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郭虛己墓志銘》,當前所見顏真卿書法藝術的最早作品

1997年10月,偃師市首陽山鎮磚廠發現唐墓一座。墓葬為土洞墓,受到嚴重破壞,隨葬器物無存,只在甬道內發現墓誌一方,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撰書,是當前發現的顏真卿書法藝術的最早作品。此墓誌單字結構嚴密,筆劃剛勁有力。它和《多寶塔碑》前後相承,風格基本一致,而現藏最早的《多寶塔碑》拓本,是北宋拓本的影印本。

這方墓誌便是《郭虛己墓誌》,它很好地保持了顏真卿楷書原始風貌。墓碑青石,高107釐米、寬104釐米、厚4.5釐米。蓋頂篆書:《唐故工部尚書贈太子太師郭公墓誌銘》。正文楷書,35行,滿行34字,共有1150字。本帖為九七年剛從河南出土顏碑,保存完好,字口清晰,為目前已發現顏真卿(41歲書)最早的書法作品。

它記載了墓主人郭虛己的生平事蹟,郭虛己是山西太原人,他先後任中丞使、工部侍郎、戶部侍郎、工部尚書等職位,在守衛唐朝邊境的戰役中,郭虛己親率士卒在戰場上拼殺,屢立戰功,受到了皇帝的嘉獎,他還對邊境地區的不安定因素進行了整治,唐天寶八年,也就是公元749年,郭虛己去世,終年五十九歲,他死後,皇帝下令為其舉行國葬。

從志文看,顏真卿對郭虛己的才學品德十分欽佩,墓主剛正不阿的氣節以及衷心赤膽的正氣,都是顏真卿所傾慕的,所以志趣相投是顏真卿為郭虛己撰書墓誌的原因,郭虛己去世後,她的妻子請顏真卿書寫了《郭虛己墓誌銘》。

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唐故工部尚書贈

太子太師郭公墓

志銘並序

朝議郎、行殿中侍

御史顏真卿撰並

維唐天寶八載太

歲己丑,夏六月甲

午朔,十有五日戊

申,銀青光祿大夫、

守工部尚書、兼御

史大夫、蜀郡大都

督府長史、上柱國

郭公,薨於蜀郡之

官舍,春秋五十有

九。皇上聞而悼焉,

詔贈太子太師,賻

物千匹,米粟千石,

官給靈轝,遞還東

京,所緣葬事,量事

官供。明年青龍庚

寅,夏五月戊子朔,

十五日壬寅,葬於

偃師縣之首陽原

先塋之東,禮也!嗚

呼!公諱虛己,字虛

己,太原人也。其先

虢叔之後,虢或為

郭,因而姓焉。巨況

泰璞,蟬聯史氏。公

即隋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昶

之玄(孫),皇朝涇州刺

史、朔方道大總管、

贈荊州都督、諡曰

忠澄之曾(孫),朝散大

夫、太子洗馬琰之

孫,朝議大夫、贈鄭

州刺史義之子也。

自驃騎至於鄭州,

世濟鴻休,有嘉聞

而不隕名矣!公粹

精元和,稟秀星象,

蹈道深至,安仁峻

極,孝悌發於岐嶷,

德行淪於骨髓,幼

懷開濟之心,長有

將明之望。十歲誦

老莊,即能講解,臬

諸經典,一覽無遺。

十一丁鄭州府君

憂,泣血齋誦,三年

不怠。太夫人在堂,

終鮮兄弟,左右就

養,朝夕無違,六親

感嘆焉。未冠,授左

司御率府兵曹。秩

滿,授邠州司功,充

河西支度營田

判官,拜監察御史裡

行,改充節度使判官,

正除監察御史,轉

殿中侍御史,判官

(下缺多字)

充,如嶽之崧。七司

天憲,六踐南宮。澄

清關輔,節制巴賨。

雨人夏雨,風物春

風。仁惠載孚,典刑

雲劍閣,翻同玉關?

皇鑑丕績,爰申寵

錫。師範元良,以嘉

魂魄。歸葬於何?首

陽之阿。嶕嶢墳闕,

(內容不全,習書請找出版書籍)

牢落山河。氣咽簫

鼓,風悽薤歌。行人

必拜,屑淚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