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共有16位皇帝,爲何明朝皇陵卻被稱作「明十三陵」?

羅福添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因為這裡只葬了十三個皇帝,另外三位沒有被葬在這裡。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


明十三陵

首先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沒有葬在北京的,而是葬在了南京紫金山明孝陵,當時明還是都於南京,並未遷都北京。明孝陵始建於洪武十四年,因皇后馬氏諡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十五年馬皇后去世,就葬入了孝陵,到了明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去世,就將其與馬皇后合葬。

明十三陵

另一位沒能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是朱允炆,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性格與朱元璋截然不同,當上皇帝以後就開始削藩,後來在其叔叔靖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中失敗,不得不逃出南京城,下落不明,其結局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已自焚而死亡,有人說他已經逃往海外,因此在明朝十六位皇帝中他是唯一沒有陵墓的。第一位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是後來繼位的明成祖朱棣。

明思陵

第三位沒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就是明代宗朱祁鈺,他的登基是由於當時土木堡之變皇帝朱祁鎮被俘的應急之舉,在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中,當時的皇帝被瓦剌俘,大臣為穩定局勢推他上位,但是不幸的是後來朱祁鎮迴歸,在部分心腹的支持下通過奪門之變再次成為皇帝,朱祁鈺被迫退位,不幸暴斃身亡,他死後其兄並不承認其帝王身份,只是把他葬在了景泰陵,按照的是親王規格。

參考文獻

[1] 胡漢生. 明十三陵歷史文化[A]. .北京古都歷史文化講座第2輯[C].:,2015:32.

[2] 為何明朝十六個皇帝北京只有十三陵[J].東方收藏,2011(06):109-110.

[3] 顧建平.“明十三陵”史話[J].北京檔案,2010(09):46-47.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和李齊慧

個人簡介:和李齊慧,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季我努學社記者團成員,曾參與學社重大項目李頓調查團資料整理。


季我努學社


北京是五個王朝的都城,按理說,應該有五個朝代的陵墓群。可是,由於遼、清兩代的帝王陵墓沒有設在北京,而元代由於不崇尚厚葬兒沒有陵墓留下來,金代的帝王陵墓早已經被明王朝摧毀。唯有明代的帝王陵墓群明十三陵,依然完好地被保存下來,成為京城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但是人們不禁有這樣的疑問,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作“十三陵”呢,應該叫作“十六陵”呀?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刺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官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害死。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13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中,所以被稱為“十三陵”。


北京晨報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創立的大一統王朝,從公元1368年成立,到1644年滅亡,共傳十七朝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既然明朝有十六位皇帝,那為什麼明朝皇陵被稱為“十三陵”呢?這是因為北京的明朝皇陵少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文,明代宗朱祁鈺三位皇帝的陵墓,之所以這樣,其實和明朝的歷史有關。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改集慶為應天並定都於此,年號洪武,國號明。這位出身貧苦的放牛娃,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完成了推翻胡虜再造中華的壯舉。他創立的大明朝被譽為“治隆唐宋”,在他統治的三十一年裡,是中國封建王朝最清廉最高效時期,社會福利也是封建社會最高峰。朱元璋駕崩後,葬在今南京紫金山的孝陵,廟號太祖!

公元1399年,朱元璋的繼承者,他的長孫朱允文登基為帝,改元建文,這是一位性格和明太祖相反的皇帝。他一上臺就推翻了朱元璋的國策,開始了削藩。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為了自保,毅然揭起了“靖難之役”。結果不言而喻,朱允文失敗了,他在朱棣攻入南京城後就逃了出去,從此不知所蹤;也有傳說他自焚而死。這樣一來,朱允文也就成了明朝皇帝中唯一沒有陵墓的皇帝,而他的蹤跡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謎團。

