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好不容易开始下跌了,售楼处里为何反而冷清了?

邪恶V叔


在今年出台的各种政策下,“管不住”的房价终于是有了下跌的迹象,这一方面是各种限购、租赁政策的对于房价直接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目前土地拍卖遇冷的结果。

不过,房价下跌却并没有带来商品房交易量的上涨,这里也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买方心理因素的影响,买涨不买跌几乎已成共识,谁也不愿意在目前的高位接盘,即便是本来就有购房的倾向,也是想继续观望房价会不会有进一步的下跌再出手。

其次,是需求基本饱和,房子作为刚需,实际上很多人不管价格多少,能买得起都会购置一套,尤其是前两年房价大涨的背景下,很多人可以算是“咬着牙上车”,基本上买得起房的人都在那段时间已经买房。既然刚需基本饱和,那么继续购房就是处于投资目的,不过在目前逐渐趋严的调控政策和全面施行的房产税下,购房者的投资欲望也降到了谷底。

最后,是房价的下降幅度,虽说整体来看房价是下跌的趋势,但是从事实来看,也只是部分城市略有下滑,这对于本就处于高位的房价来说,也没有实际的意义,该买不起也还是买不起,更不用提很多城市的房价只是趋于平稳并没有真正的下跌。


盘和林看经济


房价好不容易开始下跌了,售楼处里反而冷清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归结于卖涨不买跌的心理,需要结合当下楼市具体行情来做分析:

一、房价到底下跌了没

自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0城市1月份房价数据以来,坊间就开始流传房价开始下跌了,甚至出现了腰斩。但是数据的实际情况是,一线大城市房价出现了小幅度回调,甚至这种幅度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二三线城市大多依然保持着上涨的态势。以小编生活的无线城市而言,房价丝毫没有下降,甚至仍然上升。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两个表,看看自己的城市或者省城房价是否出现了下调?



二、房价上涨,售楼厅人就一定多吗?

就我们这里来说,在房价上涨最快的2017年,售楼厅里依然没多少人,除非那天是开盘,所谓的一日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三、房价下跌,买房的人就一定多吗?

可以这么说,房价越是下跌,买的人就越少。人们的心理就是买涨不买跌,如果开始跌了,就等着更低点出现,那时候谁还着急买房?


文言状语


售楼处冷清不代表房子难卖,更不代表房价下降。目前的市场政策虽然严厉,政策调控不断,但是这些温水煮青蛙的政策管用吗?

房价不但没有下降,然而价格坚挺,更搞笑的是房子越来越难买 是难买!有些热门城市的热门楼盘甚至在寒冷的深夜,炎热的中午排着队去买房子,但是不一定能买到!

废话不多说看个数据



地产微资讯


1、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中国人习惯了房子涨价,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根深蒂固。

没买房前骂房价太高,买的时候房子横盘或者微跌也是不买,总想房价再跌点,等等看,但是买到房子后,只要价格跌就像去售楼部闹事维权,买房前再痴迷的品牌也成了横幅上的黑心开发商,但是心里跟明镜似,

真应了一句老话,——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2、房子是大笔交易,即使出现价格回落,该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买的起的观望情绪重。

中国房地产起步晚,可能是国人之前穷怕了,买房对于一般人而言,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管是以前几百块钱一平的房子还是现在上万甚至是几万一平的房子,都是费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花光半辈子积蓄,承受房贷压力。

房价降幅相比涨幅几乎可以忽略,因为对普通人而言,没多少正面作用,负面干扰因素倒是挺多。因为一平一万多甚至几万的房价,降个几十块钱或者几百块钱,身上的负担没有丝毫轻松,甚至该买不起依然买不起,倒是因为房价降低所带来的心理困惑折磨着刚需,既想等等让房价再降点入手,又怕楼市反弹。但是实际上政府调控带来的房价横盘或者微降,不断没让刚需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首付款压力和房贷利息成本。

3、市场遇冷,看房的人少,售楼部到访就少。

当楼市负面因素多了,市场观望的情绪就多了,大家乐于网上议论,看小道消息。

售楼部的到访少了,自然就显得冷清。

大家有啥想法,留言交流看法哦,还有其他的希望网友补充哦

请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关注:易达看房

关注郑州更多楼盘信息,一定要关注我哦


易达看房


为什么房价好不容易下降了一些,售楼处反而冷清?和一般的消费品、日用品不一样,这些日用品消费品可能是降价的,大家去哄抢,生怕抢不到打折的优惠货。

但房产不一样,因为它不是小件的消费品,可能很多人来说一辈子可能就够买一两套房,所以它本身具有增值保值和投资的价值。

所以消费者只看涨不看跌。道理很简单,因为购买者都是需要用房子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的,所以只有房价上涨,他才可能赚到,房价下降的话,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自己的手里的房产,购买完就开始贬值(降价),所以为什么降价,没有人买房的原因就是这个道理。

和普通公众认为房价降了,他就能买的起的简单思维不同,甚至是恰恰相反,房价一旦开始下降以后,他确实有更多可能性买的起了,但是因为他可能有会下降更多的预期,都希望等到最低价时才出手,但现实的问题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低价,所以大家都在观望、等待,反而不会去买房了。

所以,在现在十几年来,中国房价的一个趋势就是买涨不买跌,这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一个习惯,除非少数很精明的,知道什么时间抄底的这些买房者。

