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在拍了《断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大家才发现李安原来是技术流。作为120帧+4K的先驱,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票房惨败之后,李安依然执着的此项技术。
此次带了更为高科技的120帧+4K+数字人物的《双子杀手》。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但糟糕的是,相同的高科技,相同的低票房。目前国内上映3周,累计票房只有2.3亿,彻底“扑街”。上部《比利林恩》如果说是因为美国主旋律在国内不吃香,那这部《双子杀手》的失败则全部要归结于剧情了。

即将退休的情报局特工亨利,遇到年轻的女探员,受到莫名的追杀,最后找寻真相,干掉BOSS,这个剧情是不是很熟悉?布鲁斯·威利斯的《赤焰战场》、汤姆·克鲁斯的《侠探杰克:永不回头》等等都是一个套路。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让观众花钱买票的理由只剩下一个——高帧画面。当我去了全杭州唯一一家120帧影院,看完全篇的时候,感慨这一个理由足够了,120帧带来的观影体验真的是传统24帧无法比拟的。

下面2张图可能很多人都看过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24帧下的画面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60帧下的画面

这仅仅是画面细节的差别,高帧拍摄过程中,摄影角度、机位、场面调度、人物表演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双子杀手》中采用了很多人物面部的特写、动作戏则多用全身入画的镜头,在3D的加持下,前者让你感觉人物说话时就贴在你眼前,后者让你感觉打斗时你就站在旁边。

鸡肋的剧情我们就不聊了,但几场动作戏都是看点十足。先说大小亨利第一次照面的动作戏,实战一般的枪战场景、杜比全景声、跟随视角,感觉就是在真人CS,你就是威尔史密斯的队友。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接下来就是摩托追逐大戏,同样采用低位跟随视角,感觉你就坐在史密斯的后座上。而且连用了好几次长镜头,摩托车的晃动、碰撞、调整、摔倒都显得无比真实。之前《碟中谍6》阿汤哥的摩托追逐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在《双子杀手》面前,《碟中谍6》只是个弟弟。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晃动的一些细节展现的十分真实

拳拳到肉的打斗戏当然也少不了,布达佩斯地堡里,在高帧镜头下,人物打斗的场景闲的特别细腻。不同于李安在《卧虎藏龙》中,镜头距离让人感觉5米开外,此次的高帧,可以捕捉到每一个细节,影院中你会感觉打斗离你只有2米。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近距离的视角,依然能捕捉每个动作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高帧下不用慢镜头也能体现拳拳到肉

枪战、追逐、格斗,最后当然是直面BOSS,十分标准的工业片流程,缺少反转、惊喜。而且最后一场戏相较之前,也没有过多的亮点。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再来说有一下本片的数字人物,小亨利也是由威尔史密斯扮演,然后通过数字技术,还原了20岁的史密斯。在《美国队长3》、成龙大哥的《神探蒲松龄》中都呈现过这种技术,不过时间都很短。本片是第一次大范围的应用。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捕捉威尔史密斯表情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确定捕捉跟踪点

连续2次票房滑铁卢,李安为何如此执着于高科技?

美国队长3中的年轻钢铁侠

这对演员的表演也是极大考验,顶这个头盔,镜头怼在你脸上,还要正常的表演。当时试镜的时候,李安和史密斯就做了长时间的沟通,最后确认加盟本片。

但是李安似乎有点走错了方向,电影的内核不是技术,而是用一个故事去触动观众的内心。大把的精力放在技术上,却忽视了剧情本身,也难怪票房再次滑铁卢。好莱坞导演有个默认的规则,1个 导演连续票房扑街3次,短时间就很难再有投资方了,算上《比利林恩》,这已经是李安的第二次了,也是替李导捏把汗。

李安在采访中也说道,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方向,120帧的电影,全世界只有他1个人在做。60多岁的老人还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是很难得,但是这真的是未来电影的趋势么?全息影像、裸眼3D、VR技术等等,未来还是充满着不确定性,未来的观影体验,一定是更加沉浸式的、更加真实的,希望这天早一点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