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獲1億元獎補

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公佈2020年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的通知》(農產發〔2020〕2號),全國批准建設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大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我區的“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等2個集群名列其中。目前,中央財政已給每個產業集群下發1億元獎補資金。


產業集群將是未來農業發展趨勢


產業集群是指特定地理範圍內,多個產業相互融合、眾多類型機構相互聯結的共生體,構成了這一區域特色的競爭優勢。如今,產業集群發展狀況已經成為考察區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產業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夠對產業的競爭優勢產生廣泛而積極的影響。一是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能力,當產業集群形成後,可通過多種途徑——如降低成本、刺激創新、提高效率、加劇競爭等,提升整個區域的競爭能力,並形成一種集群競爭力。二是加強了集群內企業間的有效合作,集群內長期合作會形成的完整產業鏈體系,促進各方共同分享技能、資源,共擔成本。三是促進了企業的創新能力,由於地理位置接近,一旦某項核心技術獲得創新性突破,在集群區內各專業細分的企業很快會協同創新,相互支持、共同參與這種網絡化的創新模式。四是發揮了資源共享效應,有利於形成“區位品牌”。產業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徵,容易依靠群體效應形成“區位品牌”,具有更廣泛的、持續的品牌效應,不僅有利於企業對外交往,開拓國內外市場,確定合適的銷售價格,也有利於提升整個區域的形象,為招商引資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所以建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所向。


“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


廣西三黃雞,是信都雞、糯垌雞、大安雞、麻垌雞、江口雞等多個品系的總稱,屬肉用型品種,因其母雞黃羽、黃喙、黃腳而得名。目前,廣西三黃雞是我國養殖量最大的三黃雞品種,以肉質香鮮、風味佳而聞名,廣西可年供應三黃雞雞苗超3億羽。


玉林市是“中國三黃雞之鄉”,國家大力支持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建設,利好當地養雞行業。


為不斷推進三黃雞產業經營,玉林市把鬆散型的雞苗孵化場和養殖專業戶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了規範化和規模化並舉的雞苗孵化場和養殖專業戶,並制定了科學、規範的養殖標準和質量標準,推行“企業+基地+農戶”、“種苗+飼料+農戶+市場”等經營模式,建立規模化養雞場建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對養雞業產品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推動產品無公害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經過不斷髮展,廣西現已形成了三黃雞產業帶,覆蓋了原料種植、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獸藥、生物製品、養雞生產設備、交通運輸、商貿及服務業等相關行業,做大做強了溫氏、參皇、春茂、鴻光等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龍頭企業,使玉林市成為全國三黃雞養殖數量最大的地級市。

“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獲1億元獎補


“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


廣西永福縣不僅是羅漢果原產地,還是我國最大的羅漢果生產出口基地,產量佔到全國的90%,種植面積達75000多畝。目前,全世界70%的羅漢果均產自永福縣及周邊原產地域保護區域,羅漢果原果及其製品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著名的“羅漢果之鄉”。


永福羅漢果特色小鎮依託羅漢果產業為主導,打造成了羅漢果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小鎮。這裡基礎建設完善,產業特色鮮明,規劃園區和項目星羅棋佈,包括了羅漢果育苗、種植、加工、研發、銷售(電商)、體驗、休閒飲食等綜合配套產業;規劃有生產製造區、產品展示交易區、創新創業研發區、生活配套區、休閒康養區、種植體驗區等6大功能區,通過不斷打造成為了科技與文化結合、工業與旅遊融合的國家級特色小鎮。


同時,羅漢果小鎮還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聚焦羅漢果產業,形成了自己的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這也標誌著開發區工業旅遊與產業融合的一次巨大進步。未來,這裡還將建成全球頂級的也是全球首個羅漢果及系列產品專業交易市場。

“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獲1億元獎補


積極發展全產業鏈 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近年來,廣西圍繞全區農業優勢主導產業,在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致力提升打造一批結構合理、鏈條完整、聚集度高、競爭力強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除了“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外,我區還有眾多優勢產業具有培育成為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的條件和潛力,各地應積極創造條件向相關部門申報比如廣西大蠔產業集群(欽州)、廣西大米產業集群(賓陽或貴港市港南區)、廣西黑豬產業集群(浦北)、廣西茉莉花產業集群(橫縣)等一批具廣西特色的產業集群。


“欽州大蠔”


廣西欽州市是著名的“中國大蠔之鄉”,其大蠔養殖區位於茅尾海、龍門七十二徑和大風江中下游,是全國最大的大蠔天然苗種繁殖區。通過“基地示範、以點帶面”的方法,欽州市形成了以龍門七十二涇海域為中心的連片萬畝大蠔養殖基地5個,標準化大蠔吊養基地15個,國家農業部大蠔浮筏生態養殖示範區1個。


欽州市以廣西養殖行業推薦標準進行養殖,採取浮筏吊養、樁排吊養、沿繩吊養等方式,其技術水平在業內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19年,該市大蠔養殖面積15.2萬畝,產量達27.4萬噸,年產蠔苗達1.6億支(串),大蠔苗種及養殖產值突破30億元。欽州大蠔養殖面積、產量、苗種生產在華南地區均排第一位,全國70%的蠔苗均產自欽州。


欽州市以大蠔產業為主體,大力發展大蠔精深加工、冷鏈配送、休閒漁業、濱海旅遊,進一步提升欽州大蠔質量、傳播欽州海產漁業文化、推廣欽州地方特色產業,促進了向海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此外,欽州市還實施了欽州大蠔中國品牌創建工程,以創建國家級大蠔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園為抓手,通過打造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來“增點、擴面、提質、升級”,創新大蠔養殖模式,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大蠔產業鏈發展。

“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獲1億元獎補


“東津細米”


貴港市港南區自古盛產稻穀,這裡的東津細米在清朝道光年間已聞名遐邇。2015年,“東津細米”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廣西香米聯盟骨幹品牌和主推產品。目前,港南區水稻年播種面積在50萬畝以上,其中東津細米優質稻面積達45萬畝以上,可年加工20萬多噸,是我國商品糧基地和廣西重要糧食主產區。


據悉,東津細米主產區的富硒土壤面積佔港南區總面積的70%,經檢測東津細米的硒含量超出了國家標準。憑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廣西以東津細米產業為主體,開發了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廣西以建設“萬畝高產創建示範基地”為抓手,通過“種養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區域化佈局。創新立體種養和農旅結合模式,帶動產業跨界融合;而東津細米在闖入高端市場的同時,還可加工成各類麵粉、米制品等附加產品;稻秸稈則可資源化處理,變成飼料、有機肥、工農業原料等,從全方位助推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獲1億元獎補


這些特色產業充分利用品牌優勢,立足資源及區位優勢,傾力打造了集歷史文化、美景美食、理想旅遊目的地於一體的特色品牌,並取得了社會、經濟發展雙效益。在區域範圍內,產業基礎好且發展成產業集群的潛力巨大,是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可為農業生產主體發展提供新空間、新途徑,讓農民合理分享一二三產業收益,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實現農村產業興旺。


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已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所向,廣西將堅持推進全產業鏈開發,重點打造涵蓋生產、加工、流通、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集群,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引領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並與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的政策共同形成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點線面”有機銜接的發展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