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徐福带去500童男童女的后代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混乱的性子

徐福的确带人东渡,但至于他是否真正抵达过日本岛,无人可知。

因为徐福第二次东渡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秦朝,他究竟是葬身大海,还是成功抵达日本本土繁衍生息,根本无从查证,所以关于之后的所有记载,基本都出自于后人的联想,为其披上了一层又一层的传奇色彩。

但关于徐福究竟带了多少人前往东瀛,一直没有较为准确的说法,一说是五百人,一说是三千人,虽然人数并不完全统一,但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疑点:

徐福为什么要带这么多童男童女?而不是带三千名壮年或士兵?

童男童女再多,也无法与健壮成年人的体力相提并论,尤其是远航过程中需要人力操纵船只,而且如果真的成功抵达日本岛,或干脆就是一座陌生的岛屿,首要问题是先安顿,建造住所,开垦粮田,人力自然必不可少。

然而徐福并未带足更具劳动力的成年壮丁,反倒带了一大帮童男童女前往,这就非常的耐人寻味。

据《史记》里的说法,徐福是向秦始皇主动讨要了数千名童男童女,再结合秦朝时各种方士怪力乱神的言论,以及为了谋取利益而惑言秦皇的行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胆的猜想,或许从一开始,徐福就根本没想着能回来,因为在徐福出发之前的秦朝内政,对于只会吹嘘怪力乱神言论的方士们,就已经表现出反感的情绪,很多反对之声也逐渐浮上表面,整体局势对于方士极为不利,徐福正是洞察了这一点,因此才萌生了逃离之心。

所以他才会竭力说服秦王,相信海外当真有神丹妙药,而想要长生不老的秦王才会既给他造大船,又给他粮草银两,再给他这么多童男童女,这也使得徐福顺利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可是第一次出海,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徐福亲眼目睹了大海的凶险与广袤,在海上漂泊数年,终于因为粮草即将耗尽,药品也不足的情况下,才无奈返航。

因此时隔数年,徐福为第二次远航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他始终心知肚明,唯有东渡出海,去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才能彻底摆脱秦朝的统治。

于是第二次出海的徐福,有很大可能是为了在海外建立殖民地,自立为王,这里就体现出一个关键的问题,即秦始皇对他的信任,秦始皇可不是傻子,他不可能没有想到万一徐福跑了不回来怎么办?所以秦始皇势必会安插自己的亲信在船上,防止徐福叛变。

但徐福则很聪明的没有要求士兵,反而只向秦始皇要了大批的童男童女,一是防止自己露出叛逃的野心后,不会被秦始皇的忠心士兵处决,二也是为自己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只要能在海上坚持到登陆,那么离开秦朝时的童男童女们,就已经长成了能够劳动的成年人。

因此徐福为了保险起见,才带了五百(或三千)童男童女,另加自己的亲信护卫,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周全之策。

至于徐福是否抵达过日本的争论,多年来始终喋喋不休,但正因为他一去不返,所以徐福的东渡事迹不管从哪种角度来看,都充满了无限可能,他可能出海没多久就遇见海啸,由此葬身大海,也有可能患上了疾病,尚未抵达岛屿便郁郁而终。

而且还有一处疑点,能够推测出徐福其实并未抵达过日本,因为第一次去,他是在山东出发,但在海上找了好几年都没找到日本岛,所以在粮草将要耗尽的情况下,无奈只能返航。

但第二次出海,他却是从距离日本更远的浙江一带出发,既然在距离日本较近的山东出发他都没到,换了一个距离更远的浙江舟山,他就能更加轻松的抵达吗?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关于徐福究竟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先,这一点如果从现实层面考虑,难以完全确定,毕竟几乎没有史料能够佐证,且大部分都是某些人的凭空臆想,或者是只为鼓动大众,获取虚无缥缈的优越感,想从“中国人其实是日本人的祖先”上来找寻民族自信。

但我个人觉得,民族自信从不是因为这种方式获得,而在于一个民族的包容与胸怀,如果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出中国的强大,这种优越感未免也太过浅薄了。

————————


钱品聚

在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里,确有其事。

但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更像一个传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不可否认,徐福曾东渡日本,成为最早的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因为在日本许多地方至今还保存了很多徐福的遗迹,如徐福登陆地、徐福冢、徐福井、徐福祠等。

徐福,字君房,秦朝方士,曾任秦始皇御医,出生于齐国。 徐福曾向秦始皇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神仙居住其中,如果乘船前往,或能求到长生不老之药。对此,始皇深信不疑。并于前219年,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三年,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东巡。其目的之一,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同时,他还派徐福去以求仙药,但是这只是徐福欺骗始皇的手段, 最后,他不得不进行最后一次的欺骗,并趁机溜之大吉。 他向秦始皇索要了3000名童男童女,然后,载上大船,起锚向东,驶入了茫茫大海。他们来到了今天被称为日本的九州岛的地方,但是到达时,人员已所剩不多,在这个世外荒岛上开荒种地,安居于此。男耕女织,繁衍生息下来了。



那么,关于日本民族的来源到底是什么?

目前,尚无定论。多数认为系由不同来源人们的杂交而成。日本人是目前唯一杂种的人类。

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

《山海经》是上最重要的地理典籍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地貌、物产和民族分布,以及相应的历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商、夏直至先夏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

其中周朝文献《海内北经》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


夜话青史

没错,确实有一部分日本人是那些人的后代,不过不仅仅是500童男童女,随行的共3000多人。只是日本在徐福东渡之前就已经有人类生活在这里,早在很久之前,冰河时代,人类就通过冰冻的海水大陆架前往了日本岛。

在秦朝以前,日本岛上人生活那是一个惨啊,真的和原始人差不多,刀割火种的,是后来徐福东渡带去的种子,农耕器具和种植方法,医疗制造等等新技术才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现在在日本很多的地方都供奉着徐福的雕像,每到节日的时候,会用他的雕像来求雨,人们称呼他为“雨神”,还有说法认为徐福是日本的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日本的文献记载,日本的天皇是从别处飞来的,这个情况非常符徐福东渡的情况。


日本有一座徐福公园,是当地人为了纪念徐福而修建的,而日本的一位亲王也曾经公开说自己就是徐福的后代,可怜确实有一些依据的。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的文章给您,


历史叨叨团

徐福是否真的到过日本,史学界本就存在很大的争议。即便他到过日本,与他同去的童男童女在那里开枝散叶,成为日本人的祖先,却也只是在中国流行的传说,缺乏史学依据。

日本人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的人一样,都由本土原住民与外来者通婚、融合而来。考古学研究证明,早在3.9万年至2.1万年之前,日本列岛就有人居住。那时,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有不止一条大陆通道相连。

但是,通向日本的第一次大的移民潮,并非通过陆地,而是来自东南亚的诸岛,大约在公元前500年。第二次发生在公元300年左右,这一次的移民来自东北亚。

通过DNA比对,科学家发现,日本人与琉球群岛诸族有相同的人种起源。所以,人类学家声称,现代意义的日本人,形成于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之间。

徐福东渡日本,带去了许多科学技术、文化,对日本影响巨深,这是事实。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徐福第二次东渡,在海上遇到风暴,船沉后只有少数人活了下来。包括徐福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死于海难。


世界真的很大

说是徐福的后人证据不大。日本原住民和后日本人跟中国人还是有点差距的。3000人的话是可以延续文明和文化的。再加上中国的祖先崇拜。为什么日本只有一个关于徐福的公园呢。

说明徐福到了日本。但并没有起什么作用或者发展起来。


鱼和王子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