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健康的房价应该是当地每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能买当地一平米的房子,你怎么看?

啦啦6789


要讨论健康的房价该是多少,先要确定健康的收入结构、健康的消费结构是什么,否则讨论房价与收入的关系,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健康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应该是和经济发展阶段、物质积累水平、社会整体的财富创造能力相匹配的。

比如,以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阶段、物质积累水平、财富创造能力,绝大多数人的收入都要解决吃饭的问题,那么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必然要以吃饭为主,如果有房价也不可能很高(没有买家)。

而到资本主义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劳动力大量流动,财富创造能力极大提高,对房子的需求大量增加,而劳动者收入也极大提高,那么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也必然发生重大改变,吃、穿、行的比例必然会大幅度下降,而确保生活质量、生活乐趣的住的消费比例也必须大幅度提高,买房的人多了、要住更好的房子,房价比例自然也必须提高。

只有到几乎所有人都不再为有一份工作而焦虑(相当于解除了吃饭穿衣或出行成本的束缚),追求更开心、快乐的工作成为追求时,房价在收入中的比例才会从高点开始下降(追求更好的地区、更轻松的生活为乐,房价再无法束缚谁)。

当衣食住行中最后的住也不再束缚人了,众多经济理论里以创造为乐趣的、最终的理想社会也就到来了。

目前讨论房价与收入的关系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以国外的房价收入比对照是没意义的,因为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完全不同。

以主旋律公布的各种涨跌幅度比较是没意义的,因为叠加各种通胀因素后数据必然失真。

现在的房价多少是受政策高度控制的,失去市场定价功能,与收入结构又怎么可能有经济学上的有效关联?讨论没有有效关联的问题有什么意义?

所以,关注房价和收入的关系,不如先关注硬消费里吃的成本与收入的比例关系的升降——只有当吃的比例开始持续的显著下降,才能代表经济形势好转(收入开始显著提升)。

在那之后,房价才最可能放开市场束缚,恢复自然状态,那时再讨论房价和收入的关系才有指导意义。


理得心安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家庭一个月买一平方很难吗?奇怪😳,为什么这么问,我在玉林市,房价目前7000多块,我是开奶茶店的,一个月1万左右吧,我老婆和老妈搞家政,一个人一个月也有4000多块,加起来差不多9000,我老爸开车送快递的,一个月也有4000多,家庭收入24000左右,有时候能到3万,买个几平方也没问题呀,关键我家已经两套房了,多了也不想买,可以定期旅游,也希望爸妈早点退休,不那么辛苦,快递和家政都挺辛苦的,适合年轻人干,但是好多人天天玩,抱怨不愿意做事是真的,楼主问这个话题也是这类人吧😄


修剑修心


房价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国际上有一个衡量指标,那就是:房价收入比。这里的收入,是指家庭年收入(税前),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

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不平衡的,中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多在六倍以上,属于房价过高的范畴,据调查,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深圳、上海的比率都超过了20甚至更高。近两年,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惊人,高房价和低收入已经形成鲜明的对比,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正在被高房价吞噬,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也受到重创。

房价涨幅过快又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分化,穷人越来越买不起房,富人因为手头现金充裕,到处买房,坐享房价上涨红利,财富急剧膨胀,而大部分工薪阶层只能望房兴叹!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7年基尼系数为0.4670。较2016年上涨0.002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65),已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贫富差距过大,会加剧社会矛盾。

因此,控制房价,抑制炒房,增加中低阶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已十分紧迫!


穿着棉袄不洗澡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六岁的小朋友我就劝他:小朋友好好学习啊,以后赚大钱买大房子,他说:哼,我才不用买房子,我已经有六套房了,我说:你一个六岁的小孩哪来那么多房子?小孩说:你看我家两套房子,我爷爷奶奶家套两房子,我外公外婆家两套,他们说了将来这些房子都归我。我当时心想这太可怕了,一个六岁的小朋友就有六套房子,而更可怕的是将来会有两个这样的小朋友结婚,你知道吗?他们小两口将来手拿就是十二套房子了,他们这代人同学聚会都可以拿房产证斗地主了。两套60平的,两套80平的,三套100平带两车库,四套连排炸了……


随行付mpos团队


大家习惯于用小白领的收入代表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更习惯于所有的消费先和房价挂钩!

首先说收入,我在青岛,和媳妇两个人上班收入大概每月15000左右支出含房贷9000到一万,但我们收入真的属于很低的,马路边卖油条的、楼下市场开便利店的,旁边卖排骨米饭的每一个每年都有大几十万收入了!

其次说买房,我认识的大部分人买房都是父母在他意识到需要买房之前就把房子买好了,他们做的只是置换,小的换大的,或者市北换到市南,真正靠自己收入买房的真的是极少数!

最后说消费,不同的原生态家庭消费观念差异很大的,比如我家三口人每月吃喝水电费2500就够了,有个朋友家也是三口人每个月要花到6000左右,也有个更省的朋友,两口子天天上班带饭每个周末菜市场批量往家买菜,三口人每月1000都花不了,各有各的花钱习惯和爱好,不需攀比,更无需借鉴,过自己的就好


青岛房子哥


怎么有人会有这么幼稚的想法?健康的房价,就是当地每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能买当地一平米的房子?

中国有五湖四,地级以上城市300多个,县级城镇3000多个,房价千差万别,又是市场经济,怎么可能都齐步走,按照一个标准去衡量呢?

