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发明能缩短70%工时?「停运改造背后的精英」

【信源】地铁万象

有人说他是个懂技术,干劲十足的好帮手;也有人说他是有求必应的老大哥,他就是人民广场春节补短板施工的供电专业项目负责人郑强。还是那个敦实的背影,还是熟悉的面孔。这一次,他转战人民广场春节补短板项目施工,他默默地用自己的努力支持着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2017年春运期间对轨道交通2号线张江高科站、1、8号线人民广场站、8号线沈杜公路站进行临时停运改造,缓解地铁大客流、提高站内垂直输送能力。让我们走进春节“补短板”改造背后供电的那些人和事儿。

小习惯大责任

对郑强而言,项目负责人这个称谓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满满的担当。早到是他多年施工以来养成的好习惯,可以给自己更多时间准备和冷静思考,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应急状况,确保施工有序进行。郑强作为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必须统筹全局,指挥好、协调好,不容丝毫懈怠。他也是一名党员,更要处处走在前面,敢于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展现出党员的先进示范性。用郑强的话讲,每一分钟都很宝贵,必须算好时间账,和时间赛跑。

发明小 作用大

人广“补短板”施工中,抽屉改造的电缆母排需要打孔安装。按照以往的工序,打孔其中一根的时候,需要将另外两根拆卸掉,拆排和再安装的工程量十分的大,等同于整柜解体,花费至少3小时以上,而对于延时运营,缩短施工的现状根本不可能实现。郑强立刻带队展开研讨,群策群力,通过就地取材,废物再利用,将用过的母排截取一段,与另一段套管焊接在一起,就变为改造施工的“大功臣”。有了这个小发明,不仅能辅助手枪钻准确定位,也可以保护到旁边的母排不被误伤到。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为整个施工有效缩短60—70%的用工时间。

强监管 勤保驾

2017年1月中旬,供电专业的各项改造均基本完成施工。而在春节封站期间,郑强所带的队伍更多的是加大现场监管和日常巡视,对敷设的电缆做好防护措施,并24小时监控供电设备。另外,在保障不影响地铁站内其他设备正常供电的同时,做好随时送电调试的准备,以确保自动扶梯等设备及时投入运行。

小心愿 见真情

去年7月,他支援苏州地铁二号线南北延伸线14座变电站供电设备的交接试验。今年,他又参加了一号线降压变电站10kV设备改造项目等等。这些年,郑强常常白天协调会,下班做方案,晚上跑现场,这样的工作常态多亏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才让他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项目中。采访中,郑强说自己是幸福和幸运的,希望忙过这阵子能多一些时间陪陪孩子和家人。

同事眼中,他是一个懂技术,值得信赖的好朋友;新员工眼中,他是个经验丰富,有求必应的大哥哥;领导眼中,他是个谦虚严谨,干劲十足的得力助手;家人眼中,他是个有责任,能担当好丈夫、好爸爸。但只有郑强自己知道,要做好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