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西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是考試的重點。其最常見的出題角度是呈現一些實例,問體現了感受性變化的哪條規律,因此在日常備考中,我們需要把握每條規律的關鍵詞,通過典型例子加深對規律的理解,進而輕鬆應對考試。

1.感覺適應

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在這裡需要把握的關鍵詞是“持續作用”以及“同一感受器”。比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就是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鼻子這一感覺器官,從而使感受性由原來的香變為不香,並不是刺激本身不香了,而是人的感受性發生變化了,因此體現了嗅覺方面的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況下,持續作用的強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續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這句話需要以判斷題的形式進行備考。

視覺的適應:分為暗適應和明適應

①暗適應:從亮的環境到暗的環境,開始看不到東西,後來逐漸看到了東西,這叫暗適應。暗適應是在光刺激由強變弱的情況下發生的感受性提高的過程。比如,進電影院的過程就體現了暗適應。

②從暗的環境到亮的環境,開始覺得光線刺得眼睛睜不開,很快就習慣了,叫明適應。明適應是在光刺激由弱變強的情況下發生的感受性降低的過程。比如出電影院的過程。

嗅覺適應:“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是嗅覺的適應。

皮膚覺的適應:游泳時,剛剛跳進水中會覺得水很冷,不久這種感覺就消失了,這是皮膚覺的適應。手放在溫水裡,開始覺得熱,慢慢就不覺得熱了,這是溫度覺的適應。

此外,還有聽覺的適應,味覺的適應(比如,廚師做飯,越做越鹹)等。各種感覺都能發生適應的現象,適應現象表現在所有的感覺中,其中痛覺是最難適應的,因為痛覺具有保護作用。

2.感覺對比

感覺對比:不同刺激作用於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對比。這裡抓的關鍵詞是“不同刺激”、“同一感覺器官”,既發生感覺對比現象時必須得至少出現兩種刺激。根據多種刺激是同時還是相繼作用於感覺器官,可以將感覺對比分為兩種: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

①同時對比:指幾個刺激物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受器而產生的對某種刺激物的感受性變化。比如,月明星稀,黑人牙白,在綠葉的襯托下花更紅了,都體現了同時對比。

②繼時對比:指幾個刺激物先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而產生的對某種刺激物的感受性變化。比如,吃完檸檬再吃橘子,會覺得橘子甜,即檸檬和橘子這兩個刺激先後作用於舌頭,使對橘子的感受性有原來的酸變成甜,這個就體現了繼時對比。

3.感覺後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後暫時保留的感覺現象稱之為感覺後效,也叫感覺後像。比如,黑夜裡盯著白熾燈兩秒之後緩緩閉上眼睛,此時刺激停止作用,但是眼前還會出現關於燈的形象,這就體現了感覺後效。

4.感覺的補償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覺的補償作用:當某些感覺失卻以後,可以由其他感覺來彌補。比如,盲人雖然失去了視覺,但他們的聽覺、嗅覺要比常人靈敏的多。

②感覺的相互作用——聯覺: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就叫聯覺。聯覺是考試中比較常考的內容,強調的是一種刺激引起了多種感覺。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這個女孩的聲音真甜呀”,在這裡,只有聲音一種刺激,但不僅引起了聽覺,還讓人覺得甜,產生了味覺,即一種刺激,兩種感覺,體現了聯覺。另外,小紅聽見刮竹子的聲音覺得冷、紅色使人溫暖,藍色使人覺得冷清、以及語文中的通感這種修辭手法都是體現了聯覺。

以上即為感受性變化規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備考之路有一定的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