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米累计亏损上千亿,但还是可以冲击全球最大ipo?

小亚通


当小米几天前提交招股说明书时,有两点非常引人注目。有一点是小米的上市消息得到确认,国内外都有估值。价格估算不仅适用于小米的肯定,也适用于国内手机市场。这是对硬件和物联网市场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小米在申请首次公开募股时的损失,损失不小。招股说明书显示,小米2017年收入为1146亿元,营业利润为122.16亿元。但是,年利润损失了438.99亿元。 2015年这一数字为76亿元人民币。2016年利润仅为4.916亿元人民币。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的净债务达到1272亿元人民币,累计亏损1290.1亿元人民币。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损失中是一个大的。由于优先股在上市后将转换为普通股,因此根据香港联交所的计算规则将会出现公允价值损失。如果删除此部分?

据统计,如果扣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股权奖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公允价值,则调整后的2017年净利润为53.62亿元。 。

因此,小米的盈利能力依然良好。巨额估值并非基于这些书籍的数据。这些数字并不表示小米的价值。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小米2016年的收入来自79%。硬件方面,21%来自互联网服务业务。虽然硬件收入占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但雷布斯的判决我们控制硬件利润在5%以内就足以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利润率。数据显示,小米的硬件业务利润率仅为2.8%。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利润率超过40%。

通过这种方式,小米的整个生态链使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开发小米物联网,并且作为一个主要的盈利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物联网平台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硬件物联网平台,所以价值小米远远没有被债务和损失所覆盖。

可以说,手机只是小米的玉器,而帝国的价值也足以让它影响全球最大的IPO。


智慧城市研究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张杨运认为:

5月3日,小米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

然而根据招股书显示,小米2017年收入1146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122.16亿元,但年度利润为亏损438.89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的净负债达1272亿元,累计亏损1290亿元。

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累计亏损如此巨大的小米还能在港股上市?还如此受青睐?

小米“巨亏”,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要背部分“锅”

其实小米的亏损很多是由于在融资时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造成的。优先股在上市后将转换为普通股,按照港交所计算规则会出现公允价值损失。如果在美股上市,按照其会计原则(GAAP),则不会计算这一项。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是指赋予持有人把优先股以特定比例转换为普通股的选择权,优先股股东不能要求退股,却可以依照优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赎回条款,由股份有限公司予以赎回。如果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普通股股价提高,可转换优先股持有人通过把优先股转换为价值更高的普通股,也能一起分享公司的成功。

如果抛去小米历史累计亏损额不谈, 2017年小米亏损438.89亿元, 仅2017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就高达541亿元。根据新浪科技统计,若扣除这部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投资公允价值增益净值、无形资产摊销这些因素的影响,2017年经调整后净利润为53.62亿元。

所以一家2017年净利润53.62亿元的公司,完全是有实力去冲击全球最大IPO的。

小米走出手机销量下滑困境,正在摆脱“手机”公司形象

从2010年小米成立之初,前五年里,一路猛追苹果、三星,保持了令海外都惊讶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前五大品牌厂商。但从2015年开始,小米告别高速增长。小米2016年销量也不及销售额1000亿的目标,第三方数据显示,小米全球出货量跌出了前五。

直至2017年,小米走出困境,收入再次回到高速增长的跑道中来,当年收入达到1146.25亿元,同比增长67.5%,自此销售额跨过千亿大关。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小米2016年营收中有79%来自于硬件,21%来自于互联网服务业务;利润率方面,小米的硬件业务利润率仅为2.8%,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利润率超过40%。可以看出小米在摆脱利润对硬件的依赖上还是花费了很多精力的。此外小米IoT平台已经稳居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

综上所述,虽然小米累计亏损上千亿,但是2017年如果剔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等其他影响后,实际是盈利53.62亿元的。此外小米也在努力拓宽平台布局,行业影响力也在提升,其他业务营收也在增加。这样看来小米是完全有实力冲击全球最大IPO。


