是以发现的地良渚镇命名的,并不是5000多年那个文化的实际名称。估计短期内学术界也未必能争论出一个准确和令人信服的名称。


所以题主想知道良渚文化确切的历史朝代目前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任何参考依据。所以现在良渚遗址还只能是良渚文化,还不能按照历史朝代来说。或许将来某一天的重大考古发现或证据,会把良渚文明带到一个“朝代”,成为一个国家……


憶佳緣


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并不需要强行一一对应,关键还是看有没有文字证明。我们知道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在此之前都没有发现文字,所以很多考古遗址究竟是对应文献的什么古国都成了悬案。最典型的就是二里头,虽然和文献中的夏朝高度重合,但就是因为缺少文字,始终缺乏一点石锤。而良渚遗址更在二里头遗址之前,所以当然也不知道是文献的什么古国了,甚至文献可能根本就没有提到吧。

不过,也有学者有一些联想。比如说有学者认为这是文献的“虞朝”,因为良渚遗址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而且传说中的舜和禹一些事迹确实也发生在钱塘江流域。比如余姚的“姚江”据说就和舜(姚姓)有关,而大禹是越国的祖神,又葬在绍兴会稽山。还有学者认为这是文献的“防风氏”,大禹曾经在会稽大会诸侯,防风氏迟到被处斩,今天浙江德清有防风古国文化园。这些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都缺乏确凿证据。


林屋公子


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矜持的夏星


良渚就是虞朝。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200年的考古学文化,

而虞朝的年代?据《韩非子·显学》中“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推断,虞朝的年代就是距今5600~4070年,和良渚的年份紧密对应。

虞朝为何就是良渚呢?因为虞字通吴,而良渚的所在就是吴地。

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虞字乃由‘吴’字所衍生。“虞”与“吴”通,古音同在鱼部,同声相假。

非常好,神秘的虞朝终于浮出了水面,古人多以虞、夏、商、周并称的。

《国语·郑语》: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左传》成公十三年:

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

《墨子·非命下》:

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记?

良渚不仅是当时最大的势力——地盘最大,他的文化也是最先进的,当时已经形成了礼制,这是夏商周三代礼制的源头。

良渚有森严的等级制度,王权与国家已然出现。而统治良渚的开国始祖就是三皇五帝中的天皇!良渚出土的“琮王”正是天皇的形象。这个后面展开说。

良渚文化是崇拜鸟图腾的,这个和虞舜相一致,虞舜是东夷人,东夷也是鸟图腾。而且,中国东南是中国乃至环太平洋地区鸟图腾崇拜的中心。鸟图腾后来神化为凤凰图腾。

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都流行黑陶,但从黑陶的起源来看,东南地区是黑陶最早的地区。

《周礼·冬官·考工记》云:“有虞氏上陶。”史载虞代的陶艺是极为精湛的。

我们还发现了有虞氏的皇冠!!《礼记·王制》云:“有虞氏皇而祭。”下面这个器物很像皇字上面白的部分。

我们对比一下金文的皇字:

成鸠,中国传说中为太古天皇氏的别号。据战国古籍《鹖冠子·王鈇》:“泰上成鸠之道,一族用之万八千岁。” 陆佃解:“ 成鸠,盖天皇之别号也。”这里的成鸠氏乃三皇五帝的天皇是也!下面的就是天皇形象。

成鸠氏属于O1a-M119类型的基因,当时东部沿海都是O1势力占据着,而且武力还很强盛。据战国古籍《鹖冠子》记载说“成鸠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所以,成鸠氏就是O1百越的祖先,也是东夷的祖先。这里重申一下,东夷是地理名词,并不是民族名词。

成鸠氏O1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而扬名天下,影响了整个中国。成鸠氏的文化水平并不低,他已经创造了可以类似象形文字的短句,有个陶罐刻画符号,被李学勤先生释为“巫钺五俞”的符号。

宋罗泌《路史·余论七》记述“吕梁碑”,有:吕梁碑,刘耽作,字为小篆,钧画讹泐,间可认者仅六十言,耽于传无闻矣,据碑之言皇帝登封之岁,则盖秦汉间人也。碑中叙纪虞帝之世云: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乔牛,乔牛生瞽叟,瞽叟产舜,命禹行水道吕梁,特此节完备为可考质之于传,惟无句望,且不言出自黄帝,谅得其正。

《鹖冠子》讲到“成鸠氏”手握“王鈇”,“王鈇”就是斧钺。钺即越字的来源。

可以梳理出周初以前有虞氏的世系:

成鸠氏……幕——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

重华就是后来的帝舜了,那么是舜长什么样的呢?放个“上海第一人”,自己体会吧,不要打我。


基因看历史


题目中有错别字,是良渚。这个不能忍……我有强迫症吧!

