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米,官方调研后房价回涨,你怎么看?

劳方运


从房价永远涨,到遏制房价上涨,到现在维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市场三部曲大结局。
除了一线抗跌外, 其他地方降价潮是一波接一波。其中 ,降价最凶的是碧桂园砀山项目,直接57折,碧桂园该盘原价5200元/㎡,直接57折卖房,甩到3000元/㎡。据说,很多人全款买 了好几套。
另外,合肥院子从2万降到1万5,也是大幅降价。但是,一切在一场约谈后,又恢复原样了。
碧桂园这个清仓大甩卖的行为,已经遭到了处罚,已经暂停了几期预售证办理……


看来地方政府既要遏制房价大幅上涨,也要遏制房价大幅下跌啊。
这个目的,一是为了稳住房价,稳房价就是稳地价,会议既要说的很明显了,未来还要推出拆迁地块,就是告诉地产商,不要降价,大家都有好处。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定已经买了房的户主。
现在的局面,让开发商很难受了,涨是涨不动了,跌也不让跌,本想着回笼资金还债,也难以实现了,那拿地就更加困难了。

接下来,高负债的房企,真的要过苦日子了,最近流行房企的从业人员卖惨,真的是当下最真实的写照了。


到底能否保持房价平稳过度,作为只有一套房,并不打算参与炒房的的吃瓜群众,我表示很乐意继续保持关注。


赵冰峰财经


房价只能涨不能降?原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曾说“房价只涨不跌”,一语道破。



1、房企处境尴尬左右为难

9月份,该楼盘降价曾引起业主拉横幅维权,因为5月份楼盘网签价21600元,直降6000元后跌至15000元。10月24日,合肥某房产局长前往调研,房企被约淡后,房价又回涨到20000元,理由是:影响楼市健康。

开发商左右为难,降价老业主搞房闹,地方政府不允许;不降价房子难卖,无钱还债,房企也是着急了。

2、楼盘降价地价跟着降,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新房降价促销,造成拍地楼面价溢价率降低。合肥18年上半年卖地4592亩,揽金298亿,供地减少,地价下降,土地收入锐减。15年一17年卖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情况:合肥占比平均值104%(其中16年占比142%)位列全国第2,南京占比平均值126%位列第1,杭州占比平均值102%位列第3。



以上3城与厦门成为16年楼市领涨四小龙。合肥16年卖地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高,17年以来明显下降,房企大幅降价,地价也降,政府急了。中部城市一位公务说:房价跌了地价降,政府发工资困难,房价涨了自己买房困难,心里很纠结。

3、未来楼市维稳是大概率

731会议定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地方政府不让大降,高房价广遭社会诟病。笔者认为,稳金融是牛鼻子,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的,稳预期包括房价小幅下调,防止楼市大起大落。大家的意见呢?


水宜说房


房价要降早就不是空穴来风。然而当大家一直认为楼市“寒冬已至”时,安徽合肥近日传出,某楼盘降价6000元/平米,房产局领导亲自前往调研,不久,房价便又回涨。顿时一场舆论的风雨将起。

对于此事,早餐君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到目前为止,对于此事到现在都没有官方表态。所以,大家也不需要过分的猜想。

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件事情就有点复杂了。“房住不炒”是楼市调控的指导总方针,房价终将回归理性这是必然趋势。关键时刻却出现调研后房价上涨,在整个楼市整体大环境下实在显得十分突兀。

至于为什么会涨价?早餐君认为可能有一下两个原因。

1. 在“房住不炒”总方针指导下,房价下降是必然趋势,但有关部门希望房价能够逐步回归理性。近段时间因为房价暴跌引起维权的事件不少,断崖式暴跌会影响到社会安定,不管是谁都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2.  最初,各地多是一把手牵头负责项目推进,红灯关闭,绿灯大开。如今楼市风向已变,为了活命,开发商不得不大降价、多回款,还要少花钱、少拿地;但土地财政却是地方财政收入,房价暴降对于其影响有多可怕,大家心里明白。

房价降,刚需笑。但是这割肉的链条,必然有人欢喜有人愁啊!




