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溺亡,事发地非正规浴场水下有暗沟,在“野浴场”下水有多危险?

阿修罗君


对于发生这样的事,感到很痛心。夏季到海边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家长都希望带着孩子去看大海。殊不知大海有温柔平静的一面,也有狰狞的一面。出去玩的时候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带孩子出来玩耍安全是第一位的。也要时刻提醒孩子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尤其是在海边玩的时候。





从这位家长的描述中得知,她当时在看手机,根本就不管孩子怎么玩耍,自己觉得这里的海是安全的,就把孩子往海边一扔,让她们自己玩,八岁的孩子正是淘气冒险的年龄,对危险预测几乎是没有。我觉得最大的责任在这位家长没有尽到看护好孩子,只顾着自己玩手机,等想起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被海水淹没。



最可气的是她们居然领着孩子在野浴场游玩,这样的地方危险随时都会发生。所以到海边游玩千万不要到没有开发的地方玩,安全没有保障啊!而且这里还有暗沟,一个激流过来孩子可能就会被卷入暗沟,再会游泳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也是凶多吉少。

带孩子出门玩耍一定不要到不熟悉而且没有开发的地方玩,由于没有开发属于不被保护的范围,也不会有救生员在周围巡视,发生危险的概率就很大,海水无情人有情,所以一定要带孩子去安全的地方玩,这样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再一个就是带孩子出远门玩一定要时刻盯着孩子,不让孩子单独去玩,必须陪在身边,有危险随时会发现,而及时得到救治。


凌子看世界


今天一大早起床就看见这新闻,我承认,我哭了——对双胞胎姐妹啊!旅游海滩,说没就没了,双胞胎姐妹的妈妈、爸爸,如何能承认这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救援人员在搜救现场。据中新网图

话说,带未成年孩子出门旅游,家长本应该就提起十二万分的高度警惕:除了防范搭乘的交通工具安全外,如果到一些人文景区,安全系数要高很多,但旅游自然类风光或者大江大海,跌落或溺水,往往就是一刹间的事儿!

在这里,我无意指责双胞胎的妈妈刷手机走神……

夏天带着孩子玩大海,本是消夏度假的正确选项,海水浴场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场所。但是,世界各国沿海地区的海边,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海水浴场”的。一个海边的海域能否开辟为公共海水浴场,出于对公众人身安全的考虑,各国都严格的海事安全方面的技术考量,中国各沿海地区也不列外。比如,海水下面的地貌情况、海面受风力影响的浪头大小,周围10公里范围内有无凶猛鱼类出没等等,只有通过有关部门实地技术踏勘和科学评判后,这片沙滩海域才有可能成为公共浴场。

而在所有连成片的海滩中,公众能尽情欢愉嬉戏的地方其实是很小的区域,绝大多数区域,即使看上去是平坦的沙滩,但海水淹没的部分,绝对不是我们在公共浴场体验到的细沙、坡度平缓,海浪不大而且均匀的愉悦感受,那海水下面,暗礁密布、暗流涌动,有些海域因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无风不起浪,风来浪三尺,凶险无比!

图据齐鲁晚报

对此,我曾经有过心理阴影面积很大的一次“野浴场”体验——

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华西都市报奖励优秀员工到三亚—广州度假,在三亚公共浴场疯玩自不待言。我们坐轮渡到湛江逗留,住在海边一别墅区里。湛江这个海边看上去挺温柔的,与刚刚我们游玩过的三亚浴场的感觉区别不大,只是海水的碧蓝度略差。但是,这个海边沙滩几乎就没游人来游玩,因为不是公共浴场。我们那时年轻,属于四川人说的“天棒槌”款式,见着这沙滩就技痒,于是,几个小伙伴约起就跳进海里。刚一下海,其中水性一般般的几个小伙伴一下就被浪头打翻,而且爬起来站还没站稳又被打翻!他们几个心里发怵,迅速退到海边在仅能淹没脚背的区域戏水,我和另一个兄弟,胆子闷大,居然往外游,但浪实在太大,我和同时都发怵,就相约往回游,结果,这海水的浪子,根本不是我们的力量能控制的!我俩在起伏的波涛中相互鼓励:一定咬牙游到岸上!

