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鲁迅出殡,当时大多文人都去了,而郭沫若为何没有去?

夏目历史君


说实话,生活在那个时代,大家总会因为学术上面的事情互相争吵,有时候争吵的特别厉害的骂人家是狗,骂人家是猪,这都是有可能的,毕竟在那个时候思想代表着你未来要走的那条路是否光明,是否黑暗。如果说你走的这条路被人批判成为黑暗的,不是光明的,没有前途的,那你这人的一生就毁了呀!所以说我们看到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名头或者是思想上面的争辩争吵的特别厉害,有的时候即便是大家在同一所大学里面当教授,可能双方都互相看不顺眼。

比如说,当时西南联大的时候,刘文典教授好像看哪个教授不合眼就骂了,说陈寅格教授值多少钱,我值多少钱,你值个屁呀,日本人轰炸就炸死你,你跑什么呀?

但事实上,我们心里面都清楚这一些在民国时期有着自己的学术思想,有着自己的思想理念,并且成为大家的人都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在那个时代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事情的。

回归主题说到郭沫若和鲁迅先生,你来说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当时身为文学大家的郭沫若先生也应该参加这一次葬礼,但是郭沫若先生没有去不是因为郭沫若先生跟鲁迅先生二者证件不同,文学见解不同,思想不同,导致二者最后老死不相往来,连对方葬礼都不去当时的郭沫若先生确实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

首先第一条郭沫若先生当时被蒋介石通缉,人还在日本还没回来呢,主要是郭沫若先生当时参加北伐完毕以后,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那个时候,郭沫若先生站了出来,批评蒋介石,被蒋介石直接给划进了黑名单。郭沫若先生实在没有办法逃到了日本,郭沫若先生人虽然没来,但是仍然撰写了相应的文章纪念鲁迅先生,并且亲自送上一副挽联,算得上是对于鲁迅先生一种致敬。

孔子之前 ,无数孔子; 孔子之后 ,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一无鲁迅; 鲁迅之后 ,无数鲁迅

将孔子老先生和鲁迅先生放在一起,已经足以可见郭沫若心中鲁迅先生的地位。虽然二者经常因为这种事情那种事情争吵个你死我活,但是说实话,大家都站在了文学的最顶端,走到了这个地步,对于很多事情都已经看开了,天大地大,死者最大,你这个时候不尊敬死者,那你是真的人品有问题了。

除此以外,这个时候蒋介石在中国大陆上执政,蒋介石虽然成立反动政府,但是鲁迅先生对于蒋介石这个人一直都没有下过一句骂人的话,这一点里面是含有诸多原因的,(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是我们必须得说,蒋介石和郭沫若先生两个人是死对头,而鲁迅又比较同情蒋介石的处境,所以二者之间政治立场是不同的。我们看鲁迅先生居住在上海,虽然挂着一个通缉犯的身份,但蒋介石政府一直对于鲁迅的各种行动是保持自由的一种支持的。为什么鲁迅先生得病以后,甚至亲自到国民政府请求下拨一笔钱去支持鲁迅先生到日本去看病,由此可见,蒋介石对于鲁迅先生是保持一种由内而外的一种尊重,但是对于郭沫若先生,蒋介石就是下死手了。

鲁迅先生的葬礼在哪里举办?上海蒋介石的地盘郭沫若先生这个时候因为鲁迅先生葬礼而被蒋介石抓了的话,那真的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了。

所以以上两个重要原因造成了郭沫若先生没有去参加鲁迅先生的葬礼。至于说翻译著作或者是去学术上面的研究,这一点跟一个能够知心知底,能够双方互相了解的对手的趣事来讲,就显得无足轻重,好友的去世,对手的去世,只能够通过工作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漩涡鸣人yy


鲁迅先生1936年 10月19日5点25分去世,享年55岁。

鲁迅遗容

鲁迅去世后,当时文化界的诸多名人大都到场吊唁,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萧参、茅盾、胡愈之、史沫特莱、内山完造等人组成治丧委员会,决定于10月22日下午2时出殡,20、21日两天在万国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20日那天,全国各地报刊均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巨星陨落”“文星陨落”之类的悼念之词,还有数不清的唁电、悼词、挽联、挽诗等。前来送别的告别者络绎不绝,直到深夜。22日出殡那天,来告别的各界人士依然不断,所以出殡时间不断后延,最后晚了几个小时,下葬时已是新月当空。

众多文化名流参加鲁迅葬礼

但在这些前来告别的人群中,却没有著名左翼文人郭沫若的身影,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当时郭沫若并未在国内,所以没有亲自参加鲁迅的葬礼,这就是郭沫若缺席的原因。

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后,郭沫若写了一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猛烈抨击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因而遭到国民党政府通缉。1928年,郭沫若流亡日本,这一走就是十年。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再次合作,郭沫若才返回国内。

郭沫若(后立者)在日本

郭沫若回国后到南京拜谒蒋介石,又写了一篇《蒋委员长会见记》记述此事;随后又拜访了汪精卫等原来的旧识和国民政府高官。不久,郭沫若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主管抗日宣传工作——而此时,鲁迅已经去世很久了。


