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化危为安的三大将领!

每个封建主义王朝在后期都是风雨飘渺,任何一点小状况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总是有一些牛人,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本该灭亡的王朝,又得以延续。下面就来说说三个力挽狂澜的一百分将领。

唐朝郭子仪

郭子仪是历史第一武状元,历经七朝不倒台,一生中最出名的就是平定了安史之乱。755年唐玄宗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把老两口赶走,最终杨贵妃魂断马嵬驿,李隆基也被迫入蜀。这是一场使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兵变,但可以说,如果没有郭子仪,唐王朝不可能很快的平定这场声势浩大的兵变,甚至有可能使唐王朝就此灭亡,或者形成后世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更难得的是郭子仪虽然一直被各种诬陷,但是他对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也一直是救火队长,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扑。

南宋虞允文

宋朝一直以来给大家的映像一直都是富饶但军弱。将领也只对岳飞比较熟悉,但是在岳飞死后,还有这么一个人,力保南宋不灭,这个人就是文官虞允文。1161年金国完颜亮率领50万人南下灭宋,一路攻城略地,打的宋真宗想跑到海上。而虞允文这个时候在一个叫采石的地方,以优势的战船、火炮多次大胜金军,这是虞允文的第一次带兵。大家可能会说宋朝重文轻武,文人领军很正常,但是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当时虞允文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只是一个参谋,官方主帅另有其人,而当地的武将又大多怕背责任都不出头。虞允文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收拾好行李准备跑路,但是他为了民族大义,担起了责任,最终使金灭宋的企图破产。间接导致了金朝内讧,完颜亮也被杀。

明朝于谦

这个于谦不是现在抽烟喝酒烫头的于大爷,而是明代土木堡之变后北京保卫战的主要指挥者,于谦年轻时候就参与平定朱高煦之乱,也巡抚过地方。在土木堡之变使明朝主力全失,皇帝也被俘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站出来,收拢残兵败将,组织百姓一起保卫北京城。最终保卫战胜利,明朝也可以在延续二百多年,于谦也辅助景泰帝稳定了朝局,归拢了民心。不过在若干年后的多门之变,被奸臣陷害,在全国人民都知道被冤枉的情况下被斩首,一直到成化年间才沉冤得雪。

本次没有排名,也没有功劳高低,因为每个人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人选,也希望大家把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写在留言区,大家一起讨论,让他们的事迹都能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