每日经济新闻


前些天小米提交招股说明书时,有两点很是引人注目,一点是小米上市消息确定,国内外都给出估值,天价估值不仅是对小米的肯定更是对国内手机市场,甚至是硬件和物联网市场的肯定;另外一点则是在招股申请书上小米的亏损,而且亏的还不是笔小数目,招股书显示,小米2017年收入1146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122.16亿元,但年度利润为亏损438.89亿元,这一数据在2015年为76亿元,仅在2016年实现利润4.916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的净负债达1272亿元,累计亏损1290亿元。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亏损中是个大头,由于优先股在上市后将转换为普通股,按照港交所计算规则会出现公允价值损失,那如果除掉这部分呢?

根据新浪科技统计,若扣除这部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投资公允价值增益净值、无形资产摊销这些因素的影响,2017年经调整后净利润为53.62亿元。

如此一来,小米的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巨额估值并不只根据这些账面上的数字,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小米的价值,作为高科技企业的小米在2016年营收中有79%来自于硬件,21%来自于互联网服务业务。虽然来自于硬件的收入占总营收很大一部分,但雷布斯的一句我们将硬件利润控制在5%以内足以将我们视线转向利润率方面,数据显示小米的硬件业务利润率仅为2.8%,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利润率超过40%。

这么看来,小米整个生态链条使得其可借助手机这个平台发展小米IoT,并以此作为主要获利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IoT平台已经稳居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因此小米的价值远不是那些负债和亏损可以掩盖的。

可以说,手机只是小米的引玉石,引出的价值帝国足以让其冲击全球最大IPO。


盘和林看经济


小米冲击最大IPO


要讨论“小米IPO总估值为什么那么大”,首先要明白IPO是什么、影响最后估值的数额有哪些。

影响IPO总金额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分别有公司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周转能力、和资产规模等因素。下面我们可以一一对应来讨论“小米能够交出”怎样的答案。

小米公司的IPO招股书上显示,2017年总营收为1146亿元,较2016年增长167.5%,2015年营收为668亿元,2017年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同比增长222.7%。近几年的数据看,它都是呈增长趋势,拥有很强的盈利能力。

既然拥有好的盈利能力,必定会有一定的偿债能力、周转能力。

一个拥有强大盈利能力的公司必定有着强大的经营管理能力,小米公司著名的铁人三项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这种新的运营模式稳固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从小米公司2010年成立至今,回头看小米每一年都做了什么成就,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定的突破,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上升进步。小米并不是一个只做手机品牌的公司。

小米科技的业务范围从最初的手机系统、聊天APP 和手机发展至今天还包括浏览器,安全软件,游戏中心,桌面软件,耳机,云电视,互联网机顶盒,路由器,随身 WI-FI,移动电源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一个拥有多元化产业,有这么多“经济支柱”的公司,成长能力和资产规模是毋庸置疑的。

再来说说影响IPO的外部因素,比如承销商等级、公司所在地及行业。

小米公司这次招股目前已有四家投行率先抢的小米承销商的资格,分别是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和德银。这四家承销商等级都是国际中数一数二的。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坐标中国,它背靠的是整个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活跃度及经济体量是庞大的。在这里公司的发展前景预期是无量的,这里有无限的机会和机遇。

企业因为行业的不同,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挑战和机遇不同。小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是新兴行业,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行业,前途是光明的。

小米公司不管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占了绝大部分的优势,这样的实力是完全可以成为最大IPO的。

小米亏吗?