民国年间那些事


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文学旗手、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当时整个知识文化系统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鲁迅出殡这天,数万人涌向街头,为鲁迅送行。蔡元培、茅盾等众多文化界名流宿儒更是扶棺护行,场面非常浩大。但在送行人群中,少了一个文化界重量级的大人物,这个人就是郭沫若。

郭沫若为什么没有出现在鲁迅先生的出殡现场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时的郭沫若还在日本,蒋介石对他的通缉令还没有解除。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郭沫若目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奋笔疾书,写下了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的反动罪恶行径,由此也招来了蒋介石的通缉。在极其严峻残酷的形势下,郭沫若逃亡日本。这一去就是十年。直到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国共形成抗日统一战线,郭沫若在征得蒋介石同意后,辗转回国,投入抗日救亡政治宣传活动中。

但是在鲁迅出殡这天,身在日本的郭沫若心情同样沉痛,当晚,他充满感情地写下了悼念鲁迅先生的长诗。

不能否认,鲁迅先生在世时与郭沫若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不尽一致,认识存在分歧,但这些很正常的现象被后来一些人人为地夸张放大了。鲁迅和郭沫若之间的矛盾并不像有些人渲染的那么严重。做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和数一数二的两个重要人物,郭沫若对鲁迅先生始终是敬仰的。



谁怜一灯影


问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不懂历史却又想去踩郭沫若一脚,骂郭沫若因为私人恩怨不参加鲁迅葬礼。如果是抱着这种想法,我只能说太幼稚!

鲁迅去世于1936年10月19日,宋庆龄和以沈钧儒为代表的救国会主导了鲁迅葬仪,并将鲁迅葬仪发展为要求抵抗日本侵略的示威活动,故而鲁迅棺材上覆盖着“民族魂”的旗帜。在上海的大多数文人和鲁迅弟子如萧军、胡风等都参加鲁迅葬仪并为鲁迅扶棺。



当时,郭沫若被国民党通辑亡命日本。通辑是什么意思?就是各地都有抓获郭沫若的责任。郭沫若一旦回上海参加葬礼,肯定会被抓住处以极刑,很多革命先烈就是这样的。所以,郭沫若是有国不能归,谈何参加葬礼!

事实上,郭沫若在鲁迅逝世当晚,便饱含深情的写下了悼念文章《民族的杰作》,最早将鲁迅比喻为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在东京的左翼青年魏惕生以为郭沫若和鲁迅有隙,10月20日一大早到郭沫若家,要找郭沫若理论。当他读完郭沫若桌上的悼念文稿后,不禁放声大哭,他以误解郭沫若而惭愧。



1937年郭沫若回国后,多次去鲁迅墓前吊唁,他对鲁迅的敬重终其一生未曾改变。


王可期


世事无常,何释深浅…

请来神聊,道说分明…



草微雨巨蟹山水


民国时期,文化思想非常自由,学术气氛异常活跃,因此,在各行各业诞生了许多大师级人物。其中,在文学界就孕育出了诸如鲁迅、郭沫若等几位巨匠,可以说,鲁迅和郭沫若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文化界名人,把他们称作当时文坛的一哥和二哥,名副其实。

在整个国家积贫积弱,民族精神萎靡麻木的情况下,鲁迅(1881年——1936年)一生以笔为刀,用闪烁着思想光辉,凝聚着一腔热血的文字,鼓舞、激励和鞭策着民众的精神状态。在那样的大环境下,鲁迅的文章是最好、最有效的精神良药,从鲁迅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

所以,鲁迅在各阶层民众心里奠定了极高位置,跟英雄或神灵一样被人们敬畏。同时,鲁迅也是我国第一位影响世界的大作家。

郭沫若(1892年——1978年)是一位大才子,在文学、考古、历史、教育、书法等领域,都有极高成就,同样征服了许多粉丝,受各行各业人士的膜拜,在我国现代文化界,也是一位丰碑式的人物。

受万人敬仰的鲁迅,1936年10月19日上午9时左右,在上海一家私立医院去世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震动和悲痛。因为此时,日本已经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民国政府对待日本的狼子野心时,处处忍让,再也没有像鲁迅这样的文化斗士抨击民国政府的不作为了,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战士。

很快,经《大晚报》、《大公报》、《申报》等媒体报道后,鲁迅去世的消息从上海辐射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大城市,各地人们纷纷发来电报悼念鲁迅先生,纷纷给鲁迅戴上“文坛巨星”、“国内文坛唯一领袖”、“思想界的英勇战士”等殊荣。

在教育部长蔡元培的主持下,即刻成立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鲁迅治丧委员会”,他们有蔡元培、宋庆龄、沈钧儒、茅盾、胡风、周作人、史沫特莱、内山完造、胡适之、萧三,曹靖华、周建人、许寿裳,都是当时的国内外文坛大咖。

