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正上高一,沉迷游戏无心上学,他说没什么念想,怎么办?

站住别跑159235503


我是一个高三学生的家长,说实话孩子沉迷手机,我自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他小学时缠着给他买手机时,一时心软就买了,到现在光手机换了十来个,自己在该控制的时候没有下狠心,选择了放任,导致目前的状态,整个高一、高二他到家足不出户,除了睡觉吃饭,手不离机,机不离手,写作业也要百度,成绩可以说更不咋滴,高二期末考试400分。

可以说我每天都在和手机战斗!

痛定思痛,我反思了自己,从高二期末考试结束,一、只要在他面前,我从不摸手机,我向他传递了一个信息,手机真没啥好玩的,二、假期送老师家补习薄弱科目,并每天布置足量的作业,和老师沟通好,第二天必须检查作业情况,如有遗漏,下课要留下写完再走,第三、他如果在玩手机,我自己先拿一本书坐在他旁边认真看,潜意识的,他玩一会自己就开始写作业了,并征求他的同意后,写作业时手机放远远的,不能动。第四,开学后,我申请了一个新微信号,每周假装班主任发微信一是对他的学习进行鼓励,二是明确不能带手机进校,老师每天都在密切关注他,潜意识通过老师之口传递我希望他改变的东西,第五,多沟通,多了解他的想法,进行正面引导,不抨击他的爱好,例如他说未来要从事手机行业,可以啊,从事手机行业的大学专业有很多,将来考进大学心仪的专业,未来就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啦

曾经有人说过:当你教育孩子感到痛苦时,那就是你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目前我感觉轻松了不少,孩子也在渐渐改变中,虽然还是会玩一会儿手机,但是,我让他尽量看新闻之类的东西,我希望每个家长都多想办法,少抱怨,抱怨是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的!


一个高三学渣家长


其实我上高一的时候,也是个沉迷游戏的学生,经常跟同学一起逃课上网,甚至包夜玩!

我可以跟你说一下我是怎么戒掉的,给每个沉迷网吧孩子的父母一点建议:

1.无论孩子怎么沉迷,父母必须让孩子回家吃饭:

当时高一,我母亲说星期六星期天上网可以,但饭点必须回家上桌吃饭!
每次中午吃饭的时候,父母就放法制教育,各种网瘾少年,因为没钱上网犯罪什么的(父母不要说,说了还让孩子烦。让电视📺侧面影响孩子!)每次晚上吃饭时候,父母就放没有学历打工学生的生存现状或者有学历大学生的现状节目!

2.每次上网问我妈要钱,我妈给我钱,但有一个要求:

"不许和同学一起去上网,你自己去玩可以,但是和同学一起,绝对不可以!如果发现,就一个月的生活费,一毛都不给"虽然有时我还是会跟同学一起去网吧,但是次数越来越少了,要知道一个游戏在好玩,没人陪你一起玩,玩久了一点意思就没有了!


3.母亲承诺:"高二分班,进加强班,给我买智能手机"

进了加强班,次次倒数,每次班主任读排名真的很丢脸!进了加强班,即使有手机,你在学校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用,而且加强班那个学习氛围,会不自觉的感染我!

4.高三已经度过叛逆期,也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就不上网了!

这几个方法是我妈教育我戒除网瘾方法,可能不是对每个孩子都适用,但是应该会有一定的影响,希望你的孩子能早日戒除网瘾!


欢迎关注点赞八戒,在评论区留言,说出您孩子的情况,让八戒来帮助你!

