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用生白术好,还是炒白术好?有什么依据?

棒棒糖187384270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白术在中医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与党参,获苓,甘草,位列常用中药之首。其中药饮片有生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四种规格,在临床应用上,功效各不相同。那么健脾祛湿,是用生白术好,还是炒白术好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这四种规格的白术功效与作用,然后再分析用那种健脾祛更适合。
生白术(图一)

生白术。主要功效是燥湿利水,常用于痰饮眩悸,水肿的治疗。用治脾不健运,痰饮水肿,多与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
麸炒白术(图二)

麸炒白术。主要功效是健脾和胃,祛湿,安胎,止汗。常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脾虚自汗的治疗。用治脾虚食少,倦怠无力,多与党参,茯苓,炙甘草同用。用治妊娠脾虚气弱,胎动不安,兼内热者,多与炒黄芩同用。用治表虚自汗,多与黄芪,浮小麦,麻黄根同用。

土炒白术。土炒白术是用灶心土炒制而成,是补脾益气,止泄泻的良药,有培土(补脾)止泻之功,很可惜,现在年轻中医很少应用,中药饮片厂已很少炮制加工。


焦白术(图三)

焦白术。主要功效是健脾消食,常用于脾虚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胀泄泻的治疗。一般多与炒鸡内金,炒神曲,炒谷芽,炒麦芽同用。

从以上白术的四种规格功效来看,健脾祛湿首先应是麸炒白术,其次是焦白术,此二种规格的白术,都具有益气健脾,祛湿的功效。但一起老中医则认为,健脾祛湿最好是土炒白术,认为脾在五行中属土,土炒白术能助土(补脾)克湿,只可惜,饮片厂已不生产了。

以上简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三七8113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胎动不安等。

白术,分生白术和炒白术,炒白术又分土炒白术和麸炒白术。生白术性燥烈,除湿效果好,多用于湿气较重,而脾虚较轻的病证;生白术经过土炒、或麸炒可以缓解其燥烈之性,增强其健脾的功效,炒白术多用于脾虚较重,湿邪较轻的病证。

关注歧黄中医,请点击我在头像右上角的“关注”,我会定期为你发送靠谱的中医药知识,为你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歧黄中医


这个生白术的作用,因为没有经过炒制,所以呢,他燥烈之性比较强,我们需要祛湿的时候,可以用生白术。他健脾的作用呢,相对偏弱一点的。而对于麸炒白术,或者是土炒白术,因为经过炒制以后减缓了他的燥烈之性。所以呢,他比较适合于健脾去湿。健脾的作用呢,是不错的。另外呢,还有一种就是炒焦的白术,(焦白术)主要用于健脾止泻,如果是脾虚泄泻的患者往往选择焦白术。白术经常被称为健脾燥湿的第一要药。但是呢,不要误认为白术健脾的作用非常强,他实际上是不如党参啊,黄芪,人参这类的补气要健脾的作用更强一些,那么为什么是健脾去湿的第一要药呢,就因为他除了健脾补气作用之外,他还可以去湿。这样的符合了脾的生理特性,也就是喜燥而恶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