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正在上课,校长一下推门进来听课,是什么体验?

灯火与你说趣事

针对教师正在上课这一实情,无论是谁以“督察”形式推门都是不合适的!



现在很多学校盲目跟风,大范围、高强度的实行“推门听课”,虽说出发点是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这种强行的、随意的推门却严重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引得教师和学生惊慌、反感。

◆课堂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学习氛围的场所,是特定师生在特定时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平台。完整的课堂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流畅的思路,而且也是教师对自我前期备课的有效检验。

如此推门,打破了课堂是完整性,破坏了整体学习氛围。

◆课堂具有时效性

中小学的课堂一般时长为40到45分钟,教师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典型习题的检测、阶段知识的小结等等,时间是非常紧迫的。

如此推门,中断教学,学生骚动,时间去哪里了?

◆课堂具有传导性

这里要说的传导性主要是强调情绪传导,课堂教师的情绪变化对学生的情绪是有绝对影响力度的。教师轻松自信,会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投入学习;教师情绪紧张,也会让学生惴惴不安,毕竟孩子也是会“看脸色行事”的。

如此推门,教师无论准备充分与否,在心理上都是有变化的,多为紧张、焦虑、反感、无助,那孩子们该如何应对?

◆教师和学生需要尊重

教师和学生作为当堂课的主体,在不被告知的前提下,在大家聚精会神的关键时刻,在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时刻,仅凭一项所谓的“好措施”将一切打断。

课前课后学生尚知道给教师鞠躬问好,课上学生尚知道有问题需给老师举手示意。如此推门,尊重何在?教育的示范作用何在?

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值得学习推广,但是作为上层的管理者不应该搬弄表面,更重要的是仁性思考,理性选择。真心呼吁:停止这种对教师和学生不尊重的行径,还教师和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


Co姐日志

老师讲课正酣,校长推门而入。虽然美其名曰“听课”,但其实是不尊重师生,不尊重课堂,不尊重教学规律的做法,其背后藏着的是校长那高高在上的傲慢与轻蔑,说白了,就是官僚作风在作崇。

校长负责制以来,一些大权在握的校长,完全视学校为私产,说话行事随心所欲。因为缺乏有效监督,少数校长甚至狂妄到肆无忌惮的程度!感觉自己在学校里就是皇上,老师们都是臣子,什么雷言雷行都敢来。

面对这样的校长,老师们的表现和遭遇一分为三,反对的,哼!治你;默认的,嗯,随你;奉承的,好!用你。

校园理应是净土,教育本该去行政化。让懂教育的人去抓教育,让懂老师的人去关心老师,才是正解。

会在老师上课当中推门而入的校长,要么当惯了行政领导,在机关养成的官长意志太过强烈;要么已经习惯了校领导的位置,膨胀的心里再也容不下教育工作者的质朴和谦逊。

仔细想来,他们推门而入时,岂不正怀揣着“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情么?皇上微服私访,臣子们错愕作甚?

懂教育、知敬畏的校长听课,决不会在老师上课中途。预不预约、打不打招呼都不要紧,但一定是在铃响之前,安安静静地当个“小学生”。他们听课,是为了发掘人才,发现问题来的。

对于真心为了教育事业的校长,我们当老师的鼓掌欢迎;而对于非要在铃响后中断教学、粗野亮相的校长,我们坚决说“不”!


剑客瓦砾

虽然校长一开始都会告诉老师会不定时的推门听课,让老师们有思想准备,不至于感到吃惊,但还是有些不自在,有些小紧张,很快调整心态,情绪,全心投入教学过程中也就无所谓了!


记得在私立高中代课的时候,我就有类似的经历!我的历史课课堂气氛都很活跃,课前我一般都会早去一会和学生交流一下,在教室里做一些准备工作!压根没注意到从后门进去教室的校长和年级主任!!

