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如此评价明朝: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

鲁迅先生如此评价明朝: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你怎么看?

这话出自《病后杂谈》,鲁迅先生在一次生病之后,读书的感想。

他读了《世说新语》谈了一下雅,又读了《蜀龟鉴》读到张献忠剥人皮,想到了《安龙逸史》上的一些凶暴的记载。

他最大的感想,我们在治病救人上从来都是马马虎虎,画个图都潦草得很,但是在杀人上却精准到了医学的地步。

例如腐刑,对于男性实施宫刑,对于女人实施幽闭,竟然像个外科大夫一样研究,并且实施到位。


可是在男科妇科病的治疗上却没有一套体系,更没发展出外科手术的层次。

先生于是就感叹这么长久的时间里,我们的先生都干了什么。

例如剥皮,先生感叹的是孙可望当年剥人皮。

这孙可望本是张献忠的干儿子,张献忠死后,他带兵投降了南明朝廷,但是身为臣子他有不臣之心,有臣子不服,他立即将人剥皮填草,有一次他逮捕了李如月,在李面前放石灰和草,说这就是剥你的皮用的。


李如意破口大骂:“这草里颗颗都是文章,节节都是忠肠。”

先生于是就感叹,这孙可望用的方法就是因袭朱元璋的。

当年朱元璋治理贪官,就是用恐怖的法子,把犯人杀掉,剥掉他们的皮,填上草。

孙可望干的是谋逆的事,用的确是明太祖的护国之道。

于是先生就发出了一声感叹。

他叹息的是这片土地上为什么戕害人的手段层出不穷?治人疾病的方法却不能发扬光大。

先生还说了


真也无怪有些慈悲心肠人不愿意看野史,听故事;有些事情,真也不像人世,要令人骨悚然,心里受伤,永不全愈的。残酷的事实尽有,最好莫如不闻,这才可以保全性灵,也是“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的意思。

但是先生说也就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看这些,最后一些人忘了明末的杀戮,却记得晚明的小品文,导致杀戮之风绵延不绝。

可惜的是有些人不懂鲁迅先生,却只知道在这里污蔑先生,说先生抹杀你们朱元璋的丰功伟绩,这种人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求奴隶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