永樂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朱棣也就成為葬在十三陵中的第一位皇帝,即明長陵。

而明代宗朱祈鈺作為明朝十六帝之一,卻沒有安葬在十三陵中,其實充滿了歷史的傳奇色彩。

明正統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在土木堡事變中,皇帝朱祈鎮被俘,為了國家的穩定,朱祈鈺被明朝大臣們擁立為帝,年號景泰。八年後,即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朱祈鎮在有心人的支持下通過奪門之變,再次登基為帝,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也就是在這一年,朱祈鈺爆亡。朱祈鈺駕崩後,他的哥哥朱祈鎮只按親王規格把他禮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而他的廟號“代宗”也是由南明弘光帝追贈的。

縱觀明朝十六帝,除了明太祖葬在南京,明代宗葬在西山,明惠帝無蹤跡,剩下的十三位帝王均葬在皇陵之中,所以稱明十三陵也就不奇怪了。


江東汪郎


說起明朝,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朱元璋。沒錯,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 統治的政權,我個人也是比較崇拜朱元璋的,是想一個能從乞丐做到皇帝的人,這該是多麼勵志的典範。那麼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何明朝皇陵卻被稱作“明十三陵”。今天我就來給大 家分析一下其中的緣由。

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一直到明熹宗朱由校,歷經16位皇帝,享國276年。後來朱元璋的兒子 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一路打到了南京 ,建文帝朱允炆一把大火燒了南京的皇宮。後來朱棣 登基稱帝后,把國都遷往了自己的老巢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而朱棣老爹朱元璋的孝陵在 南京的紫金山;建文帝朱允炆自南京城破之時,就不知所蹤,至今是一個歷史謎,所以說他也 沒有葬在明十三陵。剩下的最後一個我來給大家好好說說。

剩下的最後一個就是明代宗朱祁鈺,那麼為什麼朱祁鎮沒有葬在“明十三陵”呢?說到這裡我 不得不給大家說一下明朝發生的一次重大事件,這就是“土木堡之變”。當時御駕親征瓦刺的 明英宗朱祁鎮由於孤軍深入,被瓦刺俘獲,成了階下囚。而當時主持朝政的是朱祁鎮的弟弟朱 祁鈺,後來在於謙等大臣的建議下,把朱祁鈺推到了皇帝的位置。朱祁鈺在位期間,善於用賢 能之人,勵精圖治,選將練兵,多次擊退了瓦剌的入侵,並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 整頓和改革,使當時明朝社會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後來瓦刺以求和的目的放了之前被俘的朱祁鎮,明英宗朱祁鎮迴歸之後,雖為太上皇,卻被弟 弟朱祁鈺軟禁在南宮。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也都明白,好不容易到手的皇位,誰也就不願意放手 。可是命運就是像在開玩笑一樣,朱祁鈺大病了一場,而被軟禁的朱祁鎮聯絡之前的自己心腹 官員發動了“多門之變”,明英宗復位。不久朱祁鎮就廢朱祁鈺為郕王,軟禁於現在的西苑。 後來沒過多久,朱祁鈺便去世了,而關於他的死因,有人說是被朱祁鎮害死的,還有人說是病 死的,到現在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朱祁鈺死後,按照王爺的規格葬在了現在的北京西山景 泰陵。所以說第三位皇帝朱祁鈺也沒有葬在“明十三陵”。所以說現在的明十三陵只葬了13位 皇帝。

年前的時候我還去過景泰陵,現在位於北京西山娘娘府2號院內,現在景泰陵在解放軍幹休所內 ,所以說從正門是不讓進的,如果大家有想去景泰陵參觀一下,我可以告訴大家怎麼進去。坐 車到316醫院下車,然後按照我給大家的路線一直進入到316醫院,進入後在標註小門的地方是 進入小區的門,需要刷門禁卡,這個可以等有人出入的時候一起進出。按照圖上的路線走就可 以到達景泰陵。


李哥講史


感謝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側耳傾聽history,喜歡的請關注和點贊,歡迎討論。