铃声一响,我环视教室准备上课时,看见了校长和主任!顿时有些不自在,在校长和主任继续讲课的眼神中,开始了我的课堂!我努力使自己稳定下来,不刻意去看他们,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学生,慢慢的投入到教学中,心情也由紧张变得放松下来!直到下课,很顺利,学生很配合!校长鼓励了那时年轻的我!


虽然如此,但这种直接推门听课的形式,我没有经历过,但有点小抵触,可以不告诉老师要听课,可以提前进入教室,我想老师们都能接受!但如果正在讲课,推门而入有些不合适,不进打断老师的讲课思路,还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课堂效果,我觉得我在代课时,学校领导就做的很好,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照顾了老师和学生的情绪!


生命如花


我看好多回答都是反对领导“推门听课”。

我恰恰相反,我是积极支持领导”推门听课”这个做法的,而且举双手支持。

我在先前的学校时,既是老师,也是个年级领导。所以既和其他领导经常去听老师们的推门课,也被老师和领导们听过好多次推门课。


调到现在的学校后,就不再担任领导,只是个上课的普通老师,但也被领导听了次推门课。对此我很适应,你想怎么听就怎么听,我该怎么讲就怎么讲。

一句话你听你的,我讲我的。

为什么我一点都不反感领导听我的“推门课”,而在回答这个问题的作答老师中却普遍反对领导的“推门课”呢?


要说直白点,就是还是太嫩,太年轻。如果用个理论上的名词,大概就叫做,“应激性心理紧张症”。就是说,平时若没领导或同事听自己的课,那在课堂上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如鱼得水。可一听说有老师领导来听课,没上课就开始心跳加速,紧张,要是一登上讲台,一看教室后面黑压压坐了一溜听课领导老师,就更紧张了,简直脑子一片空白。想好的词也会忘,说话也没平时流畅了,而且还会丢三落四。


我记得十几年前,我做公开课,讲《天上的街市》,在黑板上板书时,居然有个字写了右半边,慌慌张张的竟忘记了写左半边。还是事后听课的领导告诉我,我才知道,要是不被提醒,自己根本一点也没察觉。而那一节课讲完,自己穿的白衬衣,后背都能拧出水来。

这还是“预约听课”,有心理准备,上课都会这么紧张,要是“推门听课”,可想而知,得有多紧张。


所以,我也从年轻经历过,大家有这样的心理:领导或者同事听自己的课,心理紧张,以致于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也是个正常现象。

对于我们教师讲,不管是“预约听课”还是“推门听课”,都要有一个平常心去对待。


因为,“预约听课”有“预约听课”的好处,“推门听课”有“推门听课”的作用。不管哪种听课,都是日常学校听课工作的一种形式,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对于教师上课水平和做课心理素养的提高都有着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至于某些老师感觉不适应,最主要还是太年轻,课被听的太少,像我现在这样被听课听麻木的人,谁来听,都跟没人听一样。想咋讲就咋讲,该咋讲就咋讲。

如此,还怎么会对领导“推门听课”心有芥蒂呢?


灿烂晨跑

老师正在上课,校长推门听课,什么体验都不是。

一、老师在讲授课的时候,校长突然光临,打断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校长给吸引了,教师与学生都在看着校长从门哪里走到后排,直到校长找到座位坐下,学生才回过神来听老师上课,此时老师才有序的进行教学,这有必要吗? 校长突然拜访会造成一系列的反应,学生回头,教师里议论纷纷,教师被打断,教师的职业真是悲哀,如果校长真想听教师的课,何必要推门听课呢?应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听课,为了不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正常交流和教学,可以在上课之前十分钟进入教室,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推门听课就是校长有问题,没有考虑教师与学生的感受,违背了教学常规,不提倡。

二、推门听课,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奇招,校长怎么不采取明智的做法呢?现在很多学校都安装了摄像头,并且利用高科技手段来监督老师的教学常规,不会干扰教师和学生的正常教学秩序,也可以有效进行管理。

