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郭嘉,庞统,周瑜,对于魏蜀吴来说,谁的损失更为惨重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可以对时局政治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比如说在三国时期的,郭嘉,庞统,周瑜这些人,对三国的局势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的。不管是从三国演义来看也好,还是从史记来看也罢。这三位,对三国的格局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是我们无可否认的。

那么,到底是郭嘉的死对魏国来说,损失惨重呢?还是庞统的死,对刘备来说让他心痛难忍呢?还是周瑜的死,对吴国来说,就等于一颗流星的陨落呢?我们后世的人,看三国,评三国,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也有自己喜欢的人。到最后说到三国,都是众说纷纭。我觉得这三个人其实在三国时期,对于魏蜀吴都是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先来说说郭嘉。郭嘉的起点很高,他在跟着曹操之前呢,是跟着袁绍后面的。因为当时袁绍的实力非常强大,但是郭嘉也非常有远见。他觉得袁绍在后来的一些战斗中,并没有让他预见更好的未来。所以他就去投靠了曹操,因为他觉得曹操的才智,是超过与袁绍的。正巧当时的曹操呢,痛失爱将,而他又想招揽人才,于是呢,他就给他的最为信任的荀彧写信。而郭嘉正是荀彧介绍给曹操的,没想到,当郭嘉遇曹操相见,那简直就是相见恨晚呀。

怎么不让这两个人早点遇到呢?曹操对郭嘉赏识有加,郭嘉对曹操那更是崇拜不已,这两个君臣简直就是一拍而合。郭嘉跟着曹操以后,那会儿刘备的实力其实还不是非常强大,那时的刘备到了徐州,想在徐州站稳脚步。这时郭嘉就对曹操提议,必须在刘备站稳脚步之前,把刘备打败,要不然等他势力成熟强大以后,那再想剿灭他,那就非常的难了。确实郭嘉的这一计谋成功了,当时他们还抓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就连曹操也在感慨,如果打赤壁之战,是郭嘉还在,那么局势肯定又是不一样的。

再者说说庞统,其实庞统一开始并不受刘备的重用。刘备甚至有些觉得他这个人,没什么大作用。可是后来,诸葛亮和鲁肃呢,就特别欣赏这个庞统,他们觉得庞统确实是一个人才。然后极力向刘备推荐他,刘备才再次接见庞统。而后的日子在和庞统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恍然发现,其实这个庞统确实是一个人才,难怪诸葛亮和鲁肃极力推荐。他差点就丢失了一名猛将。

而庞统的加入,使得刘备军团的实力,又上升了一个档次。在跟曹操作战的过程中,他也是给予了很多决胜关键的计谋。在蜀国,庞统的才华其实与诸葛亮,是不分上下的,就连诸葛亮自己也十分钦佩他。可惜,有才华的人真的是老天都看着眼红,庞统30多岁,就因为在一场战役中中箭而身亡。诸葛亮因此少了一个可以给他出谋划策的参谋长,这对他以后的工作就加大了难度。所以,庞统的死对于蜀国来讲也好,甚至对于诸葛亮来说,那简直是巨大的损失。

而吴国的周瑜,那他在当时呢,是非常了不起的。他的军事才能其实是超过诸葛亮的,因为他从小就跟着孙策一起,南征北讨,这让他对于兵书上所说的一切都了然于心,让他能更快的更精准的给吴国的孙权出谋划策。就像他在赤壁之战里面现出的,先是上演苦肉计,再者火烧曹军大船。这一计谋让孙权与刘备有了喘气的机会,也让曹操大大的受伤。不管从兵力也好,粮草也好,设备也好,在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是损失惨重。

如果你们说就算曹操没有了郭嘉,刘备没有了庞统,孙权没有了周瑜,那么他们还有其他的重要的谋士。但是我想说如果诸葛亮有了庞统的搭档,那么我想他的计谋会更加的精准,也许当时的蜀国就不是,历史上所写的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格局。如果周瑜没死那么吴国,也许会更强大。

而郭嘉没死,我想曹操曹操统一天下的局面,也许,就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魏国了。人才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就像一个人被卡住了脖子一样,如果有这样一个可以帮助你的人存在,也许就没有这样一个,被掐脖子的场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