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刺刀是什么?

笑看江湖唯我独尊


要论我军历史上的军刺,早已退出现役的三菱军刺,应该最为厉害了,曾让对手谈虎色变,于是,就有了三菱军刺有毒的江湖传说,但后来证明只是以讹传讹的,谣言本身就漏洞百出,实在经不起军迷的认真推敲。

实际上配三菱军刺的56式冲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以及63式自动步枪,到目前为止,依然在某些冲突地区使用,三菱军刺并未受到所谓的国际禁止。

所谓的国际社会对军刺这般冷兵器,提不起什么兴趣,刺刀等毕竟杀伤力非常有限,对士兵产生的伤亡微乎其微,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

在内地高校的军训中,包括民兵的射击中,还不时能看到56式半自动步枪的身影,三菱军刺依然挂在枪身下,貌似虎虎生威。

曾经一段时间,三菱军刺随着56式冲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以及63式自动步枪而蜚声海内外,是中国军工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凶狠的刺刀之一。

人民军队既强调精准射击,要求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当然战场上绝对做不到,但其精神必须提倡;同时又非常重视拼刺刀,强调近身白刃战,发扬刺刀见红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所有的对手胆战心惊。

日军的30式军刺和国军的中正式刺刀,包括苏军的四菱军刺,并不适合当时的配枪,56式三菱军刺的诞生,让56式枪械包括此后的63式自动步枪有了一款满意的军用刺刀,设计是以刺和放血为主,且拔出军刺毫不费力。


三菱军刺装在枪上,可折叠不拆下来,无扁平的刀身,只有三棱的刃口,只能刺不能砍,被称为刺而不是刀,威力更多地体现在三棱结构上。

但三菱军刺有先天的不足,强调拼刺和放血为主,缺乏现代刺刀普遍具有的砍、锯、剪等功能,在强调军刺多功能化时,就显得不适合现代战争的需要了。

因此81式、95式等新型自动步枪,全都采用了多功能的军刺,从而淘汰了三菱军刺,但是三棱军刺所代表着那种刺刀见红的精神,却依然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本文有“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中*南海保镖》里面邹兆龙这张剧照很惊悚吧?!然后关于56式军刺的各种传说不胫而走,其实邹兆龙拿的道具是苏制“莫辛纳甘1891式”步枪所使用的刺刀,而非56式军刺。
由于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在我军服役历史很长,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而56式刺刀作为它们的附属武器也粘了光芒,作为一种近距离格斗的冷兵器,56式军刺的外形有些异端,它不像是“三八式步枪”刺刀和其他外军所使用的刺刀那样的“刀形”或者“剑形”外观,而是比较独特的“三棱形”(类似一根锥子),这种设计在拼刺的过程中穿刺效果非常好!并且“Υ字形”伤口确实要比“一字形”伤口难以处理,使伤者更加痛苦,而且“三棱形”属于加强受力刺刀不宜折断,这对于重视拼刺训练的我军步兵来说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武器。




人民战争年代,我国开展了全民大练兵活动 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63式自动步枪(图片)大量制造,加在一起超过了上千万只,随之56式军刺的生产量也与枪几乎相同!这就使得56式军刺成了那个年代人民群众认知度最高的制式装备之一,也造就了一代传奇!

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的品种增加, 拼刺战术虽然在仍旧是部队训练当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56式军刺已经难以适应战争的需要了!究其原因就是它只能拼刺,不具备切削、打磨、锯断……等野外作战需求的功能,说白了就是它的用途过于单一了(中后期也应用了“剑形56军刺”,替代“三棱刺”)……随着81–式系列和95式系列先后进入我军服役后,56式军刺(剑形刺)除了作为“礼宾枪”使用外完全退出了我军现役。


我们现役95式步枪所使用的“多功能刺刀”外观与美军M9军刺几乎一样,只是尺寸略小了一些,据说198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访问我军南海舰队陆战队训练基地,观看完我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后,赠送给我军几把“限量版”的礼品M9军刺,这是我军第一次接触到正规版的该型刺刀。

在吸取外军先进军刺的制造和使用经验后,我军也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出了95式“多功能军刺”,该刺刀除了具备刺杀功能外,还具备:切削、剪切、锯锉……功能,使用性能大大的拓展,而且作为“匕首”单独使用也是一件侦察兵利器!


95军刺的剪切功能,使用刀头与刀鞘是凸起销连接后就可以当剪切工具使用,可以铰断8㎜直径的钢丝。

从制造材料来看95式军刺使用的是9Cr18Mov高级合金工具钢制造,材质的硬度、韧性、耐腐性能…都大大好于56式军刺所使用的T10碳素工具钢,也正是95军刺用材好、制造工艺先进,外军也向我国生产厂家订购不少95军刺和与它相似的M9军刺。

从总体性能来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化战争的要求,95式军刺替代56式军刺是必然的,多功能代替单一性能也是必须的。所以,从使用性能来看95式要比56式更加经典!