八戒教育卫视


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孩子不愿学习,最常见的是孩子迷恋玩游戏。家长担心的不得了,东问西求,最好有什么良方,包治一切不爱学习的“顽疾”。

其实,最好的良方就在家长自己手里,对孩子的了解还有谁能比得上家长呢?就拿这个案例来讲,儿子上高一,正好是从初中进入高中的阶段,学习环境、学校老师和同学都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孩子在学校学习方面是不是适应呢?如果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或适应的比较慢,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作为家长,你要了解清楚:孩子中考的情况怎么样呢?有没有考入自己向往的学校呢?在高中与同学交往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有没有找到好朋友?学校生活怎么样,学习上是不是有困难?和学校老师相处怎么样?家长也要和学校的老师沟通,听听学校老师如何看待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问问老师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表现、与同学交往的情况?家长可以跟孩子好好聊聊这些问题,听听孩子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学校同学、老师和学习情况的。家长多方面了解情况,跟孩子一起找找问题,也许孩子确实是在初中升高中的大变化中出现了问题,不管是哪个方面的问题,家长都可以引导孩子勇敢面对,尽快调整状态、回到学习生活中。

再说迷恋游戏的事情,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孩子表现为上网游戏、不愿学习,其实在表面之后可能另有“隐情”。我遇到过的案例就有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遇到问题,想逃避学校,在家呆着无聊就上网游戏。家长认为是迷恋游戏耽误上学,其实是孩子以游戏来逃避或掩盖了学习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多多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勇敢成长。

关注“鹈鹕心理”头条号,用心理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鹈鹕心理


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和诱惑是巨大的,年龄不分大小,一旦上瘾,就会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游戏的毒害性就是不仅让孩子荒废学业,还消磨人的意志,更会让人颓废。我们可以接受孩子不成才,但是决不能接受他不成人,所以家长一定要监管好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多一些陪伴,莫让孩子接触游戏,莫让游戏害了孩子。


现在孩子因沉迷游戏而无心上学的,可以说是大有人在。不仅仅高中的孩子有这种现象,初中,甚至小学的孩子也是比比皆是。高中本来是人生中最需要拼搏的几年,也应该是最充实的几年,但孩子却沉迷游戏,而无心上学,家长要重视起来,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会不堪设想。你可以试着从几方面入手来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


1、给孩子最贴心的关爱:注意观察孩子,及时关注孩子的动向,给他提供细微的帮助,让他感受最贴心的关爱,让孩子内心世界不荒芜。

2、让看一些励志的短篇:可以精心挑选几个励志的电影短篇,宣传正能量的演讲,励志类的书籍等等,陪孩子一起看,让他内心充满激情,也充满阳光。


3、带孩子去感受大自然:家长利用假期、周末陪同孩子一起去旅游,最好选择一些有文化底蕴的景点,带他去领略山河的壮美,激发孩子拼搏的潜能,给孩子内心注入正能量。

4、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年龄已经不小,很多道理他已经很明白,但是自控力不行,所以家长要把握好度,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孩子一旦迷恋上了游戏,想一下子戒掉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长的思想工作也是长期的,要循循善诱。


遥说新语


感谢悟空小秘又派了一个类似的任务。那真是幸福的家庭原因相似,烦恼的家庭多是因为孩子沉迷于打游戏啊!我在农村中学工作了三十多年,作过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题主提出的问题,这也是许许多多家庭的苦恼。

先按顺序捋捋:

我调查过部分爱打游戏的同学,究其原因,他们的回答是:1.在他们的同学圈子里,很多人都打游戏,不会打游戏或不打游戏的同学根本没有存在感。2.在一块说话时没有话语权。3.游戏级别低或者游戏总输的一定会被其他同学嘲笑(我有一次下课后就听到几个同学笑话某位打了一夜的女鬼,还输掉了。)。4.斗游戏可以使他们获得胜利的欲望,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并可以以此进行炫耀等等。

我还问过这些沉迷于游戏的学生,谁带会他们打游戏的?答案是三个:1.家里的大人就打游戏;不打游戏的家长可能爱好打牌,追剧,刷手机等而不过问他们。2.同学或其他同龄人。3.自己摸索。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自学成才者占多数!(在这里我们家长是不是要自我检查一下本人有没有不良习惯啊?)

