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城阳王家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砺小锋


在天涯18

王家村社区位于惜福镇街道办事处西南约一里处,其东面靠惜福镇社区和李辛社区,西邻东西二荆社区,南邻黄家营和纸坊社区。
根据传说,社区里原有土地庙碑记载,1000多年前,此地名原叫苟家疃。据《崂山县地名志》载:王氏先人于明代末期由即墨王家院迁来落户,定名为“王家”,清末改名为“王家村”。毛氏先人于明末清初也迁来定居,继而杜氏于清末由相邻的西荆村迁入。1946年,仇氏由即墨长直小油坊村(今属即墨区大信镇前进村)迁来入籍。社区中现有王、杜、毛、仇、刘5姓氏,其中王氏居多。
王家村社区东曾有一座古桥,名为“窗户棂子”桥,在社区东南0.5公里处,桥面左右各有五条长方石条,而位于左右五石条中的中间一条长石上,凿有窗棂形长方孔,共有棂三条,“窗户棂子桥”因此而得名。相传,元代,即墨城南“淮涉寺”卧佛于崂山雕刻而成,运往即墨的途中,特建此桥。
王家村社区东曾设“香堂”,为青砖小瓦房三间,高于一般农舍,一门两窗,窗为花格木窗,为西荆的杜氏祭祖上香之地。香堂北的低涯上,有一座古墓,墓高约两米,周围约14—15米。西南有石碑、祭台和香炉等。此墓用精磨大青砖砌成,双墓石,套棺,墓穴石条封口,底层还铺有防潮用的石灰层,出土文物为铜镜一面,墓主人为西荆的杜氏先人杜严之祖父。据《杜氏族谱》记载:杜严系清康熙年间武庠生。其臂力力大无比,且善于射箭等武艺,曾保即墨望族、两广总督郭琇下江南,其事迹在即墨城阳地区广为传颂。

半岛都市报

我没去过此地,也不知为什么叫这个地名,只能试推入下:一般情况,开肯新地,多依首到,靠姓为村。也有按照户数定。比如,三家;五家;八家;等。依峰;靠河;始段;屯落;等。还用皆祥事物;字样;伟人;人名;等。可能您的邀问,可能是第一种况,还有历史;遗记;权封;多因谓名,我也说不清楚,情欲参考,谢啦。


李志勇123569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因为有很多姓王的人搬到了那个地方,形成了聚居等一个小部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将它命名为王家村,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个村落里面姓王的某个人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就有了王家村。



古代很久之前就有户籍管理的制度了,有很多地方都是根据当地人的姓来命名村落的名字。


养花交流

山东青岛城阳王家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真不清楚,也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一个村子。原因很多。鸡是怎么来的,为什么鸡会下蛋,会下蛋的鸡,应该有雄性的鸡互相和作,才能生蛋,王家村,怎么来的,南京市怎么来的,上海市怎么来的,10万个为什么?有10万个为什么来解答,要想了解一个村子怎么来的,首先要亲自去了解,才能知道,是怎么来的,也是最真实的解答。


圣伯

作为一个城阳人我当然知道了,和大部分村庄的名字一样,最先由王姓族人由即墨搬到惜福镇,故此村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城阳区划以来该村发展快,临近正阳路,东临铁骑山地理位置优越,民风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