三、推门听课,弊大于利。所谓的推门就是要监督老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对教师不利,反而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最后,教师是人,教学环节是需要不断改进,这个过程是必须的,教学教法是要教师去不断摸索和指导的,可是因推门而影响到教学常规,适得其反,不得人心。反而弄巧成拙。听课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我们看待问题应该要人性化,而不能一味跟风。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改革。教师职业特殊性就要特殊处理。因此,校长你别这样,老师一定很反感,校长你别这样,学生们是人,他们对身边突发事件会关注比你更加仔细,校长你别这样,教师学生都是人,应以人为本,总之,这种体验不是好事,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


英语录播室

如果我正在上课,校长一下子推门进来听课。这种体验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我认为校长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我觉得自己的心情一定是愕然,紧张,失措,甚至可能会有点气愤。为什么是这样呢?

1.对于任何人来说这种心理是正常的应激反应。因为我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特别是我正在上课,这种情况太突然,太让人感到意外,以至于把自己的思路打断,所以,出现愕然,紧张和失措是正常的现象。

2.我认为校长这一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校长这样做会影响会影响老师的正常上课,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效率,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学校工作计划提前安排就有的,这样是最好的,老师不会紧张失措,也有利于促进教学,老师也容易理解校长的做法。

3.前几天我写过一篇回答,分析了推门课的利弊。虽然推门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归真,能真实反映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总得来说,是利大于弊,值得推广的。但是,如果校长没有提前安排而突然进门听课,这样的推门课我认为是弊大于利,这与我之前分析的情况相反,所以我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总之,推门课有利有弊。如果学校工作计划提前做出来的合理安排,应该是利大于弊,值得推广。但是,如果学校工作计划不提前安排,校长突然作出决定听课,这种情况应该是弊大于利。

以上观点属于个人的一己之见,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并参与讨论!


浩墨香书房

校长突然推门进来听课,对授课老师不尊重,至少校务会上打声招呼,是可以随堂听课的。再说,校长突然推门听课有点作用: 针对性格温柔不能驾驭课堂纪律的老师,起到震慑捣蛋学生的作用。仅此而已!



我有个搭档,教英语,性格有点软弱,上课纪律比较差,尤其后几排男同学聊天玩手机写情书睡觉打牌都有,肆无忌惮。她上课总希望班主任坐在教室里“维稳”。校长如果推门听课,那她就高兴了,反正校长也听不懂英语,她一点不紧张。

避开尊重不说,其实,老师们大可不必在意校长突然推门听课,因为校长学校工作繁忙,基本已脱离讲台数年,除了他的专业,也听不懂多少。教材不断更新,教法推新去旧,恐怕专业也生疏不少了。所以校长轻轻推开后门,悄悄坐在最后面,在不影响学生注意力,不转移学生视线的情况下,校长你爱听不听!



本人非常在意的是,管卫生的副校长站在窗前板着脸提高声音对着学生大喊: 你班卫生没搞干净!马上出去搞卫生!第一次忍了,第二次又忍了。年轻那会儿性格也急,第三次校长话音未落,我假装没看见就叫学生齐读课文,校长不走,学生继续读,我始终面不改色,看着课本目不斜视。读得学生偷笑,校长满脸通红地离开。第四次,副校长再讲卫生情况,首先得尊重一下我这个正在上课的老师,打声招呼或者微笑点头示意,我就积极配合。人要互相尊重,不被尊重的滋味尝尝都闹心,校长也不另外。


牧遥

这是校长没有修养,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

幸运的是,我没有遇到过这样混蛋的校长。

我所走过的学校,一直秉承养成教育,民风淳朴,尊师重教,代代相承。

就是现在,年轻一代的学生家长,有事找老师,都要耐心等待。不会拜托学校领导去教室通知老师。

学生即使迟到,也要先敲门,征得老师的许可。

各个学校,都有规定,除非特殊情况,上课期间,老师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串门。学校领导不得干扰教师上课,要听课,得事先征得老师的同意。