最终,在距离我们下水大约8公里的地方,我们遇见了一个渔船……

我俩终于上岸了,沿着海滩步行回宾馆途中,我们遇见县上派出寻找我俩的搜救队……

这就是我在“野浴场”游玩的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要知道,我和那兄弟,可都是长江边长大的,浪里白条算不上,但混个江,过个龙,也是没啥问题的,但是,在湛江那个“野浴场”,我俩要是没遇见那渔船,后果不堪设想!

回过头来说这对双胞胎姐妹。她俩才8岁,她们从电视啊。动画片里看见的浴场,个个都是温情脉脉的,哪知道连接沙滩的海水下面,正张着血盆大口……

哎,令人扼腕!叹息!


勒克儿


从发布寻人启事开始,北京8岁双胞胎姐妹就开始牵动整个山东人民的心了。然而第二天下午,青岛搜救人员海上搜索传来噩耗,俩小女孩都不幸溺亡大海。

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追问原因,小女孩下水的海滩,并不是正规的海水浴场,其实暗流涌动,壹点记者实地探访,这片海滩仅仅走进海中约10米远,海水就超过一米深,能淹没到成年人腰部的位置。

双胞胎姐妹和妈妈是随便找了一个海边挖沙,并没有在意野海滩的危险性。野海滩没有任何配套设施和监管,没有防鲨网、没有瞭望台、没有医护救护设备……海边还竖有禁止下海游泳的标志。但安全意识不到位的母亲,一个外地游客,可能仅仅是觉得正规海水浴场人太多,这里水好还人少,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就在脚下。

媒体也在科普“离岸流”,是一种非常隐蔽的潮流,每秒2米多的速度,能把成年人悄无声息地卷进大海里,离岸流什么样?两侧有白浪花,离岸流上方没有白浪花,会携带大量泥沙入海。

离岸流在野海滩比较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海水状况,野海滩不适合用作浴场。

但在无知的游客眼里,大海都一样,都是水、浪花、和海滩。

除了离岸流,还有大浪也比较可怕。涨潮的时候,浪大的时候高达一两米,没有防备意识的游客很可能被卷进海里。每年都有这样的悲剧发生,然而一个个生命的消逝并没有给人们敲响警钟。台风天甚至都有游客不顾劝阻到海边嬉戏拍照。

希望这次惊动全国的双胞胎遇难事件,能给大家上一堂安全教育课。而不是起哄的网友把焦点放在母亲玩手机这种疏忽上。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这位已经心痛崩溃的失职母亲,于事无补。

希望你和我,我们的朋友,不会再去野海滩冒险。(qing)


齐鲁壹点


事情是8月5日,也就是昨天下午发生的,北京籍的8岁双胞胎女孩在青岛市黄岛区万达公馆对面的沙滩走失,据孩子们的妈妈陈女士回忆,事发时她在看手机,再抬头时就发现孩子不见了,今天下午3点过两个孩子的遗体都已经找到,估计都是在沙滩上游玩时掉进海里溺亡的......

这个家庭已经遭受了灭顶之灾,我们也确实不该再来责备双胞胎的母亲了,就来说说这个在“野浴场”游玩的安全问题吧。据介绍,事发的地段属于青岛的黄岛,应该是青岛的西海岸那边,这里并不是青岛正规的海水浴场,海况复杂,宽度窄,水流急不说,而且还有暗沟和废旧渔网,在这里游玩是非常不安全的。

在大海里游过泳的人都知道,大海看似平静,其实是非常狂野的,特别是涨潮时那些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浪,即使是水性较好的人有时候都会被海浪呛到,更别说是两个小孩子了。因此我们去不熟悉的地方,不熟悉的海边玩,一定要去正规的海水浴场,因为那里的海水相对平静,浴场的管理和救生设施都要规范和齐全很多。记得前些年去青岛时带孩子去过汇泉湾第一海水浴场和石老人海水浴场游过泳,这些正规海水浴场的管理是非常严格和规范的。沙滩上有救生员随时在巡视,看见有需要帮助的人就随时赶过来;远处海面上也有巡逻艇随时在巡逻,看见有人“越界”后海滩上的大喇叭也随时在喊......

两个孩子被找到时身上穿的都是泳衣,说明她们是准备来海边游泳玩耍的,但她们的家长是否知道出事的这个地方是个“野浴场”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作为来青岛游玩的外地人,这片沙滩一定距离她们住宿的地方很近,而且必定有不少人在这里游泳玩耍,否则就是给她们天大的胆子,她们也不会去这里游玩的。道理很简单,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来到陌生的海边,我们必定是会去找那些有许多人游泳玩耍的海滩去玩的,可以肯定的说事发时海滩上和海里肯定有不少人,否则孩子家长也不会那么大意了.....现在悲剧发生了,才来说这里是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野浴场”,真想知道有关部门平时是怎么管理这个“野浴场”的!