认同早餐君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关注~


华尔街早餐


我骂了开发商10年,我欠开发商一个道歉


币米饭


原来是贼喊捉贼啊……


老衲不能说


房子不可能无止休地涨下去,除非人民币贬值象日币韩币一样。降价也是阵痛,慢慢习惯就好了。

实际上中国人真的不缺房。这一点国家最知道。只是还没有找到替代房地产的项目。人的欲望是没底的,农村有三层小院还想城里有套房,有实力的话还想在大城市买套房……。国家已经看到这一点,也不想让人民币变成一堆钢筋小泥混凝土。所以搞航展、进博会各种发展经济的论坛、平台,大力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贸易往来。和美国人打贸易战经济下滑,也只有房地产能拉动内需。因为高层已经说了住房不炒,对房企降价被约谈三咸其口避而不谈。不能大起大落,让房价慢慢降下来,让居者有其屋是政府的心愿。而老百姓不买帐,大家都持币观望。也许明后年房价会有回落,刚需不妨再等等。


奔跑的蜗牛1728


安徽一个楼盘降价6000元/平米,房产局领导调研后房价回涨,却引发了市场的猜想。不过,这给大家一种感觉,地方不希望房价大跌,而上方不希望房价大涨大跌,而看不见的手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虽然此举不能够说明房产局领导有刻意保房价的行为,但这些年来地方对房地产的依赖度非常高,而土地财政模式下,房地产市场的兴衰,价格的高低,却直接影响到地方的财政增收。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并不希望房价大跌,而就目前为止,仍然找不到一个比卖地赚钱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式,而房价保持高企,恐怕也符合了多方的利益。

再者,近年来房价暴跌引起的维权事件不少,房产局领导调研,也是担忧房价大跌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并不希望当地发生维权的问题,而保持房价稳定,或许也是降低社会维权现象的风险。

此外,房价大跌不仅仅影响到地方的财政增收,而且还会对银行、高杠杆买房者构成冲击。假如房价一下子下跌30%以上,恐怕弃房断供现象就会频繁上演,而届时不仅不利于开发商、银行乃至地方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可能引发一些不可控的风险问题。

由此一来,从稳定的角度来看,房产局领导调研,意在稳定房价,保持房价持续稳定,恐怕也是多方的共同利益。


郭施亮


是这样,政府关于房价的调控也时常处于进退两难局面。


就拿题主所说的砀山来说,砀山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县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地区设立的一种标准。

贫困县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必须招商引资。

因为可以拿到中央及市级财政拨付的扶贫补助资金与一些政策优惠,贫困县的头衔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之一,企业的财政负担也随之降低。

此时,碧桂园等大企业也就自然而然地入驻进来,伴随着棚改春风的到来,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蔓延到了三四线城市甚至是砀山这样的十八线县城。

中国地方政府不能发公债,到银行借钱也有诸多限制。地方政府就会以土地作为抵押,通过土地财政获取地方建设发展所需资金。

所以,地方的建设还是得依赖土地出让金,而土地出让金升高则意味着房企成本升高,成本升高带动的房价上涨就不必多言了。

这套依靠房地产来拉动地方经济的模式,也是现存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模式。

并且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一些政府官员的升迁概率与他们任职期间GDP增长业绩有很大的正相关。

总的来说,就是地产,经济,GDP的模式。



砀山人民对房地产的需求是有的:

一二三线城市房价高企以及各种限购政策下,对打工者必然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部分人群选择返乡置业。

棚改拆迁货币化补偿,同样也带动了一批购房需求。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改善居住者,也成了购房的主力军之一。

在以上三方的共同需求下,位于调控范围之外的砀山房地产,似乎还有发展空间,这也是政府仍然继续在加大土地供应的原因之一。

但房价过高的现状也是令人头疼的:

当地人均年收入不足三万,购买力极其有限,房地产又属于高负债行业,大量库存需要通过销售来回款,不得不以打折的方式来促销,同时也不再盲目扩张继续拿地,开始追求长效健康地发展。

房价的博弈,便这样存在于政府、开发商与老百姓之间了。


总之,我还是认为经济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想通过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经济的模式实现快速发展并不现实,更可行的还是把精力着眼于实体经济,踏踏实实地搞些产业出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否则,一味依靠土地财政,这种不断降价回调的现象只会越来越多,降价与不降价的种种矛盾只会越来越大,去房产泡沫,实现经济转型,才是中国现阶段主要的经济发展目标。


洋葱先生投资APP


房价多少与开发商,炒房团没有一丁点儿关系,是卖地的,当地政府决定的。


宁静致远201361535


这个事情,有点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令人有些瞠目结舌。

一是房价要想回归理性的确比较困难,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需要一段过程。

其二,一个城市的竞争力究竟是高房价,还是低房价?从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当然需要房价回归理性。可是从资本的泡沫来看,或许高房价能够带来一时的表面繁荣。

其三,这恰恰说明一些地方离不开房价的泡沫。如果没有房价泡沫的支撑,有的地方还能不能支撑下去,这的确是个问题。但如此下去,经济又该如何良性循环。

其四,未来房价如何走势,谁能进行掌控?这个问题值得思量。或许有人迷住行政的力量,但从经济的客观规律来看,是不是真能顺从行政的走势?如果不能,又该有怎样的结局,可能正是需要早作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