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信訪+走訪」築牢「大穩定」

<tbody>揚中:“信訪+走訪”築牢“大穩定”

“遇到什麼問題,直奔群眾工作室就對了,肯定能有個交代。”談起信訪工作的變化,揚中市油坊鎮村民湯文君直言,就是任何時候帶著問題去村裡,都不用再帶回去。

信訪工作是黨委政府日常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被普遍認為的“難啃骨頭”。暢通群眾反映訴求的渠道,創新群眾問題解決的辦法,豐富“信訪+走訪”的實踐——揚中堅持“人民信訪、法治信訪、陽光信訪、責任信訪”理念+“常態化走訪”實踐,維護信訪群眾的合法權益,一批群眾反映突出的痛點難點問題得到了有效處理,提升了老百姓的獲得感。

打造信訪“流水線”

不讓群眾問題“繞圈圈”

許多群眾之所以選擇信訪,是因為不知道問題該去哪裡解決,常常一個事情跑這跑那,或許還解決不了。

2013年,揚中市信訪完善市、鎮、村三級群眾工作網絡,通過環環相扣無縫對接的群眾工作三級聯動機制,對群眾信訪實行“一個窗口接待、一站式處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構建起“問題矛盾在哪兒—去哪兒解決—怎麼解決”的高效“流水線”。

去年臘月,油坊鎮的陳某反映鄰居馬某打圍牆侵佔了他的宅基地,揚中市信訪局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認真登記,當即電話聯繫該鎮信訪辦。油坊鎮信訪辦立即和村委會對接,請村裡組織人員到現場實地察看,陳某在鎮信訪辦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一起回到村委會,經過村委會耐心細緻地調解,馬某主動退還了侵佔陳某的地。經市、鎮、村三級聯動,這起鄰里界址糾紛在三小時內就得到了及時化解。

揚中市委書記潘早雲說,“去哪、找誰?群眾帶著信任來找我們,我們要換位從他們的‘痛點’考慮問題。群眾的痛點就是我們的工作重點,針對群眾問題在哪兒、去哪兒、解決在哪兒,我們要及時作出回應,做到個個有交代,件件有落實。”

把信訪納入“法治軌道”

解決群眾“信訪不信法”

“信訪是個筐,什麼都往裡裝”,大量本該通過法定途徑解決的問題湧入了信訪渠道,信訪部門管了許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項。

對此,揚中市信訪的做法是,嚴把甄別關,屬於訴訟範圍的,實行訪訴分離並配合政法機關導入司法程序;屬於仲裁、行政複議範圍的,按照《仲裁法》《行政複議法》等引導群眾到法定機構反映處理問題。

2016年,該市某建設開發公司徵用了一塊土地,有一村民在這裡的池塘失足落水身亡,家人多次來信訪局上訪,要求城投公司賠償。根據“訪調對接”信訪化解機制規定,信訪局告知來訪人依法信訪和依法維權的相關法律規定,當即將此類信訪事項轉送市矛盾調處中心進行調處,可多輪調解雙方未能達成一致。信訪局會同市矛調中心引導上訪人通過法律途徑處理糾紛,最後,這起非正常死亡案件通過進入訴訟程序併成功調解而結案。

“事理、情理、法理,每個渠道都是解決問題的手段,但通過大量的辦結案例,我們發現,其實群眾信服的還是法理,最具客觀性,一錘定音。”揚中市信訪局局長陸學兵說。

打造信訪系統的法治團隊,堅持把信訪納入法治軌道,正成為揚中信訪的實踐方向,今年來,信訪部門共受理交辦信訪事項328起,其中95%都是引導群眾通過法律渠道解決的。

推動信訪“走下去”

“大走訪”築牢“大穩定”

今年以來,揚中信訪結合“責任落實年”和市“進村入戶暖企大走訪”活動的開展,要求該市信訪幹部進基層、了民情、集民智、維民利,及時就地化解矛盾糾紛。

在掛鉤聯繫的新壩鎮五一村走訪時,村民李某反映竹園被徵用,對村民小組分配方案中的竹園地面積認定有異議,但又未提供相關依據。經調查瞭解,分配方案依法經村民小組表決通過,且符合法律政策規定。該市信訪局走訪人員會同村幹部對其作了耐心細緻的解釋,並針對李某家庭生活確實困難的實際情況,經過雙方溝通,村“兩委”同意在其他補助中給予李某適當補償,並幫助其申請低保,同時由信訪局通過信訪專項救助途徑籌集資金,幫助改善生活,李某對處理結果表示十分滿意。

今年以來,揚中推行“信訪+走訪”的模式,帶著問題導向,走訪群眾98戶,收集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64條,截至目前,已解決31條,正在解決的有15條,做好政策解釋的有18條,慰問救助特困家庭12戶,依法及時就地化解矛盾糾紛4起。

/<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