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新一代森林人后,我不否认它是一款很用心打造的车型

与某些豪华品牌类似,斯巴鲁有着十分显著的品牌光环。提起斯巴鲁,人们总会联想起拉力赛、水平对置、WRX STI等关键词。

确实,这个品牌过往有着太多的辉煌,性能、技术、赛事已成为了它的品牌烙印,加上较少的市场保有量以及日本进口的身份,让其始终保持着理科学霸的形象。即使像现款力狮那样普通不过的轿车,在车头蓝色六星标的映衬下,都会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斯巴鲁的棱角开始被磨平,与性能有关的元素逐渐消失在其新车上,驾驶辨识度一款比一款模糊。唯一坚持的,只剩下对称式全时四驱和水平对置发动机这两大“命根”。

不过,与其说这是一种退化,不如说是为了迎合市场的改变。毕竟,任何一个汽车品牌都不愿只被小部分人欣赏——超跑、奢侈品牌除外。

按理来说,一个对动力、底盘有着深厚累积的品牌,要让更多人接受是一件不难的事,因为最核心、最难的部分早已攻破了,接下来把车造得大一点,配置多一点不就完事了?


然而,斯巴鲁的角色转变过程似乎有点不畅顺。不是他们技术不够,而是路走偏了,小鹿这次试驾的2019款森林人,就是最好的写照。

电机最大功率只有9.6kW?

2019款森林人采用了斯巴鲁最新的核心技术——SGP平台以及与其对应的“智能水平对置发动机”。

与所有车企的新平台类似,斯巴鲁的SGP平台在乘坐空间以及车身刚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整车长度只增加30mm的前提下,前排乘坐空间增加了20mm,后排乘坐空间增加了33mm,合计增加了55mm,这是空间利用率的显著进步。在车身刚性方面,新车的车身弯曲刚性提高了2倍,后悬架总成的扭转幅度减少了50%。

而所谓的“智能水平对置发动机”,是由107kW的2.0L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与一台位于CVT变速箱内的电动机所组成的混动系统,不过电机的最大功率只有9.6kW,扭矩仅为63Nm——与48V系统的电机输数值出相似。虽然可以作纯电行驶,但仅限于低速低负载工况,电机更多时候都是辅助发动机驱动,可以理解为一套弱混系统。


这套全新的动力总成,取代了上一代2.5L排量的版本,成为整个车系的顶配动力,起售价为25.28万元。而入门版车型则采用一台115kW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起售价为22.38万元。

电机解决不了动力不足的问题

说实话,有电机加入后,“混动版”并没有比纯汽油版有多大的动力提升,两个版本的动力特性趋于一致,都是倾向线性平缓的输出,而所谓的推背感、爆发感,在这两款动力总成上都不可能体现到。想要超车,必须预留足够的距离,还得使劲地踩油门,转速超过4000rpm时才能获得象征性的加速感受。

在如今涡轮当道的年代,这样的表现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动力不足”,这情况出现在一款斯巴鲁车型身上,确实让我大跌眼镜。

那新增的电机就起不了任何作用吗?非也。在起步以及匀速行驶时,电机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动静,让行驶感受变得较为高级。至于能否提升动力响应?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并不明显,需要非常细致地与纯燃油版对比才会察觉。当开完混动版再去开纯燃油版,除了发动机声音略大之外,驾驶感受并无太大差异。

与动力系统相比起来,这一代森林人的底盘表现扳回了不少分数。水平对置发动机所带来的低重心,对车身稳定性提升带来很大的作用。在连续的弯路行驶,车身侧倾幅度很少,而且重心的转移也不显剧烈。在一套支撑性十分充足的避震器加持下,还能领略到一些操控乐趣。当然,缺少足够灵敏的动力响应,所谓的操控只能停留在弯道。

这一代森林人对四驱系统的控制模块进行了升级,提供了雪地、泥地和普通三种四驱模式。前两种模式都能自动激活坡道缓降功能,在泥地模式下,系统还会自动关闭车身稳定系统,进一步增加脱困能力。


在试驾过程中,我们走了一小段轻度越野路段,除了避震阻尼稍大之外,底盘应付烂路的余量还是挺大的,坡道缓降功能的作用也是十分灵敏。



进口身份的得与失

既然有着进口的身份,那森林人必然存在很多独特的设计,这些特征可能是会很对中国消费者口味,也有可能与我们的使用习惯完全相反。

例如在内饰布局上,这代森林人采用了上下双屏设计,下方的大屏幕没什么太大亮点,而上方的小屏信息量则不是一般的大。包括油耗数据、动力系统驱动模式、(混动版特有)车身二维水平角度、安全系统激活状态都能在这小屏上显示。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前后摄像头的影像居然也是通过这个还不如手机大的屏幕上显示,虽然分辨率不低,但屏幕确实是太小了,近视度数稍高的用户可能会看不清。也许设计师为了避免视线过度转移,才把摄像头影像设置于此吧。

而在按键布局上,内饰设计师可谓花了不少“心思”,为何要用双引号?因为我实在看不懂其设计的用意。


车道偏离预警和预碰撞的开关按钮,居然设置在车顶,估计是不想用户经常触碰;方向盘左下方的按钮区密密麻麻地布置了7个按钮,其中有两个是多余的:关闭随动大灯的“SRH OFF”按钮,以及对应下方关闭纯电行驶蜂鸣声的按钮。这两个明明是很实用的设计啊,为什么要关闭呢?

当然,还是有一些设计上的亮点值得称赞的,车窗面积就是其中一点。无论是前挡风玻璃、前后侧窗,还是A柱后的小三角窗,其面积都十分可观,能让视野进一步开阔,在越野路段行走时最好不过了,不过这对整车外观设计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说起这代森林人的外观设计,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猜,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趋于一致的。大家心照不宣,我就不再展开了。



试驾小结:

上文说到,斯巴鲁的路有点走偏了。其实所谓走偏,是相对市场而言的。今年车市总体形势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在如此大环境下,要让本来已经十分挑剔的消费者去接受一款新车已经很难,更何况是一款有着明显短板,而且亮点不突出的车型,人们拒绝的理由自然更多了。

对于新一代森林人,我不否认它是一款很用心打造的车型。但其所营造出的体验感,是否真的当下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我想是斯巴鲁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