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来看,良渚古国的历史十分久远。良渚文化存在的时间范围在距今5300年到4200年之间。它比历史记载中最早的王朝——夏朝还要早。

按照时间来说,它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王国。


知早


1936年,在杭州市良渚镇、瓶窑、安溪三镇之间发现的许多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遗址,所以总称为良渚文化。

随着发掘的深入,该文化渐渐引起注意,以至于升级为良渚文明,良渚古国,良渚朝代等等。 不错,对于严重缺失史前文明证据的华夏文明,有这么一处瑰宝确实是莫大幸运和十足珍贵,但是在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华夏大文明里,这里只是一时一地文明程度的缩影。我们为这一弥足珍贵的遗址感到高兴自豪的同时,更应该敬畏华夏大文明,而不是割裂出来,逃避华夏大文明的背景,无限制地吹捧和抬高这些华夏大文明的小组件。

既然如此,良渚文明属于华夏大文明的那一部分组件呢?也可以这样良渚文明属于历史上的那个朝代呢? 从考古资料显示,良渚文明处于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相对应应当是夏前的五帝中的黄帝时期。黄帝时期不是黄帝一个人的统治,而是黄帝及其继承者统治的一个漫长时期,黄帝时期时长大概有三千年。也只有这么长的时期,良渚文明才能得到充足发展,形成这么高度的文明遗址。

有人拿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发掘出来的遗址来比较,认为中原地区的文明程度比良渚文明低,那只能呵呵呵了:就在咱们的眼前,北京和上海比,除了政治程度高,经济上显然就比北京高。但我们仍然认为北京是首善之地。这和黄帝时期的中原文明和良渚文明多么相似。 可以这样认为,中原文明是政治程度高,因为那里是中心地带,是周围诸侯和北方、西方戎狄虎视眈眈的地方。而良渚偏安一隅,局面相对稳定,所以经济发展的就相对要高。

良渚文明确实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片圣土,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骄傲。相信,随着考古不懈的努力,远古的中华大文明必将呈现在世界面前,惊艳世人!!!


诗人的眼睛83314


良渚文化是,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在1935年的考古挖掘,古荡遗迹中发现的石器,和他老家被盗墓贼光顾过的遗迹中残留的石器,出自同一时代,按那时期用的石犁,石斧,考古专家们研究是在新石器时期,

1959年考古学家,夏鼐把这一新石器时期文化命名为良渚文化,可能这个命名和古遗迹在良渚地区有关,

良渚遗迹出土的大都是以,石器,陶器,玉器为主,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测定,其年代距今约四千七百年到五千多年。

从1982年,考古学家发掘的,象征神权的玉琮,还有象征军权的玉钺,和丝绸纺织品,以及在1994年发现的超巨型建筑基址,把良渚文化推升到了一个文明,考古学家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2007年在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了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相当于400个足球场那么大,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其意义绝不亚于殷墟的发现,他已经不是一个部落了,他是一个古国。比历史上的夏朝还早。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在往外扩张到,安徽,江西,山东,山西南部,可见良渚势力占据了大半个中国。

良渚文化是以在良渚地区遗址而命名的,至于发现的良渚地区古城断为国,是什么朝代,历史上没有记载,从中华国宝之谜的玉琮推论,良渚文化大概是新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时期或父系氏族时期,至于朝代国名,不清楚。


夏有凉风61


良渚文化是“遗落的世界”。

她规模宏伟的水利系统甚至早于史籍记载的,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但从现有的资料和考古发现来看,她不属于任何朝代。

她是中华文明中失落的文明。

有史学家认为,良渚人后来一部分南下,成为了百越,一部分则北渡中原。百越后来融入了北方民族,但北渡中原的良渚人有没有或者如何与北方/中原民族发生关系,在整个中原文明发展过程中取到了怎样的作用,现有资料还不足以下结论。

也许永远成谜。

但肯定的是,良渚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多元论”“多起源论”最有力的证据支撑。进一步表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