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么记录当时的明朝的?

彭林灵

日本是怎么记录明朝的?应该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明朝建立时,日本其实正处在分裂之中,当时南北两方攻伐不断,所以也没有什么对中国特别官方的认识。不过在明朝期间,日本和中国的关系还是发生过几次重大转折,我们从中应该也能看出一些当时日本人对明朝的观感。

明初的倭寇与朝贡

明朝刚刚建立时,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在公元1369年派使节去日本宣告大明建立,要求日本进贡。同时当时,已经有一些日本海盗,也就是倭寇开始骚扰明朝沿海地区,因此朱元璋也同时要求日本打击倭寇。但因为当时日本是南北朝分立时期,所以朱元璋使节所到的日本,其实是当时日本的南朝,而当时在日本南朝主政的是日本的征西将军怀良亲王,而有趣的是,朱元璋几次都将其称为“日本国王良怀”,名字都写反了。

朱元璋口中的“日本国王良怀”

结果第一批到日本的明使被怀良亲王监禁或杀害。但后来朱元璋又再次遣使,这次怀良象征性地送还了一些被倭寇掳走的中国人口。但却并没有采取实质举措打击倭寇,所以倭寇活动在中国沿海地区仍然非常猖獗,因此朱元璋在公元1381年再次遣使前往日本,斥责“日本国王良怀”,并威胁如不规矩就会发兵日本。但怀良却毫不示弱,回了一封极具挑衅性的书信,其中说道:

……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羞!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

这意思是你大明想打仗,我日本奉陪。你虽然有大军,但我们也有防备,不会轻易屈服。而且一旦你们打输了,你这人可就丢大了。自古讲和为上,你还是算了吧。这封信虽然自称臣子,但却根本没把朱元璋和明朝放在眼里,充满挑衅意味。朱元璋看了之后大怒,但又考虑到元朝东征日本失败的教训,所以也就把它扔在一边,不理日本人了。后来朱元璋办胡惟庸,期间日本人派出的使者还曾经帮助胡惟庸策划行刺朱元璋,朱元璋一怒之下,彻底和日本官方断绝了所有联系。

短暂称臣之后的波折

建文帝册封的“日本国王臣源义满”,即足利义满

后来日本怀良所代表的日本南朝被日本北朝灭掉,足利义满(老日本卡通《一休》里那个足利将军)领导的日本北朝统一日本,期间曾与明朝有过使节往来,建文帝曾经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臣源义满”,这算是足利向明朝称臣吧。但后来足利义满死后,他儿子足利义持却不愿再向明朝称臣,两边的关系又断绝了二十多年。

等到二十多年后关系再重开时,日本又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各方诸侯(大名)各自为战,因此和明朝的关系也基本就是不同大名领地下的商人和明朝商人之间的商业往来,也谈不上什么对明朝特别统一的看法了。日本自己乱了以后,一些海盗浪人勾结明朝沿海的奸商结成倭寇,再次大规模骚扰明朝沿海地区,日本已经开始成为明朝非常讨厌的一个麻烦了。

妄图“假道入唐”的丰臣秀吉

再后来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开始不满足于生活在岛国,想“假道入唐”(以朝鲜为跳板入主中原),期间日军将领加藤清正可能还曾短暂跨过图门江,和当时在此的建州女真有过冲突。但后来明朝强力援助朝鲜,派大军入朝,和丰臣秀吉的军队大战了7年,最终成功将其驱逐。

日军在朝鲜釜山登陆

综合来看,明朝前期时日本虽然口头上曾经对明朝称臣,但却完全没有对明朝的尊重之意,其实已经把明朝视为了和自己平等的对手。只是从明朝有利可图,所以不愿公开撕破脸。而且因为日本历史上从未有社会底层造反成功的事例,所以日本当时对通过农民起义建立的明朝和朱元璋其实是有一种鄙视心理存在的,所以私下已经做出了大量损害明朝利益的事,比如纵容倭寇和密谋刺杀朱元璋。而到中后期,日本人已经野心勃勃地和明朝正面交锋,妄图占领中国了。


桃花石杂谈

日本的史书没有中国那么完备,而明朝内容又算作是外国史,所以日本记录明朝的有关内容分散在商旅、僧人的见闻中。比如日本僧人瑞溪周凤写的《善邻国宝记》就是最早的写明、日关系的著作,此外还有《日本外史》等。

那么日本究竟是怎么记录明朝的呢?我摘几个有意思的片段:

片段1:明朝?不知道。

朱元璋第一次派使臣前往日本时,日本的九州征西大将军良怀还不知道中国已经改朝换代,而明朝这边也误以为良怀就是日本国王(实际上他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皇族成员)

日本史书对明朝的记载也有很多错漏,比如《卧云日件录拔尤》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是“蒙古古部人也”。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日本的史书也是搞不清楚具体情况,记载说“景泰帝,见在位,猎于胡国,为彼所擒”(实际上被俘的是景泰帝他哥明英宗)。

片段2:明朝很有钱。

《善邻国宝记》《大乘院寺社杂事记》都记载了明朝十分繁荣富足,虽然日本此时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但各地大名却很热衷于向明朝朝贡(实质上是赚取丰厚的回报)。日本幕府也多次“奏讨”(要钱要物),如1451年向明朝要2个千斤大香炉,还有各式小香炉;1454年索要各类科技和文学书籍;1469年借口国内大乱土瘠民贫,要求明朝直接给铜钱;1478年,提出国库空虚,请明朝给10万贯铜钱。

片段3:明朝出现了问题

进入万历朝后,明朝国力衰弱这一事实也被日本的留学生、僧侣带回了国内,日本的史书也从原本的羡慕态度发生了改变,《蔗轩日录》就记载说:明朝同其它国家一样,出现了社会问题,百姓生活艰难,甚至还不如倭民。

片段4:关于万历抗倭战争

日本的史书对于万历抗倭(日本叫做文禄、庆长之役)有不少截然相反的记载,《岛津历代歌》记载说明朝国力超强,“大明诸将令数百万之兵攻我泗川之城”(明朝几百万军队打我们);而《日本外史》却记载说:明朝根本不是日军对手,一直试图通过外交努力来解决战争,此后随着丰臣秀吉病逝,战争才以日本撤兵结束。同样,《南浦文集·战亡文》也记载说:明军不堪一击,南原之战斩杀数千明军就让十万明军吓破了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