寰驽斋主


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看到这样的消息,真的让人很痛心!稍微能让人们有点安慰的是,今天下午3点多,另一个小朋友也被找到了。



透过让人痛心的消息,我们不禁要问,“野浴场”到底有多危险?为什么会成为危险地带?所谓野浴场,当然是未经批准开放的海滩浴场,而之所以未经批准,就是因为其种种隐藏的危险。

拿出事的这个青岛浴场来说:

首先,这个浴场不够开放标准,浴场的宽度不够,水流也急,同时,看似平静的海面下还有许多暗沟。别说是两个8岁的孩子,就是水性好的成年人,到这些地方游泳都会有很大的危险性。这是浴场本身的条件所带来的危险。



其次,这个浴场原来是作为海产养殖用的,废弃以后海里的网箱、渔网等都没有清理,在这样的地方下海,后果可想而知。这也是这个浴场不能开放的原因之一。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野浴场和正规开放的浴场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保障方面。正规的浴场一般都会有瞭望台、安全员、救护员、广播、监控等等一系列人员和硬件条件,为的就是保障游客的安全。而这些,野浴场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谈不上任何保障了,没有保障,危险性可想而知!


风景故事


8岁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溺亡,事发地非正规浴场水下有暗沟,在“野浴场”游玩有多危险?

太令人心痛了,如此如花似玉的一对双胞胎女孩,就这样溺亡了,任何人看了都非常痛心,更何部她们的父母了,幸好这样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此发了人们的普遍反思,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在其它地方重演。

据相关新闻报道称,这件事发生在青岛市黄岛区的一个非正规海水浴场,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野浴场,里面没有经达系统的安全排查,也没有相应的营救人员及预案,里面有很多的暗沟,海况也非常复杂,沙滩的宽度也很窄,水流急,浪也高,所以非常容易发生类似的事故。

夏天的溺水事件几乎年年都有,除了出事浴场以外,其实家长及监护人有很大的关系,这并不是两个小朋友私自去玩水,而是有家长带去玩水的,为什么要去这个野浴场?这也是不是两个小朋友可以决定的,去了这个野浴场,为什么没有带救生圈?什么没有大人看护?为什么去海边玩水还要看手机?两位孩子的母亲才是这次事故的最大责任人,两个小朋友真的是太可惜了。

对此,渝帆有以下建议:

一、一定要去正规的浴场,也许正规的浴场收费会高一些,也许正规的浴场路程会远一些,但是正规的浴场都有健全的安保设施,都有经过系统的安全排查,所以是较好的安全保障的;

二、一定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小朋友只能要水浅的地方,经过家长及监护人确认过安全的地方游水,不能私自去一些未经家长确认过的水域。

三、要给小朋友配游泳圈,并正确的配戴,可以防止大部份的危险。

四、天气不好的时候不要下海、岸上有警示牌的时候尤其要注意。


渝帆


那年,我去过黄岛,也去过黄岛的沙滩。当时正值秋天,并不是游泳的季节,没有下水的人,不过那个地方即使到了夏天也并不是一个游泳的好地方。海水比较浑浊,暗黄色,并不清澈,也不湛蓝,有风吹来的时候,总感觉到空旷之下的带有某种恶意。

很不幸,我也有过一次溺水的经历,那是小时候,小伙伴们一起到池塘野游,那个池塘 最深的地方也就是刚能没顶。那一次我们不小心滑到了深水区,在水里的感觉就好像是你周身有一种温柔的力量在轻轻的按摩,但你一旦到了水深的地方,脚下便起了旋涡,紧紧地将你吸进去,你没有根,只能往下探往下探,你的每一次挣扎都会让你感觉到无比的渺小,周身仿佛有撕扯不开的胶水,恐惧瞬间穿透你的内心,窒息仿佛让你掉进一个巨大的黑洞。每一个淹死的人首先是被惊吓失去意识。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和父母吵架,一气之下跳进了喷水池,水只能达到膝盖,结果丧命了,当人的头部全部没入水中的时候,恐惧便已经来临,那个孩子其实被谁带来的恐惧 夺取了性命。我那次野游,就是在我将要完蛋的时候,被晓伟快速地拉了一把,他水性好,救了我一命,但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最后死于车祸。

