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放慢脚步,孩子就能看到更多,体会到原本就存在的幸福感!

随着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富足,首先受益的就是孩子。

从孩子的吃喝,到孩子的文具玩具图书,再到适合孩子参与的旅游和玩乐项目,基本上不用孩子开口,父母已安排得妥妥贴贴。如果孩子提出不算过分的想法,那更是有求必应。

可这些被满足了几乎所有愿望的孩子,却并没有很开心,是为什么呢?

诚然原因是复杂的,但我想在这所有原因之中,一定有一条,就是缺少等待!

记得我们小时候,一到夏天,最诱人的零食,就是光明牌冰砖,因为其他冷饮都是水做的,只有冰砖是奶做的,所以特别香甜美味。为了这份美味,我们愿意干上一周的家务,然后换得一块冰砖。

这样吃上的幸福感,能回味好久好久。

可现在的孩子,大概都不知道“回味”,是种什么滋味。

因为“享受”的过程简单粗糙,新的刺激又不断更替进来,让孩子不懂事物的珍贵,和它们真正的价值。

其实,孩子缺少等待,究其根本,皆因父母不愿等!


在现在成人世界里:

网络从2G到4G,现在更有5G,尽管如此,对网速的要求仍永无止境;

买东西基本都上网,不想再慢悠悠的逛街;

朋友越来越难约,有事都在网上聊;

对快递的容忍度越来越差,经常看到新闻报道,快递迟到一分钟遭投诉,甚至殴打;

连我们的付款方式,都在越来越快,用扫码付费,比递钱、找钱快多了;

甚至,连成功也越来越简单了,不再需要十年磨一剑,只要有心有胆,一夜爆红不是没可能;

当然,还离不开看电视剧的方式,以前每晚准时坐好追剧,现在在电脑上,快进8倍,一天能看完一部电视剧;

说到快进,近几年流行碎片时间听知识,而听的时候可以选择1.25倍、1.5、2.0倍速度收听……

这样的例子能举出太多太多,不愿等,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已经是常态。

与此同时,很多生活中的甜蜜、温馨时刻,也被催促和赶路掩盖了,往往来不及细看,就匆匆而过。

都说快餐对孩子身体不好,其实不愿等待,快速的生活,也和快餐一样,缺乏营养。

学校布置给孩子们的寒暑假课外阅读,一布置就是20本书。

一个假期20本书,孩子能看到什么?除了知道个大概情节,关于写作技巧、内涵隐喻等,恐怕是一点没有。

前几天看《奇葩大会》,有个演讲者讲述了自己花了好几年,在非洲草原上拍动物的精彩故事。对于他的工作,高晓松的评价是:特别低效的工作。

别误会,高晓松这句是赞美之词。因为野生动物不可控,所以拍摄野生动物就特别耗费时间,且很难出成果。

再看这个摄影师,长得不奇葩,穿得不奇葩,但却把底下一群羁傲不逊的老奇葩们,给彻底征服,得到了很高的票数认可。

无他,因为他做了一件“奇葩”事:在追求高效的现在,他愿意等!

生活是需要期望和等待的,愿我们和孩子一起,从容且富有情怀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大家好,我是处处有心,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致力于青少年行为问题、亲子关系、婚姻情感、个人成长、职场困惑等方面的咨询和研究。


新浪微博:处处有心·青少年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