就是区县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到学校突击抽查听课,也只是在教室外面听课,不得让教室里面的学生发现,影响学生学习。

我们学校还有一个规定,不管你是领导,还是老师,不管你是本校的,还是外来的,当堂任课老师,可以像对待学生一样,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或者在黑板上做题。

这种做法,使那些听课心不在焉的老师,领导是一个监督检查。

学校领导听课,是为了帮助教师进步,成长,促进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长听课,是完成区县教委布置的一学年八十课时的任务。有听课心得,有指导意见,有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对教育教学的探讨,实现团队的合作。

如果校长没有事先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搞所谓的突然袭击,找老师的毛病,这是缺失了对老师的信任,对老师的尊重!

如果一个学校,失去了互相信任,尊重,老师和校长离心离德,何以面对学生,何以面对学生家长,何以面对社会呢?

不是什么体验的问题,老师应该教育校长的问题,礼貌地请这样的校长出去,学习礼貌,反省自己的师德师风。


1143160127

之前在私立学校时,校长基本上每天都要在教室门外转一转,我们都习以为常了,我有看见他几次,因为当时刚刚毕业教学,所以挺害怕的。

我记得有一次,很多同学没有完成作业,我让他们都站了出来,开始批评说教,这时校长正好从窗户外看到,当时就想校长是不是又要说我了,但是没有,后来我知道校长一般很少去正面说你,如果做的不太过分也就过去了,如果做的有点过分,那么他也会跟别的老师说,然后把他的意思传到那个老师,这校长挺高明的,比如你哪里做的不对,他会对年级主任或者是你的好同事说,说你怎么怎么不对了,然后这些话就能传到你的耳朵,不正面批评而且给你提个醒。

在公立学校就不像在私立学校那样担心,因为在私立学校你教不好校长直接可以把你辞退,但是在公立学校,校长没有资格辞退你,校长去听你的推门课,最多是给你一些教育上的建议。

我被学校听过一次推门课,早上我正上着课,校长直接拿着录像机就过来了,当时学生们很争气,坐姿都非常端正,听课也特别认真,校长呆了有十来分钟就走了,从校长进来一直到校长出去,我都没有太紧张,但是在私立学校时,校长从门外走过,我都会很紧张,也跟教学时间长短有关系吧,现在教学轻车熟路。

我认为校长听推门课,没有必要紧张,也没有必要害怕,他去听你的推门课,是想对于你摸摸低,你平时讲课就好,有时校长听完课会给你一些建议,这是你成长的很好机会。


淘气的小宝儿

这还用说,这是校长唯我自大,极不尊别的别人行为!



这个,曾做过“教师”,曾做过民办教师的原民办教师是深有体会的。那个时候,一所村学校就只有一、两名吃皇粮的公办教师,可他们都是“做官”的,不是校长就是教导主任,他们只代一门主课,有的是时间检查教师呀!民办教师可马虎不得,不为这份工作,也应该为自己的前途“迎接检查”啊!

殊不知,校长“推门听课”造成的危害了吗?

首先打乱了课堂秩序。本来教师、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在课堂上,忽然有人推门而入,教师尴尬,学生惊谎,课堂气氛被一下子打乱了。

其次缩短了教学时间。一堂课也就40-45分钟,本来教师都是合理计划的。这校长的突然“造访”免不了要耽搁几分钟,比如点个头、让个座之类。


再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讲课的老师没有料到,不免会“怯堂”,忘词,学生呢,有“生人”来到教室,连课堂发言都害怕,教与学很难配合。

我是深有体会的,一次给五年级上语文课,校长领着教育局一位教育督导“闯”了进来。我一时慌乱,学生个个目瞪口呆...评课时,督导领导说我讲课适合给中学生,我“一言堂”,学生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