水利万物而不争,水至善至柔,但当你在水下摔倒,水同样落井下石,夺人性命。

我想说,野游充满的危险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想象的,水下情况不明,稍微的一个沟壑就能要人命。

就在前不久,我们这里的湖边发生了两个孩子溺亡事故,三人相约到南湖游玩,两个孩子早到,他们看到岸边水很清也不深,于是下水。不长时间,脚下一滑,滑向深水区,再也没有上来,我知道那种感觉,当脚下一滑的时候,人希望找一个落脚点,会越滑越深。当人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一个孩子因为有事去晚了,躲过了一劫,不然也是凶多吉少。

我认识的一个水性极好的人,经常到黄河边游泳,这天他又去了,在黄河滩上的一个大池塘里,底下高低不平,有很多取土留下的深坑,有的深达十几米。他去了就再也没有上来,我估计那一刻他一直寻找这个水塘的底部,一直在寻找,始终没有找到。

野游所面对的危险,难以想象。我们平时看到很多地方,水草很美,你认为非常安全,见到就有一种下水的冲动,其实正是这种感觉让我们置于危险之中。

所以,一定要杜绝野游,到正规的游泳池,并且有安全防护装备。不然危险不期而至。

所谓水火无情,一点都不假,水带给人的威胁甚至必火更具危险性。因为它总是以一种很温和的态度示人,让你往往忽略了危险的存在,当你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寐语小筑


这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谁也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母亲,一个家庭而言,两个孩子的失去比晴天霹雷更为恐怖。虽有不少网友在苛责母亲的失责,监护人的不得当,但事已至此,过多的责备不仅无法改变结果,且只会令人更加痛苦。我相信,孩子的母亲以及家人的悲痛是任何一个外人都无法体会的,作为旁观者,我们除了叹息,遗憾,感到难受,别无他法。



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更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管束,尤其是在海边江边河边,凡是有水的地方(包括任何一切有意外发生的地方)都不能让孩子单独玩耍,不管是不是野水域还是景点开放,对于孩子的关注是需要提高警惕。虽然意外无法预料,但作为家长,对于可控制意外还是有所防范和加强。如此惨痛的教训,是任何一个人都付不起的代价。

暑期时间虽过了一半,但意外往往就是在个肆无忌惮的盛夏光年,看似美好,暗藏危险。记得我小学时候,有一年暑期,邻居家的孩子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河里游泳,结果淹死了一个,奇怪的是这几个孩子都没有发现,以为他先回家了。结果到了晚上,家长着急,找来所有一起结伴游泳的孩子们,才发现事态严重。

因为这件事,每年暑期寒假,我母亲把我看得特别严,虽然是女孩,但特别皮,跟男孩一样“混”。每年暑期,经常听到有孩子发生意外,其中淹死最常有。

之所以回忆这么一段往事,只想提醒所有孩子们的父母,不论在哪里,凡是有危险可发生的地方千万不能大意。尤其是野景点野水域,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和保障的地方,往往是给生命送去“杀手”。

父母在给孩子们自由成长空间的同时,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享乐游玩,否则意外一旦降临,后果难以控制,也不能承受。可怜天下父母心,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不求才华洋溢,但求一生平安。


苏丹卿


作为一名宝妈,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是感到特别的心痛。但是从这次事件却能折射出一些旅游、社会、甚至亲子关系上的通病。从旅游的角度而言,海滨浴场它既是旅游景区,也是市民休闲场所,更希望能第一步作出改变。

一只多年在路上的旅游大咖,一个年轻的宝妈,欢迎关注我,分享五大洲的旅途奇遇。


对于这件事,我是这样看的:

错已铸成,心痛惋惜在前,莫衍生连环悲剧在后。

这件新闻之所以引起众人关注,是因为它关系着2条鲜活的生命和一些社会普遍现象。至事发次日,生命已经终止,追不回来了。而网上也有众多呼声,声讨没照看好孩子的母亲。

其实对于痛失2个宝宝的妈妈来说,她已经此生永无追悔的机会了,这已经是对她而言最沉重的惩罚和代价。任何一个妈妈,都会宁愿出事的是自己,失去生命的是自己,只要能换回宝宝的安康。玩手机、发朋友圈在这件事情中,究竟是主因、还是次因,追究也无意义了。而舆论是会杀人的精神武器。同样是爸妈,我觉得此事的批判该到此为止了,我们都不希望这个悲剧内会有第三条生命搭上去。