虽然数据显示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产生亏损人民币76亿元,利润人民币491.6亿元及亏损人民币439亿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小米集团有净负债人民币1.272亿元及累计亏损人民币1.290亿元,但是实际上小米并没有亏损。

说其亏损主要是因为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大额公允价值亏损。在国际会计准则下,这种优先股会体现于对股东的负债,其公允价值的提升会记录在公司账面的亏损,所以小米并没有这方面的亏损,对公司实际运营也没有影响。

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开支都是销售推广及研究方面,所以小米在资金上的“亏损”,是投资在了提升自己的技术上。

举个例子,如果朋友向我借几千块去学习技能、学习知识提升自己,我觉得这种金钱的亏损是有价值的,他的身价提高了,那么作为朋友自己的价值也就提高了;但如果朋友借钱是为了去赌博,这样的亏损才是不值得的。

所以小米把投资放在了提升自己的价值上面,这样的亏损不亏。


互联网指北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看见很多的回答,包括一些专业的财经媒体回答得实在是太烂了。基于我之前给专业媒体投稿,专业的媒体说,我回答的内容太空洞,所以说我要把我自己的答案写在这里,和他们的答案进行对比一下,你们那看一下哪一个更空洞?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内核很简单。类似的问题有京东持续亏损,为什么他的投资人愿意持续给他投钱?

还有一个著名的事情,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当年持有腾讯的股票,后来因为他搞不清楚QQ如何盈利,就把腾讯的股票给卖掉了,如果说他没卖这个股票的话,那么他现在的财富超过他爹了。

这里面实际上有两个逻辑,李泽楷的逻辑是上个世纪的逻辑,也可以把它称作工业时代的逻辑。京东的投资人的逻辑,可以称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逻辑。

在工业时代,投资要求要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也就是说你在哪个地方用钱?哪个地方赚钱?这个差价大约有多少,讲究一手钱一手货,每年的财务报表都要很漂亮。

而在互联网时代不是这样,原来如果说只有客户,那么现在是有客户和用户,用户就是用你产品的人,但是不一定给你付钱。

比如说你用腾讯的QQ是没人给钱的,那么你是腾讯的用户,但是腾讯不是活雷锋。你如果要买腾讯的买家秀,展现在qq里面,那么你就是腾讯的客户了,也就是说,这10%付费的客户养活了其剩余90%不给钱的用户。因为这个基数非常庞大,另外一方面正是因为这90%不给钱的用户,使这10%付钱的客户有了展现自己的空间。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上用户是资源,QQ初期马化腾自己也讲,不知道如何来盈利,但是由于掌握了海量的用户,在和用户互动交流的过程当中,他们就发现了盈利模式,所以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互联网时代,掌握海量的用户资源比账面上漂不漂亮,要重要得多。

原来工业时代,产品模式非常的复杂,通过代理,通过加盟的方式来运营这个产品。而现在互联网时代,这个盈利的模式变得复杂。

现在你看到了很多大型的企业公司为抓住用户资源,都是免费让用户使用服务,进而再通过增值服务来进行收费。比如说淘宝是免费的,直通车是收费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当年ebay开店直接收费就死掉了。

小米也是同样的道理,按相关资料的说法,他们最开始做miui 系统做到百万粉丝是没有花一分钱的,完全靠与用户之间的强联系。然后呢,这个系统用的爽的用户就给小米说,如果说你们出手机我们也会买,这不就找到了盈利模式吗?当时他们的账面上也是亏损的。




小米的下一步布局是lot,也是同一个道理。因为有这个相关未来领域的预期,你想一下,如果说把家里的家电全部换成小米智能设备和小米生态第三方智能设备,这个市场会有多大?那么投资市场就会对小米这个未来有很大的预期在里面。



好了,大概就说到这里,本人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需要交流和讨论的,可以在下方留言,谢谢!


林界值


小米冲击的是港股最大的IPO,不是全球最大的IPO!还有,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沙特阿美会在我国香港上市,那冲击的才是全球最大的IPO,大财主!

为什么小米累计亏损上千亿?