上個週末,春暖花開,我剛剛去了明孝陵的,在那邊也剛好給朋友介紹到明朝十六帝,以及為什麼只有14個陵墓。

明朝不包括南明,共有16位皇帝,分別為

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洪武

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建文

成祖,朱 棣,1403年-1424年,永樂

仁宗,朱高熾,1425年-1425年,洪熙

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

英宗,朱祁鎮,1436年-1449年,正統

代宗,朱祁鈺,1450年-1457年,景泰

英宗,朱祁鎮,1457年-1464年,天順

憲宗,朱見深,1465年-1487年,成化

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弘治

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

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嘉靖

穆宗,朱載垕,1567年-1572年,隆慶

神宗,朱翊鈞,1573年-1620年,萬曆

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0年,泰昌

熹宗,朱由校,1621年-1627年,天啟

思宗,朱由檢,1628年-1644年,崇禎



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定都於南京,所以後來死後就葬於南京明孝陵。


朱元璋死後,惠帝,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在南京登基,明成祖朱棣在北京開始造反,發起靖難之役,最終打進南京城,朱允炆在大火中失蹤,不知是死是活,朱棣一直沒放棄尋找朱允炆,所以惠帝也沒有專門的陵墓。

朱棣後來遷都到北京,所以明朝十六帝,以南京為都的只有明太祖和惠帝,後面的十四帝都以北京為都,葬於北京。


明英宗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御駕親征,發生土木堡之變,他本人也沒瓦剌人俘虜。明代宗朱祁鈺在於謙等人的支持下登上帝位,後明英宗朱祁鎮被蒙古人放回,被尊為太上皇,軟禁在南宮。到了景帝景泰八年,景帝朱祁玉患病,朱祁鎮在大臣的支持下發動奪門之變,把明代宗朱祁鈺封為成王,所以朱祁鈺死後也就不能按皇帝的身份葬進皇家的十三陵。


所以明朝十六帝,北京有明十三陵,南京有明孝陵。惠帝朱允炆和明英宗朱祁鎮無皇陵。


歷史的天空history


明朝總計有十六位皇帝,不過卻只有十三位皇帝葬到了北京的明皇陵,所以稱為明十三陵。

其中有三位皇帝沒有葬到十三陵。

1、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定都南京,所以在南京選取了自己的皇陵。朱元璋的陵墓是明孝陵,位於南京的紫金山。

2、建文帝朱允文

建文帝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元璋的孫子。朱元璋的四子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推翻了其帝位,建文帝在政變中下落不明。從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起才開始在北京營建皇陵。

3、明代宗朱祁鈺


明代宗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虜,朱祁鈺在於謙等人推舉下繼承帝位。不過,幾年後朱祁鎮經奪門之變重新復位,代宗朱祁鈺被廢為郕王,病逝後葬於北京海淀區玉泉山的景泰陵。


時光山人


明朝共有16位皇帝17個年號,第六位皇帝正統帝朱祁鎮在位時被蒙古人瓦刺大軍俘擄,後景泰帝朱祁鈺繼位。可是朱祁鎮被擄後並沒有死最後又回到了大明,並且重新篡奪了景泰帝的皇位,並改年號為天順,史稱英宗復辟。後來景泰帝朱祁鈺死後英宗便沒有按照皇帝的規格將景泰帝下葬於皇陵。另外沒有葬在十三陵的二個皇帝一個是洪武皇帝朱元章,其死後葬在了先都南京。另一個沒有葬在十三陵的明帝是建文帝朱允文,建文帝被朱棣廢除後便不知了下落,因此才出現了大明十三陵。但是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明思陵原屬后妃陵,崇貞皇帝吊死煤山後,大清朝為了攏絡舊朝臣心,才將崇貞皇帝與皇后和妃子合葬,並將此陵提升為了皇陵。


天澤方圓之楊春順


明朝16位皇帝,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太孫建文帝朱允文被他四叔奪權後下落不明,沒有陵位,代宗朱祁玉,他哥哥英宗復位後,以親王禮儀葬在北京西山,是明朝定都北京後唯一一個沒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16減去3等於13,只葬了十三個皇帝,所以叫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