沉迷于游戏后的过程和结果:因为还要在白天正常上课,孩子们往往夜晚玩游戏,造成睡眠不足,吃饭不香(我们这儿还有孩子把饭钱省下来去网吧打游戏),身体渐差,无心上课,成绩下滑,也曾后悔,无奈游戏的魅力太大,心理压力更大!家长非骂即打,孩子压力更大,特别是与小时候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地别天差,干脆破罐子破摔……就是我们家长有时恨得牙痒痒的样子。

我们家长怎么做呢?说实话,沉迷于游戏的孩子一大堆啊,“戒游”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也只是乡下的一个教书匠,没有好方法,但是我可以提供几个例子,不论高一的孩子还是其他年龄段也许都可以做个参照。

A同学是上海回乡参加的中考,考上了县里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后来迷上了游戏,和社会青年结成战队,在网吧苦战了一个星期,吃住在内,搞的面黄肌瘦,摇摇欲“睡”。班主任终于找到了他并把他送回家。他的家长是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逼利诱,终于使他洗心革面,“金盆洗手”。后来考上上海的一个二本院校。A给的理由是“该玩的已经玩了。不能让他妈妈因他气死。”

B同学家庭富裕,家长发现他迷上游戏后 ,把生意托给别人,陪他吃饭睡觉打游戏,但是游戏时间逐日缩短,最终他又爱上了学习,但是完成作业后还会玩一会游戏。

C同学的家长很厉害,直接断了C同学的“财路”,把他赶到沿海城市去“自生自灭”。C同学头脑灵活,也能吃苦(熬夜打游戏的哪个不能吃苦?),结果是C同学在某一线城市自己当老板,搞起了豪车租赁。这个“事主”沉迷游戏比较早,是十几年前了。

我儿子初三毕业就开始喜欢斗游戏了,我们也是天天看住他啊!后来我想这不是长久之计啊!我跟他商量,“你不是喜欢打游戏吗?但是如果你学会制作游戏不更好吗?你既可以做,又可以放心大胆的玩了。”高一下学期,他去学美术了。后来他读个艺术类专科,搞个logo设计什么的,自己也凑乎着能养活自己。

码字到了凌晨2:00了,不知道对你是否有用。您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想法,请在留言区去讨论;因为可能涉及孩子的隐私,您也可以先关注我,再私信探讨。


HE一HAI


因为玩手机游戏毁了一大部分学生。

家长、老师、社会都在关心这个问题,看来玩手机确实是个难题。

现在很多学生不爱学习、认为读书无用。

原因是:

一、社会的问题、教育的问题

整个社会都是很浮躁的,利益至上。

比如,结婚买房买车。原因不全在于女性。

比如,传销。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被骗进去呢?

造成学生读书无用论的最大原因,个人认为是不公平。社会的不公平、教育的不公平。

二、家长的问题

学生从一开始玩的时候,家长没有把好关。

有很多学生,原来在小学、初一都还比较好,到了初二、初三成绩就直线下降,然后考个普通高中,所以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初中玩手机。

那到了高中学生还玩手机怎么办?

家长必须经常做思想工作,并且强制让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带手机。

家长若还不决心,还溺爱孩子,拿手机给孩子,指望老师收缴手机,让孩子改正,现在的教育环境不允许老师这么做。

说自私点,老师是为了你孩子强制收缴手机,不让他玩手机,还是保住自己的工作?

所以,还是要家长。既然沉迷游戏了,讲道理是没用了,那些道理学生都知道,甚至都能背出来,就是不改。家长应该强制不让他玩手机,把手机收缴,学生闹脾气让他闹,家长态度要坚决。过一阵子就会慢慢变好。老师在校多关心,多观察,做思想工作,学生毕竟是高中生了,慢慢会改。


凯米思琪老师


打游戏是很多孩子存在的习惯。

我说说我家孩子吧,我儿子明年要中考了,这个暑假非常重要了。

我现在发现他的特点,不能说他,只能哄着,鼓励着,每天放下工作陪着他复习,把每天学习完成,晚上爸爸带他玩一会游戏。

这样商量着来,感觉好很多。就是慢慢耐心,这样大的孩子家长先做好沟通,耐心鼓励学习,学一会,玩一会,就这样做。

耐心等待孩子长大,发现缺点,不能焦虑,家长做好,慢慢跟随着他,陪伴着他,也鼓励着他。

打骂效果很不好,敏感的孩子不合适打骂。

另外学习实在落下了很多,学习困难大,孩子也会很抗拒。要结合孩子不会的知识,帮助他,辅导他学习。

我为了帮孩子,这一假期都在重新看教材。请家教也可以。有学习困难需要解决,这样坚持,会好一些!