这个问题要从港交所的归类来说了,他们是把融资ABCDEFG轮的资金看做了对于股东的负债。也就是你创业的时候,不断有投资者投资你的公司,不断股东的加入,而股东是带着钱来到你的公司的,而你没有什么东西给股东,只有权力。而港交所把这种行为看做了公司对于股东之间的负债,而当公司上市后这种关系就直接赋予到了股票上,先投资的投资也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股东拥有股份,有股份就有了可兑现权力,而这种负债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

其实就是每个地方的财务报表不同而已,港股就是把之前的股东计为了对于股东的借款、负债,而当上市的时候通过股份的融资,这种关系也就没有了。所以没必要过分解读这样的关系,因为仅仅只是地方不同,会计计入归类的项目类目表不同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亏损,反之,现在小米的发展积极向上,2017年度的增长更是高达300%以上,十分亮眼,所以在港股融资的时候也是参考了其的成长性,给出了更高的估值。

冲击全球最大IPO?

题主想多了,现阶段还不算能够冲击全球最大的IPO,只能说是冲击了港股最大的IPO企业。当然,这个港股最大IPO的美誉,可能会被后期来融资的沙特阿美给打破。不管怎么样,能够上市融得更多的资金为小米迷们设计、生产更多优质的产品,小米迷们还是兴奋的。从融资的额度来讲,小米融资100亿美元,接近现在港交所一天的交易量,对于港交所来讲是兴奋的,因为如此“大单”生意,为港股通、深股通等互联互通,以及来自全世界的基金组织又添一笔光辉。

不做模凌两可的分析,给你最直接的观点!

点个赞,金钱满贯!关个注,大事不误,最新观点全抓住!分个享,转个发,留言与作者讨个论!


炒股哥说


不能这么断章取义,严格意义上来说,小米累计亏损上千亿,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企业营收亏损,企业上市财务算法相当复杂,我们就不详细聊,简单来讲这个亏损就是把企业各轮融资,资产抵押股权置换等来讲的,比如当时花一亿投资置换10%股权,现在30亿可能才有10%股权,这其中差距在财务上就算亏损,因为现在10%的股权可以变现资本都一样。



它并不是全球最大的IPO,只能说算是近几年最大的IPO,上次是2004年阿里巴巴美国IPO,当然小米已经算是相当级别的巨无霸了。这几年小米除了手机业务,更是积极布局智能家居市场,将科技与产品结合,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可谓具有前瞻性。


此番小米上市,又成造富神话,雷军很可能凭借小米上市成为国内首富,更有市值千万以上的人就超百位,哇偶,我们加油啊,选择比努力重要😊。


我是Rose,更多财经问题敬请关注,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Roseview财经


我想你这个标题有误,应该是今年全球最大IPO(或者是自阿里巴巴以后最大的IPO),因为过去有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IPO,后来者有沙特的沙特阿美(Saudi Aramco,估值最高2万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IPO。怎么也轮不到小米;

那我们来看看小米是不是累计亏损达1000亿呢?

招股书显示,营业期,小米的总收入由2015年的人民币668亿元增至2016年的人民币684亿元,再增至2017年的人民币1146亿元。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222.7%。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集团有净负债人民币1,272亿元及累积亏损人民币1,290亿元。但是2015-2017 年间,小米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 -76 亿元、+4.92 亿元、-439 亿元。远没有1200亿,这么夸张,那么钱哪儿去了呢,去年为什么突然这么高呢?

在小米的招股书中,给出了理由:由于我们就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大额公允价值亏损。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于合并资产负债表指定为负债,而公允价值增加于合并损益表确认为公允价值亏损。

但是,恐怕一般人看不懂这些内容,下面来简单解释一下,

那么什么叫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呢,实际上就是一种股权投资方式,为了确保投资人的利益,如果未来小米不能上市,那么投资人将会按照优先股获得固定利息,同时可以让小米赎回,这样一来,投资人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如果小米可以上市,那么就将这笔钱转换为股票;

关键在于可转换价格,一般情况下,转换价格会大幅小于发行价,所以这部分差额就计算为损失,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损失,实际上,小米公司是赚钱的。

而实际上,小米于2015年的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为人民币3亿人民币,于2016年及2017年的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8.969亿人民币及人民币53.6亿元人民币。

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能够想象的到为什么小米能够冲击最大IPO了吧;不过去年小米的净利润也才只有54亿人民币,折合美元还不到10亿美元,为何会高达100倍的估值?

