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 发展菌菇产业促农增收

本报讯 近年来,水城县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使食用菌产业逐渐成为该县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产业,促进了物流、加工、餐饮与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目前,该县种植食用菌727亩,成为当前决战脱贫攻坚较为有效的短效产业。

该县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编制水城食用产业发展规划,集成省市县三级资源,在原材料丰富地水城杨梅林场建设面向贵州西南的食用菌综合研发、试验示范与科普培训基地;依托“政府+科技+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动模式,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样板,推动水城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实现有效衔接。

同时,该县利用农田土地空置期或林地间隙加大羊肚菌、云茸等珍稀食用菌的轮作、套作与间作等复合生态栽培力度。以清洁转化利用农牧业有机废弃物,改良肥沃土壤,成为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农业模式,推动精准扶贫与山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石漠化山地、干热河谷等地方,发展植被恢复与名贵野生食用菌栽培相配套的产业模式。通过种植、管理共生树木的方式,实现食用菌的生态培育。

此外,该县加强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合作,依托水城丰富的真菌资源,面向国家在食用菌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方面的需求,产学研用结合,推进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运用先进技术针对名贵食用菌松露、羊肚菌、云茸等进行复合生态培育,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多赢。加大产业前期试验示范经费投入,保障技术人员开展试验示范,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示范展示技术、展示效益,让农户接受产业,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