有一些孩子也爱玩游戏,但学习依然很好,这部分孩子智商高。

智商一般,再痴迷,学习落下是必然的事,家长越早干预越好。

干预的方法结合孩子性格,只要温和沟通,保持好亲子关系,一般孩子还是很懂事的,哄着学就行了!


心岸姐姐


高一阶段,其实是最容易叛逆的一个阶段。

接触很多高一的孩子,开始不学习,各种玩游戏,玩手机,刷朋友圈,跟朋友聊天,无心学习;或者应付作业,拖拖拉拉。每天跟家长吵架,致使家长非常头疼。

可能初中非常乖乖的男孩,到了高中也是非常叛逆的,不学习,玩游戏。他们会觉得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已经跟家长说的一样了,以为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管住自己,但是还成不了大人,跟家长装大人~

这时候,硬来是不行的,会逆反的更厉害~

孩子爱玩游戏,一定要深入他的爱好中,问他游戏给他带来的体验感,给他分析这种感觉。比如很多孩子打王者,就是要成为最高的级别,带来那种荣誉感,可是成了最高级别,还有什么意思呢,也就是那样吧,带别人练英雄还把自己的时间搭进去了,没有任何收获。

家长需要走进孩子的心理,明白他们的内心想法,再分散注意力,这样可能会好些~


Amanda


已经玩手机上瘾了,再怎样的说教几乎没用,唯一的办法是”死亡法”——宣布学生生涯的结束。

家长跟孩子说,要玩手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先,打工赚钱去。17岁没有人要?家长要,给家长打工,开工资给他,一天不干一天没有工资,没有工资就没钱交伙食费,就没饭吃。两顿一饿,马上就做事了。

家里没事做?门外找找有没有土堆或砖头堆黄沙堆,今天从这边搬到那边,明天从那边搬到这边,反正别想闲着。告诉他,这就是你以后的工作,如果不继续好好读书的话。

三天一搬,他保准主动要求去读书。好,现在来谈条件:从此不准碰手机,如果碰,立即回家。

这一招特别灵。


扬州微笑的草


大多数家长和长辈都明白一个道理,也都是从那个年龄走过来的,孩子之所以会沉迷游戏,无心学习和其他正能量的兴致,其根本的原因除了青春逆反期原因外,也还有一些无以雷同的因素,我个人提出几点以供参考:一方面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应当是根深蒂固的,孩子自小潜意识的偶像就父母,所以,你无论是有钱的,有权的,得风得势的长辈,或者是平凡的,辛苦劳累的父母,都要给下一代一个正确向上的人生观,踏踏实实的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第二,孩子的朋友圈,不单单是同学这个圈子,必须要关注孩子同学圈子以外的朋友,光明大道上的朋友要多鼓励与其交往,品行不良着要多加劝阻,尽量少去沾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好说却不好做,作为一个优秀的家长一定要去关注,也希望发帖的朋友,想管孩子就必须先学会先去关心孩子;第三方面,也就是经济方面,上高中的年龄段,正是攀比心比较强的阶段,谁家孩子买新手机了,谁家孩子腰包充实,广交朋友豪气大方了,谁交的女朋友漂亮了,怎么怎么给女友买这买那了,或者是,谁的家庭豪谁的家庭穷,等等吧,这些个客观因素都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的翻江倒海的提现,毕竟是刚刚步入懵懂面子的阶段,可以理解,但正是如此,家长更应当从经济上去妥善解决孩子的经济观;第四点那就是游戏问题,其实,孩子沉迷游戏基本上有两种原因,一时兴趣,二是寄托,兴趣是正能量的,这个年龄段很正常,而寄托就得留心了,必须要深入了解为何而寄托,挖出来根源,对症下药!总之,要想管好孩子,做长辈的不能光用嘴说,一定要深入,要体会,要找出来孩子消极心理的真正病因,才能带孩子避开黑暗,走入正确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