因为小米还是一家成长中的企业;作为一家高科技的公司来说,小米生态的构建是其未来最大的成长性。

另外一方面,楼上都说了,这是互联网行业的高成长性所决定的。


以股易金


你好,我是你邀请不邀请都会来的大盈财讯!

小米终于在今天一早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这表示着雷军离他的上市梦又近了一步。

早在从去年年底小米被曝,小米首次公开募股时间已经确定为今年年底,而且可能会选择在香港上市,创始人雷军于2017年11月与投行接触并提出了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估值的目标。

消息一出,多家媒体称要是真的按照这一估值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这家仅仅成立八年的公司,将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如果顺利上市,将成为今年全球规模最大首发上市的科技公司。

虽然据目前获知的消息,小米的估值在700 亿美元到1200 亿美元之间,低于雷军的目标2000亿美元,但一旦上市成功,持股31.4%的雷军很有可能冲击首富宝座!

为了小米顺利上市,雷军也是铺垫了不少。由于担心影响上市审查以及避免过多关联交易的质疑,雷军卸去了37家公司的法人,其中最大变动应该是猎豹公司,在3月雷军已向董事会递交辞呈,不再担任董事长和董事职务,将担任公司顾问。

不仅如此,雷军还在 IPO 之前的故意宣示公开承诺:“小米的硬件综合利润将永远不超过 5%。”

小米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17 年小米的综合利润率(含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和智能硬件)是 4.7%。

提到招股书,不得不说这次小米上市是香港证券交易所“同股不同权”改革以来,第一家上市的高科技公司。

要知道2013 年,阿里巴巴曾希望以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在港交所上市,费尽口舌与香港证监会解释沟通,但香港证监会不为所动,最终阿里巴巴远赴纽交所上市。

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在香港开放对创始人来说,这样利于在上市之后创始人通过对投票权的控制,继续掌控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对港交所来说,这样利于吸收一些“独角兽”,不会又上演痛失阿里的事情。

另外小米招股书显示,2017年亏损439亿元人民币,系发优先股(541亿元)列入负债亏损所致。

小米方面回应到:“实际上,公司并未没有这样的亏损发生,对公司实际运营也没有影响,这笔所谓的‘负债’数字在上市那一刻就会消失。这种亏损的数字越大,其实越说明这家公司被大家认可的价值高。”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小米累计亏损上千亿,但还是可以冲击全球最大ipo。

更多资讯,请关注大盈财讯!


三两知官方


的确,按照小米招股书的介绍,如果从表面的财报数据来看,小米是亏损严重,其中过去三年小米的净利润数据分别为:-76亿元、+491.6百万元、-439亿元。

但是,亏损我们得知道它为何亏损,有没亏损的价值?首先,小米作为一个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此前小米的亏损是建立在富豪雷军和多年融资发展的烧钱推广下,为的是抢占市场、抢占份额,昔日的亚马逊、京东前期不都是长期亏损的、后来抢占好市场才开始迈向盈利并不断扩大的么?

如今以小米手机为主的小米的产品可谓深入人心,抢占了大量的市场用户,还成为了2017年的印度手机市场份额的第一位。在互联网时代,对于互联网企业,用户才是最大的潜在价值,庞大的用户基础本身就已经奠定了小米的金融市场估值地位不会低。其次,实际上小米2016年已经实现了盈利,如果扣除特殊事项,如今应该是连续两年盈利,并且是环比大增,迈入收割期的阶段。这个特殊事项是——小米此前融资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小米上市后需要花高价赎回进而引发公允价值变动的问题,而这些公允价值的变动差价却直接扣在了小米的财务报表上,抛开这层因素,小米在2016年和2017年的将分别实现盈利18.97亿、53.62亿元。

一个成长中、拥有大量用户,雄踞世界上人口最大的两个国家中国、印度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市场,并已经迈入盈利,业绩高速增长中的互联网企业,冲击成为今年全球最大ipo企业还会有疑惑吗?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