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先生为什么要把全部收藏捐给博物馆?

早晨从下午开始

你好,关于马未都把自己的收藏捐献给观复博物馆,这个事情确实需要下很大的决心,不是谁都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的。对于一个深爱着自己手里的古玩的人,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捐赠出去,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一样,扪心自问,我目前是达不到那种境界的。



有人会说,马未都把自己的古玩捐献给观复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不就是马未都的吗?那还不是左手给右手?其实不然,私人的物品一旦进入博物馆,就会由国家建档报备,这些物品就不再属于个人了。也就是说,一旦古玩进入观复博物馆,马未都只对它们有管理权,没有拥有权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马未都傻,自己的宝贝留给后人不好吗?干嘛非要把自己几十年辛苦淘来的宝贝捐赠?人都是自私的,大家这么想,当然无可厚非。马未都能毅然把古玩都捐赠出去,正好说明了他的超脱和我们都难以到达的境界。

人生百年,我们可以拥有很多,但是身后却是什么也带不走的,我们收藏一件古玩,看似我们拥有了它,但是,我们却往往只是它的一个过客。我们走了,它们还在,它们可以属于你,同样也会属于别人,也就是说,古玩从来不会属于哪一个人,我们只不过是它们生命中的一瞬间。


马未都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马未都超然的价值观,这一句话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却放不下这些带不走的东西。

马未都又说:我不希望儿子形成对财富的不良心态,并由此轻薄诚实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我想这句话大家都看得懂,我就不解释了,我们从马未都这两句话知道他是个活得明白的人,也能理解马未都为什么愿意把古玩全部捐献了。


风云说收藏

马未都先生不止在一次的公开场合表示要将自己所有的藏品都捐给博物馆。

我们都知道搞收藏的人都是以取得为乐的,有人为了收藏物件可以倾家荡产,可以不计利益成本,可以废寝忘食,可以夜不能寐,哪怕用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马先生的藏品也是几十年来,费尽心血倒腾回来的。

这些古董已经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了,他最主要的荣誉地位都是收藏得来的。

那么做出这样的决定,马先生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马先生在接受杨澜采访的时候就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马先生说:藏品都是聚聚散散的,古人也曾经无数次发出这样的感叹。

藏品从我这里流失出去,是散了,但是对于在别人那里,又变成了聚。

这个藏品是不可能永远聚下去的,就连皇帝都不能。

东西一旦拥有多了,那么拥有的过程带来的满足和荣誉,就是最大的好处。

再想要过多,那就会适得其反了。

“无余才是至乐”,一个人拥有太多宝贝,那么就会变成自己的累赘。

也不能留给孩子,那也是不稳定的因素。

只有捐给社会,才能体现其最大的价值。

从当代的大收藏家张伯驹,王世襄,再到他自己,都证明了散才是最好的收藏。

“散”才是现在对于马先生最好的结局。

当然,对于马未都的儿子来说,他说想让马未都这位父亲给自己留一件。

马先生说,那也可以,留一个念想。

所以对于马先生来说,这些都是大智慧,都是参透了许多人世间的大道,形成的决定。

这对于社会与他自己都是最后的选择。


早晨从下午开始

张伯驹说,“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这是伟大收藏家的风范!

捐给博物馆是藏品最好的归宿。



1 把藏品捐给博物馆,可以保护好收藏的文物。马先生自己也有博物馆,但是当马先生不在了,虽然当今是太平盛世,但是对收藏品来说,捐给博物馆应该是对收藏品来说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好的保护。

2 收藏品的价值在于藏品所含有的文化,把收藏品上的文化传承好,收藏品的文化为大众所熟知,我想应该是收藏品价值最好的体现,最好的方式是把收藏品捐给博物馆,这样可以把收藏品的文化价值更好的展现出来。



3 收藏品属于马先生,收藏品文化价值属于全人类,这一点,马先生心里非常清楚。

4 马先生是个不差钱的主,爱的是收藏品,而不是收藏品的价格。

5 马先生是个有智慧通达的人,对收藏不仅仅是喜爱,更有很深的认识,历史上的大收藏家张伯驹也是把自己喜爱的文物捐献出来。



对于马先生这个智慧通达的人,他心里清楚,捐给博物馆是收藏品最好的归宿。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我是一个小书虫

对于马未都先生的这一举动,让很多人疑惑不解,这么多宝贝不留给子女,不传给后代,为什么要去捐赠呢?



一是为了馆名的寓意,观复博物馆馆名源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其寓意着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其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而观复博物馆藏品的根本就是国家,是属于国家的。





二是马未都先生本人的心愿。马未都先生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捐出一切,安然而退。不希望晚年还背负着巨额的包袱,捐出以后自己能够以一个普通参观者的身份悄然买票进馆,更为轻松地享受这里的一切,那才是福气了!

三是为了馆藏得到更好的管理。博物馆交给社会管理,使其社会化,成为社会公共财富。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更多的人受益。



四是马未都先生希望能腾出更多时间专心写些书。马未都先生在收藏界名声显赫,具有丰富的收藏经验和鉴别技术,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心得。写成书后势必是收藏界以及博物馆管理界的一大财富。



鄱湖方舟


gydvj马兰老兵

马未都先生也是为了更好的把这个博物馆做下去,他是真正的爱这个文物和古董,并且一心想着观复博物馆能走下去,他只有割舍出自己最最心头上的肉才可以让观复从新中国第一家民营博物馆到现在一直存活下去,还能保持收支平衡,现在观复博物馆慢慢走入正轨了,其实马先生为此作出的努力很大,他上电视节目做文化讲坛,讲文物的文化传播出去,使得更多的人能喜欢自己国家的文化,爱上收藏文化,努力不白费,社会上真正的起了反响,引起了收藏热。

收藏的最高境界不是据为己有,而是要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让大家都看得见,分享出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马先生的做法肯定会在以后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井中有眼

金蝉蜕壳,换汤不换药———他深知捐字的学问多也许招数变幻无穷的!也深知自己博物馆是垃圾馆了!他也深知国家接受他的捐给左又难右又难的……因为是鸡筋博物馆:明知无味,弃之可惜,国家接受捐给了而他一样是馆长,不但要养他还要养一大班人马,每年定期给一笔博物馆费!这个捐何而不乐呢!以后名正言顺地挂牌骗取更多的鉴定。总之就是一句话,左手捐给右手,老马老谋深算啊!


笑傲江湖1237552

马未都先生,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较深的理解的。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是讲做人的学问。马未都先生也是较有天赋的人,又勤奋,自己的定位又准确。一生还是很成功的。人不到达一定的思想境界,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其实,人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