存在,就是合理。现在的房价,普遍的呼声是认为有点高。高有高的道理,高有高的好处!高?还有好处?可能多数人不同意,但这确是实际情况。



首先,在城和镇,90%以上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如果房价高,有房的人家,当然受益。如果房价涨,这就等于是给房主发钱一样!一线城市房价超高,超过了每平米10万元!所以,才会有“卖了房子,得钱1000万元,到小城市去,可以坐吃山不空”的名言。

我们只要是睁开眼睛看看,好好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一线城市房价最高,省会城市房价比较高,地级市也很高,县级市就差多了,各种建制镇,房价就低了。另外还有沿海城市房价也特别高。总之,大地方,好地方房价就高。房价低的地方,往往是不太好的地方。在一个城市里,也存在自己的“房价洼地”,这个洼地,其实也是相对其它地方比较差的位置。这是我的观点,你们同意吗?



“人要往高处走,水要往低处流”。改开后,实行市场经济。各种资源包括人都可以自由流动。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都要向往美好生活,並且付出行动。那好地方还不是要挤爆炸了吗?又没有行政命令,用什么来控制人口的流动呢?市场自然有市场的办法和魔力。那就是生活成本,其中的领衔代表物,就是房价!只有房价可以担此重任。


越好的地方,房价越高,这就限制了人口的流入。保持了人口的平衡。创造了美好的大家园!最后,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房价不是障碍,是谁都能在任何城市和乡村买得起房子。那人口的无序流动会产生多少社会问题呀?谁又能解决得了这些社会问题呀?


盛广学杂家杂论


应该是这样。我是反过来推算的,当本地每平米房价等于你一个月的收入时,应该坚决出手了。我在江苏一个地级市,2001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分别在04年初,09年初,15年初三次买房,这三个时间点本地每平米房价分别为1800,3500,6000,其中第一次是为了结婚,第二次是为孩子准备学区房,第三次是买在地铁口。这三个时间点房价都比较合适,我跟老婆两人的收入,每月就能买两平方,我们俩每月公积金加起来也超过一平方的房价,办理直接抵扣就不用现金还贷了。这两年房价疯涨,这几套房每平米已经超过一万五了,也超过了我的每月收入,当时买房的时候都是淡季,开发商都是车接车送,现在一个房号都卖5、6万。


bypwd


我觉得这个还是不太健康和科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准确地表述为:家庭最高收入或者说主要收入的劳动力,他/她的月收入等于一平米的房价。其实这样才是比较健康和合理合适的。

我觉得话如果是一平米的房价等于一个家庭每个月的收入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就根本没有富余的钱进行消费,那这样的生活基本是得不到保障的。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一个收入和房价比例形式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应该是all in掏空家庭资金收入了 双方收入高的一方的月工资能够买当地一平米房价,作为持续的月供支出。

另外一方相对收入低一点的家庭劳动力,其的收入可以作为生活的正常消费和支出,以保障家庭的基本物质需求和正常的开支。 如果是家庭月收入才能购买一平米,那么这样的家庭很容易陷入困境、产生经济危机。

但遗憾的是,从目前看来,基本上能达到这样条件的一线城市基本是没有的;二三线城市这一两年的房价在暴涨之后,也很难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了。

目前可能只有一些五六线的小城市以及县城是有可能做到这样的一个健康的理想的收入和房价比状态的。当然它的前提还是这个地方的居民平均收入应该是比较好一点的,能够有三四千以上。

但这其实又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如果经济收入相对好的地方,那相应的整个房价也不可能是处于低位的状态。故而可能很难再有这种家庭一方的收入能够匹配买到一平米房价的这种健康理想状态。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都在感叹,房子是高不可攀,就是买到房子的那些人。也深陷生活的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压力当中。估计只有等到二三十年以后,房贷偿清了可能才能真正的解放!


水禾田


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买一个平方。一套一百来方的房子,就得一个家庭不吃不喝不生病,没有任何花销,工作近十年才能买到房。

据调查,健康的房价应该是这样,一个家庭的收入的百分之三十拿来买房,用七八年的时间可以买到一套房,这样就不会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这样才算是健康的房价。

如果家庭的衣食住行开支要占到总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其他的收入用来买房,一家人就要缩衣节食,二十年才能买到房。这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的质量,一家人战战兢兢的耗费二十年,就为了这么一套房子,不敢生病,不敢旅游,不敢有大点的消费,还有什么幸福感可言,能叫健康的房价吗?

所以说,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才能买一个平方,这个标准太高了,是不健康的。

而现实中,我们现在的房价,已经超过了“一个家庭的收入能买一个平方”的标准,并且还在不断上涨中。 能买得起房子的,越买越富,越能买。买不起房的,只能望着房价,感叹越来越买不起了。


电影哥


还是太高了,应该是一个家庭3-5年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套房子。

房子是每一个家庭安身立命之所在,老百姓理应安居乐业。不能让老百姓的血汗能被房子吸干,更不能让房子成为某些人吸食百姓血汗的工具。

房子不应该多,不应该让有些人拥有几十套甚至几百套房子。因为房子是建在土地上的,土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最宝贵的资源,土地是属于全体国民的,不是属于少数人的。每一个老百姓有权利拥有一小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不能因为穷就被剥夺,也更不能因为有钱就可以占有无数土地。

每一个家庭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应该有一套住宅。你是巨富你当然可以住豪宅,但你不能拥有无数豪宅。你是富人你可以住别墅;你是中产你可以住联排或者大平层甚至更好;我是温饱也应该拥有一套普通住宅;我是穷人也应该住上一套小房子;哪怕我是一个穷光蛋流浪汉我应该住上由政府提供的廉租房。

你是富人,你住豪宅大别墅,占用较多宝贵资源,超出了本属于你的土地资源,那理应多支付一点资源费,比如收一点点豪宅税。

我是中产,我是穷人,我住普通住宅,我没有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我就不用再支付额外的资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