而还有更多千千万万的宝妈,引以为鉴,手机不是不能看,只是注意适度、适时。照顾过宝宝的每一个妈妈都知道,其实带着宝宝,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别说看手机,就算上厕所、吃饭,也是跑着解决。但是能和宝宝这么亲近相处的,也就是他们成年前的这一段日子。牺牲必定有回报的,所以珍惜和宝贝一起的时光,全心陪伴他。


‘野浴场’下水危险,其它的活动宝妈也不能掉以轻心。

事故发生后,不少报道都描绘,那个海滨浴场是典型的“野浴场”,不建议下水游泳,既无正式的救生设备和救生人员,海底也有暗流和大量的废旧渔网。更有不少当地的网友宣称,当地人基本都不去这片海域游泳,因为他们都知道那个海域的危险性。“野浴场”危险,这个只要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而在大海面前,别说“野浴场”,就算正规浴场也是暗存汹涌。更严肃地说,即使在游泳池,也有不少溺水事故发生。

去年一则婴儿游泳馆内婴儿游泳过程中侧翻溺水的新闻,曾经牵动了多少宝妈的心。出事的那个地方,甚至连游泳池都算不上,只是一个大型水缸。但是同样是疏于照看,任由宝宝一个人在那里玩,工作人员也没有照看,导致悲剧。

所以,任何旅游活动,不管涉山还是涉水,也不管旁边有多少人同样做着这个活动,只要是带娃出行,那就千万留神,不可有一丝松懈。


‘野浴场’有时却是游客们向往的、又无奈的选择。

但是对于游客而言,像这次出事的“野浴场”,有时却是觉得更好的、又无奈的选择。不妨刷刷各大旅游攻略,要是在国内发现了那里海滨人少景美、不用门票,肯定都能引来一波艳羡目光,看客纷纷追问:“在哪里?”。

国内游人众多,而被划定为正规浴场的地方,却只有那么多,海滨浴场每逢夏天都会人满为患。那为啥不多划点地方作为正规海水浴场?除了要考虑下水的条件以外,人力的调控也要考虑。运营一个海水浴场,需要配备工作人员,这都是有成本的实际支出。中国的海岸线那么长,能真正开发利用起来做海水浴场的,就是限定位置内了。因此每个泳客心目中,都有一个找到不是人满为患海滩的梦。

除了人多,另外一个现实点就是高价门票。当然不是所有海滨浴场都要收费,但是部分的确价格不便宜。万万千千因为不想付高额门票价的游客,他们都可能会选择隔壁的“野浴场”。就像广西的十里银滩,在之前要收门票时,它的票价是100元!那时海滩的确游人不多,毕竟100元进去泡一会海水,这个价格还是比较惊人的。当下取消了门票,估计也是“人从众”的局面。


现实摆在眼前,你也有为了躲避人流或高价门票,而到“野浴场”游玩的经历吗?

我也有试过,不过安全为上,我是只在沙滩拍照、玩沙,然后撤退的一群。你呢?


旅游大咖Base


最近几天北京的双包胎女孩在青岛海边游玩时候被海水卷走。最后发现时候以无生命体征。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女儿才8岁到海边玩。在看手机的瞬间孩子就不见了。可见这个母亲太大意了。家长带孩子出门旅游第一时间,要不能离开孩子的视线,不论在哪里,要盯紧看好。不能大意,更不能看手机,发朋友圈信息。要发也等回到宾馆酒店在发不迟。这个伤痛将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一辈子的伤痛教训。海边,暗流。风险非常大一不小心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也可能被海水瞬间卷走。案例:1997年6月夏天,我到长江三峡去写生。就遇到一对老年夫妻,可能是小女孩的婆婆,爷爷。小孩6岁左右。我们一起到奉节白帝城看了景点后下山到江边等待旅游船,就在大家很疲倦时候小女孩的在江边玩耍,婆婆,,爷爷也在江边等候,一个大船经过时刻,一股江浪卷来瞬间把小女孩卷到江里大人基本没回过神来人就不见了。后来大人报警,叫几十个人来拉网式收救也没找到孩子。等待回去这个婆婆,爷爷怎么给孩子的父母交代?悲剧是瞬间发生的。没有意思,突然来临。后来我告戒其朋友,不论到长江边,还是海边远离水边。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