说完56式军刺和95式军刺后再啰嗦几句美军M9军刺的事情,图片当中:左边小图是M9军刺的刀片部分,没有安装刀把。右边是透明刀把版的M9军刺。
M9军刺刀柄设计被“美国刀具协会”评比为“败笔”!认为美军片面的追求多用途,使用空腔型刀把,里面放:鱼钩鱼线、指北针、打火石……等小物件,占用了刀柄的位置,使刀柄在制造过程中很短与刀把相连接处变得非常不结实,非常容易出现折断!这要比M7军刺的通直形刀柄设计相比,强度变得很差……M9军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确实在大力劈砍、撬动重物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折断现象……为此美军在1990年代版的M9军刺制造中取消了空腔刀把,使用“细柱形”刀柄(上面图片里透明刀把版隐约可以看到),但是这种设计被制刀界称作“鼠尾”,对于刀尾部的强度提高不大,同样也易于折断……“美国刀具协会”认为采用通直龙骨刀尾设计更加合理。


皇家橡树1972


要说刺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的三棱军刺那可是相当有名的。

三棱型刀身,钢制材料,全身设置三道樋,一方面可以减轻刺刀重量,另一方面就是发挥血槽作用,当刺刀刺入敌人体内后,旋转拔除后,不仅可以重创伤口面,还可以加速敌人伤口放血。就是被战地医生收治,其三角型创伤口也不好快速缝合。

除此之外,该刺刀刀身进行表面热处理过程中抛弃了传统的烤蓝处理工艺,改为磷化处理,这样就引入了重金属元素,在战场上刺入敌方身体之后,重金属的存在能够有效组织其血液凝结。

这款军刺主要是配装在当时的56式/63式半自动或者56式冲锋枪上,尤其是56式半自动步枪,配合三棱军刺之后,堪称那个年代最好的轻武器,长距离射击、短距离压制、近身拼刺,绝对可靠,杀伤力杠杠的。

不过这款军刺也有缺点,也就是除了刺杀作用之外,其他匕首的功能全无。

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军用刺刀都是采用多功能的匕首代替,能刺杀、能砍、能削,用途更多样化。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


说实话,三棱刺被以讹传讹太久了,真心不是因为刺杀的伤口不易缝合,也不是因为焠了毒。

而是因为当时工艺达不到要求,生产出来的刺刀太脆,易折,故增加了三条加强筋,保证刺杀的威力,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没有这三条加强筋,这刺刀在拼刺过程中很容易折断。

之所以泛青是因为刺刀工艺流程中需要磷化,在磷化过程中混入了少量砷导致。有毒的是氰化钾,而不是磷化过程中混入的微量的砷。

回过头想想,如果是故意焠毒,战士们在训练使用过程中是不是很容易弄伤自己?平时训练过程中总有不小心的时候,那是不是每个士兵还得配解毒剂?

所谓的三棱刺的放血槽更是没有这功效,三条加强筋设计有保证硬度,不易折断,还有减轻刺刀重量的效果,同时刺入之后因为形状的不规则,可以避免刺入之后形成的空腔吸力,不易拔出的问题。

还有传言因为形状的不规则,也就是Y字形伤口不易缝合,那是看低战地军医的实力,这种伤口对军医来说是小儿科。

既然这种伤口缝合对军医是小儿科,那为什么实际情况却是被刺刀刺伤之后难以治好呢?

原因不在于刺刀本身,而是使用的环境,刺刀是军械,战争时期环境恶劣,沾染周边环境各种各样的对人有害物质,比如泥土中的微生物,细菌之类的,总不能说每次拼命的时候还有空清洁一下三棱刺吧?微生物侵入人体,细菌感染等多方面因素导致难以治愈,甚至死亡。

不是战地军医不行,也不是三棱刺的威力,而是三棱刺脏了,沾染了有害物质。

三棱刺退出我军装备序列,是因为工艺提升了,三棱刺的作用太单一了,只有刺杀的功能,然后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刺刀,可以割,可以刺,可以做匕首,等等用途。

不可否认三棱刺在我军中发挥的作用,但也不要过于神话一件兵器


qzuser209060675


《亮剑》里面的四四式步骑枪了解一下,看看用的什么刺刀。里面楚云飞的部下反水,李云龙带领部队营救楚云飞,钱伯钧的队伍很快就被李云龙的人给控制了,而这钱伯钧骑着马直接逃走了,因此楚云飞要亲自清理门户,最后向和尚借了一匹马,并且楚云飞当时还向和尚借了一把枪,就是四四式步骑枪。


詹姆斯铁蛋


我国最利害的军刺是56半上面的军刺,因为这种军刺很毒辣,所以后来就被联合国禁止使用了。因为这把军刺是三面都有放血槽,要是用这把军刺刺进人身体以后,刺完的伤口很难再愈合。所以后来联合国就禁止在战场上面使用这种军刺了。


爱团如家


三棱刀是世界禁止的刀,也是中国唯一有名气的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