因为这时候,鲁迅的通缉令还没有被解除。他由于用激烈言辞批评过民国政府下的北洋政府,曾被段祺瑞下令抓捕。可以说,悼念鲁迅的文坛精英,当时是冒着危险,偷偷为鲁迅筹办葬礼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监视之下。

可以发现,13人组成的“鲁迅治丧委员会”大名单中,并没有出现文坛二哥郭沫若的大名,人们不禁纳闷,依照郭沫若的身份和地位,他完全有资格参加这样重要的活动,但他并没有出现在大名单和现场。为什么?个人觉得,原因有三点。

其一,郭沫若当时跟鲁迅的政治立场不同。

鲁迅1936年去世时年仅55岁,此时,44岁的郭沫若正在步入事业的巅峰期,并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一职,他是国民政府的拥护者。鲁迅长期批评国民政府,是国民政府的反对者。两个政治立场不同的人,怎么会惺惺相惜。

另外,郭沫若如果参加了鲁迅葬礼,以他的身份,他无法对上级交代,极有可能给自己惹上麻烦。

其二,郭沫若与鲁迅是一对有名的冤家对头。

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他们两个由于文学理念、思想立场,甚至生活习惯都不同,会产生种种不愉快。尤其郭沫若在个人生活作风上,比较随意率性,这一点常常让鲁迅看不惯,鲁迅曾经强烈批评过郭沫若,让郭沫若很没有面子,因此,当时他不好意思去参加鲁迅的葬礼。

但在葬礼的当天晚上,郭沫若怀着悲痛心情写了一篇《民族的杰作——悼念鲁迅先生》的长诗。在诗的最后,郭沫若写到: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郭沫若早已放下自己跟鲁迅的个人恩怨,表达了他对鲁迅的深切怀念和敬意。

其三,郭沫若当时在日本忙于翻译重要的学术著作,可能抽不开身。

郭沫若除过自己创作了许多学术著作外,还翻译了大量国外著作,鲁迅生命的最后几年,郭沫若正在日本翻译重要的学术著作,鲁迅当天去世后,他抽不开时间从日本赶到上海,前来参加葬礼,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因为当时远行只能依靠轮船,来回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会影响到翻译工作进程。


鸿鹄迎罡


当时郭沫若没有在国内,而是在日本。但听到鲁迅逝世的噩耗后,郭沫若当晚就写了《民族的杰作——悼念鲁迅先生》一文,称鲁迅是“中华民族近代的一个杰作”。

并撰写挽联一副,联中注有“鲁迅先生千古,郭沫若哀挽”字样。挽联是这样: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四年后,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郭沫若于该年作了《写在菜油灯下》一文。在此文末尾写了一副对联作为结束语:

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可见对于鲁迅的逝世,郭沫若先生是心怀悲痛的。

虽然都知道郭沫若和鲁迅在文坛上交恶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绝对不能用现代时髦的八卦态度,来理解两位先生所处的时代。鲁迅先生和郭沫若先生因为两人的文学风格截然不同,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因此在文学上的许多观点不一样,在学术上的交恶,更显示了当时的百家争鸣的现象。


虽然大家都对郭沫若先生后来的人品问题有质疑,但是,如果能设身处地的为他想一下,一个文弱文人,在文革时期那种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说他做的对,但是还是应该给予理解的。

我总觉得,对于这些成就突出的大家,我们这些后人,应该有足够的尊重,不能毫无根据地,为了迎合一些人的八卦好奇心,曲意逢迎,违心虚构,用黑名人来赚流量,这才是目前中国文化的悲哀。

郭沫若先生那天虽然没有出席鲁迅先生的葬礼,但他托人送去的挽联,我认为是所有写给鲁迅的挽联中,对鲁迅评价最高的:



孔子之前 ,无数孔子; 孔子之后 ,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一无鲁迅; 鲁迅之后 ,无数鲁迅

烟花三月09


其实当时去鲁迅的葬礼,是个很有面子的事,所以小作家们,哪怕和鲁迅不和,也去混一下,证明是圈内人士。

到郭沫若、胡适这个地步的真正文豪,就没这个需求了,去也罢,不去也罢,随性而为。



驻马店头号贪污犯


“远看是一条狗,近看是郭沫若”,这是鲁迅先生的名句,当然是骂郭沫若的。郭沫若是怎么招惹鲁迅先生的呢?因为郭沫若这个人好色,也就是道德败坏,虽然他才华横溢。所以,俩人就产生矛盾,于是,两人开始了笔战。这是鲁迅逝世,郭沫若不参加葬礼的原因!


圆圆的大眼


但凡有些常识的都知道两人的关系有多么交恶,甚至鲁迅都骂过郭是一条狗,谁会天天挨人骂,还会死后去悼念一下,是没挨够?是示威再也不用挨骂啦?还是承认自己真的是条狗改不了吃米田共?更何况,郭永远都不是一个豁达的人,连常人的宽容都没有,他更不会前去表达自己对死者死后为大的原谅,更不用说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