或者说误打误撞的刚需者,他根本就没有看的时机,只是觉得要买了,然后就随便一个时间买了,而刚好这个时间是在房价的下降的时候。这就是走了狗屎运的一部分人。

还有也部分人,在以往的时间里,天天等着降价,后面反而迎来的房产市场的快速增长,结果一等就等了五年、十年过去了,越来越买不起房了,这可能是更多人的一个现状。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如果是一个刚需族的话,建议在遇到房价下跌的时候,可以综合考虑一下,该出手时就出手。根据以往的判断,售楼处越冷清、中介经常给你打电话的时候,说明上市场供大于求了,是最好的时机。


水禾田


还是炒房的心理在作怪。房价涨的时候,大家认为还会涨,买了会升值,买的人多,更加推动上涨。房价下跌了,看到没有赚钱的空间了,谁会买呢。关键是下跌时没有人买房,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实根本不是我们以为的真的好多人没有房住。基本上都有住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刚需极少了,大家当然不着急买房了。所以维持房价上涨的动力其实都是炒房炒出来的,大家最痛恨的是资本炒房,其实改善性需求也是一种炒房的行为,一家三口住多大房合适?恐怕有钱与没有钱时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吧,有钱了,换一下房或者另买一套房,其实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住房条件,更多的还是希望能让自己的资产能够有所升值吧。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将钱存银行,银行需稳但利息低,不少人宁可买风险大但收益高的产品(含房子),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炒的心理的一种体现,房价下降,失去了炒的空间,有谁愿意去冒险呢?


田园居士31


你装傻吧!售楼部把许多卖不出去的的房子!就给了中介公司安居客等,中介公司利用自己的平台和销售人员,虚假宣传,人为制造紧张空气?哄抬房价?造成不明真相人们的恐慌心里!最后利益分成!坑害百姓!


老将顽童


我觉得“题主”所说的售楼处冷清了,是“观望价格下降”、“政策趋紧”、还是“全国两会中特别是房地产板块税收立法、公共租赁问题的提出”?应该是以下情况造成的:


一、最近新闻上说的是目前“楼市退烧,房价连续16个月回落,呈现开始下跌状态”,是否全面下跌就来了?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有调控政策、还有春节前后放假处在淡季,市场需求不旺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日发布的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数据,不少的一二线城市以继续降温为基调,“北上深”停止了上涨趋势。

“购房观望,期望价格降低”,我觉得大家应该还是受到影响,由于目前新闻所传达的基本是降温趋势,对于投资客来说,按兵不动即是最好的办法,而有刚性需求的人来说,希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入,减少支出。所以售楼部的来访量减少了。


二、第二个应该是忙于选择,由于调控政策的力度加大,释放房源较少,且价格限价,造成的感觉是可选性房源越来越少,比如有些地方实行“摇号购房”制度,有一种买不到的感觉,造成很多人在网上看房登记,而到售楼部现场仅是看看户型位置,人流量减少了。

三、与第一项相关,单独说一下,每年全国“两会”影响,一般会后新的政策就会出现,比如2018年就提到了“稳步推进房产产税立法”、“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对于投资客来说还是有影响的,而对于刚需族,多了租赁住房的选择,由直接买转向租的观念。所以售楼部一样比较冷清。




以上仅供参考,房地产需要长效的调控机制,坚持“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鼓励大家用劳动致富,而不仅仅是盯在房地产上,谢谢。


大内密探达康


首选说一下,我所在的城市惠州非常火爆,在头条也发过实景动态。好点的位置,你说要按揭买房,开发商都不会理你,因为开发商只接受全款买房。每当这个时候才发现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有钱人真多。



虽然我不知道你说的房价下跌的城市是哪个,当然如果像深圳五六万的均价,每月跌十几二十块也叫跌的话。但从五月份的数据来看,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同比上涨。


之前有人问那些天天抱怨房价贵的人,为什么当初房价便宜的时候不买房?我就说过,因为当初房价便宜时收入也低,也说过房价越跌越没人买,买涨不买跌是大众心理,即使是相信未来房价会涨的情况下,投资客也想在最低点入手,但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低点。

如果你相信未来房价会跌,那么房价跌到一万,你会担心跌到五千,所以你一直不会买。如果你相信未来房价会涨,跌到一万,你会想八千入手,未来涨就能多赚两千,用最少的钱赚取相同的利益。



自住投资惠州东莞中山可以私信我。


小二楼视


房价好不容易开始下跌?估计是指一线城市的微跌,或者是指环京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吧!目前也只有这二个地方楼市还逄是低迷的。

房价下跌了售楼处肯定是冷清的,因为人们买跌不买涨,房价在上涨的时候,大家生怕自己买房不及时,落后这趟房价上涨的班车,所以售楼处是一房难求。而当房价下跌了,大家都要处于观望状态,看看这次是真摔还是假摔,所以真正出手买房的人会少了。

此外,房价下跌,如果开发商不愿意降价促销,还要全款付清才肯95折,那么对于购房者来说,他们也没多大兴趣,因为房价已经调整了,你开发商要做出一点让利优惠不是,如果一点让利都没有,我为啥一定要买房接盘呢?

最后,像环京楼市那样,地方政府严格执行限售政策,只允许当地人买一套房,或者缴满社保三年的外地人买一套房,这是人为控制了买房需求数量,而即使房价跌去了四成,大家也因为自己不符合购买资格,而不去买房,此时售楼处冷清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